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体现教学方法原则。教学方法在跆拳道教学过程中非常 重要,是体育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行为方式,应结合跆拳 道特点、教学内容、目标等合理选择。

  • 教学媒体优化原则。跆拳道教学过程的设计应充分发挥 教学媒体的作用,使各种教学媒体各施所长,互为补充,相辅 相成。


三、跆拳道教学程序的设计

在跆拳道教学程序的设计过程中,可以采用流程图的形式准 确、简洁地反映和分析不同教学阶段,表达教学过程,直观地描述 跆拳道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学习内容之间的关系。

具体说来,采用流程图方式表示课堂教学流程具有可以直观 地展示整个跆拳道课堂活动中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比重;教师 可以根据学习者的不同反应做出相应的教学处理,灵活性大、目 的性强、层次清楚、简明扼要、一目了然。

在跆拳道教学中,几乎所有的跆拳道教学内容,都可以采用 流程图来表示其操作过程。这样表示的教学过程不仅简单、易于 修改,也便于交流。在使用流程图表示跆拳道教学过程中要注意 以下内容。

  • 在方框内,简要说明此步的内容。

  • 在框图上可注明需了解的信息。

  • 反馈回路应是闭路循环。


(―)示范型教学

示范型教学流程是跆拳道教学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教学方法, 是跆拳道教学以身体活动为主要形式的学科特征的主要体现。 在跆拳道技术教学中,示范是跆拳道教学程序设计的必要手段和 重要途径

(二) 练习型教学

在以跆拳道技术练习为主的跆拳道课堂教学中,运用媒体或 教师的示范为学生提供跆拳道动作的路线、结构等主要动作要 领,以及动作的变化发展过程等,学生通过各种感觉器官观察并 模仿动作练习,具体教学程序如图3-2所示。

(三) 探究发现型教学

探究式教学主要适用于在跆拳道教学中组织学生观察、思 考,探究原因、寻找规律等,是教学生学会跆拳道学习的主要教学 方法。如果表现为某一动作技能的结构或原理等,可以有效地激 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

第三节跆拳道教学的组织

一、跆拳道教学课的类型

课的类型具体是指课的种类,从本质上讲,跆拳道教学课的 类型直接决定着课的功能,即课的类型不同,其功能也不尽相同。 深入认识课的分类,恰当选择课的类型,对教师了解各类课的性 能有很大的帮助。教学目标要贯彻在每一节课上,这样才能够使 各类课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使教学过程的完整性得以保证,从 而使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得以提高。

根据课的性质进行划分,可以把跆拳道教学课主要分为两 种,即教学课和训练课。这两种课的类型具体分析如下。

(―)教学课

现阶段,我国跆拳道教学课的类型主要有四种,即理论课,实 践课,考试、考查课,实习课,具体如下。

  1. 理论课


传授跆拳道理论知识是跆拳道理论课的主要任务。该类型 的教学课可以采取的教学形式主要有:讲授课、自学答疑课和讨 论课等。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

  1. 实践课


跆拳道实践课主要是传授跆拳道技术、战术以及比赛等的实 践内容。这种类型的教学课可以采取的教学形式主要有技术教 学课、战术教学课、教学比赛等。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其他 类型教学课的选择和运用。

考试、考查课

跆拳道考试、考查课的目的在于对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 识进行考核和评价。常见教学形式主要有口试、笔试、技评、达标 与比赛和作业等。

实习课

跆拳道实习课主要是针对学生所学的有关教学以及比赛的 相关知识进行实习的教学课。教学实习、竞赛组织和裁判实习等 是该类型教学课可采取的教学形式,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其 他教学形式进行。

(二)训练课

结合不同训练目的和任务,可以将跆拳道训练课的类型大致 分为以下几种。

身体训练课

体能是跆拳道技能的重要基础,跆拳道身体训练课的主要任 务是对学生的一般身体素质和跆拳道专项身体素质进行训练,其 主要目的是发展运动素质,使身体机能水平有一定的提高,从而 适应较高强度的训练和比赛。

