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枪之一峨眉枪

峨眉枪术在明清枪派中占有重要地位,它的创始人是四川峨眉山 普恩禅师。相传普恩遇异人授以独特枪术,他曾经两年于密室研习, 通彻其中的枪理与精义后,将枪术传于徽州的程真如和月空行者,两 人将这技艺风格独特的枪术带回中原进行传播图片1

后来程真如达其义,手著成书,命名为《峨眉枪术》,传于朱熊 占。朱熊占于1662年在鹿城盛辛五家中巧遇江苏太仓人吴殳,朱熊占慧眼识人,收文武兼备、年已51岁的吴殳为徒,亲传 峨眉枪术并赠其书。明代著名军事家、武术家程冲斗撰有《耕余剩 技》,记述了 “峨眉枪术”、“白眉棍术”等技艺。吴殳于1678年将《峨眉枪术》收入他的名著《手 臂录》使其流传千古,成为武林名枪之一。其中写 道:西蜀峨眉山普恩禅师.祖家白眉,遇 异人授以枪术,立机穴室,峨习两载,一旦 悟彻,遂造神化,遍游四方,莫与驾并C枪 术一十八札,十二倒手,攻守兼备,破诸武 艺。据著名武术史学家唐豪在其《中国武艺图籍考》 中说:峨眉枪术系峨眉僧普恩传,海阳程式真如撰, 太仓吴殳辑,计有治心、治身、宜静、宜动、攻守、 峨眉枪 ― 审势形势、戒谨、倒手、扎法、破械诸、身手法等图片1

到十一篇;另总要一篇,系洞庭翁慧生补作,载吴殳 .古代骑兵 《手臂录》附卷。著名的,除峨梅花枪、左把枪、断门枪、四门枪、马 家枪、锁喉枪、子午枪、二郎枪、奇门枪、太平枪、 连环枪、五虎擒羊枪、双头枪等等。峨眉,可算是古代巴蜀的代称,峨眉武术,也可 称其为“巴蜀武术”。因为峨眉山作为佛教圣地的关 系,峨眉武术脱离不了与佛教思想艺术的联系,相比 少林,峨眉枪术功架优美、劲力饱满、步活身灵、枪 路纵横、变化多端,所谓“枪似游龙扎一点,舞动生 花妙无穷”,实在是优雅飘逸许多。峨眉枪一般枪长2米左右,峨眉枪是三刃枪,抹 扫挑劈等不用管刃在何方。其枪用势与众不同的最大特点是枪不走圈,崩分敌枪多走半个不到的周圆,外枪相交时弧线崩 分后多用挑枪,一般多配合后步斜上挑枪,其以便卸力,以便安全进 入,内侧相交时崩分后多侧上前步抹扫,敌大步退时滑竿追刺。峨眉枪少大开大合,其与拳法相同,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多用涌泉 力而少用丹田劲。其小俯度脚心一紧的整体抖弹,还有与众不同的是 先出枪,身步追着枪势的梢牵法,与大多用根摧枪势不同。峨眉枪术心解即是“枪不走圈,剑不行尾,拳不接手,人以根 摧,我以梢牵,人以丹田,我以涌泉,人以意求,我以自然”等而为 特色。峨眉枪术理论体系较为完备,讲究用技易,练心难,强调意气力 技综合发挥的重要意义。提出宜静、宜动、攻守、审势等技击战略战 术法则和枪术要诀。峨眉枪诀中说:峨眉剑术有妙方,也有枪术堪称强;素娥守门人难识,玉女抽身势难当。斜插梅花大拂面,双鬟扣门小试枪;圈拿,点扎莫管他,避青入红不用忙; 更看分花拂柳式,纵是神仙也难防。峨眉枪的套路招式包括素娥守门、玉女抽身、避青入红、素女掉 尘、小鬟扣门二式、倒步迎进分花拂柳式、大开门迎进分花拂柳式、 分花拂柳一步三枪、你分我也分崩分点喉枪、拦路枪、分花拂柳对劈 枪、分花拂柳分杆枪等。峨眉枪站势时即中平藏把持枪势,枪尖始终对着对方身体中线, 以一静制百动,不管对手晃上晃下的虚招,退让转走中寻机,见机突 然出击加飘进,突然进,突然飘出。属江湖步战枪。峨眉枪术中所谓的“大蹲身圈枪盖压”,即利用身体沉降的整体 力,和枪杆弹性及盖把的杠杆力。大蹲身即用丹田劲出击,亦即用根 摧法。峨眉枪还要画个半弧,抬腿时盖上身下压以枪杆弹性向下弹抖 打压枪杆,使其亮开门户,此利用上身起落对争力及突然弹抖劲和你 之臂力的各种力,但比大蹲身打法要快半拍,此即起步时打人,运动 中发力。峨眉枪术中还有“破大蹲身盖压”:敌蹲身盖压不用同其形成抗 力,让其将你枪圈过,顺势前步向对方正门侧上,步以大跨步前插挺 枪扎腹。翔 清代末期以后,由于洋枪洋炮的输入,武术的御敌功能不读 再具有广泛的意义。三大派武术都渐渐式微了,但是仍然有许 链 多民间人士以强身健体为目的而习武,峨眉枪术到了后世也大 接 放异彩,四川武林人物李毅立、任刚、彭项等将其发扬光大,使各自所练枪术成为全国一流水平,屡屡在全国和亚洲武术竞 技中夺得金牌。

