第五节跆拳道同拳击、散打、泰拳
技术之战分析
在70年代,日本的柔道重量级世界冠军佐木,曾与美国 的拳击重量级世界冠军穆罕默德•阿里,进行过一场决斗。两 人分别依照柔道与拳击的规则交战,结果两人都大吃苦头,谁 也做不到使对方彻底失去战斗力,打成平手。世界顶尖搏击高 手的反应、速度、力量、体力、协调性、心理等素质,尽在伯 仲之间、难分高下。但是,跆拳道、拳击、散打、泰拳等武道 类体育运动与使人致伤、致残、致死为目的武道技击有着本质 的分野,军人要上战场生死肉搏,他们对拳击与散打哪个更厉 害之类的争论最有发言权。每个行业都有些固定的话题,也会 有经常性出现的争论。黑带却静静地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心平气 和地分析,真有哪种拳种厉害的说法吗?
一、各种格斗技术的相互牵制关系
下图表示踢击、拳击、抓、摔、肘击、膝顶这些技法是相 互牵制的。上图中任一技法,都可以用于对付另外三种,而另 外三种之每一种反过来也可对付它,而且每种相同的技法自 身,也是相生相克,比如踢法可以对付踢法,拳法可以对付拳 法。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图3_ 104)
欲使用某技法,必然离不开空间与时间两个概念。实战的 双方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距离与角度在不断地变化,双方的 运动空间与目标空间处于一种动态,进攻的时间与恢复原位的时间正是实与虚,快打慢、实打虚。
用我国古代的太极图,最能代表其中的含义。太极动而生 阳,静而生阴,阴阳始终处于运动变化之中。实战中对方实, 则虚之,虚则实之;动则静之,静则动之;上打则下攻,下攻 则上打;正攻则侧取,侧取则正攻;攻与守、刚与柔、松与 紧、缓与急、轻与重、进与退……皆在太极之中。(图3- 105)

在实际格斗中,揪拿是非常重要的技法。在揪住对手衣襟 时,对手的重心被牵制,许多动作不能顺利发挥。由于技术之 间的组合并不能按自己的意图去实施,而应随根据对手的变化 而变化,所以揪拿与摔跤术的运用,使格斗更趋复杂。下图表 示在揪拿与跤术的抓摔作为格斗的重要技法时,与拳法、脚法 以及躲闪防守的辩证关系。(图3-106)
二、跆拳道黑带分别同练过拳击、散打、泰拳的 暴徒进行交手
(一)跆拳道黑带同当过拳击运动员的暴徒进行交手
在近战中,跆拳道黑带将处于劣势,许多跆拳道黑带的实 战姿势仅适用于跆拳道比赛,他们习惯于两手低垂,因为对方 的脚难以直接命中其头部,放低双手置于护具侧前,至少可以 起到阻挡作用。但一旦踢空,或贴近时,拳击运动员快如闪电 的出拳实难应付,其雨点般的组合拳将使跆拳道黑带苦头吃尽。

在中、远距离时,跆拳道黑带的推踢、横踢、后踢、侧踢 等踢法将大显神通,令拳击运动员近不了身,一出拳主动进 攻,即会遭受到跆拳道黑带的迎击。
例:踢法破拳法
暴徒前滑步左右直拳向你发起进攻,你可以用推踢迎击。 (图3-107)

