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右平勾拳
以右格斗式势为例(图20),右手的平勾拳即是后手的平勾拳。右平勾拳的 打法和动作要领同左平勾拳。只是身体腰部向左扭转。左脚在前略向左转动.身 体垂心稍移向右脚(图21)。使用勾拳时,左右脚跟蹬地外转、拧腰.转避、手 肘台起与肩平、含胸、扣肩、上勾、平勾拳迅猛有力。主要攻击部位同左平 勾拳。
要点:脚跟蹬地外转,拧腰转散[,发力协调-致,左(右)手肘抬起与肩 平,含胸扣肩.迅猛有力,力达拳面,
'摆拳
摆拳是从侧面袭击对手的有力拳法,乂称横拳。分为左摆拳和右摆拳。
摆拳的特点是充分利用肩部和上体的旋转力。摆拳的动作不如直拳、勾拳速 度快,由于摆拳行走路线长、幅度大、离心力大、如打得准,则威力很大。要求 跄地、转体、出拳要动作连贯,充分利用身体为转动纵轴,蹬转的爆发力发挥到 最大程度,加大摆拳的速度和力址.可重击对手。主要打击部位是头部侧面。
(-)左摆拳
右格斗式站立(图22).左臂略向前伸,左拳向右后方摆击.摆拳的路线为 平面半圆形。左拳出击是,拳及小臂均向内施旋,肘部上翻,小臂和大臂的夹角 约120。左右,拳心向下、拳眼向后,拳面对准击打处、手臂呈大半月形状,两脚 蹬地,用腰胯扭动来增加发拳的力量。右拳微上举,保护下额。摆击结束后立即 收回,还原成基本姿势(图23)。
图22 图23
(二)右摆拳
右格斗式站立(图24),其动作方法与左摆拳相同,只是左、右相反。要学 好撰拳,首先要学习如何缩短摆拳的动力路线和孤度。打出的拳必须用拳而出击 (图 25)。
图24 图25
要点:蹬地以腰为轴,迅速转动,肘关节弯曲,抬肘旋臂,双臂平行转动, 大臂与小臂夹角约135。,左(右)小臂内旋,向右(左)横向摆动打击,力达 拳峰,
四、鞭拳
鞭拳分为原地鞭拳利转身鞭拳。
(-)原地鞭拳
右格斗式站立(图26),左拳以左肘关节为轴,伸肘弹腕,由里向外前鞭打 弹击,力达拳背。主要攻击部位为对手头部(图27)。
(二)转身鞭拳
右格斗式站立(图28),转身右蟆拳为例,身体重心前移,并向右后转体.右脚(或左脚向右脚前方扣步,右转体180。)的同时右手大臂由左向 右横扫至正前方的同时小臂击出,肘关节稽弯曲(图29)。用拳轮或拳背击打对 方头部,左手收回附于左腮处。注意下颌内收,以头部转动带动身体,转腰顺 肩、送肘、甩手腕.鞭击动作快、脆、远。主要攻击部位为对手头部。
五、拳法组合
在格斗打法中,单一的进攻动作一般难以有效的击中对方,若将各种拳法连 合理组合起来运用,则比较容易打破对手的防线,使对手在短时间内很难适 应。运动员根据比赛中的具体情况,灵活多变的运用组合技术,使对于摸不清自 己的技术动作规律,达到出奇制胜的目的。
- 左直拳+右直拳(击头)左右直拳连续攻击对方头部;
- 左直拳击打头部+右直拳击打腹部;
- 左直拳击打头部+右摆拳击打头部;
- 左直拳击打头部+右勾拳击打腹部;
- 左直拳击打头部+左勾拳击打腹部;
- 右直拳打头部+左直拳打腹部;
- 左直拳击打头部+右平勾击打头部;
- 右直拳击打头部+左平勾击打头部;
- 左、右平勾击打头部+右上勾击打对手下颌;
- 左摆拳击打头部+右直拳击打腹部;
- 左、右直拳击打头部+左平勾击打头部;
- 左摆拳击打头部+右上勾志打颌部;
- 左摆拳击打头部+右平勾击打头部,
- 左平勾拳击打头部+右摆拳击打头部;
- 左直拳击打头部+右摆拳击打头部+左下勾击打下颌;
