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擒拿格斗的内涵及历史渊源
擒拿格斗以技击为主要内容,是一项互以对力技击动作为斗智、较技的对抗 性技击。”擒拿”词.史籍已有iii载。"擒”字的含义是明确的.即"擒者, 捉也”。就-擒”字的字义而言就是用手捉“禽”;而"拿”字无非牵引,是控 制的意思。“格斗” 一词简单地说,就姑搏斗、搏击,历史上又称为角力、角 抵、角拭、相搏、手搏、白打、拍张、抢战、手战、打擂台等。武木擒章格斗在 我国历史悠久,它起源于我国远古祖先的生产劳动。在旧石器时代,人类居住的 地方多为森林环境,四野林海茫茫,在密林深处和灌木丛中栖息着各种凶猛庞大 的禽兽•在原始社会工具简陋、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的条件下,人们为了自卫生 存获取生活资料,必须经常徒手与肉兽进行殊死搏斗。久而久之,原始人类慢慢 学会了使用拳打、脚踢、跌摔、躲闪等动作■•手搏猛兽”的技能。这些原始形 态的攻防技能虽然是粗糙而低级的,还没有脱离生产技能的范畴,却是武术擒拿 格斗形成的物质基础。
到了氏族公社时代,部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使用武力成为掠夺财富的-种 最主要的手段。手中的武器随着作故的需要不断的改进,在战场上搏斗的经验也 不断得到总结。斗争开始逐渐由原来的人与兽斗演变为人与人斗。人们把在故斗 中比较成功的一击一制、一拳一腿反复模仿着、传授肴、练习着,开始了有意识 地训练和提商原有的搏斗术。慢慢地武术擒拿格斗的一些技术方法开始包含在军 事训练之中。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擒拿格斗与军小紧密相连,结伴而行。到r 商周时期,出现了 “武舞”,只:擒拿格斗活动不仪用于训练士兵,鼓舞士气,ifii h.将武术擒拿格斗活动列为学校的教育内容。
春秋战国以后,列国争雄图霸,很重视技击术在战场的运用。为了选拔I: 卒,每年春秋两次举行“角试”,称为“相搏这样的选拔,在秦汉时期称 “手搏”,据考证,有关于••手搏“角试”等格斗形式的竞技活动在《汉书•武 帝木纪》《汉书•艺文志》和《典论•自序》等书中巳有记载。在当时,比赛已 较为正规.
武术擒拿格斗在隋唐、五代时期倍受重视,朝廷实行武举制。有些君主不仅 喜好角试表演成癖,而且还亲自参加比赛;民间则年点经常比赛。这样对擒拿格 斗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宋代时期,手搏成为强身健体的重要手段和娱乐活 动,民间练“手搏”已有结社组织。元明时期,出现了 “擂台”比赛形式.由 于徒手•相搏在台予上进行,所以民间称为"打擂台"。两则楹联为,'拳打南山猛 虎”,“脚踢北海蛟龙”以增加比赛气氛。在赛前先设擂主,由擂主安排好高手 应战。当时“手搏”没能解决好安全问题.所以为了避免纠纷,在临赛前双方 先立好生死文书,否则不准上台比武。
清代时期,是擒拿格斗大发展时期“出现了不少“武馆”“武社”,经常比 武较it, “打擂”也在民间广为流传。每逢W日,擂主在公开场合搭设擂台,迎 战所有的人.这种比赛事先不用报名,来自各地各流派的拳师不需本地同意即可 上台比武。在这个时期,摔跤也渐成体系,••手搏”也有发展。
民国初年,习武开禁.拳技之风蓬勃一时,民间出现了拳社、武士会、体育 会等武术组织=1910年,上海成立了 ■•精武体育会此后相继成立了 "中华武 术会”等团体。1909年,自称"世界无敌第-•大力士”的美国人奥皮音在上海 扬言要与中国人比武,河北省静海且•武术大师霍元甲赴上海约其设擂台比武,奥 皮音闻风而逃,.霍元甲的故事在电视剧、电影中常常与观众见面u 1928年,国 民政府在南京成立了中央国术馆。该馆成立以后,全国各省市相继成立了多家国 术馆。中央国术馆于1928年在南京举办的第一届国术国考设散手比赛,在长方 形的场地上进行,采取双败淘汰制,三局二胜。第二界国术国考于1933年举行, 设有散手赛,部分省市均派队参加。比赛以点到为止,没有时间限制。这一年的 全国运动大会仍设有散手、摔跤等项目。1936年.中央国术馆组织中国武术旅 行团访向东南亚。同年.中国武术队赴柏林,在第卜-•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进行 表演。然而,由于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政治、文化教育都受到帝 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影响,再加上国民党政府对武术进行控制和利用,此阶段武术 发展缓慢。
