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拳

一、概述

少林寺距离我国河南省登封市西北约13千米,相传是公元495年北魏国孝文帝为来中国传教 的印度僧人跋陀所建造。由于寺建立在嵩山支脉少室山阴的密林丛中,故名嵩山少林寺。少林拳因 寺而得名,故名少林拳。现在统称的少林拳是少林拳术和器械的总称。

关于少林武术的产生,世人有许多说法,但真正有据可信者应从隋唐讲起。隋末唐初(620 年),李渊、李世民父子为争霸天下,与盘踞在洛阳的隋朝大将王世充交战,在战斗的紧要关头,以 昙宗为首的少林寺僧,活捉了王世充的侄子王仁则并将其捆绑送至唐营,立下大功。李世民登基之 后,“嘉其义烈,颁降玺书宣慰”(少林寺碑),对立功和尚各有赏赐,其中昙宗被封为大将军。这 次战斗让少林武僧一战成名,少林寺发展很快,名声日隆。贞观以后,少林寺僧“昼习经曲,夜练武 略,修文不忘武备”(西来堂志善碑),揭开了少林武术光辉灿烂的一页,修佛习武也成为少林寺世 代相传的独特宗风。

北宋年间,福居和尚做少林住持时,曾邀请全国武术名流云集少林寺,虚心与各派切磋技艺。 北宋末年,金兵南侵,少林寺武僧宗印受命率“尊胜队”和“净胜队”两军,进发潼关,与金兵对 垒,报效国家。

元朝,崇尚释教,尤尊番僧,少林寺与皇家关系也十分密切,元世祖命福裕大和尚住持少林 寺,并统领嵩岳一带所有寺院。此时的少林寺,众常两千。寺僧习武队中,如智庵、智聚、子安、党训 等,都是当时身怀绝技的名僧。

明代,少林武术蓬勃发展,誉满天下。少林棍在少林武术中占有重要地位,少林僧所使用的兵 器以棍为最闻名。《武备志》作者茅元仪对少林棍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认为,“诸艺宗于棍,棍宗 于少林”。特别是在抗倭卫国的战争中,以棍为杀敌武器的“本寺武僧屡经调遣,奋勇杀敌”(少林 寺万历二十三年七月碑)。“倶持铁棍长七尺,重三十斤,运转便捷如竹杖,骁勇雄杰,官兵每临阵, 辄用为前锋。……抡棍破敌,与者即仆,顷刻毙数倭”《上海掌故丛书•吴淞甲乙倭变志》。少林僧 为国为民的英烈壮举谱写了一首首动人的、可歌可泣的雄壮诗篇。

清代,少林寺习武之风极盛。今之少林寺毗卢阁(又名千佛殿)内,青砖地面上尚存当时寺僧 练功形成的48个凹陷脚窝,就是少林寺武僧长期从事武功训练的有力佐证。

民国时期,少林武术曾是“国术研究馆”主要学习和研究的内容之一。然而由于当时的军阀混 战,又给少林寺带来了灭顶之灾。1928年,国民党军冯玉祥部石友三与建国军樊中秀战于河南,石 友三攻占少林寺后,为泄私愤,便纵火焚寺,大火持续40余天,殿堂楼阁等古建筑全被夷为平地,大量珍贵文物也一同化为灰烬。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少林寺和少林武术又获得了新生。党和政府不但拨专款修复少林 寺,而且对少林武术的发展也十分重视。特别是1982年,香港中原影业公司功夫片《少林寺》的公 映,使少林武术兴旺空前。

少林拳是中华武术中一大派系,其内容丰富多彩。目前社会上广为流传的典型拳路就有大洪 拳、小洪拳、炮拳、罗汉拳、朝阳拳、梅花拳、通背拳、长拳、关东拳、长护心意门、七星拳、象形 拳、心意拳、柔拳、少林太极拳,以及各种器械、对练等。另外,还有与养生功、医学、气功等有关的 内容,都是十分宝贵的民族传统文化。

二、主要技法特点

少林拳朴实无华、立足实战,其运动特点也具有鲜明的技击性。

(一)拳打一条线,拳打卧牛之地

少林拳套路繁多,结构紧凑,短小精悍。演练时,起落进退多在一条线上运动。众多少林拳家 认为,从实战角度出发,真正交手相搏无非几步之距,直线运动最为有效,方寸之间便有胜败之 分。这充分体现了少林拳不受场地大小限制、随时随地均可施展解数和发挥威力的特征。

(二)动作迅猛,快速有力

少林拳要求刚健有力、迅速激烈,即所谓“起手连珠炮,拳打一气连”;“使势千着,以快为 先”。在套路演练过程中,要求几个或十几个动作连贯快速,一气呵成。少林拳虽以刚为主,但同时 也要求刚柔相济。“刚在他力前,柔在他力后”,动如风,站如钉;重如山,轻如毛;守之如处女,犯 之若猛虎;静则以逸待劳,动则使其无喘息之机,如此等等。

