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武术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一、要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和武德教育
在中小学武术教学中,要注意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和武德教育,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动机,树立学习武术是为了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振奋民族精神,为祖国建设服务的思想。培养学生不畏强暴、见义勇为的高尚品德和勤劳刻苦、谦虚严谨的学风,培养热爱祖国文化遗产的情感。教学中,应以正面表扬为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教学中,注意组织纪律的教育和培养,在进行攻防技术讲解时,要讲清目的,提出要求,注意安全,严禁打闹,以防止受伤。
二、要注意教材的选择和搭配
武术运动由于步型、步法比较多,下肢负担量比较大,堂课如有两个教材出现时,最好安排一个上肢用力较多的练习,这样搭配起来进行教学,避免身体局部负担量偏大,使学生身体得到较全面的锻炼,更好地学会动作。
三、准备活动与基本教材要有机结合进行教学
教学中,准备活动与基本教材要有机结合进行教学。应把武术基本功、基本动作的相关内容安排在课的准备部分,达到热身、发展专性素质以及向基本教材过渡的作用。另外,也要把新授内容的辅助性练习内容安排在准备活动中进行,这样既节省整个教学的时间,也加强了教学的连贯性和实效性四、教学方法的运用和运动要恰当合理。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运用分解教学法,因武术动作多为非对称性,动作变化快,而且规范性强,对协调性要求较高,易使学生产生难学难记的心理障碍。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分解教学法,把动作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使学生经过适当的努力能够较快地掌握动作。另外注意精讲多练,讲解要生动形象,使学生不感到枯燥无味。教学要以领做为主,队前的讲解示范为辅,教师领做练习时,注意动作分解和慢速练习相结合,这样有利于学生正确体会运动时的肌肉感觉,建立正确的动觉表象和动作定型。练习的形式以集体练习为主,分排观摩练习为辅,以保证学生有恰当的运动量。
四、运动量不要过大或过小,一定要根据中小学生的不同年龄区别对待,不能循规蹈矩千篇一律。运动量过大对身体不仅无益,反而有害;运动量过小对身体各个器官系统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五、注意培养学生骨干
教学中,教师可选择一些爱好武术和武术基础较好的学生为骨干,在课中协助教师进行教学,尤其是在分组和分散练习时,可帮助纠正其他同学的错误动作,集体练习时还可起到组织、领作示范的作用。
浏览1,12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