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武术套路竞赛的编排与记录

大型武术套路竞赛的编排与记录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竞赛秩序编排的成功与否,是整个赛会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做好这项工作不但需要认真负责的态度,更需要科学严谨的方法,而这种方法要建立在有关竞赛理论的基础之上。针对运动员分组、上场顺序的确定和竞赛日程的制定要根据问题性质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突出利益均等、机会均等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为运动员创造场上公平竞赛、公平竞争的先决条件。

一、编排的原则

编排的实质内容主要是竞赛日程的安排和运动员上场顺序的

确定,竞赛日程的安排要遵循利益均等、机会均等的竞赛原则,但不能像确定各项目组运动员上场顺序那样通过抽签确定,而是依据大会所给各方面条件,通过整体把握、宏观调控的办法把各个项目组合理的分布到各场次、各场地中去。如果抽签确定,反而造成混乱。确定各项目组运动员上场顺序则根据随机理论采用抽签办法确定综合起来的竞赛编排工作要确立和遵循如下原则:

(一)要合理使用场地

基层或规模较小的比赛一般设一块场地,全国及世界性、国际性的比赛通常设两块场地。场地的使用方法要合理。对赛会所给各项条件要认真分析、测算,提出最佳方案并加以实施。

(二)要有利于运动员比赛

1.同组别项目集中一场比赛完毕。集中在一场把所有相同项目赛完,对同组别运动员来讲参赛时间一致,也与其他项目组比赛时间间隔均等。若参赛人数多,应注意安排在第二天同一时间、同一场地进行,力求在同等条件下进行比赛。

2,抽签确定各组别内运动员比赛出场顺序,以体现竞赛的公平性

3.各项目组的第一出场者的次数要均等地分散到每个队,或遵照特定的原则执行。

4·每场比赛每位运动员只安排一个项目参赛。若必须有两项则应考虑有较充裕的间隔时间。

(三)要有利于裁判员裁判

同一裁判组在每场次中只担任一个场地的裁判工作。要求裁判员是“全能型"的,在某一场地上担任裁判时自上场后不论任何项目组比赛都不能更换(四)要有利于观众观赏

武术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这一点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安排各场项目时,两个场地比赛项目不要雷同,这样有利于观看。

二、编排的步骤和方法

大型武术比赛,如全国武术套路锦标赛(团体赛及个全国体育学院武术比赛、全国青少年武术锦标赛等。其现为比赛设项多,参赛人数多、项次多。因此编排工作有序地进行。目前国际性、世界性的武术套路比赛在项上比国内少,但编排原则、方法是一致的,可参考进行骤和方法如下:

学习竞赛规程

编排记录组在编排之前首先要学习竞赛规程,了解竞赛日期、大会的活动日程、实际竞赛天数、开幕式和的时间、竞赛办法、录取名次和计分方法以及裁判组的分工情况等。这些因素都与做好编排和记录工作有直接

审查和统计工作

审查各单位的报名表,如发现与规程不符或不清楚的情况,应及时与有关单位联系解决。在审查的基础上,统计各队参加比赛的人数和每个项目参赛的人数(均男、女分别统计),以便为编排工作做好准备。并根据参加人数、项次数计算比赛实际所需时间。如果与大会所给时间出人较大,要调整、确定大会所给时间

竞赛分组

竞赛分组是以各参赛队准确的报名单所报项目为依据,根据运动员性别和项目的不同,分别组成不同的项目组。如比赛设男子长拳项目,把所有参加男子长拳的运动员组编在一起,组成男子长拳组。其他所设项目均按此法办理。

把在一起录取名次的同类项目的所有运动员组编在一个组

里,这样形成若干不同的竞赛组别,为下一步抽签决定上场顺序做好雅备。使相同项目比赛的运动员集中参赛,有利于运动员场上竞争,有利于裁判员评判,同时也有利于编排记录组记录成绩、录取名次并及时向大会公布比赛成绩。

一共分多少组要根据比赛所设项目而定,以全国武术锦标赛、全国体育学院武术比赛为例:设7大项,前6项内含若干 “小项"供运动员选赛,名次录取是依“小项"进行的,所以分组要与“小项"相对应。其分组方法和各组别名称见表5· 1。
全国武术锦标赛分组方法

按照以上方法分组后,逐组地将运动员按单位、姓名的格式抄写。其他拳术、器械项目以及对练项目应写明具体的小项项目名称。
竞赛日程是由编排记录组赛前事先设计好的竞赛进程,具有时间性和空间性。通常以表格的形式列出,称为竞赛日程表,特点是简捷、直观。它是整个赛会组织人员、裁判人员、运动员以及大会工作人员共同遵守和行动的依据竞赛日程设计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赛会运行质量和效果,故应遵循上述编排原则相关条款进行。(四)安排竞赛日程