(三)曲而不曲,直而不直,滚出滚入,富有弓单性

就手法而言,少林拳要求两臂保持一定曲度,冲拳推掌,须蹬腿转腰、抖肩发力。“身以滚而 动,手以滚而出”,反对僵直拙力。在完成动作的一瞬间,依手臂的自然反弹力,使手臂形成曲非 曲,直非直的态势,为便利继续攻防创造条件。滚出滚入,更是攻防技术的科学反映,旋动可增强 攻击力,滚动也有利于防守中对来击者力量的化解。

(四) 眼法以目注目

少林拳对眼的要求是必须头随势转,手到眼到,以目注目,“以审敌势”。演练少林拳,眼要明 亮有神,眼明方能手快。“虎视眈眈,气息沉沉,目光炯炯,含有神威”,显示咄咄逼人之势。对阵 交手,不是注意对方手和身躯,而是观察对方眼神,以目注目,算计对方。

(五) 进低退高,起横落顺

少林拳要求进攻时力求重心稳固,身正发力,以加强进攻力度。防守动作则要求动作灵活,灵 敏快速。凡退凡落多要求侧顺对敌,以缩小受击面,便于防守与进攻。

(六) 注重内外三合的协调配合,以气催力

内外合一、形神兼备是少林拳整体动作的特点。每个招式都必须做到手到、眼到、身到、步 到,周身各部位密切配合,协调一致。由于少林拳动作整身紧凑,不宜大开大合,所以对身也有相 应的具体要求:“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即所谓外三合。少林拳把思想比作心,“心动勇 气生”,“心一颤,四梢皆至,内劲即出”,“心动必形随”,“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 S晰谓 内三合。少林拳谱中称:“法是拳,力是气,练气行功,送去必用呼,接来必用吸,运气贵乎缓,用气 贵于急,气在先行,力在后随。”实际上是讲技击格斗和套路演练中意识与行动的高度统一。

(七) 以声助威

少林拳的演练过程中还有一个发声特点,就是以声助威。通常演练者除了在套路结尾时随最 后的动作发声“喊”外,演练过程中也常有“呀”“呜”“哈”等不同发声。这些发声源自腹腔,短促 有力,吼声如雷,富有震撼感。

八卦掌

一、概述

八卦掌是我国流传很广的拳种之一,“八卦”最早见于《易经》中:“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 卦。”八卦掌是以八卦学说为理论依据、以掌法变换和行步走转为主的拳术,由于它运动时纵横交 错,分为四正、四隅八个方位,与“周易”八卦图中的卦象相似,故名八卦掌。

八卦掌的起源众说纷纭,一种认为:八卦掌起源于“离卦”和“坎卦”。据《蓝籙外史》靖边记 中记载:“嘉庆丁已,有山东济宁人王祥教冯克善拳法,克善尽得其术。庚午春,牛亮臣见克善拳法 中有八方步,亮臣曰:‘尔步伐似合八卦。’克善曰:‘子何以知之?’亮臣曰:‘尔为离,我为坎,我二 人离坎交宫,各习其所习也。’ ”有人认为他们所习拳法是八卦掌的雏形。但是,有关学者对此进 行了研究,发现靖边记记载的牛亮臣和冯克善所习“离卦”和“坎卦”属于梅花拳的范畴。因此,八 卦掌来源于“离卦”和“坎卦”之说不可信。

另一种目前较为公认的说法:八卦掌是由清代河北文安县南朱家务人董海川所创。董海川把 自身掌握的各种拳术与南方道士演练的“转天尊”(转天尊为左右交替的走圈)的走圈相结合,创 编成八卦掌的雏形——转掌。董海川曾在清朝肃王府当拳师,故八卦掌首先在北京一带流传开 来,其中,董海川所授徒中以尹福、程廷华、刘风春、马维琪等较著名,目前流行的八卦掌有以他们 的姓氏命名的,如尹派、程派、马派、梁派、孙派等八卦掌。在众多的技术流派中,流传较广的是尹派、程派。

(一) 尹派八卦掌

特点:牛舌掌,小步走圈,趋于急行,出手时冷、脆、硬、快,身法以“吸、合、抽、扭、撇”的卸 化为主,善用腿法。

(二) 程派八卦掌

特点:龙爪掌,走圈时步幅大,换势讲究摆步、扣步,劲力沉实,多螺旋劲,斜出正入,腿法以 点腿为主。

八卦掌练习起来有八个基本变换掌法。最早形成的套路是先天八卦掌,也称“老八掌”。传习 中又出现了后天八卦掌,是从先天八卦掌衍化而来,即一掌生八势,八个转掌产生64种掌法。在一 定程度上,后天八卦掌的出现大大丰富了八卦掌的套路和练习内容。除此之外,八卦掌在流传的 过程中逐渐与各种武术器械相结合,繁衍出许多器械套路,如八卦刀、八卦棍、八卦剑、八卦七星 杆、子午鸳鸯钺等,还有对练、散手,近百年来遍及全国,并传播到国外。

浏览646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