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

一、概述

太极拳是武术主要拳种之一,是以中国古代的太极、阴阳学说为理论基础,顺乎人体的自然 规律,强调养练结合,完整形成于清代。形成过程中,曾称为“长拳”“绵拳”等。“太极”一词源于 《周易•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含有至高、至极、无穷之意。太极拳的取义是因为太 极拳拳法变幻无穷,含意丰富,用中国古代的“太极”“阴阳”这一哲学理论来解释和说明。

 

太极拳主要有陈式、杨式、吴式、孙式、武式、赵堡架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编写了 简化太极拳、四十八式太极拳、八十八式太极拳及各类太极拳竞赛套路等,广为流传。较为典型的 太极拳器械为太极剑、太极刀、太极大枪、太极七星杆等。近代以来,太极拳的国际化推广迅速发 展、各类大型的国际性武术比赛中均设有太极拳项目。第11届亚运会开幕式上,中日两国太极拳爱 好者1 500人进行了大规模的太极拳表演,弓丨起了世界性轰动。

(一) 陈式太极拳

陈式太极拳为温县陈氏世传太极拳原式,其特点是刚柔相济、快慢相间,又称大架式。著名传 人有:十四世陈长兴、十五世陈清萍、十六世陈延熙。陈式又有老架、新架两派。新架由老架衍化, 更加紧凑,出自温县赵堡镇陈氏后代,又称赵堡派。

(二) 杨式太极拳

杨露禅从陈长兴处学拳,得老架之传而创杨式。传至其孙杨澄甫(1883—1936年)而定型。 其特点是拳式开展、舒展大方、动作柔和,也属大架式,流传极广。著名传人有:杨露禅之子杨班侯 (1837—1892年)、杨健侯(1839—1917年)、杨健侯之子杨少侯(1862—1930年)、杨澄甫。杨澄 甫先生曾任南京中央国术馆、浙江省国术馆教务长,著有《太极拳体用全书》。其弟子河北李雅轩 (1894—1976年),对太极拳的推广(特别是在全国的推广)作出了贡献。现在广泛流行的简化太 极拳,以及八十八式太极拳,就是国家体委根据杨式太极拳整理编成的。

杨式太极拳的特点是:架式舒展简洁,结构严谨,身法中正,不偏不倚,动作和顺,刚柔内含, 轻灵沉着,兼而有之。练法阶段上,由松人柔,积柔成刚,刚柔相济。1

(三) 吴式太极拳

满族人吴全佑从杨露禅、杨班侯父子学拳,传其于吴鉴泉(1870—1942年)而创吴式,在杨式 太极拳的基础上,在慢架中,去掉重复和跳跃动作,经过修润和充实,使拳架更加柔和规矩,体现 出功架紧凑、安静自然、招势严密、细腻绵柔,符合太极阴阳理论的特有风格,从而自成流派一直 流传至今。此外,吴式太极拳还保留有较多的传统器械项目,如太极剑、太极对剑、太极刀、太极 十三枪(大枪)、太极扎四枪和粘杆等。深受广大太极拳爱好者的喜爱,成为普及程度较高的太极 拳套路之一。其特点是架式紧凑,长于柔化,又称中架式太极拳。

(四) 武式太极拳

武式太极拳由武禹襄创立。武师承陈氏十五世陈清萍,学得新架太极拳,并加以创新。其特点 是紧凑轻捷,尤以武氏太极推手著称于世,又称小架式。武氏太极推手,着重于身法、步法,其技 击之听、弓丨、化、拿之劲法,又以多变而实用著称。

1顾留馨.杨式太极拳[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2.

(五)孙氏太极拳

创始人孙禄堂(1861—1932年),形意、八封名家,师从武禹襄的再传弟子郝为真学艺而创孙 式。特别小巧紧凑,步活身灵,也属小架式。由于阴阳开合之说,故又称开合太极拳。

二、主要技法特点

太极拳虽有“不在形式,在气势;不在外面,在内中”和“重意不重形”的说法。但对初学者来 说,还是应该先重形、后重意,先求姿势正确,并在连贯复杂的动作中处处保持正确的姿势,打好 基础,才有利于技术的逐步提高。这里只概括地说明其技术要求,以便使初学者有一个全面的概念。

(一)虚领顶劲

虚领顶劲即“头顶悬”。练拳时,头要正直,不低头,不仰面,不左右歪斜,转动时要自然平正, 要防止摇头晃脑。头要正直,要求头顶的百会穴要始终有轻轻往上顶起之意,百会穴与会阴穴要 保持垂直的姿势,即所谓“上下一条线”。顶劲不可太过,也不可不及,要虚虚顶起,若有若无,不 可硬往上顶。要使头正,顶乎,还必须使颈项端正竖直,下须里收。只有做到虚领顶劲,精神才提 得起来,动作才能沉稳、扎实。