1.制定竞赛日程的步骤


首先看大会设几个场地。设一个场地比较好安排,如果是两个场地,通过测算、分析、比较以确定两块场地的使用方法。


把各组别合理地分配到各场次中去。应使同一场中的两场地比赛所需时间基本相同,并避免项目雷同。


安排时要注意裁判组的执裁分工要与比赛项目安排相吻合。


以免在时间和空间上发生冲突。


2·竞赛日程模式介绍。虽同为武术套路比赛,但因竞赛性质、比赛项目、参赛性别、年龄组别、裁判设置以及参赛人数、场地数量、赛程时间等等情况不同。所以编排时要遵循编排原则,根据赛会所给各项具体条件进行设计,制定出的竞赛日程应是那一次比赛的最佳方案。另外,节省总赛程时间也是制定竞赛日程考虑的重要因素。


(1 )设一个场地的编排方法。以1998年宜昌市青少年武术比赛为例,所给条件:一个场地。队别:男、女队。年龄组别:甲、乙组。比赛项目:男女甲、乙组分别设拳术、短器械、长器械三项。


测算和设计:男、女甲、乙组共形成12个组别。各组别间隔编排,使每一名运动员在一场中只赛一个项目,使每组运动员都有较充裕的相同的间隔时间以恢复体力(每个组别还均有一场轮空),体现了竞赛的利益均等原则。每场3组,容量适宜,共需两天四场赛完。设两个裁判组,分别评判甲组和乙组,一场中做一次轮换,属正常范围。本竞赛日程在实施中运转正常。见表5·2。(表中标记用以说明各组别的间隔状况)。


表2 1998年宜昌市青少年武术比赛日程表


青少年武术比赛日程表

测算和设计:首先考虑如何使用场地。经测算拳术与器械项目数量不等,不宜按拳术器械分用场地。根据项目数量、各组别人数以及每场可容纳数量,采用男女项目分开各使用一个 勺卩丿圳场地进行比赛的方法为宜。全国锦标赛由于项目多,每天安排 =场(最后一天两场)以缩短总赛程。比赛项目11个,男女共 22个项目,形成22个组别。分2个裁判组,分别评判男子组和女子组。两组裁判在两个场地同时工作,形成两个相对独立的系列,在时间和空间上均不冲突。共用4天11场21个场次赛完。并做到同一场地项目不同,所需时间大体相等。最后一场安排男、女集体项目。见表5.3。设两个场地按男女组别分开使用的编排方法。 以1994 年全国锦标赛(套路团体赛)为例,所给条件:两个场地。队别:男、女队。比赛项目:长拳、南拳、太极拳、刀、剑、枪、棍、其他拳术、其他器械、对练、集体项目。


表5·3 1994年全国武术锦标赛(套路团体赛)竞赛日程表日期 时间 一场地(男子) 二场地(女子)


全国武术锦标赛(套路团体赛)竞赛日程表日期

5/20 上午8:30 枪术 长拳下午2:30 棍术 南拳晚上7:00 其他器械 对练 5/21 上午8:30 南拳 剑术下午2:30 长拳 刀术


测算与设计:如按男女分开各使用一个场地的方法设计会出现运动员重场现象,不符合竞赛原则,不可取。经比较唯一可行的方法是不论哪个组别均采用拳术和器械分开各使用一个场地的方法。在7场的比赛中除两场次需裁判组轮换外,均一裁到底。编排方法比较合理。第7场的集体基本功如果安排在第二场地同时进行则会使部分运动员影响了参加本队的集体基本功比赛,不可取,故单独放在最后。详细安排见表5·4。设两个场地按拳术器械分开的编排方法。以1998年宜昌市青少年武术比赛为例,所给条件:两个场地,但是男女年龄组别多,项目多,编排较为复杂。参赛分男、女高中、甲、乙、丙4个年龄组。比赛项目:高中组设拳术、短器械、长器械3项。甲组设拳术、短器械、长器械3项;乙组设拳术、器械两项。丙组设拳术、器械2项。男女共计20个组别。


表5 1998年宜昌市青少年武术比赛竞赛日程表


1998年宜昌市青少年武术比赛竞赛日程表

新建位图图像
、组设规定拳、刀术、剑术、枪术、棍术、集体基本功6项。设两个场地按甲乙年龄组分开使用的编排方法。以 1998全国少年武术锦标赛竞赛为例,所给条件:两个场地。参赛队:男、女队。年龄分组:甲、乙组。比赛项目:甲组设长拳、南拳、太极拳、刀术、剑术、枪术、棍术、对练8项。乙

测算与设计:采用甲组和乙组分开各使用一个场地进行比赛的方案。这样分成两部分,自成系列。设两组裁判在两场地同时评判甲、乙组。这样,在时间和空间上都互不冲突。男女甲组16个组别、男女乙组10个组别加集体基本功计11个组别。男女总计27个组别。集体基本功3天7场赛完。乙组集体基本功27队在最后一场单独进行。前6场做到同一场项目不同,所需时间大致相等。见表5巧。