中华人民共和闰成立之后,武术成为社会主义教育、文化、体育事业和部 队、公安的一个组成部分,得到了蓬勃发展。1954年以来,冬地体育学院、相 关院校及军事院校、公安警官院校开始把武术列入正式课程o 1956年,中国武 术协会在北京成立,武术正式定为体育表演项目。1957年,国家体委将武术定 为体育竞赛项目。由于一些原因,格斗不作为体育竞赛项目,只在民间流传。直 到1979年,为了不断继承和发展武术这一宝贵遗产,国家体委才决定逐步实验 稳妥开展,在全国范围内举办多种多类型的散打播台赛。访先在浙江省体委、北 京体院和武汉体院三个单位进行散打试验,以便全国继承和发展这一宝贵的文化 遗产。1981年5J」,在沈阳举行的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上进行了-•次公开表演 赛。1982年,国家体委召开了全国散手竞赛规则研究会,制定了 “竞赛规则”, 并举行了全国武术敝手邀请赛。自此,武术散手本着,'积极、稳妥”的精神, 每年都举行一次全国性的散手对抗表演赛。1987年,采用了设台比武的办法, 从而确定了以擂台为民族特色的武术对抗赛项目形式。武术散手运动在全国范围 内开展得轰表烈烈,不但被列为全国运动会的正式竞赛项目,民间也举办了诸如 “散打王” “全国俱乐部联赛”等社会性比赛。
武术格斗散打运动的开展,深受群众和青少年的欢迎。成都、重庆、郑州、 沧担、武当山等地相继举办了规模较大的比赛。中国人民武警部队从组建起就非 常重视武术散手活动。1985年,在南京举行了首届全国公安武警系统的武术散 手比赛,从此每年举行一次。另外,广州、上海、郑州等城市也组队与香港、澳 门进行了友好比赛,中国涌现出一大批散手优秀选手。散手比赛也受到国际武术 界的重视。1988年,在深圳国际武术节上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近60名运动员 参加为期3天的“国际武术搏击擂台赛经过激烈的角逐,中国队收获了匕个 级别中的五个冠军。这一竞赛形式受到了参赛国朋友的欢迎,认为中国散手"安 全、有特色1989年,国家体委批准散手为体育正式比赛项目。从此,中国散 手正式步入国际武坛。
第二节警察擒拿格斗的形成与发展
警察擒拿格斗的形成
国家权利,是指统治阶级凭借国家机器实行阶级统治的权利。有军队、警 察、法庭、监狱等专攻机关保证实现.具有特殊的强制性。国家政权建立之后, 都会产生为维护国家安全、稳定社会治安秩序和打击各种违法犯罪的警察机构. 以及为了提高警察战斗力而对警察进行发展体质,增强体能和提高警体实战技能 警察擒拿格斗训练。因此,警察擒拿格斗是随着警察的诞生,主要在擒食格斗和 中国武术的基础上产生。任何政权都有镇压和保护两个方面的职能。我国姑人民 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警察是人民警察。人民警察对人民的生命财产 进行保护,对于一些恶势力进行坚决镇压。我国人民警察的擒命格斗训练体系, 是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军事体育格斗训练的孕育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
中国共产党成立不久的20世纪20年代,中国人民公安保卫工作就开始了。 中共中央最早建立的保卫组织是中央特科»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共中央成 立了特别委员会,下设中央特科。在周恩来同志的主持下,中央特科在保卫工作 方面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第二次国内战争时期,中央特科随着中国工农红军 迎人江西根据地。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建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临时 政府,下设国家政治保卫局。负责苏区革命政权的保卫工作和社会治安。由于当 时中华苏维埃和苏区革命根据地还较弱小,中央临时政府的警察机构一国家政 治保卫局,是我国人民公安机关的维形。从而无论是中央特科还是国家政治保卫 局擒拿格斗是每位特科人员、公安保卫人员必备的技术,也是警察实战教学训练 的亚耍的内容。因此,警察擒拿格斗也伴随着中央特科和国家政治保卫局机构的 产生需要而形成。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共同纲领》和《中央人 民政府组织法》的规定在原军委公安部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央人民政府公安部,根 据中共这样指示,1949年10月15日至11月1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第一次公 安工作会议。10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决定,任命罗瑞卿为 中央人民政府公安部部长;11月5日,举行了中央人民政府公安部成立大会。 1950年9月22 0,中央军委发布《关于成立公安部队领导机构的电令》,任命 罗瑞卿为中国人民公安部队司令员兼政委。当时全国各级公安机关对公安人员的 擒拿格斗等教育训练,完全依照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军事体育训练的内容及要求进 行。1950年1月,国务院决定在原华北公安学校的基础上建立中央公安干部学 校,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公安机关也都相继成立了公安干部学校。为加强在 校培训人员警察体能利擒拿格斗技能训练,各校均在机构上设置了军事体育教研 室,教员基本上由部队转业干部组成。训练内容仍采用部队的军事和军体教材, 擒拿格斗是教学训练的主要内容之一。在整整半个世纪中,军事和军事体育在为 擒拿格斗训练、培训和培养我国公安人员,提高公安队伍的警务技能、体质和良 好的组织纪律及意志品质等方面都做出了重大贡献。而在当时,擒拿格斗是训练 培训的主要内容之一。
