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萍剑术 莫邪等宝剑。
据《青萍剑谱》记载,潘元圭道长将剑术传给山 东省沂水县泥古庄孟教华道长,孟教华又传给济南府 临邑县冯希汤道长。后冯希汤又将此剑术传给山东无 棣人杨鄂林。至此,青萍剑走出道门,流入俗家。
青萍剑也是一套经典、 实用的稀有剑术,风格独 特。青萍剑术发源于江西龙 虎山天师府,为潘元圭道长 所创,剑路共分六趟,总计 三百六十五招式,剑和剑名 称不同,并有剑诀及用法,已有近300年历史。
唐李白《与韩荆州书》 记载:“庶青萍、结缘,长 价于薛、卞之门。”据传, 青萍剑能切金玉断毛发,锋 利无比。青萍剑术借此命 名,取其剑质精锐,所向披 靡之意。
杨鄂林,在清代中期,他首先将青萍剑术传于盐 山县大韩村镇贾云鹤。
贾云鹤,生于清代乾隆年间,他拜青萍剑大 师杨鄂林为师,苦练3年后,贯通青萍剑六趟、 三百六十五招式。
在当时盐山洼大村西,盗匪横行,滋扰乡里,官 府也鞭长莫及,乡民习武成风借以保家自卫。贾云鹤
为人正派,豪侠仗义,凭一 身武艺,不顾个人安危,曾 多次深入匪巢,为乡民夺还 耕牛、财物,备受当地百姓 的敬重,为名冠一方的剑 侠,人称“飞仙剑侠”。
贾7X鹤一共授徒两人: 一是其弟贾灵泉,一是其表 弟刘文石。贾灵泉传子贾丙 辉;刘文石授徒马振祥。
贾耀亭,生于1877年, 出身武术世家,自幼天资聪 敏,记忆力惊人。从小习 武,一点即通,练就了一 身扎实的基本功,完整继承了贾氏青萍剑术,深得贾氏青萍剑术之奥 秘。
后来,贾耀亭受南京中央国术馆馆长张之江邀请赴宁进行剑术观 摩表演,赢得全场赞誉,张赠予七星宝剑。他锐意进取,潜心研讨, 对贾氏青萍剑的剑理、剑术、剑义,进行总结、提炼和发展,形成了 独具风格的“贾氏清萍剑术”。
同时,贾耀亭还整理注释了四川峨眉山玉溪洞秘传本“八卦剑”、 “纯阳剑”,连同“贾氏青萍剑谱”,为武林三瑰宝。他思想解放, 见识高远,为强民救国,在家乡创办了 “文武学堂”,传播青萍剑术 和文化知识。
贾耀亭开门授徒,传人遍及天津、江苏、安徽、河南等地。其徒 宁芝光、范镇林、刘青峰等更把青萍剑带到了南京国术馆,为青萍剑
的传播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马云樵武功卓越、剑术精湛,于清代光绪年间护 卫尚书李荫墀督学江南,往返纵横,足迹所履数千余 里,据记载“所见者多,所较者广。长者枪棒,短者 拳脚,无不可以参互考证,而唯青萍剑术则未有能与 为敌者,可谓绝技矣”。
马云樵晚年还乡,把走南闯北一生所获,与师弟 贾耀亭切磋砥砺,优选出八式剑术,并对青萍剑术进 行深度剖析,将这八式剑术主要插入六趟剑中,至此 青萍剑术由原来三百六十五式,发展成后世的六趟 三百七十三式,其技术内容更加丰富。
马云樵晚年授徒,沧州杨官庄杨云桥得 一百七十五式;齐家务袁希振得二百五十四式。因所传剑艺各不相同,所以风格迥异。
后世沧县一带习青萍剑者 多为杨云桥所传。杨云桥性情 磊落,“通古今、明阴阳、知 风鉴、谙音律,抚琴击剑为终 生癖好”。每外出随两童,一 捧琴,一携剑,其对琴剑之风 可见一斑。
后来,杨云桥弃文就武, 考授武庠生,曾剿贼有功,加 守备衔,增武略骑尉。武举戴 松桥赠其对联,词曰:“琴满 熏风调绿绮,剑横秋水耀青 萍。”赞其琴剑二艺俱有独到之处。