(二)跆拳道黑带同当过散打运动员的暴徒进行交手
我国散打中的快摔术闻名天下。跆拳道比赛中禁止抓、 摔,(推其实也从属于摔法之中)而散打可以运用拳击、踢击、 抓、摔、推这些技法。占跆拳道得分率首位的横踢技术,散打 的接腿摔是其克星。下劈技术则仅适用于跆拳道比赛,散打的 低边腿、低踹腿,推法等技术,将使使用该踢法的跆拳道黑带 失去平衡轰然倒地。双方一贴近,散打运动员立即会朝跆拳道 黑带脸部猛击一拳,并迅速使用摔法。
跆拳道黑带对付散打运动员应始终设法保持中、远距离, 并提防其使用低腿。针对散打运动员的拿手好戏侧踹、边腿, 寻找反击的良机。散打大多以前脚侧踹进攻,虽然力量大,但 缺点是上体易后倾,不易恢复成实战姿势,跆拳道黑带应运用 灵活的步法跳到侧面,踢击其肋部或头部(图3-108~ 110)。 散打的边腿虽然外形类似于跆拳道的横踢,但细节上相差甚 大。跆拳道横踢的幅度更小、发力更脆。跆拳道黑带应抢住其 边腿尚未踢中自己的瞬间,以后踢技术给予沉重打击,跆拳道 的后踢,如果抢点准确、发力完整,能将人踢得腾空飞起,落 于两米开外。

例:破摔法
暴徒接住你的右横踢(图3-111),欲使用摔法,你应立 即重心前移,右小腿用力收回,右脚往下踩落,使体重大部压 到暴徒双手上(图3-112),同时以右手掌根部向暴徒耳后穴狠击 (图3-113)

暴徒欲使用夹颈摔,右臂夹你颈部,臀部贴你腹侧(图3-114),你应立即降低重心,以双手猛推其髋(图3-115), 使自己身体同暴徒髋部脱开,速提右脚向其左脚掌猛跺(图3-116),其注意力会集中到剧痛的左脚,你应立即左手揪住其 头发往后使劲一拉。

(三)跆拳道黑带同泰拳手进行比赛 据泰国拳坛记录,韩国跆拳道黑带髙手张龙(重65公 斤),于1970年7月,在曼谷出战泰国的泰拳手沙明勒,结果 在第二回合遭膝攻被击倒。1983年至1984年间,韩国跆拳道 ^黑带高手在香港多次与泰拳手多次交锋,但均被击倒,且少有 $战足一回合者,如与有“泰南黑虎”之美名的拍若喃对抗的韩
国人全成文,被其首局一腿踢中腮帮而倒地不起。另一赛事, 韩国四高手全败,与泰拳名将交战的李源坤,在首局着一低扫 腿即不支败阵。
但是,在1983年11月,韩国轻量级跆拳道冠军金光洙, 在香港以腾空后旋踢击倒侨居日本的泰拳手仓立,取得了胜 利。
以上记录都已成过去,韩国的跆拳道自88年列入奥运会 表演项目,发展至今日,已不可同日而语。无论其理论、技 术、战术、训练手段等各方面都已有了长足的进步。我国的散 打运动员按散打比赛规则,也已数次战败过泰拳手,但若泰拳 手使用其闻名于世的膝法、肘法,恐难以预料能战而胜之。因 为许多摔法假如受到膝与肘的攻击将难以发挥。虽然日本为对 付泰拳专门研究出“踢拳道”,也曾有过胜绩,但泰国的职业 泰拳手高手如林,全国的整体水平很高。按泰拳的竞赛规则, 目前泰国基本属于举世无敌地位。
以下几个较典型的例子,有助于大家理解击打技术之间的 相互牵制,时间、空间的变化才产生进攻的时机,技术动作有 是否先进、科学、合理的区分,但从抽象的概念来讲,必然存 在着最科学、最有效的一种。
例1:肘、膝破腿
跆拳道黑带右横踢进攻,泰拳手左手由里向外接住其右 腿,以臂弯处夹紧,右肘狠击其大腿部(图3-117),同时右 膝突然上顶其右大腿下部(图3-118)。虽然击伤大腿肌肉一 时不构成危险,但此腿已难以起动,接下去泰拳手将用肘、膝 进攻跆拳道黑带的要害部位。
跆拳道黑带前跳步左横踢进攻,泰拳手以左膝顶接其左脚 胫骨(图3-119),左脚往前一落地,立即右横击肘进攻跆拳 道黑带的下巴左侧。(图3-120)

