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功力技法训练
单掌断砖
单掌断砖是指练习者通过运气发力,用一手掌击断砖块的一种武术功法运动。单掌断砖源 于武术掌功功力演示方法,武术传习者经过铁砂掌、插沙、打狗皮袋等练习,常常通过一掌打 断砖块的数量多少,验证和展示手掌的打击能力。
单掌断砖在我国民间武术中有着广泛的流传和悠久的历史,经过武术科研工作者的挖掘整 理,2004年被列为全国武术功力大赛的规定竞赛项目。在比赛中,以运动员一掌打断砖块的数 量来判定胜负。
单掌断砖的技术教学包括断砖、固本培元功、五心纳气法、空击和打沙袋等练习内容。
(一) 场地及器材要求
场地
比赛场地是一直径为8米的平台,练习时可在平地上进行。
支架
金属支架有3种,高度分别为0.6米、0.8米、1.0米;架面至两端有横梁,用以支撑砖的两 端,运动员根据自身身高情况选择支架的高度,但支架与砖的高度之和不得低于本人直立时髋 关节的高度。
砖块
普通建筑用的红砖。大致规格:长24厘米、宽12厘米、高5厘米。比赛用砖由大会指定厂 家同炉烧制,统一封存,统一提供。
(二) 技术学习
断砖
预备动作。运动员上场后,向场上裁判员行抱拳礼;然后,正对支架开步站立,两脚 约比肩宽,身体相距支架约一臂距离。
左轮劈(右抡劈)。由预备动作起,身体重心移至右脚,身体随之微右转;同时,右 臂由下向左向上弧形抡起,上举于头前上方,高过头;然后,运气发力,以右掌根内侧为力点(不能握拳)向砖块击打;击打砖块时,要以意领气,以气发力。
要点:第一,找准发力部位——掌根内侧。第二,向下砍击时,速度要快,力点要准,直 击砖块中间部位。第三,意、气、劲、形合一,以整劲劈击。
结束动作。向场上裁判行抱拳礼后下场。
固本培元功
松身调意。全身放松,不拘坐、立、行、卧,意念集中。
吸气。以鼻细长、均匀地吸气,弓丨入小腹丹田内,然后收缩肛门(如忍大便状),同 时上下齿用力咬扣(不出声),意想小腹内。
呼气。以鼻自然呼气,要呼尽。
拍腹。以手掌或半握拳拍打小腹部;每拍击时,以呼气配合,同时实腹迎击;手掌离 开腹部时吸气。共拍腹9次。
收功。以鼻呼气,气息要长、细、匀。
要点:全身放松,意念集中,以意
领气,体悟气感。
五行纳气法
松身调意。全身放松,不拘姿势,意念集中。
以意行气。先意守丹田3〜5分钟后,即采用顺呼吸法进行缓慢、柔和、自然的呼吸; 然后,进行先呼后吸,吸气细长呼气短促的练习,吸气时想象天地精华之气随着吸气从顶心、 手心、足心源源不断地收聚人丹田,同时放松会阴和肛门;呼气时收提会阴和肛门,并意想体 内浊气由双手劳宫、双足涌泉排泄出来。如此一呼一吸,反复练习20〜30分钟。
收功。两手重叠,以右掌心劳宫穴按于肚脐上,左手搭在右手背上,以肚脐为中心, 先按顺时针方向自右向左,速度均勻地轻轻转18〜36圈;然后再换为逆时针方向,速度均匀地 转18〜36圈。再以双手互擦至热后,轻擦颜面部数次,放松全身肌肉,缓行十数步,功毕。
要点:全身放松,意念集中,以意念配合呼吸。空劈
两脚平行开立,距离约与肩宽,右手提起与头同高,双腿屈膝下蹲,以右掌根为力点,向 下快速空劈。
要点:要求全神贯注,做到心想、眼看,以意领气,以气催力,运用呼气配合发力,以意 识引导动作,做到快速准确。 .