表5·5 1998年全国少年武术锦标赛竞赛日程表


(五)确定各组内运动员的比赛出场顺序


确定各组内运动员上场顺序是以随机理论为依据,采用抽签的办法来确定的,以此体现运动员机会均等、利益均等的竞赛原则。


1.抽签人的确定。抽签方法是由参赛队的教练或领队组成抽签代表作为抽签人进行抽签。目前在全国性、国际性比赛中多采用此法,它是由参赛队的教练或领队在赛前24小时规定的时间内,在组委会监督和编排记录长主持下,抽签确定各组内运动员实际上场顺序。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 )首先根据秩序册中各组别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通过抽签办法确定哪个抽签代表抽哪个组,编排记录组的人员在抽签过程中做同步记录。


(2)然后由各位抽签代表将抽得的项目组依次通过抽签将各组内运动员的出场顺序全部确定下来。此方法的特点是公开、公平。特别是抽签代表抽哪个组是由抽签决定的,不是编排组或参赛一方的教练员主观决定的。表5.6是1998年全国武术套路锦标赛(个人赛)暨亚运会选拔赛抽签时所用的《抽签代表抽得组别同步记录表》。


2.抽签的方法。


( 1 )两次抽签确定比赛顺序的项目在全国锦标赛和全国少年锦标赛中,除了男女长、南、太、刀、剑、枪、棍以及集体项目一次抽签即可确定比赛顺序外,其他拳术


其他器械单、双、软以及对练共7项、男女14个组别须通过两次抽签才能确定比赛顺序。


“其他拳术"和“其他器械"分别内含三类,各类又内含若干拳种或器械以供运动员选赛,录取名次是以“类"进行的。


如“其他拳术一类"里又包含形意、八卦、八极三个拳种,即


新建位图图像

两次抽签确定比赛顺序的方法分组时将如上14个组别内的小项先集中编排,抽签时不要打乱,保持相同小项仍连接在一起的效果。两次抽签的目的保证了相同小项的集中,有利于运动员场上竞争,也有利于裁判员评判。


以“男子其他拳术一类”为例,三个拳种先分别集中排列,第一次抽签确定拳种出场顺序(各拳种后面的序号)。第二次抽签分别确定各拳种内运动员比赛顺序(括弧里的序号):


男子其他拳术一类


北京囗囗囗八卦掌


河南囗囗囗八卦掌


前卫囗囗囗八卦掌


山西囗囗囗形意拳


安徽囗囗囗形意拳


云南囗囗囗形意拳


上海囗囗囗八极拳


最后用统一序号串连,为正式比赛顺序:男子其他拳术一类


上海囗囗囗八极拳


河南囗囗囗八卦掌


前卫囗囗囗八卦掌


北京囗囗囗八卦掌


山西囗囗囗形意拳


云南囗囗囗形意拳


安徽囗囗囗形意拳


3.关于“第一出场者"的处理办法


因套路比赛是运动员先后上场演练由裁判评判,运动员都希望往后排。原因有二:一是运动员想多获得一点心理准备和调整的时间,以利技术发挥;二是多年运动员教练员感觉评分常常会出现分数趋高现象。(这是由于裁判员“观察与思维"对大脑的刺激阈值随时间的延长而发生变化,但有丰富经验和水平较高的裁判员能够自我控制)。因此运动员一般不愿在某一组中第一个上场,关于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目前有两种:


( 1 )在正式抽签之前先进行测算(参赛男女项目不等,须分别计算)用总竞赛组数除以总队数,如男子共有14个组,除以总队数7,平均每队第一出场者应为2名,不能整除用抽签办法随机确定,即有个别队第一出场者达到3名(2)可不考虑使各队第一出场的数量达到均等问题虑某一个运动员(不管是哪个队的)第一出场者的次数现两次,如出现两次则及时调整。此种方法较之第一种便,目前全国性的和国际性的武术比赛多用此法。


在抽签过程中,为避免某运动员出现两次第一出场不能及时发现,编排组同样在事先设计好的记录表中把到第一上场的运动员姓名同步记录下来,以免遗忘,在签过程中,如该名运动员超出规定,即进行调整


所有的竞赛组全部依次抽签,把抽得的号位填在每员相应的括号内。


检查和校对工作


在检查和校对工作中,如发现不符合编排原则或错项等问题,应及时调整和纠正。


誊清、复印,编入大会秩序册


经过检查和校对,确认无误后,按抽得的先后顺序重新誊清、打印。目前全国比赛采用的方法是先印制秩序册,在秩序册上抽签确定各组运动员上场顺序,然后再按照确定后的顺序重新排序、打印实际上场顺序单,供比赛使用。


记录工作


记录工作要细心准确、一丝不苟、有条不紊,整个工作程序分为赛前、赛中、赛后三个阶段。


(一)比赛前工作内容


1 .印制各种表格,如单项竞赛成绩记录表、竞赛评分表等。


2·准备各种用品、用具。


(二)比赛期间工作内容


1.收回和登记成绩,并公布成绩。


2·统计成绩(团体总分、全能、单项)。


3.排列各项录取名次。


4.公布成绩。


(三)比赛结束工作内容


1.公布各项录取名次。


2.印发成绩册。


3.整个比赛结束后把成绩册送交各队。


4·整理有关资料交有关部门存档。

浏览8,475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