例2:破肘、膝
暴徒向你以横击肘、前顶肘、上挑肘、转身斜下砸肘等肘 击法进攻,你向后仰身避开,也可稍缩身后以双手拍挡改变其 发力方向,如暴徒右横击肘向你头部左侧进攻,你右手抓其右 腕,左手掌按住其肘尖,“听劲”判断其攻势,右手下拉,左 手突然上推(图3-121),必能化解。
暴徒拉住你颈部,欲使用膝关节顶你裆部:
你应立即双手掌相叠,掌心向下向其膝关节猛压,并 往后稍缩身(图3-122)。
以双手向其髋部两前侧猛推(图3-123)。用肘尖迎 着其靠近膝关节的大腿部下击(图3-124)。往后稍小滑步, 让过一击,顺势以左手搂住其膝弯,右手猛推其肩,如右脚上 步扣住其支撑脚脚跟更妙,其必倒无疑。(图3-125〜127)
对付会拳击、散打、泰拳的暴徒,因其有丰富的实战经 验,抗击打能力较强,且具有相当的杀伤力,必须谨慎应战。 但习惯于按一定规则的实战训练,也有其致命的弱点:
护裆意识不强,许多散打、拳击、跆拳道的冠军人 物,其裆部经常处于空当之中,因为平时训练中没有人会故意

去踢对方的裆部,故其姿势就习惯性地造成护裆不足,你应毫 不犹豫地对准其裆部猛踢一脚。
倒地后缺乏迅速转人防守或进攻的能力。许多散打运 动员倒地后的姿势无任何防守含义,拳击手、泰拳手、跆拳道 运动员都一样,此时处于一种松懈状态,因为规则规定不准继 续进攻倒地的对手,而格斗中却习惯成自然,你应该立即用鞋

