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八卦掌功理功法
形意拳的技击特点是直进直出,硬打硬进,所以练功方法多采取直进形式,通过五行 十二形的练习,达到“脚打踩意不落空,进退好似卷地风”,“起如风,落如箭,打倒还 嫌慢,脚踏中门抢地位,硬打硬进无遮拦”的境界;太极拳的技击特点是引进落空,以巧 破千斤,多采取盘架子,推手为主的练功方法,从而达到“听劲”,“懂劲”,“挤按须认 真,上下相随人难进,任他巨力来打我,牵动四两破千斤,引进落空合即出,粘连黏随不 丢顶”的境界;而八卦掌的技击特点是“以掌为法,以走为用,斜出正人,脱身换影”, 所以它的练功方法就是围小树而转,通过左旋右转,拧裹钻翻的掌法练习,从而达到掌法 贏人,身法贏人,步眼赢人,功夫赢人的境界。功理功法是练习八卦掌的要领,只有必须 遵照这些要领去锻炼,才能少走弯路,事半而功倍。
论头:头正颈直,二目平视。虚领顶劲,有神有意。
论背:含胸圆背,力催身前。不僵不滞,舒展自然。
论肩:双肩里合,宜松宜垂。劲力到手,肩之所为。
论臂:前臂屈伸,后臂护身。滚钻争裹,变化随心。
论肘:沉肩坠肘,力量到手。肘法要诀,攻中有守。
论手:拇指外展,中指上伸。四指贴拢,虎口圆分。
论腰:腰如轴立,刚柔相济;有拧有翻,灵活有力。
论臀:谷道缩提,任督交会;气纳丹田,吸胯溜臀。
论股:前股领路,后股支撑;合膝裹裆,剪股之形。
论足:里足直出,外足微扣;行步趟泥,五指微扣。
三顶:头要顶,舌要顶,掌要顶。
头上顶,有冲天之雄;舌上顶,可生津液;
手掌外顶,力贯掌指,掌力沉厚。
三扣:两肩扣,掌背扣,足背扣;
两肩扣,气力可以到肘;掌背扣,气力可以到手;
足背扣,五趾抓地,力发于足,力达全身,桩坚步稳。
三圆:脊背圆,前胸圆,虎口圆:
脊背圆,力能催前;前胸圆,两肱力全;
虎口圆,掌指力厚,力能外宣。
三敏:心要敏,眼要敏,掌要敏。
心敏能随机应变;眼敏能眼观六路,监察机宜;
掌敏能先发制人。
三抱:心意抱,两肋抱,胆量抱。
心意拢抱,气不外宣;两肋裹抱,出人力全;
胆量抱身,临敌不乱。
三垂:气要垂,肩要垂,肘要垂。
气垂则气沉丹田;肩垂则力催肘前;肘垂则两臂自圆。
三曲:两臂屈,两腿屈,两腕屈。
两臂屈则力浑厚;两腿屈则可催身;两腕屈则掌力坚。
三挺:颈要挺,腰要挺,膝要挺。
颈项挺,精神贯顶;腰挺则力贯全身;
膝挺则纵弹有力,气腾神怡。
“七拳”是指肩、肘、腕、胯、膝、手、足。其实身体无处不可用,无处不可打。头可 领可顶,臂可拧可崩,胸可收可发,背可撞可拱,腹可收可撞,臀可收可放,不可胜述。 肩:肩打一阴反一阳,两手只在洞中藏。
左右全凭顶撞力,舒长二字一命亡。
肘:肘打去意占胸膛,起手好似虎扑羊。
上下左右后顶心,攻攻守守势难防。
腕:腕打顶力根在肩,上提下按左右掮。
抽身换势左右用,出奇制胜脚安排。
胯:跨打贴身肩相连,阴阳相合力推山。
外跨好似鱼打挺,里胯上步变势难。
膝:膝打几处人不明,好似猛虎出木笼。
贴身乘势暗顶膝,左右分拨任意行。
手:出手一阴又一阳,后手只在肘下藏。
起落钻翻螺旋力,沉肩坠肘逞刚强。
足:足打踩意不落空,消息全凭后足蹬。
九宫为妙生变化,虚实变换步法生。
八卦掌者,功夫也。
《周易》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练功之时,身体正 立,凝神静气,气纳丹田,太极也。走圈时,左旋右转,两仪也。变势换掌,四象也。掌 分八掌: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卦。太极者阴阳之始,两仪者一阴一阳, 四象者少阴少阳,太阴太阳,八卦者,阳中有阳,阴中有阴,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阴阳 相生。皆为阴阳耳。
八卦掌者,技击也。
凡与人交手,必须“意为元帅,眼为先锋,手脚为刀兵。”手脚动,阴阳生。攻守、 进退、起落、纵横、开合、疾徐、动静、刚柔、虚实、斜心,无不阴阳。