杨云桥得知师祖杨棣园晚年卧榻染病,家道窘 寒,立即耗尽家财,饱载金银,星驰赴鲁,谒师探 病,亲侍汤药,终养杨棣园。为此,杨棣园将从未外 传的四段青萍剑老四段全部传授给杨云桥。杨云桥方 得窥其全貌后,遂将青萍剑除遗泽子侄外,仅传戴竹 轩、孙文渤。
戴竹轩,沧州望族,书香名流,军马站人。武备 先进,性情直率,慷慨好义,武技超群。加之戴家与 杨家有至亲之谊,得杨云桥之倾囊相助,对青萍剑术 尤为深奥,曾任教育机关武术教练。其子戴聘清传承 其技艺。
孙文渤,生于沧县军马站村。5岁起随父亲、著 名武术家孙芝谱习武,1895年,受孙芝谱之命赴杨官
庄拜杨云桥为师习练青萍剑术。
又由于孙芝谱的次女、孙文渤之妹嫁给戴竹轩,孙戴两家好上加 好,亲上加亲,由于这种特殊的关系,使孙文渤得以多年往返于杨官 庄,更得戴家武学,继承了全部青萍剑术,名声大振。
孙文渤为人忠厚慷慨,好义济国扶危,所练青萍剑术无出其右 者。曾任爱国将领张学良东北边防军总部武术教官,传播剑术技击之 道。清代末期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在天津张园寓居期间,也曾闻其 名,向其求教青萍剑术。并受爱国将领于学忠之聘,任五十一军武术 教官及河北省技术军官教导队主任总教官。
刘云渤在大连将青萍剑术传给王庆斋、王秀华、刘玉芳、田炳江 等,其著名弟子有沧县孟昭惠、孙之山和天津张宝山、孟祥云、孙忠 义,其后各有所传。
贾勃生是贾耀亭的嫡孙,自幼秉承家学,书剑俱佳。年逾八旬时 全套剑术仍能一气呵成,可见 青萍剑造诣之深。
《青萍剑谱》古谱保存完
好,详细记载了青萍剑的历代 传承关系和剑术内容,其中
《学剑要诀》、《练功八法》、
《剑批》、《剑断》是指导剑术
训练和实战应用的理论基础。
青萍剑历史资料,保留得 翔实丰富,训练体系科学完 整。在中华武苑中,传统的各 种训练方法、各项技术内容保 存的如此完整,实属罕见。确
是不可多得的剑术奇葩!
青萍剑招多势美。其套 路结构严谨,剑术规整、剑 路近捷;变化多、少重势; 这是其他剑术所不具备的特 点之一 O
青萍剑的姿势名称整齐 优美,而且寓意深远,大气 恢宏。其中,有采用民间传 统习惯,像“白鹅亮翅”、
“拨草寻蛇”;有的根据姿 势形象命名,像“仙翁扶 杖”、“迎风挥扇”;有的依 据哲理而命名,像“否极 泰来”、“至危反泰”;有的 来自神话传说,像“鲤跃龙 门”、“商羊舞雨”;也有的 出自历史故事,像“十面 埋伏”、“假途灭虢”等,总 之,名称包罗万象,极具文 化内涵,有着深邃的审美和 道德教化影响。
青萍剑术演练时,轻灵 转折,迂回巧妙,潇洒飘 逸。其动作轻而不浮,沉而 不僵;在意念的引导下,强
调劲力的内在表现,含而不露。达到神与意合,意与 体合,体与剑合;动中求静,气沉丹田,人剑相应。 因此,可使人的心绪从浮躁中宁静下来,怡养心神, 超然于物外。具有极高的养生和健身价值。
在实战中,青萍剑术虚实相应,攻防交替。着中 套着,式内藏式;先发、后发齐用,正出、奇胜并 举。先发制人时,“敌未动我先动,先声夺人,敌随 动我变机,乘其仓皇失措之际,攻击其虚”。
后发制人时,“沉着待敌,彼不动我不动,彼初 动我先至,于对方初动之时伺机制敌”。有时先立于 不败之地,以正道制敌;有时入穴擒虎子,于万险之 中出奇制胜。
