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桩上徒搏
比赛方式
赛法:
第一局由红方选取粧位和前置脚;第二局和第三局中间双方交换场地。
每局以得分多少决定胜负。
比赛过程:
上场。裁判员发出“上场” 口令后,双方运动员站上比赛粧位,致礼。
预备。裁判员发出“预备”口令后,双方运动员起手成“单搭手式”。
开始。裁判员发出“开始” 口令后,运动员开始徒搏。
结束。裁判员发出“时间到”信息(锻声)后,运动员即刻停止进攻,致礼,下桩退场。运动员 下粧方式,不影响比赛成绩。
评判方法
得分标准:
一方运动员跌落桩下,对方得2分。
双方运动员同时跌落桩下,互不得分。
双方运动员依次跌落桩下,后跌落者得1分。
一方运动员身体任一部分扶靠桩体,对方得1分。
一方运动员在一局比赛中,被判3次违例,对方得1分。
优势获胜:
①在一局比赛中,当比分为10:0时,得10分者为该场胜方。
②在一局比赛中,当得分之差达12分时,得分领先者为该场胜方。
违例:
抢攻违例。运动员抢在裁判员发出“开始” 口令前,发力进攻对手,成绩无效,判违例1次。
拉人违例。一方运动员在比赛中用手死缠硬拉对方,判违例1次。
方法违例:
凡运动员比试时推击对方有效部位之外,每出现1次判违例1次,成绩无效。
用手指戳击对方,每出现1次判违例1次,成绩无效。
用拳击打对方,每出现1次判违例1次,成绩无效。
用脚踢打对方身体任何部位,每出现一次判违例1次,成绩无效。
抓握对方手臂超过2秒钟,每出现一次判违例1次,成绩无效。
抓握对方身体除手臂以外任一部位,或者抓拉对方衣服,每出现一次判成绩无效。
用肘、膝或头撞击对方,每出现一次判违例1次,成绩无效。
消极违例。双方在比赛中如超出5秒不进攻,裁判员将指令其中一方主动进攻;听到指令后 超出5秒仍不进攻,判违例1次。
(4 )僵持的处理方法。双方相抗,僵持达5秒钟,判令双方分开,重新搭手比赛。
(七)夺桥徒搏
比赛方式
(1 )赛法:
第一局由红方选取前后脚;第二局和第三局中间双方交换场地。
每局以得分数量的多少决定胜负。
(2)比赛过程:
上场。裁判员发出“上场” 口令后,运动员站上独木桥,致礼。
预备。裁判员发出“预备”口令后,两人前小臂内侧相搭,前掌掌根与前脚尖垂直,后手附 于前臂内侧,成“单搭手式'
开始。裁判员发出“开始” 口令后,运动员开始徒搏。
结束。裁判员发出“时间到”信息(锻声)后,运动员即刻停止进攻,致礼,由桥端下桥退 场。运动员下桥方式,不影响比赛成绩。
评判方法
得分标准:
一方运动员跌落桥下,判对方得2分。
双方运动员同时下桥,互不得分。
双方运动员依次下桥,后下桥者得1分。
一方运动员身体任一部分扶靠桥体,判对方得1分。
一方运动员在一局内被判3次违例,判对方得1分。
(2)优势胜利:
在一局比赛中,当比分为10: 0时,得10分者为该场胜方。
在一局比赛中,当得分之差达12分时,得分领先者为该场胜方。
违例:
抢攻违例。运动员抢在裁判员发出“开始” 口令前,发力进攻对手,成绩无效,判违例1次。
拉人违例。一方运动员在比赛中用手死缠硬拉对方,判违例1次。
方法违例:
凡运动员比赛时推击对方有效部位之外,每出现1次判违例1次,成绩无效。
用手指戳击对方,每出现1次判违例1次,成绩无效。
用拳击打对方,每出现1次判违例1次,成绩无效。
丄用脚踢打对方身体任何部位,每出现1次判违例1次,成绩无效。
用摔跤中的抱摔法攻击对方,每出现1次判违例1次,成绩无效。
抓握对方手臂超过2秒钟,每出现一次判违例1次,成绩无效。
抓握对方身体除手臂以外任一部位,或者抓拉对方衣服,每出现一次判违例1次,成绩无效。
用肘、膝或头撞击对方,每出现一次判违例1次,成绩无效。
消极违例。双方在比赛中如超出5秒不进攻,裁判员将指令其中一方主动进攻;听到指令后 超出5秒仍不进攻,判违例1次。
(4 )僵持的处理方法。双方相抗,僵持达5秒钟,判令双方分开,重新搭手比赛。
自选项目评判方法与标准
(一) 比赛方式
(1 )参赛者不分年龄、性别、体重。
(2 )按克服重力组、击打能力组、灵敏能力组和其他能力组,分组进行表演赛。参赛选手按 抽签排定表演赛顺序。
_( 3 ) “自选项目”完成项目表演的时间,每项不得超过3分钟。如有超时要求,应于赛前向大会 申报,获准后方可按批准时间进行表演。否则,表演到3分钟时,裁判即通告停止。
(二) 评分方法
(1) 5位裁判员打分,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取3个中间分的平均数为运动员应得分。
(2 )运动员的应得分加上或减去裁判长调整分,为运动员最后得分。
(3 )裁判长根据运动员的表演水平,有权通过加分或减分调整运动员的最后得分。裁判长加 分或减分的权限,9分以上不能超过0.1分,8分以上不能超过0.2分,8分以下不能超过0.3分。