尖朝其要害部位如软肋猛踢一脚,或根据姿势可以向下踩。
对抓击脸部、抓裆、躲脚背、牙齿咬这些“不够光明 正大”的攻击缺乏应变能力。不会运用揪拿、钳制、绞技。
接受多年专业训练的运动员,其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都十 分优秀。其敏捷的程度与对疼痛的承受能力非平常人所能想 象。
有时,你只有一次的反击机会,一旦失去最佳的时机,会 十分被动。而黑带是不会也不应该失去这样的战机的。
三、黑带防身与伤人的精神转折点——艺术
许多专业拳击手在打架时会朝对手脸上猛击,或者对小腹 进攻,其实对胸口、肋部的击打给对手造成的伤害更加长久。
胸肋被击以后不会马上显示受伤的程度,所以如果你与人 街头打斗后,不论当时是否受伤,都要请老中医开一些中药, 熬成汤药内服,让内伤发出来,再请按摩师治疗。
肌肉、韧带撕裂受伤后,一定要尽快治疗,不要逞能或者 心疼金钱。如果不及时去按摩、拔火罐、打银针等传统疗法, 阴雨天患处酸、麻、胀的煎熬会陪伴终身。
防身总是与伤人联系在一起的,这体现了武道精神的严峻 性。人体十分脆弱,眼睛里吹进一粒尘埃、脚底刺进一根小木 刺,都会觉得十分不舒服。培根说过:“我们要注意,勇敢常 常是盲目的,因而它看不到潜伏在暗中的危险和困难。”我们 为什么要学防身术?凭自己的拳脚功夫去自卫,甘愿冒着“杀 敌一千、自伤八百”的风险吗?
为了捍卫精神的尊严,在强敌面前决不退缩畏惧,精神已 克制住了肉体受伤的本能。以勇敢地赴死的气魄,压制住求生 的本能欲望。这是主动对意志的考验,铁的意志,钢的感情。 象在水中游泳一样,不停地与下沉做斗争,保持精神的健康。
“武”从造字法上讲即“止戈”之意,是一种迫使敌人服 从我的意志的暴力行为。为达到目的,必须使敌无力抵抗,但 是凭什么使敌人放下武器?显然不是君子动口不动手,而是以 实力为基础的一种强者“动斗”的行动,战争其实也是一种扩 大了的搏斗。战争是流血的竞技,竞技是不流血的战争。练武 不仅仅是娱乐一下身心,练就强壮的体魄,而是毛泽东所说的 “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是对意志的磨砺与提炼,是一种有 意识的选择与培养。一个人只有树立远大的奋斗目标,才能 “动心忍性、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增益其所不能”。“天将降 大任于斯人也!”
“宝剑锋从磨确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长期的修炼过程 中,几乎接近生死搏斗,惊心动魄的实战练习,超强度大运动 量的艰苦训练,铸就千锤百炼的意志品质,能使人的心头产生 一种孤傲的情绪,无限风光在险峰。这种情绪并没有使他孤芳 自赏,反使他更加怜众生,因为他已明了人生的苦难和庄严^ 正义、真诚的可贵,邪恶、虚伪的可耻。他会扶持弱小,舍生 取义。
伟大的美是由速度和力量构成的运动美,生命在于运动,只要人类存在和创造,艺术就必然运动变化。歌德曾把文化的 发展分为四个阶段:符号想象阶段、理性分析阶段、形式化抽 象阶段、回归阶段。虽然现代武学回归到艺术,但和古代的武 学艺术迥然不同,时代已赋予新的内容。作为人类普遍的文化 形态,艺术的本质是思想,是通过思想对外部世界和人类内心 世界的真理性揭示。当我们站在看待人类文化艺术的高度,去 欣赏去感受各国家各民族的武术类体育运动,就不会以自己所 练过的拳种,本能地联系起怎样破解别的拳种,也不会把杀伤 力的大小作为衡量功夫高低的首要目标。