守攻:攻中有守,守中有攻,攻守兼备,此谓守攻。
进退:退中有进,进中有退,进退随心,此谓进退。
起落•.落中有起,起中有落,起落随意,此谓起落。
纵横:横能破纵,纵能破横,横纵互用,此谓纵横。
开合:合中有开,开中有合,随机随势,此谓开合。
疾徐:徐中有疾,疾中有徐,疾中求疾,此谓疾徐。
动静:动中求静,静中求动。若言其静,未窥其机,
若言其动,未见其迹,动静随心,此谓动静。
刚柔:柔中寓刚,刚中寓柔,过刚易折,过柔易痿。
当刚则刚,当柔则柔,刚柔相济,此谓刚柔。
虚实:足有虚实,掌有虚实,招有虚实,劲有虚实,一处有一处之虚实,处处皆有此 虚实。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当虚则虚,当实则实;虚实莫测,变化得宜,此谓虚实。
斜正:斜出正入,是先斜后正,正入斜出,是先正后斜。正中有斜,斜中有正,斜中 有斜,正中有正,当斜则斜,当正则正,随机应变,斜正随心,此谓斜正。
此外,头有前领后顶、左拧右拧;肩有前撞后撞,左右横冲;肘有上提斜掩,左右互 用;腕有回勾前顶,左右横顶。腰有坐塌、圆活,左拧右拧,胯有里打外打,左右横撞; 膝有上提下落,左右横行;足有疾行速停,有摆有扣……,处处皆为阴阳也。综观之,练 功、技击皆为阴阳之理。阴阳相生、阴阳互易。实乃八卦掌之真谛。
《周易》曰:“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暑相推而岁生焉。”“刚柔相推,变在其中 矣。”明白此,阴阳相推,掌法生、身法活、腿法灵、步眼全、劲力行……变化万端,神 奇莫测,八卦掌法尽在其中!
《周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八卦掌法,乃阴阳之道。 释义:
八卦掌是以掌法变换和走转为主的拳术。练功时要走圈。其实每圈走8步走9步走10 步都无所谓。练习八卦掌时要以“八大掌”为母掌,其实以7个掌9个掌也无所谓,什么八八六十四手,什么八八六十四掌,什么八掌定八形 都是套八卦的“八”,都是牵强
附会,都是表面文章。真正与八卦有内在关系的,主要是“阴阳之道”。八卦掌法中处处 时时体现着阴阳。希望八卦掌爱好者仔细推求,仔细探索,定能有长足之进步。
八卦掌技击之术也。凡与人交手,无不“意为元帅,腿为先锋,手脚为刀兵”。刀兵 者,肩、肘、腕、跨、膝、手、足也。刀利兵勇,方能冲锋而陷阵,克敌而制胜;勇者, 劲力也。二者不可偏一,偏则一能,兼之则真英雄。
八卦掌之劲力,穿、点、云、探、推、托、带、领、开、合、挂、撩、掖、撞、削、 缠……不胜枚举,丰富而多彩。
歌诀曰:“此掌与人大不同。”不同在哪儿? “转掌如拧绳”。于是,于拧翻走转滚钻 争裹中,另具一格之劲生焉。诸如:颈生梗劲,臂生拧劲、裹劲、钻劲、撑劲、抱劲、滚 劲、沉劲、螺旋劲……。足生踩劲、趟劲、摆劲、扣劲……。
劲有刚柔,又有虚实,刚者暗劲也,柔者化劲也。加之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刚柔相 济,虚实分明,妙在其中焉。
刀兵动,克敌制胜,劲力发,击敌而倾。八卦掌,发劲有三:一曰“打”,手掌动作 发出之自然之劲,伤皮而不伤其内;一曰“发”,意念向前,伸长手臂,可以击敌力一丈 之外而不伤其内;一日“伤”,力行于腿,提肛溜臀,力行于腰,含胸圆臂,力行于肩, 沉肩坠肘,力达于手。“哼”之一声,丹田力发,又疾又重又突然,又短暂之浑身之力爆 发而出,对方如中电击,如中重锤,伤其内也。慎之慎之,非敌莫用,点到为止,方为善 策也。如双足下扎,桩如山岳,双臂猛抖,弹簧之力,骤然而出,曰“抖劲”。如炮弹之 炸裂,伤敌于瞬间,故又曰“爆炸劲”。
劲力者,功夫也。无数年的纯功,哪能得之。功夫、功夫,功到自然成!
浏览72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