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完整与分解教学法
完整教学法
完整教学法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一个完整动作的全貌,建立完整的动作概念。武术套路是由不同类别的单个动作所组成,而每一个动作又是相对独立的,因此可以采用完整教学法。完整教学法是以动作的开始到结束不分部分而完整地进行教学。在下列情况下可运用完整教学法:一是动作结构简单和难度不大的动作;二是对有一定基础的学生进行教学时;三是在教新。
动作时,教师可先采用完整示范,帮助学生建立第一印象。
分解教学法
分解教学法就是把完整的动作合理地分成几个部分,按部分逐次地进行分解教学,最后达到全部掌握动作的方法。分解教学法是针对比较复杂、难度较大的动作所进行的教学方法,它便于学生了解动作的细节,更好地掌握动作的完整性。在下列情况下,可运用分解教学法:一是动作结构和方向路线较复杂繁难的动作:这类动作可分上下肢两部分或前后分成若干小节来进行教学。二是攻防因素较多的动作:对这类动作可按攻防动作的多少来分节教学。三是富于顿挫的动作:武术很重视动作的顿挫,顿挫性的动作做的好坏,影响着动作质量。对这类动作按动作的节律分解教学。
分解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分解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先采用慢速分解示范,然后根据学生掌握的程度,逐渐过渡到常速分解示范。
2·运用分解教学法时不宜将动作分解的过碎,学生通过分解教学法基本掌握后应尽快向完整动作过渡,以保证动作的完整性。
3 ·分解教学法与完整教学法应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应遵循完整一分解一再完整的原则进行。
三、组织练习法
练习法是教师指导学生反复练习进而掌握提高动作的方法。在教学中,学生通过语言、直观所感知的动作概貌,必须经过亲自实践,进行反复练习,才能掌握和提高所学技术。
(一)主要练习形式
1.集体练习。武术教学练习的主要形式。初学时多由教师领做来进行,在基本掌握动作的情况下,用口令来指挥练习,并针对练习出现的错误加以纠正。除了讲解示范外,还可采用变换练习法,如放慢或加快动作速度或采用有针对性的辅助练习等方法来改进和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但要注意不要为纠正个别人的动作而耽搁太长的时间,可在练习完毕后,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和评价。
2.分组练习。一般在教学完本课任务后,在集体练习的基础上采用的练习方法。分组练习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小组为单位按教师指定的场地分散开同时进行练习,教师轮流到各组指导,由各组学生轮流喊口令指挥练习,互帮互学,共同提高。一种是在教师的组织和指挥下轮流练习,教师进行纠错和评价,达到互相观摩,相互促进的目的。
3.个人练习。个人练习是在分组练习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独立进行套路演练能力的练习方法。通过个人分散练习,消除学生对老师或同伴的依赖性,使动作与思维结合起来,进一步熟习规整动作和套路;也可个人练习,大家观摩。在教师组织下,分析讨论,纠正错误动作,提高个人独立演练能力,并为测验奠定基础。
(二)巩固提高的方法
1.重复练习法。针对某一组合、段落或整套进行多次反复练习达到巩固、强化进而熟练的一种练习方法。
2.变换练习法。是指变换练习方位、放慢或加快动作速度以及变换练习情境等的练习方法。其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各种外因变化的适应能力。在教学中变换练习方位是其主要方法。
3.课外作业法。按照教师布置的练习数量和具体要求,学生在课外自觉地复习所学的动作、段落或套路的一种方法。
4·教学比赛法。由教师利用教学时间组织和评分,或由学生参加裁判工作、实习评分的个人比赛、分组集体比赛、分组推选代表比赛。这种比赛法具有一定的竞争性,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比赛达到复习巩固,同时也能反映教学效果。
5,模拟考试法。是为了使学生注意技术考查、考试时的场地、环境、礼节、站位,要求等方面的事宜,教师利用一定的教学时间制造考试气氛,使学生身临其境接受实际的独立演练的考验,并帮助学生总结临场经验,使之有所准备的一种方法。
四、检查与纠正错误法
(一)检查法
武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及时通过反馈信息获得学生掌握技术的情况,加以调整和控制,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的目的。检查就是教师获得这种信息反馈的有效途径。常用的检查方法有观察法、提问法、抽查法、测验法和比赛法。
1.观察法。是教师依靠视、听等感知觉,观察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方法。
2·提问法。是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了解有关教学内容掌握得如何的一种方法。
3 ·抽查法。是教师让个别学生独立演练,检查其动作规格、熟练程度的一种方法。
4·测验法。是教师对学生所学内容进行阶段性检验的一种方法。
5 ·比赛法。是教师通过教学比赛的形式,检查学生掌握和运用动作技术的一种方法。
(二)纠正错误法
学生在学习和掌握动作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错误,教师应善于发现和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练习中容易出现的错误及相应的纠正方法如下:
1.慢解领作法。由于学生接受能力和协调性差而出现错误动作时,教师就要耐心地采用动作分解、慢速示范、多领作等方法帮助纠正。
2.语言提控法。由于学生遗忘动作或对动作要领不清楚而出现错误时,教师可以采用提示动作名称或以动作要点来控制学生所做动作的规格,以达到帮助纠正错误的目的。
3.素质补缺法。由于学生身体的某些素质差而做不好动作时,教师就应采取相应的措施,首先提高学生的有关专项素质,从而使学生逐步完成动作,教师不要因急躁而挫伤学生的情绪。
4.讲示攻防法。由于学生忽略了动作的攻防细节而出现误时,教师应阐明动作的攻防含义,演示动作的攻防技术,使学生牢记动作的攻防作用,使动作符合规格要求。
5.对比求异法。由于学生混淆似是而非的动作之间存在的区别而出现错误时,教师应将两者加以对比,从中找出差异,使学生弄清两者的不同之处以达到正确掌握动作。
五、其他教学方法
表象练习法
表象练习法也称意想运动,主要是让学生有意识地充分利用自己头脑中已形成的动作表象反复想象进行练习的一种心理练习方法即把所学武术动作在头脑中再现,再现过程中对映像进行再确认,去除错误的,强化正确的。在武术教学中,教师有意识、有目的的组织学生运用表象练习与实际练习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练习,可以加速动作技能的形成,为实际练习打下基础。学生也可课下自行练习。实践证明,表象练习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辅助教学方法。
电化教学
电化教学是指利用武术技术录像、光盘以及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特点是直观、形象,有利于学生了解武术动作的规格、整套动作的精神、节奏、动作的衔接以及技术风格和技术特点;并可向学生直观地作出技术分析,有助于学生了解技术细节和过程,加深运动表象,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技术动作的能力,是很好的武术辅助教学手段。
浏览5,8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