打沙袋
拍法(又称正拍)。将装好铁砂并缝合好的沙袋平置于方凳上,距离方凳约50厘米站 好马步,一手掌直臂高举过肩,肩、臂、手腕均放松自然下落,以掌心为力点拍击沙袋。两掌 交替练习,或一掌拍打若干次后,再换另一手掌进行拍打练习。
劈法。一手掌直臂高举过肩,肩、臂、手腕均放松自然下落,以掌根内侧为力点劈击 沙袋。两掌交替练习,或一掌劈打若干次后,换另一手掌进行劈击练习。
抽法(又称反拍)。一手掌直臂高举过肩,肩、臂、手腕均放松自然下落,以掌背为 力点抽击沙袋。两掌交替练习,或一掌抽打若干次后,换另一手掌。
要点:要求力点准确,用力由小到大,速度由慢到快。
(三)单掌断砖的训练
技术训练
断砖的技术训练应先在沙袋上练习,然后慢慢过渡到木板或者砖块上练习。用力由小到 大,每次练习的次数以30次为基础,随着功力的增长逐渐增加。
功力训练
固本培元功练习。练习时每7次为1遍,初练时可做1遍,然后逐渐增加到每次练习做7 遍。早晚各练习一次,每次20〜30分钟。
五心纳气法练习。早晚各练习一次,每次20〜30分钟。
空练。主要以空砍、空劈为主,每天练习两次,每次练习10〜20分钟。
打沙袋练习
自然打法。一手臂由下向上举起,高过头,用60%左右的力量,以拍法、劈法、抽法交替打击沙袋(内装绿豆)。自然打法的练习时间约为三个月,每天练习两遍;首月每遍200 次左右,第2月每遍400次左右,第3月每遍600次左右。
寸劲打法。一手俯掌预备,然后外旋成立掌,借手掌旋转的惯性发力,以寸劲下劈沙 袋(内装铁砂)。手掌俯时吸气,击打时呼气。练习的时间、次数的安排与自然打法相同。
抡劈打法。一手臂左、右抡起,将全身之力聚于手掌,以拍法、劈法、抽法交替打击 沙袋(内装铁砂)。手臂抡起时吸气,击打时呼气。练习的时间、次数的安排与自然打法相同。
整劲打法练习6周后,可根据练习者的体力与时间掌握练习次数,但每天练习的总次数不 能低于1 200次。只有坚持不懈才能达到较高的功力水平。
(四)注意事项
练习中的注意事项
练习中首先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打下扎实牢固的基础。
练习时要注意身体的全面协调发展。
练习结束后要多做放松性的练习,使过度紧张的神经和肌肉完全放松,加快疲劳的消 除和恢复过程。特别要对发力手掌进行放松和药物(药方附后)辅助恢复。
比赛中的注意事项
击打多块砖时,应注意将砖块摆齐。
在击打砖块时,非打砖手不得抚摸砖块。
防伤措施
根据不同练习方法的不同需要,练习前充分做好全身或重点部位的准备活动,防止
受伤。
(2 )击打部位要准确,减少对手掌和手腕的损伤。
严格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训练,避免急于求成,造成损伤。
【知识拓展】
掌功洗手药方
药材:狼毒6克、当归10克、血竭10克、海马10克、红花10克、乳香12克、没药12克、 透骨草12克。
熬法:用1.5千克食用醋烧开后文火熬3〜4小时,待熬到一半时,加白酒0.75千克,再 熬10分钟即可。
用法:每次打沙袋结束后,用药水涂抹手掌。
注意:此为外用药,切忌入口。
二、悬空断物
悬空断物是指练习者通过运气发力,用手掌击打一端支撑、另一端悬空的条状物体的悬空 部分,并击断悬空物体的一种武术功法运动。
武术
悬空断物是金刚力功的练习方法之一,原名“空断石板(钢条)”。鉴于这种方法注重练 意气、练技巧、可比性强,因此将其名称规范为“悬空断物”,并制定了赛法和评判方法,作 为武术功力比赛的一个项目,在比赛过程当中,以一掌击断同种悬空条状物的厚度或数量来判 定胜负。
悬空断物的基本技术包括断物、站桩、打桩、空劈等练习内容。
(一)场地及器材要求
场地
在赛场中,放置石面或铁面支撑台,台面的长、宽分别为50厘米、40厘米,台高65〜70厘米。
器材
钢条、石条、红砖、冰砖,由大会按统一规格进行准备,统一封存备用。
断物
预备动作。运动员上场后,向场上裁判员行抱拳礼;然后,正对支撑台开步站立, 两脚约比肩宽,身体相距支架约一臂距离。
练法。将条状物(钢条、石条、红砖、冰砖)的2/3顺向放置于支撑台中央上,另1/3 部分伸于支撑台面外。然后,身体重心移至左脚,上体随之微左转,同时,右臂由下向上扬举 于右前上方,高过头;然后上体微微回转,同时,运气发力,以右掌根内侧为力点击打悬空部 分的中线部位,使之断开。
要点:发力前必须使手腕、小臂放松,手指放松,然后以意运气至腕部掌根处,用腕部掌 根处快速击打露出支撑台面1/3处的中间位置。
结束动作。向场上裁判行抱拳礼后下场。
站桩
双叠掌。两脚开立,宽与肩同,身体松静,自然站立;心平气和后,双手腕外旋至 掌心向外;紧接两掌手心向上从身体两侧侧平起,至头上百会穴,双掌心向下,沿头脸部一边 向下一边叠合(男左手在里,女右手在里),至下丹田时,双掌劳宫穴和丹田重合。
三嘘息(金龟三嘘息)。接上动,膝关节微屈,慢慢下蹲,边下蹲边用鼻吸气,下 蹲至马步时,身体起立,双掌在腹前分开并上提至与胸齐高,双掌心向内,劳宫穴相对,掌指 分开,拇指向上,两掌相距约10厘米,双掌距胸约30厘米,成环抱式站粧,同时用鼻呼气。该 蹲起动作共重复三次。呼吸应自然,不能强吸强呼。
开合拉气。接上动——环抱站桩式不变;十指放松,然后慢慢向外拉开,拉至约与 肩宽距离后再向里合。双手边向外拉边用鼻吸气配合,双手向里合时需要边向里合边用鼻呼气 配合。重复进行开合拉气练习,约5分钟。
站桩。接上动,保持环抱站桩式不变,眼睛似闭非闭,舌舔上腭,用鼻自然呼吸, 全身放松,各关节似曲非直,意守下丹田,进行站桩练习。初练时,站8~ 10分钟。随训练水平提高逐渐增长站桩时间,可至1小时左右。
浏览57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