- 左平勾拳击打头部+右直拳击打头部;
- 右直拳击打头部+左下勾击打腹部;
- 左、右直拳击打头部+左、右平勾拳击打头部;
- 右下勾拳击打腹部+左平勾拳击打头部+右摆拳击打头部;
- 左直拳击打头部+右直拳击打腹部+后手上勾拳击打下颌;
- 右直拳击打头部+左直拳击打头部+转身右鞭拳。
第三节拳法的防守和反击技术
在实战中,攻击和防守是密切配合进行的,二者的重要性完全是对等的。每 一次进攻都有一个正确的防守来抵御这种攻击。拳法的防守和反击技术是根据实 战不同情况而变化、应用的。本章主要介绍几种常用和实用的方法(下面我方与 敌方均以右格斗势为例)。
拍击
拍击法主要用来阻止对手宜拳进攻,如对手出左刺拳或右直拳攻击,就可以 张开拳掌拍击来拳,使拳改变方向,以起到阻止对方进攻的作用。要求用掌拍击 动作的幅度不宜过大,并及时收回。
技术要点:从格斗势开始(图
30)当对方右(左)宜拳攻击我方,我方左 (右)拳变掌,左(右)前臂曲肘稍内旋向右(左)侧拍压,身体微向右(左) 转,拍后迅速还原成基本姿势(图
31)。

要求:拍击时判断要准确,动作必须快速而有弹性,幅度不可太大,拍击的 部位是手腕和小臂。
用途:用于防守对方直线型的进攻方法,迫使对方的攻击改变方向。
二阻挡
阻挡防守的方法主要用来抵御对手近距离攻击,是利用身体不易受到损伤的 部位,根据来拳击打的路线不同可采用时,臂和肩阻止对方来拳。用阻挡防守可 有效地防守对手在中距离、近距离和远距离的各种拳法。阻挡不得理想的防御方 法,尤其是当遭到重拳打击时,身体的有关部位可能会直接或间接的受到伤害。 但在近距离作战使用的机会很多,需要它来对付各种拳法的打击。使用阻挡法应 该是为了更好地反击对手,而不是消极地单纯阻挡。阻挡方法又分为肩部阻挡 法、肘部阻挡法和拳阻挡法三种(主要介绍肩部阻挡)。
技术要点:从格斗势开始(图
32),肩部阻挡法是用肩部阻挡对手的攻击, 左脚跟稍抬起,右脚掌着地,同时稍向右转体,左肩稍提,重心落在右脚,右手 防备对手的第二个打击。如果对方不连续进攻,可迅速旋转左肩出拳反击.(图
33)。

要求:阻挡准确、快、有弹性,力达肩部。
用途:用于防守对方直拳、平勾拳和摆拳。
上格挡
格挡是用拳或前臂格架对方来拳,使它改变方向,格挡便于还击。从而取得 有利的位置去打击对手。使用格挡法需要有准确的判断和敏捷的动作,在对手•的 拳击中自己身体之前,把它格开,使其改变方向。格挡法使用得当,可给自己创 造有利的攻击位置和机会,用格挡法对付勾拳和摆拳的效果较好。
技术要点:以左手格挡为例。从格斗势开始(图
34),左前臂屈肘向左横格时, 小臂微内旋,向右横格时,小臂微外旋,格挡后迅速还原成基本姿势(图
35)。
要求:用小臂格挡,格挡的幅度要小,判断要准,速度要快。
用途:防守对方胸以上的攻击。
- 躲闪
躲闪防守是用身体的闪躲使头离开击打路线,,在实战中.躲闪被认为是种 最实用的防守方法,躲闪法专门用于防守对手攻击头部,对直拳的防守要向侧面 闪躲,对摆拳和上勾拳可做向后移步。在躲闪中防守者可以空出两手以便进行反 击。躲闪技术要求能准确地判断时间。如果运动员掌握了良好躲闪技术,就会使 对手的来拳不断失误和击空,使之失去平衡.对暴露的部位可趁机给予打击。 躲闪的同时可以迎击来拳。躲闪动作不要过大,要敏捷短促。躲囚法主要是采用 向左右侧方向躲闪直拳,一般是向左躲闪左直拳,向右躲闪右直拳;向后躲闪对 方的摆拳和平勾拳。躲闪一般分为:下躲闪、后躲闪、侧躲闪等。
(-)下躲闪
技术要点:从格斗势开始(图