技战术训练课

技战术训练课是跆拳道训练课最重要的内容,跆拳道技术、 战术训练课的主要认识是对学生的跆拳道技术和战术进行训练。 其主要目的是提高技术、战术水平,以及技战术的综合运用能力。

比赛训练课

跆拳道比赛训练课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在跆拳道训练和比 赛中的各项能力进行训练的课程。其主要目的是提高运动员技 战术的灵活运用能力和比赛适应能力。

综合训练课

跆拳道综合训练课是将跆拳道体能、技能、比赛训练课内容 加以综合的课程。即将几种训练课的形式结合起来进行,具体来 讲,跆拳道综合训练课的任务是将不同的内容交替安排进行,以 利于促进学生各项运动素质与跆拳道运动技能的积极转移。其 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身体素质、

技战术以及实战能力等得到综合 提高。

调整、恢复训练课

跆拳道调整、恢复训练课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在跆拳道训练 过后身体机能加以恢复和调整的课程。这一训练课类型主要用 于过渡期,用来帮助学生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使学生保持良好的 技能水平。

测验课

跆拳道测验课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指标以及运 动水平指标进行检测的课程。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各种指标的 测验,来对训练水平进行评定,以便于教师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 下一个阶段的跆拳道教学工作。

图片7

二、跆拳道教学课的组织

(一)理论课的组织

.教学任务

跆拳道理论课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跆拳道 理论知识,主要包括跆拳道的技术基本理论和战术基本理论,跆 拳道运动的发展趋势,跆拳道运动的教学、训练、裁判、组织竞赛 等方法等。

.教学目标

通过跆拳道理论知识的学习,应使学生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和 指导实践的目的。当前跆拳道理论教学现代化的发展趋势之一 为启发式教学,即教师充分利用学校的现代教学设备,如幻灯、投 影、录像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 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步骤

跆拳道理论课教学一般采取课堂教学的形式来完成。即以 教师讲授为主,并配以适当的课堂讨论,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具体实施步骤

如下。

第一步:教师以提问或讲述的形式引出前次跆拳道课的教学 内容,为新授课内容做好准备。

第二步:教师讲授本次课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对跆拳 道课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反复论证,以达到强化的目的,使学生更 好地理解和掌握本次跆拳道课的主要内容。

第三步:跆拳道理论讲解结束后,教师简明扼要地总结和归 纳课的重点,并布置课后作业,宣告下次课的教学内容。

实践课的组织

跆拳道实践课的组织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来进行,即准备 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各部分组织具体如下。

准备部分

主要任务

教师通过安排一定的身体活动,使学生的机体由相对静止状 态进入工作状态,为学习跆拳道课程内容做好生理和心理上的准 备。此阶段的教学可采用与跆拳道教学内容和任务相呼应的、有 引导性、针对性和激励性的运动进行身体活动。

主要目的

使学生从生理和心理上做好承受较大和最大运动负荷的准 备,以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

主要内容

首先由班长、队长或值日生整队并清点出席人数,向教师报 告;教师进行考勤检查,并将本次课的任务与要求向学生进行较 为简要的说明。准备部分的训练内容主要取决于基本部分教学、

训练内容,换句话说,就是根据基本部分的教学、训练内容的需 要,选择准备活动的练习。

一般的,准备部分的活动多是进行一些慢跑、徒手操(跆拳道 操)以及游戏性练习,准备活动的具体内容不仅能够使学生集中 注意力,充分放松身体,而且还能够为基本部分的活动打下一定 的基础。结合不同课的总教学任务,不仅要做一般准备活动,而 且还要根据实际需要做专门的准备活动。

(4)时间安排

准备部分的主要目的是在教师的组织下做好进入训练状态 的准备,其中身体准备活动是一堂训练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之一,这部分的时间通常会安排15〜20分钟。