门类齐全的少林枪系

少林寺是武术之祖庭,不仅拳棍功夫名满天下,枪术也很突出。 如金元时期的惠威和尚,就曾以枪术威震疆场,并为保卫中原百姓的 生命财产立下了累累功勋。少林枪术起源于宋代,在技法、理论方面强于其他各家枪术,这 是因为少林武僧善于吸收百家枪技精华,集百械击艺之大成。图片1
朴花个/夷券以枪为主,兼用棍术,枪棍合一、刚柔兼施、风格独特的少林枪术。因少林枪术系统合理,精妙实用,理 明法备,受到武林人士的珍视,很快传遍大江南北、 黄河两岸。少林枪系主要由洪转梦绿堂枪术和程冲斗枪术组 成。梦绿堂枪术是少林寺第一代枪术,它由少林寺武 僧洪转大师所创。少林八母枪指封、闭、提、掳、拦、拿、还、 缠。八母是少林枪术中8种基本枪法。枪法变幻虽 多,但离不开这八母枪的攻防范畴,诸法由此而生, 故称之为本。六妙即一截、二进、三乱、四定、五斜、六直。 六妙是6种对枪技击战术和技击诀要,是枪术之用; 五要即一圈、二串、三排、四压、五扎。讲的是枪术 精妙运用,技击变化之理,故称之为变;三奇为一 软、二闪、三赚。是对枪技击中战术与技法在具体实 施中刚柔强弱、斜闪悠回之技巧诀要,故称为巧。洪转所创梦绿堂枪术达到 了 “理明法备,精妙实用”之 境,堪称少林枪术之鼻祖,有 历史和实用价值。吴殳赞为 “尽此诸法,枪可以贯诸艺 矣”,实不为过。少林枪术形 成发展历史中,安徽休宁人程 冲斗,功不可没。程冲斗生于1561年,少年 好武,家资丰厚,为得真艺, 凡闻名师,不远千里,挟资往而求之。曾在少林寺学艺达10年之久,得高僧洪转、洪纪真传。后又 得河南李克复枪技。其枪棍俱精,卓然成家,枪术技艺,独造妙境, 当时风行海内,享有盛誉。1621年,程冲斗完成《耕余剩技》一书,这是继戚继光《纪效新 书》之后,又一部较为完备的武术专著,对后世的武术发展影响极 大。《耕余剩技》中的《长枪术选》和《手臂录》中的《程冲斗十六 枪势》是继洪转《梦绿堂枪书》之后,研究少林枪术的宝贵资料。程冲斗主要贡献是在洪转所创少林枪术的基础上,突出了以力度 见长的大封大劈和猛崩硬扎的特点,从而使力度与技巧有机地融为一 体,提高了少林枪术的整体技击威力和实用技击价值,进入“大而不 笨,巧而不浮,精妙实用,刚柔兼备”的上乘阶段。从程冲斗大力提倡的“崩枪术”就可看出程冲斗在枪术上的高深 造诣与远见卓识。仅《程冲斗十六枪势》中就载有7种崩枪法,主要是 霸王上弓、铁牛耕地、崩靠、活崩对、死崩对、活崩退、翻身崩退, 它们包括了后世枪术中的定步崩枪,活步崩枪、转体崩枪,上中下三
路崩枪法尽涵其中。武术中不论是枪术套路还是传统枪术流派,崩枪都是必备的枪 术。程冲斗所论少林枪术是集前人之大成,他认为大枪身长及远,体 重力猛,大劈猛崩硬扎是大枪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也是大枪称霸武 林的特殊技能。程冲斗经多年的潜心研究,在《长枪术选》中明确提出:“制胜 之方其要亦唯以中平为主,虽有擒拿勾捉等法,深思临敌便捷可望常 胜者,无过大封大劈为最。”少林枪术系列,有五虎枪、夜战枪、提卢枪、拦门枪、金花双舌 枪、担拦枪、十三枪、十八名枪,二十一名枪、二十四名枪、三十一 名枪、四十八名枪、花枪、杨家枪、罗家枪、六合枪、八十四枪、六 门枪势、十枪架、六路花枪、密授枪谱三十六点、豹花枪等。图片1