36),两腿迅速弯曲下蹲,同时头部与上体微 向前俯,并用腰腹的力量收头部由左(右)向右(左)卜•闪(图
37)。
要求:下囚动作中,两手必须保护面部及下颌,下闪动作的幅度不可太大, 也不宜下蹲得太低。下闪过程中.两眼仍要注视对方。
图
36 图
37用途:多用于防守对方的直拳和摆拳,造成对方重心失调。也可以在下闪的 同时攻击对方腹部、助部等。
(二)后躲闪
技术要点:从格斗势开始(图
38),上体略向后仰,重心移至后脚(图
39)。
要求:后闪时动作幅度不宜太大,重心要稳.
用途:多用于避开对方直线进攻或对头部的横击,
技术要点:从格斗势开始(图
40),当对方进行左(右)直拳攻击时,我方 向左(右)移动步法,身体略侧躲闪并贴近对方,右(左)外格挡.同时左 (右)上勾拳、左(右)平勾拳、左(右)摆拳攻击对方(图
41,图
42)。
图
40 BB41 图
42要求:躲闪迅速,同时贴近对方.防守进攻同时。
用途:用于对方直线进攻侧闪躲,反守反攻对方。
五' 卜截
技术要求:从格斗势开始(图
43),左(右)臂屈肘微内旋向下截击.同时 身体微向下沉,力达前臂和拳轮(图
44)。
图
43 图
44要求:收臂下截要协调一致,身体稍向后撤。
用途:用于防守对方上勾拳或弹腿的攻击,迫使对方的攻击达不到目标.
六、退让
退让是用来对付猛冲猛打对手的…种防御技术,
技术要点:退让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后仰,即后腿弯曲,里心后移,以利 于迅速反击对手;另一种是通过步法的移动避开对手的攻击。使用退让法的目的不 是为逃跑,而是为了挫败对手突然的猛烈攻击,避其锋芒,在退让中找到对方的 空挡进行反击。但退让时不可连续直线后退,可转向对手侧面,变被动为主动。
七、 RI挠
技术要点:阻挠是自己主动出拳干扰对手视线或迷惑对手。使用阻挠法的目 的是不让对手有最佳出拳时机,设法使对手防御上出现漏洞,从而为自己攻击创 造条件。
八、 掩护
技术要点:运用掩护法时,应低头、含胸、收腹,将头藏在两拳臂中间.借 双臂进行掩护,并以两拳臂缝中监视对手伺机还击。使用此法,只有处在极度疲 乏或被对手击中时无力反击的情况下使用。当然,如果有意识地用掩护作为战术 来使用,又另当别论。
第四节拳法教学与训练方法
拳法教学
拳法教学方法是教官实现教学任务的具体手段,也是各项教学原则的具体体 现。拳法教学应根据教学任务,战术的系统性,合理安排教材的顺序。在进行任 何技术动作或战术方法教学时.都应遵循教学原则的基本要求和运动技能形成的 理论.结合拳法运动的特点,正确的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去完成教学任务。具体 的拳法教学通常分为以下三个教学步骤:
(-)初步掌握动作
- 运用直观法
主要采用正确的示范动作,使学生建立正确的技术动作表象,提高学生兴 趣,激发学习的自学性、积极性。为了建立完整的示范动作概念,一般先做一次 完整的示范动作,再根据技术动作的结构和要求做重点示范,让学生注意力重点 放到动作最主要的环节上。为了使学生能看清示范动作,要注意示范的位置和 方向“
教师所采用的示范面一般有侧面、斜面、背面和镜面示范四种。原则上是教 师示范的位置和示范面都应设法使学生比较清楚的观察到示范。
- 运用语言法