大家都知道一手好字是有文化的象征,一副名画挂在书房 显得多么优雅。而武道体育具有瞬间即逝的面貌与特征,许多 高难的动作只有内行的人才能欣赏到特有的瞬间美,只有在运| 动中才有其存在的生命力。正因为如此,人们特别是外行的人| 很难认识到武学是一种艺术。书法家往往到晚年才书艺大成,| 而从事搏击运动的人却无法挽留住岁月对肉体无情的侵蚀。
有多少人年轻时血气方刚,闻鸡起舞,有如猛虎啸谷,豪 情万丈。一娶妻生子,迫于生计,就改变了生活方式,成了普普通通的人。然而,有许多人仍然痴心不改,把对武道运动的 热爱一直坚持到晚年。他们盛年不在,对动作对抗产生的胜 负、荣誉已不再留恋,人生的后半阶段,武道的修炼转人精神 修炼,武道精神渗人他的灵魂之中,为人处事,不变英雄本色。
我们沐浴在艺术圣洁的光泽里,情绪得到净化,冲动得到 抑制,道德得到提高。在武道艺术的感召下,黑带的精神发生了转变。
从白带到黑带,我们的人生产生了脱胎换骨般的变化,使 我们成为精英群体中的一员。
第四章黑带的威力展示
第一节黑带威力展示的组成
一、跆拳道的表演是自求超越、追求卓越
更多的时候,黑带并不是用拳脚去攻击人体,以试验黑带 的威力,其高深的技艺要通过表演来展示。
跆拳道的表演由品势、特技、威力、防身术、实战五部分 组成。
品势表演体现了韩国传统武术的风格特点,适合集体演 练。全体表演者身穿雪白的道服,动作整齐划一,刚柔相济, 吼声如雷,体现了韵律之美、力量之美、气势之美。特技与威 力表演体现了表演者超凡的技巧与力量,防身术表演体现了貽 拳道用于防身自卫的实用性,实战表演体现了竞技跆拳道的技 战术特点。
跆拳道的表演显示了人对“超人”的向往。所谓“超人” 即向人类的更高类型投以渴望,以自求超越,追求卓越。
人类总是企图超越自我,超越时空,幻想自己能象“神” 一样,比如有时晚上做梦,梦见自己在逍遥地飞来飞去。梦境 中美好的幻象,每个人证明了他自己即为一个完美的艺术家, 在潜意识中,人们渴望能纵横天下,无拘无束、能随心所欲地 纵跳、飞跃,力大无穷、移山填海、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心 想事成……这种心理在神话故事中得到了充分流露跆拳道的特技与威力表演,体现了对于空间、对于自己的身体、自己的情绪、对于整个世界的无限权威。
跆拳道表演的艺术形象,追求的目标是驾驭、控制和征服 客观世界和自身的囿限,最大限度地展现人的力量、勇气、技 巧和智慧,表现人的最高能力,超越自我、征服一切。跃到空 中接连踢碎四块木板,腾空踢碎2.50米高的木板,一掌劈断 数块红砖等节目给观众以神奇感,在审美情绪和心理上,往往 使人出现惊呼、赞叹。唯有与众不同、超乎常态、常理、常 情、超乎想象、出人意料的一鸣惊人的绝技,才会使人产生神 奇感。
正因为人们的潜意识中有这些渴望,在欣赏跆拳道表演 时,会引起强烈的共鸣。当表演成功时,人们爆发出如雷的掌 声,喝彩之声不绝于耳。
二、如何组织一次成功的跆拳道表演
组织一次跆拳道的表演,应事先了解表演的场地、规模, 如在大型运动会的开幕式上,就必须团体操为主,跆拳道的品 势因为动作简单,教与学都十分容易。但必须注意,应自己灵 活地组合动作,从众多的跆拳道品势中去选择优美的动作。千 万注意的是步子不能象跆拳道品势那样走来走去,因为人多,每个人的接受能力、移步的步幅等都不一样,应尽量少移步, !要走步的话,也应简单化,否则会很难排练。最好事先在场地 :上用石灰或白粉等物用皮卷尺画好点、方格。大型运动会的开 幕式上,特技表演也要以人数取胜,注意造型优美。