基本部分

(1) 主要任务

根据高校教学进度的内容安排,进行跆拳道技战术的教学和 练习,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跆 拳道意识。

(2) 主要目的

实现本次跆拳道教学课的主要目的,而且还致力于提高比赛 能力和适应能力。

(3) 主要内容

跆拳道训练课的主要内容是以训练计划的安排为主要依据, 通过各种各样的练习和比赛,比如,个人的、小组的、全队的身体 练习、技术和战术练习、教学比赛、对外比赛等,来发展各项素质 和能力,以提高实践能力。此外,还要根据各个时期的具体任务, 循序渐进地增加运动负荷量和运动强度,更大程度地增强运动员 的各项素质和能力。教学实践中,可采用讲解与示范、练习和纠 正错误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巩固所学过的知识,同时体会和练习 新内容。具体的教学步骤为:先学习新内容,然后巩固和改进已 学过的内容,最后组织跆拳道教学比赛和提高身体素质的练习。

跆拳道实践课的基本部分应突出跆拳道教学的重点内容,结 合学

生的具体情况编写出跆拳道教案,并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和 手段,留有必要的作业练习。在组织教法上,要以能充分发挥教 师的主导地位为主,教师要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注重对学生 组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做到教学相长、取长 补短。①

时间安排

教学课(两节课连上的)的时间安排一般在70分钟左右。训 练课的时间安排通常占全课时的70%左右。

结束部分

主要任务

教师通过采用集体活动形式,使学生逐步恢复到课前相对安 静的状态。

主要目的

通过整理活动,使学生体内积存的乳酸加速排除,使运动时 的氧债得到一定的补偿,使参加运动的肌肉尽快地恢复到运动前 的状态,而最终使学生从生理上逐渐由运动状态平复下来,从心 理上由运动状态逐渐恢复到平静状态。

主要内容

跆拳道实践课的结束部分一般是先根据基本部分教学内容 的性质、练习强度与密度等,选择一些降低运动负荷的练习,如慢 跑、活动性游戏等;然后,教师对本次课堂的总体情况进行简明扼 要的总结,评价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肯定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 找出学习中的不足,明确下一步努力的方向。最后布置作业,预 告下一次课的教学内容。

图片1

时间安排

一般情况下,教学课结束部分的时间是5〜10分钟,训练课 结束部分的时间是15分钟左右。

(三) 讨论课的组织

和其他类型的跆拳道课程相比,跆拳道观摩讨论课的形式比 较自由灵活,主要教学任务和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发展 学生的观察与分析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讨论课多在进 行跆拳道技战术分析、规则裁判法等的教学时采用。

讨论课开始前,教师要提前宣布讨论内容、需要解决的问题 及课堂纪律等方面的要求。可以采用对观摩对象的手段,对某次 跆拳道课、跆拳道比赛、关于跆拳道技战术的电影等进行观摩。 要求学生在观摩中做好笔记,记下自己的感想、体会和疑问等,为 之后的讨论做好准备。

讨论课过程中,教师作引导性发言,然后组织学生围绕本次 课的议题进行民主式的发言。鼓励学生不同意见的发表,展开激 烈的争论。

讨论课结束后,教师针对讨论作总结性发言,评述讨论的问 题和学生的讨论情况,未能得出结论的问题可以留待日后或下次 课上继续进行探讨。

(四) 实习课的组织

跆拳道实习课的目的和教学任务是提高学生对跆拳道的教 学训练能力、裁判水平和组织竞赛能力等。

在实习课开始前,教师确定好实习学生的人数,指导学生做 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在实习课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做好观察和记录。

在实习课结束后,教师对学生的实习情况及时进行评价,也 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实习课的讲评与讨论。参加实习的学生要写 出实习总结,为学习能力的提高打好基础。