警察体育是在军事体育警察学与体育学的基础上建立的一个专业。警察擒拿 格斗属警察体育的范畴。警察擒章格斗是在军事体育中孕育产生的,随着我国警 察事业的发展,公安队伍不断扩大,警察教育和培训工作的加强及人民警察在长 期执法实践中逐步发展形成的。
1981年,公安部发出命令,要求全国5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均建-•所警校。 公安部陆续建立r中国刑事警察学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人民警官大学直 属本科大学,全国部分省成立了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加快建立了比较规范的教育 培训基地。为了更好地培养和训练们预备警察,提高公安院校学生的实战能力, 擒拿格斗教学内容均成为警务实战、警察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
:.警察擒拿格斗的发展
(一)警察擒拿格斗在公安院校和在职民警教育培训中的发展
警察擒拿格斗是公安教育事业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公安院校警察教育警务实 战技能必修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在职民警教育培训,初任民警培训,警衔教育 培训,对国外警察交流、教育培训、大练兵等教育培训工作中不可成缺的重要 课程。
党和政府历来都十分重视对警察的教育培训工作,并将警察擒拿格斗作为赦 育培训的主要内容。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不久.从1932年国家政治保卫局 举办干部培训班到1952年,全国共培训公安民警8万人1953年7月,公安部 召开了全国公安院校教育工作座谈会,指出公安民警教育重点由培训新民警转为 轮训公安业务骨干。为了适应形势的需要,1954年,将中央公安干校扩建为中 央人民公安学院,将原东北公安学校扩建为公安部第一人民警察干部学校,上 海、武汉、重庆、西安等四所公安学校扩建为中央人民公安学院分院,并将铁道 部公安干校改属公安部领导。从此,全国陆续也新建了公安院校。在教育培训 中,各校设有军事教研室;在教学训练方面,除政治、公安业务学习之外,开设 了队列、射击、擒拿格斗等军小体育的教学训练内容“
由于受1959年自然灾害的影响和“文化大革命”的破坏,在职民警教育和 培训被中断。粉碎“四人帮”之后,1980年公安部召开了全国公安院校工作座 谈会,主要研究如何发展公安教育■ 1984年11月1 11 -9 H,首届全国公安教 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制定了《中国培训公安干警六年规划》。目前,全 国公安队伍由1984年的50万人发展到现在的170万人。全日制公安学校(含本 科、专科、中专、干校等)由1984年的88所已经发展到T2002年为止的164 所。随着公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公安队伍人才的需求,及全国教育体制的改 革,各省许多公安学校合并,中专•停止招生,主要以在职民警培训为主,止向专 升本挡势发展。到2004年,全国公安院校(含本科和专科)共28所,其中本科 3所专科25所。到2004年,全国公安院校发展到34所,其中本科9所,专科25 所.在校学生达146 437人,从公安警察院校课程设置上增加并加强了 “PPC” 射击、拳击、散打、律跤、跆拳道等武术搏击,警察查缉故术等课程。1989年,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成立了警察体育系。随后.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建立了查缉 战术专业,云南警官学院(原云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成立了特警班,贵州公 安高等专科学校也设置了巡警、特警等专业。警察擒拿格斗都作为教学的主要 内容。
目前,公安部和各省公安系统,公安警察院校都十分重视警察体育.并将警 察体育大纲内容理论和实践,贯穿公安警察院校学历教育、在职况警教育培训并 堆的办学理念。并将警察擒拿格斗作为正中之重的教学培训内容。为公安警察院 校大力JF展警察擒命格斗活动,加强教学、科研实战一体化,增强在职度警的整 体素质和战斗力,培养公安警察院校跨世纪的高质虽的公安预备警官创造了良好 的平台。
(二)警察竞技擒全格斗发展■及国际吏往
浏览2,59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