向学生讲解技术动作的名称、作用、方法、要领和要求,指导学生进行技术 练习,正确的讲解有助于学生掌握技术动作,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加探对技术动 作的埋解程度,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讲解一般是按动作结构的顺序 进行,然后指出技术动作的婴点,讲解要通俗易憧、精简扼要,表达要生动 形象。
- 试做
在教师示范与讲解的基础上,学生开始练习并体会动作,将视觉、听觉、本 体感觉联合起来,以便获得所要学习的技术动作的运动感觉。教师从学生试做中 可以检验要学习的技术动作概念的理解程度,发现在实际完成动作时的主要问 题,特别是技术动作主要环节的完成情况,对技术动作进行补充示范与讲解,以 动作的规范来强化动作概念的形成。
(二)熟练掌握技术功作
根据技术动作的难易程度,正确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一般来说,一个拳 法动作的教学,主要利用完整和分解两种方法,在练习中则辅以重复练习法和变 换练习法。
- 完整教学法
完整教学法就是从动作开始到结束,不分部分和段落,完整教学。它的优点 是便于学生完整地掌握动作。不至于破坏动作的结构和割裂动作各部分的联系。 简单的技术动作,如直拳动作,就可采用完整练习法。这种教学法的缺点是不容 易掌握动作中较困难的要素和环节。如直拳动作的教学,用完整教学法时,初学 者蹬地、转髓、发力送府、击打这四个环节一般不容易掌握。因此完整教学法 般都是在动作比较简单时使用,或者动作本身不易分解时采用。
在教授复杂和较难动作用完整法时,要突出重点。开始先重点注意技术的基 础部分,然后在逐渐掌握细廿部分,或先要求动作路线,然后再要求力和 速度。
- 分解教学法
把完整的动作合理地分成几个部分,按部分逐步地进行教学,最后达到全部 掌握。其优点是可以简化教学过程,便于掌握动作的准确性,有利于学生感知和 了解动作的各个环节,提高学生学习信心;有利于更快的掌握较复杂的动作.如 上步左右直拳动作可分解为:步法移动、原地左右直拳.上步左右直拳三个部 分。但分解法运用不当,容易使动作割裂,破坏动作结构,从而影响正确动作 形成。
- 两种教学法的比较与配合运用
对-•个动作的教学应取决于这个动作的复杂程度和学生接受动作技术的能 力。学习简单技术时完船教学法比分解教学法优越,学习较复杂的技术是分解教 学法较优越。但是一个动作是简单还是复杂只能相对而言,对基础好的学生是简 单技术,而对基础差的学生可能是复杂技术。因此,同一个技术对学习能力强的 学生可能采用完整教学法比较适合.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可能采用分解法更好。所 以,两种方法是互相紧密配合运用的。
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完整一分解——完整的练习法,是把完整法与分 解法较好结合起来的方法。
- 重复练习法和变换练习法
学生学习过程中.复练习法和变换练习法也是要经常运用的。
一般在简单化条件下练习,形成技术动作正确的动力定型。让学生在配合条 件下,不断地重复练习某一个动作。
运用此法主要是使学生在复杂情况下巩固技术动作的动力定型。在拳击练习 中通过变换完成技术动作的条件和练习的组织形式,加大完成技术动作的赃度,
提高完成动作的要求,从而达到巩固.改进和完善动作的目的,如同伴微进攻 等。通过变换练习法,在反复练习中注意纠正出现新的错误,使技术动作逐步协 调、准确,达到进一步改进完善动作的目的。