气沉丹田,是身法端正,宽胸实腹,意注丹田,意识引导呼吸,将气徐徐送到肚脐下。不许使 力硬压小腹,要求“以意行气”,达到太极拳“身动、心静、气敛、神舒”的境地。太极拳的腹式呼吸 有助于膈肌的升降活动,使肺部和腹部有规律地收缩和舒张,这样能使“气沉丹田”有升有降,不 致形成始终“气沉丹田”无降无升的片面性。丹田以上之气,用意下沉;丹田以下之气,用圆裆提肛 之法,使之上提于丹田,这样上下皆轻灵,而重点全于丹田,即沉实,称为“气沉丹田”。

另外,太极拳的呼吸要适应拳势的要求,应根据动作的开合、屈伸、起落、进退、虚实等变化, 自然地配合,一个动作里往往就伴随一呼一吸,而不是一个动作固定为一吸或是一呼。这样与动 作自然配合的方法运用得当,可使动作更加协调、圆活、轻灵、沉稳。

(三) 含胸拔背、松腰敛臀

含胸拔背,即锁骨保持平稳而微下沉。胸肌放松,胸廓微向内含,使胸部有松快的感觉,称作 “含胸”;背肌放松,两肩胛骨外展,同时下沉,脊柱要在背肌牵引下节节松沉直竖。两肩中间颈下 第三脊骨微有鼓起上提之意,使这部分皮肤有绷紧的感觉,称作“拔背”。

(四) 松腰敛臀

练习太极拳,腰脊尤其重要。拳论中说,“腰如车轴,气如车轮,用力在腕,机关在腰”。“腰脊 为第一主宰”,“十三总势莫轻视,命意源头在腰际”,“刻刻留心在腰间,腹内松净气腾然”,这都 是说腰脊在练习太极拳过程中起着主宰作用。

腰是上下体转动的中轴,全身动作的变化、调整重心的稳定以及使劲力到达肢体各部分,都

起着主要决定作用。太极拳对腰部的要求是:松、沉、直。“松而沉”是为了使“气沉丹田”能够沉 得充分。使上体气不上浮,下肢稳定有力,更主要的是它对动作的进退旋转、用躯干带动四肢及动 作的完整性起到主导作用。腰部在松沉的前提下,还需“正直”。在松沉中,有向上顶和拔长之意 就能直,腰直就表明在动作的转动时,中轴不弯,不摇晃,只有中轴不弯、不摇,才能使内劲达到 支撑面的灵活功用,而不致偏向一面。偏于前后为俯仰病,偏于左右为歪斜病。

腰部的松、沉、直,是使脊柱有正常的弯曲,减少前弓形的弯曲度,能够增加脊柱的弹性以缓 冲震动,起到护脑作用。

(五) 圆裆松胯,尾闾中正

裆即会阴部位,头顶百会穴的“虚领顶劲”要与会阴上下相呼应,这是保持身法端正“上下一 条线”的锻炼方法。裆要圆,就必须注意两胯撑开,两膝微向里扣,两腿内侧有夹住一圆球之意。 另外,会阴处虚上提,裆自会实,加上腰的松沉,臀的收敛,自然产生裆劲。松胯可使耻骨联合和坐 骨结节上的关节间缝扩大,运动幅度加大,腿部的弧形运动更加灵活,使内劲上升到腰脊。拳论中 说的“开裆贵圆,使来脉虚灵”就是这个意思。

尾闾中正是尾骨骨节要始终对准胸腹部正中线,意似托起丹田,腹部正中线欲向何处,尾骨骨 节即直对何处,对动向起到掌握方向的作用,使动作在任何角度上都保持“身正”,可以说尾骨骨 节是动作姿势“中正安舒” “支撑八面”的准星,其对下盘动作的稳固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六) 沉肩坠肘,舒指坐腕

练太极拳时,不论以身领手或以手领身,都是顺势转圈的,因此要求手臂在伸缩转圈时要松柔 圆活。手臂能否松柔圆活,关键在于肩关节能不能松开。通过练习达到自然松活的要求后,还需进 一步锻炼肩的“沉劲”;同时,肘关节也需微屈并具有下垂劲,两者合一,即为“沉肩垂肘”。它有 助于“含胸拔背”的自然形成,如果耸肩抬肘,就会破坏“含胸拔背”的姿势,不利于“气沉丹田”。 “沉肩垂肘”时要注意腋下留有一掌距离,手臂有回旋的余地。另外,久练之后,两臂除沉之外, 还要有微向前合抱的意思,两肘要有微向里的裹劲,使劲力贯穿到上肢手臂,从而加大手臂在伸 缩、升降、缠绕中的力量。

舒指坐腕,实际上是将周身劲力通过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而完整体现出 来,做到“完整一气” “周身一家”。练拳时五指要自然伸直,不可用力并紧或用力张开。栂指与食 指不能并在一起,须分开撑圆,即“虎口”要圆。在手臂的伸缩、升降、缠绕过程中,腕部应柔活、 有韧性地运转。腕部的沉着下塌,可使手臂徐徐贯注内劲。

 

浏览1,118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