小型联欢会、道馆内的汇报表演、招生表演等,应选择最 有代表性与说服力的节目。如表演前边喊边踢脚靶的准备活 动,已吸引了很多观众,起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渲染现场气氛 的作用。踢脚靶也可作为一个很不错的表演节目,腾空踢碎三 块以上的木板、越过6人以上的障碍侧踹一个目标等特技,能 使观众群情激奋,跃跃欲试。小型联欢会上女子防身术必将大受欢迎,小个子姑娘对付彪形大汉会让人兴致勃勃。联欢会 上,品势表演的艺术美在身穿道服加背景音乐的年轻人的演绎 下,将使观众大呼过瘾。表演还要有特技、威力、实战。实战 表演一方攻,然后另一方反击,多使用后旋、双飞、腾空后踢 等动作,双方轮流反击,进攻者适当夸大幅度,放慢速度,最 忌双方同时对攻,胡乱出腿。
第二节引发全场喝彩的表演绝技图解
一、品势表演
(--)跆拳道自选技术动作组合
品势表演可以选择太极1〜8章、高丽等品势中任一品势, 按梅花形、三角形、长方形等队形进行集体表演。由于竞技跆 拳道的许多优秀的踢法,在品势中未得到展现,故有必要自编 一些能很好地展现竞技跆拳道踢法特点,又能体现韩国传统武 术风格的自选技术动作组合。以下介绍的自选技术动作组合, 国家队曾在1996年中国“万基杯”跆拳道锦标赛开幕式上作 过表演,根据水平、爱好,可以增减其中的踢法。
表演实战姿势
并步站立,右脚后移一步,与肩同宽,右脚尖内扣45度, 左脚尖正对前方,脚跟正对着右脚内侧中点,左腿自然伸直, 右膝稍曲;右手握拳,拳心向后,大小臂弯曲形成约160°角, 肘尖向下,右拳高与头平。左拳置丁左脸旁,拳心向前,肘尖 贴近左肋,双拳同时用力向前挥弹、双手腕猛地抖弹、拧转, 成左拳拳心向右,右拳拳心向左,左拳高与肩平,右拳置于胸 前,高于左拳平,左拳在前,右拳在后。
左手、左脚在前称为左势,右手、右脚在前称为右势。
表演队形的安排
该套技术动作组合可以单人演练,但一般用于集体表演, 双人、三人、多人的表演队形有以下几种。
双人 三角形 梅花形 长方形
双人表演则左右相隔1.5米左右站立,二人表演时一人在 前,两人在后,构成一等边三角形,10人表演可排成两列横 队,也可排成梅花形,几十人、上百人、一千人的集体表演一 般采用长方形或三角形队形。
假定演练者面向南方,在“十”字形路线上来回演练,终 席位置与起始位置均在“B”点。
表演时应注意的问题
表演的发力同实战是不同的,出击与收回拳、脚时都 ^4用劲,发力时间较实战长,实战时收回是放松地弹回,而表演 时是麵的。
身体姿势要求中正、动作节奏要分明。
动作整齐,用眼睛的余光观察他人的动作快慢,不可 过快、过慢,出拳、踢腿的高度、攻击位置一致,比如侧踢, 初学者统一高度同自己腰带高度齐平踢出,横踢、前踢也一 样,技术熟练后可以踢头,故选择表演者时,须考虑选择身高 相差不多的演练,人数多时则高个子排到后面,从前往后身高 逐渐增高。
面部表情肃穆、冷峻、坚毅,气合响亮、威严,眼 神、气势贯穿在每一动作过程中。
上步、撤步距离精确,演练结束后应回到原处。
进场、退场井然有序,不慌不忙,可小跑中进行。
技术动作名称及表演、教学方法
这套技术动作组合由拳、脚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
并步站立
准备势
马步右冲拳气合
马步左右左冲拳
马步上中下冲拳
马步双手刀斜下砍
马步手刀挡接冲拳 (8〉马步里腕外挡接冲拳
马步左右左冲拳
收势 第二部分:
准备势
劈腿、劈腿
前踢、前踢、横踢
横踢、横踢、侧踢
前踢、腾空前踢
后旋踢
弓步冲拳气合
收势
第一部分结束紧接第二部分。
表演方法:
并步站立于B点,双手握拳,伸直手臂紧贴腿外侧, 眼睛平视,向观众敬礼。
左脚向左迈开一步至0点,与肩同宽,双拳成手刀, 掌心向上,自小腹缓缓随双脚脚跟往上升起,吸气,双手刀位 于胸口部位,以双脚掌支撑体重,双手握拳拧腕,使拳心向 里,双脚脚跟、双拳配合呼气缓缓落下,脚跟着地时双拳自腰 带打结处向前下方猛地伸出,鼻子往外猛地呼气,双手肘关节 挺直,双拳拳眼斜向上,好象手持两柄宝剑在胸前交叉,双拳 相距5厘米左右,眼睛平视。(图4-1〜3)