另外对练枪术有枪对枪、对手枪、战枪、双刀对枪、六合枪、 三十六枪破法对练、二十一名枪 对刺以及大刀进枪、单刀进枪、 双刀进枪、梢子棍进枪、三节棍 进枪等种类。少林枪术有一条歌诀是:身法秀如猫,扎枪如斗虎;枪扎一条线,枪出如射箭;收枪如捺虎,跳步如山;压枪如按虎,挑枪如挑龙;两眼要高看,身法要自然;拦、拿、扎、点、崩、挑、拨,各种用法奥妙全。

少林六合枪可谓一部实用枪术宝典,由6种枪术绝招组合而成,故 名“六合枪”这个套路是两人以实战为基础的真枪对刺演习。其特点是:真枪实战、短兵相接、枪术简捷、直取快攻、一招制 胜。讲究“长兵短用,技智兼施,灵活多变”。著名的杨家枪、罗家 枪以及岳家枪都是从少林六合枪术中吸取精华而名扬于天下。少林杨家枪是宋代杨家大破辽兵所传下的枪术,是少林枪术中的 精华套路,其套路动作主要有拦、拿、扎、劈、崩、挂、挑、穿、 架、撩、摔、点、舞花等枪术组成。演练时持枪稳活,气势奔放,上 下翻飞,神出鬼没,变化莫测,充分体现了 “枪似游龙”的特点。少林六合枪一直是少林寺秘不外传的镇寺之宝,经过历代武术高 僧的不断修正和完善,其枪术之精妙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少林十三枪是少林兵器中的长枪术,结构完整,框架独特,其中 扎枪的动作有十三式,故名“十三枪”。擅长于刺、挑、劈、扎的反 复运用。少林十三枪的套路主要有拦、拿、扎、劈、崩、挂、挑、 穿、架、舞花等枪术组成。少林梅花枪是属于少林太祖门的一套传统枪术,动作合理,简洁 明快,刚劲有力,整本技术规范。本套路配有实战教学,增强了少林 传统套路的运用性。少林寺中历代遗物是少林武术起源的历史见证,白衣殿内 "少林拳谱”壁画,描绘了少林寺和尚练拳习武的真实情景。殿内还有寺僧演练器械、挥舞枪棍的壁画,千佛殿是当年 少林寺的练功房,地堂上还有48个寺僧“站柱”的遗迹,传说 是众僧苦心学艺,两脚踏踩而成。反映了古代少林寺僧练少林 武术的真实史迹。

扎根山东的罗家枪术武术之乡山东,自古流传着一 句话叫作“枪不扎石棋,镖不喊铜 城” O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保镖到 了铜城这个地方就不能喊“镖局” 的镖号了;你要是喊“镖局”的镖 号,那就是藐视铜城练武术之人; 如果不喊“镖局”的镖号,铜城练 武术的人就认为你是“尊重他们” 让你“平安路过,人货无损”。而“枪不扎石棋”意思则是 说,凡是练枪之人到了山东肥城石 棋村,就不能说你是会练“花枪” 的人了,否则就是和石棋村的人叫 板。这说明了石棋村练大枪的人之图片1