三、跆拳道教学过程控制

跆拳道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是跆拳道教学目标实现的 重要前提,也是完成整个跆拳道教学计划的重要基础。因此,这 就要求跆拳道教学工作者,尤其是体育教师,在对课堂教学的控 制方面引起高度重视。

(―)课前备课

备课管理是跆拳道课堂管理的重要内容,体育教师进行跆拳 道教学,必须要备课。体育教师在备课时,要做好以下工作。

仔细钻研教材

教材是体育教师上课的主要依据。体育教师仔细钻研教材 包括以下两个方面内容,一方面,教师要研究跆拳道教学大纲(课 程标准),以本学科总的教学目标及各单元、本节课的具体教学目 标为依据来领会教学的基本要求,对教材的体系范围与深度进行 准确把握;另一方面,体育教师应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筛选,同 时针对选定的多项教材的重点与难点,以及其前后的联系进行研 究,并加以总结。

深入了解学生

跆拳道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要实现 这一目的,跆拳道课堂教学活动就必须切合学生的实际。因而, 体育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身体健康状况、认知能力、 运动能力水平,以及学习态度、兴趣需要及个性特征。

合理组织教法

教学方法是体育教师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重要途径,在跆拳 道课堂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要根据教材性质、教学任务的要求, 以及学生的情况、场地器材条件,确定跆拳道教学活动的类型和 结构,并据此选择和设计合理的课堂教学方法。

.认真编写教案

教案,即课时计划,它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直接依据。教 师在编写教案时,为了保证教案的质量和可行性,需要注意以下 几点。第一,应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校的有关规定编写。体 育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如跆拳道基础、跆拳道骨干、伤病 情况等备课,同时要考虑到场地、器材的实际情况等,并如实详细 记录;第二,编写教案要规范,备课的详略程度应当合理;第三,备 课文字精练、准确,教法运用正确。

5.充分准备场地、器材

跆拳道教学离不开一定的场地和器材支持,这些物质条件支 持是上好跆拳道课的物质保证,在跆拳道课教学前,教师要自己 或组织学生帮忙准备好场地、器材,并合理规划场地和布置器材。

(二)课堂管理

在跆拳道课堂教学中,教师既是跆拳道课的教学者,又是管 理者,因而教师的上课管理直接决定跆拳道课的质量,跆拳道课 堂教学以集中教学为主要方式,每一堂课教学课的开展,很多学 生都是在体育教师的组织安排下进行传授和学习,因而对教学课 的组织管理有一定的要求。

具体来说,为保障课堂质量,教学课的组织与实施,在跆拳道 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应做好以下工作。

明确教学目的。跆拳道教学目的既是课堂教学的出发 点,也是教学活动的最终归宿,因而体育教师必须明确教学目的, 同时使学生对教学目的有一定的了解,以便使教学活动能有序 展开。

科学选择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跆拳道课堂教学的载 体,是圆满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保障;正确的教学内容,应该体现 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统一。

正确选择教学方法。跆拳道教学应遵循学生认知和身心 发展的基本规律。通常,教学应以启发式教学为主,教学方式应 该具有灵活性,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传授知识与 发展智力、教书与育人、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结合起来。

严密组织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就是要实现“教”与“学”的 密切配合,因此,教学活动要结构紧凑,科学地分配时间,以提高

 

教学效率和优化教学效果。

此外,跆拳道教学中,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管理还包括以下内 容:课堂常规的建立、课的合理分组、场地器材的运用、安全措施 的运用、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调度和运动密度强度的掌握、教学方 法手段的运用、调动学生积极性,教师本人和学生的服装要求等。

(三)课后总结

L课堂总结

在跆拳道教学课的结束部分,及时进行课后总结,具体应包 括以下内容。

总结本次跆拳道教学课的任务完成情况、教学内容完成 情况、课堂组织的合理性、内容安排的合理性、时间分配的可行 性等。

总结教师在本次跆拳道教学课中的执教情况,对教师的 教态、讲解示范效果、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对完成课的任务的得失 分析。