左拳拳心向下直臂前伸,高与肩平,左脚往左边开半 步至A点,屈膝下蹲成马步,右拳拳心向上置于腰间,右肘向身体靠近,同右拳在一直线上。左拳边回收边拧腕成拳心向 上置于左腰侧,同时右冲拳,气合。(图4-4)

向身体中线正前方左、右、左冲拳,三拳连贯,动作 稍快但节奏分明,冲拳时另一拳收回于腰间。(图4-5 ~7)

向自己人中、心窝、小腹三高度部位,向前右、左、 右冲拳,意念击打上、中、下三个部位,三拳动作连贯。(图4-8〜10)

左拳成手刀向身体左侧伸出,掌心向下高与头平,右 拳成掌心向上的手刀置于左腋下,双手刀四指均向身体左侧、 互成平行线,眼睛右看,头部右转时有力度感(图4-11), 双手刀屈臂经胸前边翻腕边向右下方斜砍,右手刀掌心向下在 上,左手刀掌心向上在下(图4-12),双手刀同时上抬,右手刀髙与头平,左手刀置于右腋下,双手刀四指均向身体右 侧,互成平行线,眼睛左看,头部左转时有力度感(图4- 13),双手刀屈臂经胸前边翻腕边向左下方斜砍,左手刀掌心 向下在上,右手刀掌心向上在下(图4-14)。注意:双手刀 上抬、斜下砍两次,动作连贯、有节奏感。

左手刀成拳,拳心向里,右手刀拇指以下的手腕部紧贴左拳小指以下的手腕部,成拳、手刀在身体左侧交叉式(图4-15),左拳收回腰间,拳心向上,右手刀置于身体中线正前 方向外格挡(图4-16)。左拳向身体中线正前方击出(图4- 17),右手刀成拳、拳心向上置于腰间,右拳平抬,左拳成手 刀收回贴住右手腕外侧(图4-18),左手刀向身体中线正前 方外挡,右拳收回腰间,拳心向上(图4-19)。右拳向身体

中线正前方击出,左手刀成拳收回,拳心向上置于腰间(图4 - 20)。注意:两个手刀挡接冲拳动作连贯、有节奏感。

右拳收回身体左肩侧同上提的左拳交叉,左拳在里, 右拳在外,左拳拳心向里,右拳拳心向外(图4-21),右拳 以里腕部向身体中线正前方向外格挡(图4_22),右拳向前 点击(图4-23),同时左拳向身体中线正前方冲拳,右拳拳

心向上收回腰间(图4-24),左拳收回身体右肩侧同上提的 右拳交叉,右拳在里、左拳在外,左拳拳心向里,右拳拳心向 外,左拳以里腕部向身体中线正前方向外格挡(图4-25、 26),左拳向前点击(图4-27),同时右拳向身体中线正前方 冲拳,左拳拳心向上收回腰间(图4-28)。注意:两个里腕 外挡点拳接冲拳,动作连贯,有节奏感。

左、右、左三个连贯的冲拳,向身体中线正前方击 出,高与肩平,第三拳时气合。(图4-29~31)
左拳下落,双拳成掌心向上的手刀,左脚脚尖轻擦 地面,向右侧内收半步至0点与肩同宽,双手刀自小腹缓缓 随双脚脚跟往上升起,吸气,双手刀位于胸口部,以双脚掌支 撑体重,双手握拳拧腕,使拳心向里,双脚脚跟、双拳配合呼气缓缓落下,脚跟着地时双拳自腰带打结处向前下方猛地伸 出,鼻子往外猛地喷气,双手肘关节挺直,双拳拳眼斜向上, 相距5厘米左右,眼睛平视。(图4-32)

左脚不动,右脚向左脚后移一步成表演实战姿势, 目视前方,(图4-33)

右劈腿、右脚落于左脚前方,一点地紧接左劈腿,左脚落于前方成左势,转身成右势,面向北方,左劈腿、左脚 落于右脚前方,一点地紧接右劈腿,右脚落于前方成右势。 (图 4-34~38)

右脚不动,左脚向西上步,右脚掌随之内扣45度, 成面对西方的左势,右前踢、右脚落于左脚前方,一点地紧接 左前踢,左脚一点地紧接右横踢,右脚往前落下成右势,转身成左势,右前踢、右脚落于左脚前方,一点地紧接左前踢,左 脚一点地紧接右横踢,右脚往前落下成右势。(图4 - 39 - 48)

