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因此,这就要求运动员在训练时要根据自身的 情况和训练效果不断增加训练的难度,这对运动员的意志力也是 一种考验和训练;要加强对运动员练习过程的监控,以保证运动 员能够全力完成每次的练习和动作,以取得理想的训练效果;要 根据运动员的训练情况实行适当的惩罚措施,这能够促进运动员 的意志力,激发他们的斗志,增强竞争意识是较为有益的。

(五)模拟训练法

通过模拟训练,能够使运动员临场的适应性得到提高,从而 使运动员能够在头脑里建立起合理的动力定型结构,这对于运动 员在紧张激烈、瞬息万变的比赛中正常发挥技战术是有帮助的。 由此可以看出,模拟训练法是针对比赛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或问题 进行实战的反复练习,为运动员参加比赛做好适应性准备的。需 要强调的是,在进行模拟训练时,有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要 对对手情况、比赛地点的环境条件、场地器材等情况有充分的了 解,而且要求所模拟的情况必须与比赛的真实情况相近似,否则 就不会取得理想的训练效果。跆拳道训练中,对对手的技战术打 法特点进行模拟,从而使自身技战术适应能力与运用能力得到有 效提高;对比赛场景与观众情绪进行模拟,从而使自身的抗干扰 能力得到提高;对比赛日程安排和作息制度进行模拟,从而使自 身的“生物钟”得到及时调整;对裁判的误、漏、错判进行模拟,以 此来使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得到提高等,这些都是比较常用的训 练方法,具体要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进行有针对性地选择和 运用。

三、赛前与赛后的心理调节方法

(―)赛前心理调节的方法


  1. 自我认知训练


通过自我认知训练,能够在赛前阶段有效提高自信心。在训 练过程中,要求运动员通过一些如“我一定行”“我都不会受到干 扰”等积极的暗示,来自觉进行自我灌输与暗示。究其原因,主要 是由于一个人要敢于大胆使用技战术动作,特别是新、难、绝技战 术动作,就必须有着足够的自信心。

  1. 比赛动机训练


对于不同的人来说,他们的比赛动机是有差别的,因此,在采 用比赛动机训练的方法时,要以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竞技 动机、成绩指标、自我责任感及个性发展程度等都对比赛动机有 着一定的影响,因此往往会采用激励、诱导、命令、表扬和惩罚等 教育方法来实现。一般来说,良好的比赛动机可以形成积极向上 而稳定的心理状态,排除比赛不利因素的干扰并最终形成稳固的 最佳竞技状态。

  1. 心理准备训练


通过心理准备训练,能够在对比赛双方的情况和运用模拟训 练等较为了解的基础上为运动员做好参赛心理准备提供相应的 帮助。主要的训练内容有一般准备、模拟训练、心理调节训练等。 这种训练方法的关键在于要充分了解对手的各方面情况,尤其是 对手擅长的技战术动作和攻防习惯,这样才能保证模拟训练的针 对性。

4 .心理适应训练

通过心理适应训练,能够对运动员与竞赛环境之间保持心理 协调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这一训练方法的内容主要包括:适应

不同裁判风格的训练;适应比赛器材的训练;适应不同观众情绪 的训练;适应参赛地生活的训练;适应比赛场地氛围的训练等。

赛后心理调节的方法

1.正确看待胜负,尽快摆脱比赛成绩的影响

比赛成绩能够对运动员的心理有着较强的刺激作用,比赛成 绩在运动员脑皮层中的痕迹作用可长达1〜3个月。从相关的心 理实验中可以得到证明,赛后1个月运动员的动作错误率比平时 高20%以上,比赛失常和意外获胜的队员甚至高达45%。由此 可以看出,优胜者往往会长时间陶醉于欣喜兴奋中,而失利者则 往往陷入沮丧苦恼境地。因此,在赛后要及时对运动员的心理进 行适当的调整,并且使之尽快消除比赛成绩的干扰,正确看待胜 负,从而为下次比赛做好准备。

2 .尽快使不正常的攻击心理得到消除

在跆拳道运动比赛中,运动员往往会表现出显著的攻击性特 点,这一心理特点能够使运动员增强对对手的进攻冲动,使运动 员保持良好的比赛状态。比赛后这种进攻状态不会马上消失(兴 奋延时),尤其是比赛失利的一方,由于自己预期的目标未能达 到,没有满足夺取比赛胜利的愿望,因此,受到这方面的刺激,就 会产生新的攻击冲动,受到这个新的动机的刺激,运动员就会表 现出更加强烈的进攻性。但是,这次新动机往往将攻击对象设为 对手、自己甚至是教练员、裁判员,往往会产生非常不好的后果, 因此,这就要求在赛后对这种心理进行及时的调整,以避免不良 后果的产生。