总结学生在本次跆拳道教学课中的学习情况,如学生是 否按教师的要求完成了计划规定的练习内容,掌握知识、技术、技 能的有效程度如何,有多少学生能初步学会,或基本学会、基本掌 握所学内容。

.发现问题

通过对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发现跆拳道教学课中存在的一 些问题和不足,具体内容如下。

学生课堂组织纪律性、练习积极性。

学生跆拳道技能练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和个别存在的 问题。

学生对练习形式的掌握理解、接受能力等。

.提出改进对策

针对在跆拳道教学课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 设想和对策。具体来说,体育教师可以广泛收集其他教师和本次 课的教学对象对跆拳道教学效果的意见,包括通过对学生进行调 查,了解学生对本次跆拳道课堂教学的评价,不断改进和提高教 学效果。

第四节跆拳道教学文件的设计

一、跆拳道教学大纲的制定

(―)教学大纲的概念

教学大纲是规定课程教学的基本任务,体现课程教学工作的 主导思想,对教学的知识范围、教学时数进行限定,并确定课程的 考核方法和标准的指导性文件。

跆拳道教学大纲规定了教学的基本任务、教学时数,并确定 了课程的考核方法和基本标准,科学、合理的教学大纲能更好地 促进跆拳道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教学大纲的制定要求

跆拳道教学大纲的制定应从跆拳道教学的实际出发,落 实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提出具体的跆拳道课程教 学目的和任务。

根据跆拳道运动的特点、课程的任务和时数来确定教材 内容,突出基本理论知识、技术与基本技能的教学训练与培养。

注意合理分配教学课程的时数,保证理论与实践的适当 比例,以确保跆拳道教学任务的完成。

注重教学内容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先进性。

以跆拳道基本理论、基本技术与技能为重点。考核方法 要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真实的理论、技术与技能水平,评分方 法力求科学和合理,考核应公平公正,有助于全面、客观地评价学 生并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教学大纲的具体内容

教材内容具体地落实到每次课的教学文件,是教学过程的重要 指导性文件。

跆拳道教学进度的合理制定应把握好跆拳道教学内容的逻 辑性,教学内容应符合跆拳道知识技能认知学习的基本规律,能 充分反映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

图片11

(二) 教学进度的制定要求

(1) 重视跆拳道教学逻辑关系,以合理的逻辑关系和迁移原 理为指导。在制定教学进度时,一定要注意将跆拳道运动知识单 元和技术的合理逻辑关系充分体现出来,注意学习教材时迁移原 理的积极作用,防止教学过程中的消极干扰。

(2) 遵循跆拳道教学的循序渐进原则。教学进度要根据教学 的实际情况和教学需要合理分配每次课的不同教学内容的分量以 及搭配,在教学过程中,逐渐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运动能力。

(3) 在全面的基础上突出教学重点。教学进度的制定要以教 学大纲的要求和跆拳道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为主要依据,将教材 内容安排到适当的位置。在全面考虑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突出 教学重点,有助于教师更加科学、合理地组织教学。

(4) 将理论与实践辨证地统一起来。在制定教学进度时,理 论课与实践课要合理安排,相互配合,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体现 理论。

(三) 教学进度的格式

跆拳道教学进度的格式有名称式和符号式两种,名称式教学

进度。在制定教学进度时,以课的顺序为依据将各类教材的名称 填入教学内容,在课程类型内填写采用的组织方式,以及其他相 关事项

跆拳道教学符号式教学进度是根据编号顺序将 教材内容逐个列入教学内容栏,然后根据出现的先后顺序在相应 的课次栏内画在制定教学进度的过程中,注意排列组合的 科学性,充分反映每次课的教材安排和整个教材排列顺序及数 量,以保证教学进度的合理性。