多、之广、之精,名扬四海。石棋村的枪术之所以有名,是 与它继承了优秀传统枪术“罗家 一百单八枪”是分不开的。“罗家 一百单八枪”的枪术历史渊源,在 民间广为流传,脍炙人口。相传在隋代某姜氏大族有一套 传家枪术,作为杀敌健身的绝技祖 辈相传,并不外露,不教外姓。适 有姜家书童罗艺年幼而颇有心计。 侍书之余竟把这套枪术偷偷地学了 下来。一天罗艺正在偷偷演练,被姜家人发现。姜家人怕枪术绝技外 出,无奈招罗艺为婿。罗艺成为了姜家的插门女婿后,薪火相传于其 子罗春、罗成、罗松。至此这套枪术日益精湛纯熟。反以“罗家枪”的名称流传开来。 之后,罗家几代人就凭这一百单八枪的绝技,南征北战,所向无敌。 闻名一世的“回马枪”就是这套枪术中的一计绝招。在明代末年就有了石棋村,因此也就有了 “罗家枪”。当时石棋 村有一句家喻户晓的民谣:徐记的枪・梅记的棍,尹记的扁铲不用问。相传罗家枪在这时就汇同“杨家大枪”、“七星断魂枪”在徐家家 族里传授。至清代乾隆年间,罗家枪开始外传,其主要一支源自徐三跳。徐
三跳是清代乾隆年间石棋村人,出身武术世家,以保 镖为生,武艺精湛,名贯山东。周广振为清代末年间石棋村人,是徐三跳得意徒 弟,也以保镖为生。他的徒弟有周学勤、周学俭、常 世成、常世路、董茂田等均是山东有名拳师,对石棋 村武术流传、发展影响很大。师徒几人经常一起习 武,研讨枪术的攻防技巧,对罗家枪的传承和发展起 到了重大的贡献。其中由以董茂田最为突出。董茂田精通大洪拳、 小洪拳、太祖长拳、六合拳、燕青拳、武松脱铐、秦尹芬祚也是石棋村人,生于1906 年,是董茂田的亲传弟子,还曾拜姜化 龙、吴子玉、刘殿臣、孙庆云等为师。 曾在山东开过武术馆,掌握少林门派的 多种拳术。长罗家枪术和杨家大枪。尹芬祚非常擅长“罗家枪”和“杨 家大枪”,曾在枪术上下过很大功夫。 当年在北京景山教几个徒弟练罗家枪, 其中一个徒弟姚志刚对“摸眉枪”练了 数遍就是练的总不到位。这时候尹芬祚 一时怒起,抄起一杆“花枪”,喊了一 声:“递枪!”

在姚志刚“递枪”的一瞬间,尹芬 祚拿枪、扎枪、扫枪在眨眼间完成,经姚志刚左眼上眼皮之上、左 眼眉毛之下两厘米的位置, 如蒜皮一样划了一道血痕, 尹芬祚怒气未消,把枪扔在 了地上,对着大伙说道:“你们看着,这才叫’摸眉 枪,! ”在场的人看的全都目瞪口呆,这一枪力量大一点眼睛被扎瞎;力量小一点啥 也没扎着;在场的人都惊叹这一枪的力度精准、毫厘 不差。罗家枪也是一种“枪对枪”的双人对练项目。俗 话说“七尺枪,五尺棍,大枪一丈零八寸”,罗家枪是“七尺枪”的一种。罗家枪有它的独到之处,就是 以组合形式表现出来的:每三枪为一组,每四组为一 段,每三段为一路,每路三十六枪,共上、中、下三 路,是为完整的一套“一百单八枪”。其中上路枪是武点枪术,以大劈大盖为特色;中 路枪是文点枪术,以细腻灵巧为特色;下路枪是一枪武点、一枪文点,文武交错的枪术,三路枪均枪法分 明。罗家枪套路中虽有文武之分,而在具体枪的用法 时,武点枪可批为文点枪,文点枪也可批为武点枪。 因此罗家枪千变万化一枪三变,适用于战场上不可 预测的各种实际情况。

浏览5,127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