3.避免自信心的丧失

对于运动员来说,如果在比赛中失利,或者即便最后取得比 赛胜利但结果与自己的预期有差距,他们的自信心往往都会受到 影响,人们所说的“赢得窝囊”就形象说明了这一问题。运动员自 信心丧失,就会使运动员对以前自己已建立的运动表象产生一定 的怀疑和动摇,并且思维陷入错误的判断之中,开始对自己的特 长等进行否定。这些不正常的心理状态长期持续下去,不仅不利 于跆拳道训练的顺利进行,还会对运动员赛后的集体生活、训练、 人际关系等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导致其他心理障碍的产生,对跆 拳道运动整个团体的精神面貌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要采 取适当的措施来及时调整这种心理状态。

  1. 消除赛后的紧张情绪


运动员参加比赛后,激烈的紧张情绪会持续一段时间才会逐 渐消失,比赛层次与规格越高,带来的紧张情绪越强烈,消失持续 的时间也就会相对较长一些。比赛中的极度紧张、焦虑、悔恨感、 优越感,是会在运动员的大脑里留下深深的痕迹而不易消退的。 因此,这就要求赛后必须通过相应的手段,来使运动员的紧张情 绪得到尽快的消除,这个问题非常重要,要引起高度的重视。

四、赛前常见心理障碍及其克服方法

(一)赛前盲目自信状态

处于赛前盲目自信状态的运动员,往往会表现为知觉、思维 迟缓,注意强度下降,对比赛的积极准备不够,过于自信,轻视对 手,始终处于亢奋状态之中;对自己的水平能力进行过高的估计, 总相信能轻易取胜或侥幸成功。受到这种不良状态的影响,运动 员往往无法对比赛进行认真分析,也无法客观和有针对性地研究 比赛对策,往往就会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束手无策。要想克服这 种状态,需要加强运动员的思想教育、作风教育和意志品质训练, 充分了解并掌握对手的赛前情况,对双方的优劣势进行客观的分 析,充分估计困难和不利因素,做好心理准备;同时,还要使运动 员保持头脑清醒,以适宜的心理状态参加比赛。

(二) 赛前淡漠状态

赛前淡漠状态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运动员大脑皮层兴 奋过程下降、抑制过程加强等因素的影响。这种状态往往会表现 为精神萎靡、情绪低落、意志消沉、反应退钝、缺乏信心而无力投 入比赛,甚至想退出比赛。运动员对比赛的不利因素考虑过多而 又无相应的解决方法;同时赛前训练不当而导致过度疲劳;缺乏 顽强的比赛斗志和战胜对手、夺取比赛胜利的信心,这些都是导 致赛前淡漠状态的原因所在。针对有这种不良状态的运动员,应 该采取以下措施帮助克服:首先,要将其比赛斗志有效激发出来, 使其端正比赛态度,形成良好的比赛社会动机;其次,要对比赛双 方的真实具体的情况进行认真细致的研究,并且根据得出的结论 制定相应的、行之有效的措施;再次,可采取鼓励、积极的语言暗 示、提早做准备活动等方法,来达到提高运动员兴奋性的目的,同 时,还要对赛前训练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使过度疲劳的现象得 到有效避免。

(三) 过分激动状态

在跆拳道比赛前,运动员往往会出现一些过分激动的状态, 主要表现为情绪强烈紧张、精神亢奋、食欲下降、睡眠严重不足、 呼吸短促、心跳加快、心神不定等,这些不良的状态往往使运动员 对自己的行动失去控制。导致这种状态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方面:一个是对比赛的胜利期望过高,另一个则是因想赢又怕输 而产生的矛盾情绪交织在一起,导致赛前过度紧张、自信心下降 等情况的发生。这种不良的心理状态对运动员的体能与心能都 会产生较大的消耗,对运动员的比赛状态产生不利影响,从而无 法正常或超常发挥出自身的技战术水平,导致比赛失利。因此, 这就要求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克服这一心理障碍。具体措施有 两点:一个是通过对运动员的积极引导,将他们的思想集中在比 赛的过程上,将考虑的重点放在技战术的运用与发挥上,而不是 比赛的得分与胜负;另一个是对运动员提出的要求要适当,让运 动员通过对过去比赛成功时体验的回忆,提高自信心和稳定情 绪,正确对待比赛结果。

浏览517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