青萍剑术柔和、儒雅,舒展大方,适于健身,又 雷厉风行、招不虚发,长于战阵,堪称武林瑰宝。
当时的南京国术馆,就曾以该剑术第一趟为学员必 修课。
I铜青萍剑术风格独特,高雅别致,以轻灵矫捷,洒脱飘逸著 读称。演练起来似进犹退,轻灵转折,变化无常,时而行云流 链水,舒展大方,忽东忽西,乍沉乍浮,犹如青萍浮动。时而风 接起云涌,雷厉风行,痴如闪电矫如飞凤。其套路招式内容充 实,结构严谨,刚柔相济,虚实相参,攻中寓防,防中寓攻, 阴阳起伏,神出鬼没,是优秀的传统名剑,也是武术中套路最 长、招式精奇、注重实战、突出搏击的一部剑术。
威震江湖的武当剑术
武当剑术是武当派中武当拳械中极具代表性的剑术,也是我国优 秀传统器械武功。武林中历来“南尊武当,北崇少林”,武当、少林
是中华武术的两大门宗,而威震江湖的武当剑、少林棍则是武当、少 林南北功夫的代表。
武当剑术乃祖师洞玄真人张 三丰受真武大帝之大法,为护道 降魔而创此剑术。相传宋代“徽 宗诏之,因北方多匪道路不能行 进,祖师以剑飞击之,群盗尽被 歼灭”。
故此武当剑术扬名于天下, 得以“天下第一剑”之美称,成 为道教圣地武当山镇山剑术。
武当剑讲究太极腰、八卦
步、形意劲、武当神。曾有赞武当剑 诗写道:
翻天兮惊飞鸟,
滚地兮不沾尘, 。
一击之间,
恍若轻风不见剑,
万变之中,
但见剑光不见人Q
故武当剑“剑无成术”,因敌变
幻,虚实互用,端倪莫测。
数百年来,因为武当剑术玄秘, 受道教“道不乱讲,技不乱传”原则之影响,仅限嫡 .张三丰雕像 传单授,直至丹派武当剑时,仅嫡传至第十二代。
武当剑为轻兵器之类,其法以钩、挂、点、挑、 刺、撩、劈为主,练习时要求剑随身走,以身带剑, 应用时要做到剑与身合,身与气合,气与神合。
武当派剑术种类甚多,主要以太极剑、太乙玄门 剑、九宫八卦剑、八仙剑、玄功剑、龙华剑等为主。 基本技术称为“武当剑术十三势”。
武当太极剑以柔克刚、以静制动、后发先制、四 两拨千斤的武术特点,并有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 神还虚、还虚合道的道教气功功法,又有强身健体、 防身自卫、发人体能、延年益寿的特点,是集武术与 养身为一体的剑术。
武当太极剑要求心灵顶劲,含胸拔背,沉肩坠肘,动作舒展;要 求内含其气,外含其形,动静结合,神气相含,其动作特点行如流水 连绵不断,不动则不动,一动全身动的风格。
太乙玄门剑是武当太乙门剑术,其剑术特点是快慢相兼,冈揉相 含,练习时要求剑随身走,以身带剑,神形之中要做到形与意合,意 与气合,气与神合。六合之中亦需要手、眼、身、法、步神形俱妙。
太乙玄门剑术,行如蛟龙出水,静若灵猫捕鼠,运动之中,手分 阴阳,身藏八卦,步踏九宫,内合其气,外合其形,是武当剑中的佼 佼者,自古为武当山的镇山之宝,秘传之法。
九宫八卦剑阵最能表现武当剑术威力的剑阵。由9个精通连环夺命 剑术的人,按照九宫八卦方位而布成。自从明末武当派的黄叶道人创 此剑阵之后,百余年只用了3次。武当派的连环剑术本以迅捷绵秘见 长,若是几个精通连环夺命剑术的人同使,那就简直没有半点空隙, 连苍蝇也难以飞过。