转身成左势,右横踢、右脚落于左脚前方
,一点地 紧接左横踢,左脚一点地紧接右侧踢,右脚往前落下成右势, 转身成左势,右横踢、右脚落于左脚前方
,一点地紧接左横 踢,左脚一点地紧接右侧踢,右脚往前落下成右势。(图4- 49-58)

右脚不动,左脚往北上步成左势,右脚掌随之内扣 45度,右前踢、右脚往前落下,一点地即腾空右前踢,右脚 落于前方成右势,转身成左势面向南方,右前踢,右脚往前落 下,一点地即腾空右前踢,右脚落于前方成右势。(图4-59 〜69)

左脚上步,双手拳心相对置于右腰侧,右拳在上、 左拳在下,双拳同时向身后甩动,同时右后旋踢,右脚落于原 处,成左势,(图4-70~72)

上动不停,节奏稍快,右脚不动,左脚掌用力擦地 后撤一步于0点,成右弓步,同时左冲拳、气合。(图4-73)
左拳下落,右脚往后退一步于B点,与肩同宽,左右开立。双拳成手刀掌心向上,自小腹缓缓随双脚脚跟往上升 起,吸气,双手刀位于胸口部,以双脚掌支撑体重,双手握拳 拧腕,使拳心向里,双脚脚跟、双拳配合呼气缓缓落下,脚跟 着地时双拳自腰带打结处向前下方猛地伸出,鼻子往外猛地喷 气,双手肘关节挺直,双拳拳眼斜向上,相距5厘米左右,眼 睛平视,左脚向右脚内侧靠拢并步站立于B点,双拳贴于大腿部外侧-向观在敬礼。(图
4-
74)

学习方法:
(1)把第一部分分成几步进行教学,从并步站立、准备势 开始,反复练习马步左右冲拳,再学左、右、左三个平冲拳, 最后学右、左、右,三个上、中、下的冲拳,上打人中、中打 心窝、下打小腹,高度同自己的人中、心窝、小腹一样。
马步双手刀斜下砍,初学者往往在双手刀向体侧上举时, 上手刀高过头,且掌心向上,手刀姿势变形,如拇指外张,手 背同手腕未成一平面,故对双手刀上举这个动作需反复练习, 先可以不向另一侧转头,待熟练后双手刀上举,头立即猛然向 另一侧转。双手刀下砍,初学者往往变成直臂斜下伸,缺乏砍 的力度,因为砍以前未做屈臂动作,可以分解成在胸前停顿, 强化下砍前双手刀掌心的翻转过程,然后斜下砍。
马步手刀挡接冲拳,初学者易犯的错误是手刀挡前同另一 拳的十字交叉动作含糊,手刀挡时另一拳未拳心向置于腰间, 提醒其拳头往后拉,紧贴于腰间。手刀挡时手刀的角度不对, 为了方便教学,可规定统一 45度斜向上。
马步里腕外挡接冲拳,初学者易犯错误是外挡时没有边往 前再往外的拧转劲,点拳时寸劲不足,腕关节翻转缺乏力度。 对初学者不必过分苛求动作的刚劲有力,先学外形,以“形 似”再求“神似”。
马步左右左冲拳后左拳应下落于小腹部成手刀,靠近右手 刀,然后收势,不可直接水平收回胸前。
以上动作一般20分钟的练习即能掌握,适合初学跆拳道 的学员学练,每堂课对马步冲拳、马步上挡、马步中挡、马步 下挡这些基本品势技术动作,都可安排几分钟习练,有助于提 高学员们的凝聚力,因为刚劲有力、姿势工整、吼声阵阵的基 本功练习很能培养人的自信心,而且对表演时内在精神的弘扬 也有直接帮助。
马步上挡:(1)顶奋势:开少站立.左脚往左迈开一大 步,双手握拳,拳心向外头前上方十字交叉,并用力向后撞 肘,双拳拳心向上置于腰间,双腿屈膝,大腿接近平行地面, 成马步蹲立,同时气合。
浏览1,44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