(三)掌握组合技术
在全面掌握基本技术动作的基础上,学习组合技术。要在实战条件下,学会 克服对手的阻挠和制约,达到准确、合理地运用技术。
掌握组合技术是利用某一些动作为假动作来迷惑对手.使其防守时重心移 动,在其调整重心时趁虚而入,使用随后的第二个动作。这要求假动作做得逼 而且真假动作的改变快速,如拳击教学训练中,进攻者先使用刺拳假进攻对 方,待对方防守时,再立即使用后手摆拳攻击。通过如此的反复练习,不断提高 运用技术的应变能力。
二、拳法训练万法
(-)慢速、快速重复训练
慢速重复练习适用于动作员学习新的动作。运动员学习新动作时要对动作的 规格有明确的要求,如身体的姿势、重心的高低,步法的移动、拳的动作路线、 击打部位、结束姿势等,这将直接影响练习者以后对其他技术的掌握。
教学时一般不要立即快速练习,要采用慢速的模仿练习,复杂动作还应分解 练习。
(二) 结合步法练习
经过慢速重复性练习并基本学会动作后,则根据实战的需要结合相应的步法 进行练习,使技术与实战紧密联系。可以结合上步直拳和后退直拳练习,或是结 合进攻后侧闪防守练习,这样可以使运动员避免枯燥的单纯的步法练习。
(三) 想象实战练习
运动员掌握了 些基本的技战术后,在自己单独练习时,假设在实战中对手
在与自己对抗,并且寸手采用各种故术和技术进攻自己或防守自己的各种进攻技 术,自己则从实故出发,选择凡组进攻和防守反击的方法,做想象中的个人 练习。
在想象实战练习中,常用的是对影子打拳。影子拳是有战术的有攻有防、有 退有进、有步法配合的拳法,打出单击、连击或组合拳法,要象真的同对手进行 比赛一 样。
对镜子练习或影子拳,对初学拳击运动员来说是最好的空拳模拟练习手段。
互不接触的攻防练习
由于拳击、故打等搏击是两个人的直接对抗,为减少不必要的受伤情况的 发生,在训练中耍求两人一组,一方主动进攻,另一方防守反击,或是两人按照 要求进行互不接触的实战,也就是常说的点到为止”。这种练习方法诃以消除 初学者的害怕心理并预防运动损伤。
(五) 手靶练习
利用手.靶作为击打目标的练习
(六) 条件实战练习
即对实战提出要求,限制一些因素进行实战的一种方法。这种练习方法经常 在拳法训练中被采用。
(七) 实战练习
运动员掌握并熟练了拳法技战木后,要按照规则进行不断的实战,逐步提高 技战术的应用能力。要在对抗中,在与比赛要求一致的情况下将技战术使用出 来,这样才能在实际比赛中达到利用技战术和其它方面的因素战胜对手.获取比 赛的胜利。
(八) 击打沙袋练习
击打沙袋是现代拳击训练中常用的方法。沙袋亦可称沙包、吊袋等。
第五节手靶沙袋及犁形吊球运用
手靶
'利用手靶作为击打目标的练习。练习的目的不同,方法亦不相同。如要求提 高动作速度和打击力度,则练习者要快速完成一定时间内某1动作。若只要求提
而练》者的动作频率和耐力,则应规定时间和组、次数的要求。(-)正确的训练方法
在手靶训练时,应采用正确的训练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制定能检验学生击打技术是否正确,以及有利于提高击打技术,并能提 高身体协调性的靶位练习计划。制定正确的手靶练习计划,有利于运动员巩固击 打技术,并能够在实战中得到应用与发挥,使所有的击打更加熟练与完善。
- 制定能够提高完整的进攻性击打与提高反击打能力的练习计划。
- 根据实战要求,制定相应的组合动作的靶位程序。