武当八仙剑取材于传说中的“八仙过海”,以铁拐李、吕洞宾、 张果老等的动作姿态,不同生性特征和举止神态,结合武当武术特 点,寓剑术于其形,藏武技于其姿,将剑术的“击、刺、削、点、
挪、抹、云、挑……”诸种用法,以“八仙”的不同 姿态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使剑术与神形紧密结合。
武当八仙剑术共八十一式,以醉剑术最为突出, 身醉步不醉,步醉心不醉,心醉神不醉,动作朴实自 然,风韵形神兼备,形似八仙神态,劲力刚柔相济, 势如游龙戏珠,运用变化多端,而且具有鲜明的传统 特色。
武当派纯阳剑术又名“八步纯阳龙吟剑”,是武 当山秘传剑术之一。纯阳剑剑术演练时以“风吹荷 花,带劈刺杀”为练剑要点,贯穿崩、撩、点、挂、 穿、扫、截、抽、格、洗、架、压等剑击之道。素有
“武当一黄庭,纯阳三分技”的说法,其中的纯阳三 技指的是纯阳功、纯阳拳、纯阳剑。
武当松溪白虹剑传承历史悠久,研习流传甚广。
清代末期天津顺兴镖局镖师将此剑传到四川顺天府, .武当八仙剑
极为霸道的剑术。此剑术分为七式,故名“七星剑
及青海、兰州天水之北,流传中又有许多新的发展。
武当七星剑术由天象北斗七星演化而来,是一门 术”。七剑之间没有顺序可言,也无强弱之分,互相 配合,可产生几倍的效果。每练一剑,人的性格发生 变化,炼成七剑,将成为绝世强者,所向无敌。
“武当七星剑阵”是武当派镇山之宝,主要用于 古代军事布阵。
数百年来,武术界往往只闻其名而多未见其实。 据史书记载,七星剑阵就是从北斗七星天枢、天璇、 天巩、天权、玉衡、开阳、摇光为象位,结合了道家 的阴阳、五行、八卦的生克互化原理,可摆出4个基 本阵形。
每个阵形又可以再次分解为若干个阵形,演绎过 程中千变万化,具有很强的攻击和防守能力。
从“武当/星剑阵”上半部分的剑阵图上可以看 到,剑阵图里有天罡八卦天枢阵、两仪分象天巩阵、 斗载五行天璇阵、七星六合天权阵等阵形。斗载五行 天璇阵里有流星坠空、天地运斗、三花聚顶等阵形。 最复杂的阵形是八卦阵,里面参与演练的人呈扇形分 布,共需108人参与。
武当剑术十三势指“武当剑仙”李景林所传下的 武当剑的13个基本剑式。李景林生于1885年,字芳 宸,河北枣强人,出身武术世家,幼承父艺,从学技 击。天资颖悟,性格豪爽,自幼习燕青门、二郎门拳 械,又学太极拳、八卦拳,尤精剑术,不仅舞练传 神,且善击刺,被武术界誉为“神剑手”。又从学于 杨氏太极大师杨健侯,得太极拳之精义,并于塞外得 皖北异人陈世钧授以剑术。李景林后来又辗转获江南大侠甘凤池墓藏之《剑代末年,李景林毕业于保定讲武堂。后留学日 本,入日本士官学校攻读。回国后,曾任清禁卫军下谱》,精研之;又得其“飞虹横江”之剑招,因而称 雄于世,被誉为“武当剑仙”。
级军官,师承武当宗师宋唯一,从此武当剑术炉火纯 青。并成为中央国术馆的创始人之一,山东国术馆的 创始人。
武当剑术十三势包括抽、带、提、格、击、刺, 点、崩、搅、压、劈、截、洗。黄元秀《武当剑法大 要》释:
“抽”分上抽、下抽两法。其式均系持剑手手心 向下,手背向上,剑尖向前方。对准敌腕之上或下 部,往右抽拉;“带”分直带、平带两法。直带是持 剑手手心向内,剑随身后仰,顺势向后带回。平带是 持剑手手心向上,手背向下,剑尖向左平拉。
“提”分前提、后提两法。其式均系持剑手内旋 成手心向外,剑尖斜向前下方,手腕上提。提时重心