由裁判长当场宣布运动员最后得分。
(三)评分标准
最高分为10分,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评判: (1)特点鲜明,技术真实,占3分。
(2 )方法合理,功力深厚,占4分。
动作到位,观赏性强,占2分。
精神饱满,文明健康,占1分。
五、特邀汇演项目评判方法与标准
特邀汇演项目按照竞赛规程规定执行。
六、口令、手势、场地武术
(一)裁判员口令与手势
场上裁判员口令与手势
(1 )抱拳礼。两臂抬起至体前,与额状轴、矢状轴、水平轴的夹角均约为45° ;上动不停,左 掌、右拳环抱于胸前,左掌掩于右拳面,掌指向上,右拳心向下,高于胸齐,手与胸之间的距离为 20〜30厘米,眼向前看或注视受礼者。该手势的开始与结束动作,均是并步站立姿势;以下各手势 与此相同。
上场:
个人竞技项目武单臂抬起至肩平,掌心向上,指向运动员;在发出“上场”口令的同时,握拳 屈肘内收,大臂水平,大、小臂相垂直。
双人对抗项目武两臂抬起至肩平,掌心向上,两臂之间的夹角约为150。;在发出“上场”口 令的同时,两手握拳,屈肘内收,大臂水平,大、小臂相垂直。
下场:
个人竞技项目一手掌心向上托至胸前,然后向外侧穿出,掌心向上,高与肩平;同时发出 “下场,,口令。
双人对抗项目。两手掌心向上托至胸前,然后向两侧穿出,掌心向上,高与肩平;同时发出 “下场” 口令。
(4 ) “预备一开始”。两臂抬起至肩平,掌心向上,两臂之间的夹角约为150° ;在发出“预 备”口令的同时,屈肘内收,两手掌于胸前相交,中指相对;在发出“开始”口令的同时,右掌向前伸 出,掌心斜向上,右手臂与额状轴、失状轴、7jC平轴的夹角均约为45° ,左掌按于左髋外侧,掌心向下。
试做:
第1次试做武右臂经体前直臂上举至垂直位置,食指伸直,栂指扣压于中指和无名指之上, 小指内屈;同时发“第1次试做” 口令。
第2次试做。右臂经体前直臂上举至垂直位置,食指与中指分开伸直,拇指扣压于无名和小 指之上;同时发“第2次试做” 口令。
第3次试做。武术右臂经体前上举至垂直位置,拇指、食指、中指分开伸直,无名指和小指 内屈;同时发“第3?欠试做” 口令。
(6 )违例。右(左)臂抬起至肩平,掌心向上,指向运动员;在发出“违例”口令的同时,左 (右)臂屈肘回收至右(左)臂肘关节之下,大、小臂相垂直,掌心朝下。
(7 )无效。两臂摆至体侧,与垂直轴的夹角约为30°,掌心向后;在发出“无效” 口令的同时, 两掌在腹前交叉,掌心向内,然后又摆动至体侧。
(8 )失误。右臂屈肘内收至异侧肩前,掌心相下;在发出“失误”口令的同时,右掌由肩侧向斜 下方挥摆,掌心向下,手臂与水平轴的夹角约为45°。
(9 )进攻。指定进攻武单臂抬起至肩平,手掌向上,指向某方运动员;在发出“进攻” 口令的 同时,手掌变拳横摆指向另一方运动员,拳心向内。
(10)停。在发出“停”口令的同时,右掌由体侧向体前劈出,手臂与矢状轴的夹角约为45°。
(11 )休息。两臂抬起至肩平,掌心向上,两臂之间的夹角约为150° ;在发出“休息” 口令的 同时,两掌下按至腹前,两臂之间的距离约与肩宽。
(12 )交换场。两臂抬起至肩平,掌心向上,两臂之间的夹角约为150° ;在发出“交换场地” 口令的同时,两臂在胸前上下交叉环抱,右掌抱至左肩前,左掌抱至右肘下,两臂之间的距离为 20〜30厘米。
(13 )急救。面向医务席站立,两手立掌,两臂在胸前十字交叉。
(14 )成功。右掌置于左侧腹前,在发出“成功”口令的同时,右手臂向右斜上方挥出,掌心斜 向上,手臂与水平面的夹角约为45°。
(15 )得分
得1分。一手臂抬起至肩平,掌心向上,指向运动员;在发出“得1分”口令的同时,另一手臂 经体前直臂上举至垂直位置,食指伸直,拇指扣压于中指和无名指之上,小指内屈。
得2分。一手臂抬起至肩平,掌心向上,指向运动员;在发出“得2分”口令的同时,另一手臂 经体前直臂上举至垂直位置,食指与中指分开伸直,栂指扣压于无名和小指之上。
(16)获胜。场上裁判员平行站于两名运动员中间,在发出“某方胜”口令的同时,一手握获胜 运动员手腕上举;随即转体180°,重复上述动作一次。
助理裁判员口令与手势
(1 )出界。一手臂向体侧外摆,掌心斜向下,手臂与水平轴的夹角约为45°。
(2 )没出界。一手臂抬起至肩平,掌心向上,指向运动员;然后,屈肘内收,手掌置于胸前,掌 心向内。
(3 )没看清武两臂抬起至肩平,掌心向上,两臂之间的夹角约为150° ;然后,屈肘内收,两掌 在胸前相叠,掌心向内,大臂水平,掌与胸之间的距离为20〜30厘米。
浏览46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