- 制定能够提高与培养正确击打节奏的练习计划,例如:单击、连击、动 作性击打以及组合击打。
(二)手靶训练
手靶训练可分为固定靶、反应靶、实战靶三种练习方法。
- 固定手靶练习
要求配合者扬出的靶位距离固定不变,让练习者配合步•法固定一种或多种拳 法击打手靶。可以按照比赛中常用的组合技术布置几组固定组合手靶的练习。此 种方法的主要功能是使练习者有充分时间考虑步法与拳法的配合和准确判断出拳 距肉。击打手靶,可以提高直拳、摆拳和勾拳的击打准确性、出拳速度、反应速 度和维持身体平衡的能力。
- 反应手靶练习
是固定手靶打得熟练之后,再进行反应手靶练习。与固定手靶相比,反应手 靶提高了练习的难度。这种练习要求练员将手靶忽扬忽掩,忽近忽远,忽左忽 右,不断变换靶位、靶距;要求练习者保持拳击实战姿势,随着靶位和靶距变 换,灵活调整自己的步距与拳距,准确地击打
T-ffio此种练习方法主要提高出拳 速度、反应速度、准确的拳距感和步法的灵活性和距离感。
- 实战手靶练习
法是配合者同联系者进行的类似实战的练习,主要提高击打能力洲耐力反应 速度,但练习者的拳不是寸准配合者的头部和腹部击打,而是对准配合者扬出的 手靶击打,配合者场出什么样的靶位,练习者就打出什么样的拳法。
- 靶心向前,用直拳出击;
- 靶心向左,用右摆拳或右侧勾拳击打;
- 靶心向右,用左摆拳或左侧勾拳击打;
- 靶心向下,用上勾拳或抄拳击打。
练习击打手靶的一般原则是由慢到快,山固定靶位到反应靶,由反应靶到实 战靶。
靶位距离由近距到中距,三种靶位距离不断交替变换,逐渐增加难度,以提 高运动员的锻炼功效与兴趣。
扬靶由慢到快的原则:扬出靶位的时间要随着训练程度的提高逐渐缩短停留 时间,如果需要连击,则靶位可以停留时间些。
由固定靶位到活动靶位的原则:先扬了固定靶,随着训练程度的提高逐渐过 度到反应靶,扬出的反应杷要使练习者感到一定的难度,扬出的靶停留的时间应 忽长忽短,不要有规律可循。
靶距由近到远的原则:先从练习者的直拳容易击的距离开始.然后逐渐加长 拳距或由近、中、远种拳距交替变换,以此提高练习者的距离感和出拳的反应 速度。
虚实扬靶的原则:待练习者打手靶熟练到定程度后,扬靶就可以虚实结合 进行。例如:在击靶的过程中,教练员将扬出杷突然收回,让练习者击空,以此 提高练习者维持身体重心平衡的能力。
二击打沙袋练习
击打沙袋是现代拳击训练中常用的方法。沙袋亦“称沙包、吊袋等。沙袋是 外用皮革、橡胶或帆布制作,内装沙粒、海绵、梁毛等填充物的特制训练器械。 供训练用的沙袋从外形上分,有条形沙袋和圆形沙袋;从重量方而区分,分为 轻型、中型、重型沙袋;若从用途上分,也可分为普通沙袋和持殊沙袋。开始是 原地一拳一拳地击打沙袋,逐渐过渡到在移动中击打沙袋。
打梨形球训练法
梨形球又称单挂速度球。击打梨形球是运动员常用的训练方法之一。它的主 要功能是练习出拳的速度。另外,它还可以增强手臂和肩部力量,并且能练习眼 和手的协调性。
练习梨形球的高度,要根据练习者的身体高和击球点来定。梨形球应被允许 自由摆动,但不要让球自由摆的次数大多以致来回乱弹。开始学习各种击打方 法,速度要慢而准确。
在用梨形球进行练习时,主要注意将球的反弹当成对手的反击,在进攻时注 意重防守;在防守时强调进攻。在掌握了单击技术后,可采用连续的轻击梨形球 练习。
第五章 瞥察擒拿格斗腿法技术