前移或进步者为前提;重心后移或撤步者为后提;“格”分下格、翻 格两法。下格是持剑手手心向内,剑由斜下向上斜格敌腕。翻格是敌 近身时闪开其锋,持剑手由手心向内内旋成手心向外,使剑由下向敌 腕翻格。
“击”分正击、反击两法。正击是持剑手手心向上,剑身平行于 地面向前刺击。反击是指剑尖着力点偏重外侧的击;“刺”分侧刺、 平刺两法。侧刺是持剑手手心向内,剑面竖直向前直刺。平刺是持剑 手手心向上,剑面扁平向前直刺。
“点”,持剑手手心向内,剑面竖直,身臂不动,以腕力使剑尖 由上向下点击敌腕;“崩”分正崩、反崩二法。正崩是持剑手手心向 内,身臂不动,以腕力使剑尖由下向上直挑敌腕。反崩是持剑手内旋 成手心向外,身臂不动,以腕力使剑尖由下向上直挑敌腕;“劈”, 持剑手手心向内,剑由上向前下直劈。
“截”分平截、左截、右截、反截4种。持剑手手心向内,以剑前 部向前截敌腕为平截;向右闪身,剑向左方截敌腕为左截;反之为右 截;持剑手内旋成手心向外,剑由下向上截敌魄为反截;“搅”,分 横搅、直搅两法。绞式均以剑尖绕腕划圈,自己之手腕要避开对方剑 尖绕行。侧绞为横搅,前绞为直搅;“压”,持剑手手心向下,使剑 身直向下压敌剑;“洗”,持剑手外旋成手心向外,剑面竖直由下向 上撩击。
三才剑也属于武当内家剑,由李景林创编,三才,即天才、地 才、人才,该剑理论深邃,融合了道家的阴阳学说和天人合一的理 念。
三才剑是一种融合少林剑与太极剑某些特点于一身的剑术,套路 流传于民间,观赏性和技击性都很强。三才剑比太极剑快,但比少林 剑慢,刚柔相济,需要舞剑者双手交替舞剑,剑花让人眼花缭乱,舞 剑者闪展腾挪,身形快而不乱,剑术凌厉而舒展,透出一种寒气逼人 的美。
由于三才剑术吸纳了以刚见长的外家剑少林剑术的特点,掌握精 髓后,习剑者不但有剑时可以攻防,无剑时拳剑相通,也可以达到健 体防身的目的。
武当派是以道入武,剑在道教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道教 的法事活动中,剑是降妖伏魔的神物,在道教的传承意识上,
“剑”又代表着“法”。剑代表着正气,代表着决心。
年轻道人外出云游、师父会送他一把宝剑告诫他要谨记道 教的风范,不受一切拖累,若遇俗世牵挂,应当机立断斩断尘 缘,后来,剑成了道人外出云游的必佩之物。
剑在道教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唐代时,有道教八仙之一、 北五祖之一的吕洞宾被称之为"剑仙”。这些都是武当武术偏 爱于剑的渊源。
剑如飞凤的少林剑术
金元时期,少林寺有一位觉远 上人,他本来是严州一世家子弟, 性情豪迈,精通技击和剑术,后来 出家嵩山少林寺,拜恒温禅师门 下,赐法名觉远。在寺中他学会了 罗汉十八手,朝夕演练,逐渐增 益,将罗汉十八手推演为七十二 手,并且大大发展了少林派剑术。 被尊为少林拳术“中兴之祖” o
剑是少林武僧最常使用的兵器 之一,也是少林十八般兵器中非常 有代表性的一种。明代文翔凤在游 少林寺时,看到60名武僧练武,当 时不仅有拳术,而且有令他叹为观
三才剑也属于武当内家剑,由李景林创编,三才,即天才、地 才、人才,该剑理论深邃,融合了道家的阴阳学说和天人合一的理 念。