中国拳术贯于用腿,历代技击家在长期的实战中,都深刻地认识到腿法是技 击攻防的重要武器,并且总结出"拳打三分,脚踢七分” “手是两扇门,全凭腿 打人”等经典的拳谚,于是后人受益非浅。由于腿的力量要远远大于手臂的力 所以腿法的潜在效果要优于拳法的使用效果。另外,腿法之所以受到大多技 击高手的重视,是因为腿比手长,控制范囹广,打击距离远,力量狠。在实战 中,灵活自如地运用脚步移动,就能较好的控制距离.占据有利的进攻和防守位
置"腿法的适时使用,更能从力量、距离和攻击的突然性上.体现出巨大的攻击 优势。学习腿法,一定要了解腿法的优劣与利弊.这样才能更好地运用腿法,扬 长避短,充分的发挥腿法的优势。
第一节基本腿法
弹腿(又称正弹腿或前踢腿,格斗势均以右格斗势为例)
动作要领:格斗势,(图
1)左腿为支撑腿,右腿蹬地向前提膝"双拳置于 胸前(图
2)。同时,右腿以关节为轴屈膝向上,向前送髓,当大腿提至水平 成稍高时,小腿以膝关节为轴快速向前上方踢出,力达脚尖(图
3)。踢击后迅
速放松,右腿沿原路线弹将右脚收问,恢复为基本格斗势。

页点和难点:膝关节央紧,小腿放松.要有蝉性;骸关节前送.小腿回收与 前踢速度一样快;踢击时含胸微后仰,力达足背。
主要攻击部位:对手面部、下、腹部、裆部。前踢亦可用于防守。
:、侧踹腿
动作要领:格斗势(图
4),左腿为支撑腿,支撑腿垫步向前置于右腿后侧, 右脚蹬地右腿以散关节为轴屈膝
1:提,两手置于休侧(图
5)”随即支撑腿以前 脚掌为轴外旋
180。,髓关节左旋,右腿以膝关节为轴向前蹬伸,右脚快速向右前 上方直线踢出,力点在脚跟(图
6)。发力后沿起腿路线收腿、放松,重心下落, 恢复为基本格斗努.

苗点和难点:起腿时大小腿、膝关节夹紧;踢出时上肢和攻击腿成一苴线,
上体不可下俯,进攻腿直线踢出,原路线收回。踢击时肩、膝、踝三点成一直 线,力达脚跟或脚外沿脚掌。
主要攻击部位:对手膝部、胸部、腹部、肋部以及头部。
L蹬腿(又称正跪腿)
动作要领:格斗势(图
7),左腿为支撑腿,右脚蹬地向前提膝,双拳置于 胸前(图
8)。同时,右腿以髓关节为轴屈膝向上,向前送散.勾脚尖;当大腿 提至水平或稍高时,小腿以膝关节为轴快速向前蹬出,力达脚跟(图
9)。踢击 后迅速放松,右腿沿原路收回,恢复为基本格斗势。
重点和难点:膝关节夹紧,脚尖上勾,着力点在脚跟。
主要攻击部位:对手面部、下颌、腹部、膝部和档部。
四、横踢腿(又称侧弹腿或边腿)
动作要领:格斗势(图
10),左腿为支撑腿,右脚蹬地向前提膝,双拳置于 胸前(图
11);右腿以幌关节为轴屈膝向上,向左侧转髓,绷脚尖;当大腿提至 水平或稍高时,支撑腿以前脚掌为轴向左侧外旋,小腿以膝关节为轴向左侧快速 鞭打,力达足背(图
12),后迅速收回小腿,膝关节下落,沿原路收
.恢复为 基本格斗势。
图
10 图
11 图
12重点利难点:膝关节夹紧,脚尖绷直,小腿粳打迅速,大小腿在攻击时成一 直线,支撑以前脚掌为轴外旋到位,压住脚跟。
主要攻击部位:对手膝部、胸部、腹部、肋部以及头部。
五、玳腿
动作要领:格斗势(图
13),左腿为支撑腿,右腿蹬地,重心前移至支撑 腿,右腿以关节为轴屈膝上提,两手置于胸前,提膝至胸部,右小腿以膝关节 为轴向上伸直,将右腿伸直举于体前脚跟高于头部,充分送髓后以右脚脚跟为力 点向下劈击,力达足跟(图
14)。后恢笈为基本格斗势。
图
13 图
14重点和难点:腿尽量向上抬高,送要充分,重心高起,起腿快速、果断, 踝关节放松。
主要攻击部位:对手胸部、头部和锁什。
浏览95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