三才剑是一种融合少林剑与太极剑某些特点于一身的剑术,套路 流传于民间,观赏性和技击性都很强。三才剑比太极剑快,但比少林 剑慢,刚柔相济,需要舞剑者双手交替舞剑,剑花让人眼花缭乱,舞 剑者闪展腾挪,身形快而不乱,剑术凌厉而舒展,透出一种寒气逼人 的美。
由于三才剑术吸纳了以刚见长的外家剑少林剑术的特点,掌握精 髓后,习剑者不但有剑时可以攻防,无剑时拳剑相通,也可以达到健 体防身的目的。
武当派是以道入武,剑在道教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道教 的法事活动中,剑是降妖伏魔的神物,在道教的传承意识上,
“剑”又代表着“法”。剑代表着正气,代表着决心。
年轻道人外出云游、师父会送他一把宝剑告诫他要谨记道 教的风范,不受一切拖累,若遇俗世牵挂,应当机立断斩断尘 缘,后来,剑成了道人外出云游的必佩之物。
剑在道教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唐代时,有道教八仙之一、 北五祖之一的吕洞宾被称之为"剑仙”。这些都是武当武术偏 爱于剑的渊源。
剑如飞凤的少林剑术
金元时期,少林寺有一位觉远 上人,他本来是严州一世家子弟, 性情豪迈,精通技击和剑术,后来 出家嵩山少林寺,拜恒温禅师门 下,赐法名觉远。在寺中他学会了 罗汉十八手,朝夕演练,逐渐增 益,将罗汉十八手推演为七十二 手,并且大大发展了少林派剑术。 被尊为少林拳术“中兴之祖” o
剑是少林武僧最常使用的兵器 之一,也是少林十八般兵器中非常 有代表性的一种。明代文翔凤在游 少林寺时,看到60名武僧练武,当 时不仅有拳术,而且有令他叹为观止的剑术。
另一位名人公鼎在少林寺观武后也看到的是“复
有戈剑光陆离”的场面。这就是明代少林武僧练剑的
写照,也证明少林剑术术明代时已经成熟。
明代少林派抗倭英雄小山和尚13岁时最先在开元 寺出家,后来,他跟着师父应白禅师在少林寺学禅11 年,熟颂佛经,精通佛学,并且练了一手高超的剑 术。嘉靖皇帝听说他德高望重,禅武皆精,就御封小 山和尚为少林寺第二十四代方丈大和尚。
清代,少林十虎中的李锦伦更以剑术名震武林。
少林剑术的基本技法与其他门派剑术基本相似。
其不同之点有:一是走向,路线自始至终都在一条线
上运动;二是效法,是按照实战需要设计编排的。
少林剑术的技法分3个方面:
一是步形。其常见的步形有弓步、歇步、插步、
虚步、丁字步、四六步、并步、仆步等.上述步的运
动方式有上步、移步、挪步、跳步、赔步、倚步、跃 步和腾空等;二是剑技。其常见技法是刺、挑、劈、 抹、挽、撩、斩、点等法;三是剑指。是指不担剑的 另一只手的手形,即中、食二指并拢伸直,无名指、 小指内屈,拇指第一节扣压在无名指第一节与第二节 之间。
其次,如足法、身法、眼法都必须与剑技密切配 合。如转身、仰身、俯身、地趟等身法,提膝、弹 腿、飞脚、泼脚、蹬脚、勾脚等足法,盯、瞪、暴、 眯、限、波等眼法,都必须与步法、剑技相协调。
加之少林寺剑术走向路线之特点,上下合一,左
右合一,内外合一,快慢合一,心意台一,劲气合
■少林连环剑
085百兵之君
一,阴阳合一,智技合一,方能姿矫技捷,达到健身
防卫之目的。
少林剑歌诀中写道:
仙人即神仙, 是我国本土的信 仰。仙人信仰在 我国早在道教产 生之前就有了, 后来被道教吸 收,又被道教划 分出了神仙、金 仙、天仙、地 仙、人仙等几个 等级。远在佛教 传入我国之前, 我国本土就有了 仙人的信仰。佛 教传入我国之 后,把古印度的 外道修行人也翻 译成了仙人。
少林剑术别有奇, 技亦泥于少林举, 八台为一宗归心, 招招式势出实战,
刺劈一线始终一。
手足身眼步法依。
阴阳常转技兼智。
功成的口玄妙理。
少林剑术总诀中又写道:
剑是青龙剑,
气要随剑行,
气沉两足稳,
剑行如飞燕,
走剑要平善,
两眼顾剑尖,
身法须自然,
剑落如停风,
剑收如花絮,剑刺如钢句/
一,阴阳合一,智技合一,方能姿矫技捷,达到健身
少林剑的代表套路有:达摩剑、乾坤剑、连环剑、太乙剑、二堂 剑、五堂剑、龙形剑、飞龙剑、白猿剑、绑袍剑、刘玄德双剑、青锋 剑、行龙剑、武林双剑等。
少林对练剑术有二堂剑、五堂剑对刺、少林剑对刺等。
少林达摩剑是最基本也最著名的剑术,招式有童子拜佛、达摩面 壁、回头望月、怀中抱月、仙人指路、弓步劈剑、震脚刺剑、古树盘 根等四十六式。少林达摩剑超越理智思维的速度,在技击中变招莫 测。劈,刺,反复运使,快速反应,攻防变化在奥妙之中,神气贯通 剑锋,心怀除恶扬善之举,自然心定神宁,无杂念生,一切皆空,禅 入剑式,侠骨禅心,必胜无疑乃击剑之禅法。
少林乾坤剑,包括亮势、接剑、下劈、前刺剑、截腕、挑隔剑、 斜劈剑、指星剑、拦腰剑、撩剑、提膝架剑、提膝斜劈等。
少林梅花剑,招式名称有怀中抱月、仙人指路、金鸡独立、跳步 上挑、左右撩剑、古树盘根等。
少林九宫剑,套路招式有并步上指、虚步亮指、提膝横剑亮袍、 弓步崩指、歇步抢剑、弓步前指、前踢脚、盖跳步、马步抢剑等。
少林八仙剑,包括老僧掉尘、仙人指路、转身云剑、火神分金、撤步小 魁星、转身云剑、撤步大魁星、金鸡啄食、饿虎扑食、起身平剑等。
悦J 少林剑术,特点大开大合,快速刚猛,招法凌厉,刚中寓
、寺 柔,剑术有刺、挑、削、点、云、撩、横、抹、沾、带、抽、 芥L扫、裹、崩、截、压、缠、劈等。
配合灵活的身法步法,演练起来如行云流水,龙飞凤舞, 接暗藏杀机,招招连环。
精巧多变的八卦剑术
8
08
八卦掌源于清代,咸丰 年间由董海川所创,是明清 之际传统武术发展到鼎盛时 期的产物,是千百年来历代 先贤们的创造智慧和心血的 结晶。
八卦剑又称“游身八圭卜 连环剑”,是八卦掌一门常 用的器械套路。比一般用剑 略重,剑柄较长,有时可双 手持剑练习。
练习八卦剑术需要有一 定的八卦掌基础,强调用意 不用力,以意行气,以气运
身法、步法、心法同练掌一样,故有八卦门的器 合一身,以心运剑,剑随身行,步随剑动,人剑合一。 二
械练习是八卦掌手臂延长之说。练习起来如行云流 水,时而飞流直下,时而若云缓行,时而电闪雷鸣, 时而清风拂柳。身行如游龙,剑走似飞凤。快而不 乱,静而不滞,柔而不软,决满天地之间。
董海川原本隐于王宫,后露出武功之后,传人众 多,据记载有69人,著名的有尹福、程廷华、马维 祺、史计栋、宋长荣、宋永祥、魏吉祥、樊志涌、谷 步云、刘宝真、梁振蒲、刘凤春、司元功等。
这些弟子都继承了董海川的掌法和八卦剑术,并 依据各自的理解和特点而各有发展。
孙禄堂在《八卦剑学》自序中说:
防卫之目的。
少林剑歌诀中写道:
仙人即神仙, 是我国本土的信 仰。仙人信仰在 我国早在道教产 生之前就有了, 后来被道教吸 收,又被道教划 分出了神仙、金 仙、天仙、地 仙、人仙等几个 等级。远在佛教 传入我国之前, 我国本土就有了 仙人的信仰。佛 教传入我国之 后,把古印度的 外道修行人也翻 译成了仙人。
少林剑术别有奇, 技亦泥于少林举, 八台为一宗归心, 招招式势出实战,
刺劈一线始终一。
手足身眼步法依。
阴阳常转技兼智。
功成的口玄妙理。
少林剑术总诀中又写道:
剑是青龙剑,
气要随剑行,
气沉两足稳,
剑行如飞燕,
走剑要平善,
两眼顾剑尖,
身法须自然,
剑落如停风,
剑收如花絮,剑刺如钢句/
一,阴阳合一,智技合一,方能姿矫技捷,达到健身
少林剑的代表套路有:达摩剑、乾坤剑、连环剑、太乙剑、二堂 剑、五堂剑、龙形剑、飞龙剑、白猿剑、绑袍剑、刘玄德双剑、青锋 剑、行龙剑、武林双剑等。
少林对练剑术有二堂剑、五堂剑对刺、少林剑对刺等。
少林达摩剑是最基本也最著名的剑术,招式有童子拜佛、达摩面 壁、回头望月、怀中抱月、仙人指路、弓步劈剑、震脚刺剑、古树盘 根等四十六式。少林达摩剑超越理智思维的速度,在技击中变招莫 测。劈,刺,反复运使,快速反应,攻防变化在奥妙之中,神气贯通 剑锋,心怀除恶扬善之举,自然心定神宁,无杂念生,一切皆空,禅 入剑式,侠骨禅心,必胜无疑乃击剑之禅法。
少林乾坤剑,包括亮势、接剑、下劈、前刺剑、截腕、挑隔剑、 斜劈剑、指星剑、拦腰剑、撩剑、提膝架剑、提膝斜劈等。
少林梅花剑,招式名称有怀中抱月、仙人指路、金鸡独立、跳步 上挑、左右撩剑、古树盘根等。
少林九宫剑,套路招式有并步上指、虚步亮指、提膝横剑亮袍、 弓步崩指、歇步抢剑、弓步前指、前踢脚、盖跳步、马步抢剑等。
少林八仙剑,包括老僧掉尘、仙人指路、转身云剑、火神分金、撤步小 魁星、转身云剑、撤步大魁星、金鸡啄食、饿虎扑食、起身平剑等。
悦J 少林剑术,特点大开大合,快速刚猛,招法凌厉,刚中寓
、寺 柔,剑术有刺、挑、削、点、云、撩、横、抹、沾、带、抽、 芥L扫、裹、崩、截、压、缠、劈等。
配合灵活的身法步法,演练起来如行云流水,龙飞凤舞, 接暗藏杀机,招招连环。
精巧多变的八卦剑术
8
08
八卦掌源于清代,咸丰 年间由董海川所创,是明清 之际传统武术发展到鼎盛时 期的产物,是千百年来历代 先贤们的创造智慧和心血的 结晶。
八卦剑又称“游身八圭卜 连环剑”,是八卦掌一门常 用的器械套路。比一般用剑 略重,剑柄较长,有时可双 手持剑练习。
练习八卦剑术需要有一 定的八卦掌基础,强调用意 不用力,以意行气,以气运
身法、步法、心法同练掌一样,故有八卦门的器 合一身,以心运剑,剑随身行,步随剑动,人剑合一。 二
械练习是八卦掌手臂延长之说。练习起来如行云流 水,时而飞流直下,时而若云缓行,时而电闪雷鸣, 时而清风拂柳。身行如游龙,剑走似飞凤。快而不 乱,静而不滞,柔而不软,决满天地之间。
董海川原本隐于王宫,后露出武功之后,传人众 多,据记载有69人,著名的有尹福、程廷华、马维 祺、史计栋、宋长荣、宋永祥、魏吉祥、樊志涌、谷 步云、刘宝真、梁振蒲、刘凤春、司元功等。
这些弟子都继承了董海川的掌法和八卦剑术,并 依据各自的理解和特点而各有发展。
孙禄堂在《八卦剑学》自序中说:
浏览4,28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