三、跆拳道教案的制定

(―)教案的概念

教案,又称“课时计划”,它是教师根据教学进度编制而成的 最为基础的教学文件。

教案是教师上课的依据,对教师积累资料、总结经验、提高对 教学规律的认识具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教案的作用是 非常重要的,它不仅是教学的依据,更能反映出一个教师的工作 态度、专业素质、业务水平等。

教案的制定要求

明确教学任务及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及教学目标的确 定,应以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教学进度的具体要求、教材性质与 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主要依据。

确定教学组织模式及教法。组织模式及教法应以本课的 主要任务为主要依据,以保证课堂顺利、严谨地进行。

注意合理选择和运用教法步骤、练习方法,合理安排练习 次数和运动负荷。

熟悉教学环境与条件,充分考虑学生的人数、学生的基 础、接受能力及运动场地、器材、设备等。

注意教学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各个课次之间应承上启下, 做好衔接,循序渐进。

跆拳道教学课并非一成不变的,教学对象也存在诸多不 确定性,因此,跆拳道教案的制定应做到区别对待,因材施教。

教案的格式

跆拳道教学中教案格式的选择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有针 对性地进行。较常用的主要有表格式和条文式两种。具体分析 如下。

表格式教案

表格式教案的特点是直观明了,方便教师填写,

2 .条文式教案

跆拳道理论课教学的教案通常采用条文式教案格式,一般来 说,除填写表格式课时计划规定的项目外,还以讲授提纲与组织 教法的方式配合理论课讲稿共同使用。

第五节跆拳道教学成绩考核

一、 考核内容

跆拳道教学中,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核主要是根据跆拳道教学 培养目标、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考核范围和形式,不同年级、教学对 象、教学阶段的具体要求进行考核。考核的内容包括最基本、最 常用的重点技术、战术、理论知识、教学训练、组织竞赛与裁判工 作能力等。

二、 考核比重

在跆拳道教学成绩考核中,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不同,考核 的内容、比重也不同,可根据实际情况有所侧重。一般的,

口试

(1) 考核形式:可以采用课堂提问或专题答辩的形式进行。

(2) 考核目的:了解学生掌握跆拳道运动理论知识的深度和 广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笔试

(1) 考核形式:可以采用开卷和闭卷两种形式。

(2) 考核目的:开卷主要考核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适用于高年级学生;闭卷主要考核学生对记忆性的跆拳 道运动知识的掌握,适用于低年级学生。

题型及比例

跆拳道运动理论考核多采用标准化考试的方法,教学成绩考 核的题型和比例设计应注意突出以下两点。

第一,理论考试命题要能较好地反映学生掌握跆拳道运动基 本理论知识的程度,选择试题内容要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题型 应多样化,如填空、选择、判断、概念、绘图、简答题、论述题、分析 运用等。

第二,理论考试命题要反映出各种不同指标的试题形式,还 要掌握好主、客观试题的比例。试题难易度应适中,区分度要良 好,确保考试的可信度。

实践考核

技术评定

根据学生完成技战术动作的质量进行评分。考核前按动作 结构和配合过程,把所要进行考核的技术、战术分为若干个环节, 根据各个环节完成情况予以评分。

评分标准:采用10分制、百分制或等级制,最后转换为学生 实际得分数。

达标测试

根据学生完成技术动作的速度、准确性,按一定的要求制定 评分表进行测试。达标测试适用于单个技术动作、组合技术的考 核,可单独采用,也可与技评相结合使用。

评分标准:采用10分制或百分制。

(三) 能力考核

教师根据学生的跆拳道技战术运用能力和实际工作表现来 评定其基本能力的成绩。评分标准可采用百分制或等级制。考 核方法与内容具体如下。

(1)通过两人对抗考核学生在实践中运用跆拳道技战术的

 

能力。

通过教学实习(准备活动或技战术教学实习)考核学生组 织教学的能力。

通过组织跆拳道竞赛,考核学生组织跆拳道竞赛、跆拳道 竞赛编排和跆拳道裁判能力。

跆拳道运动技能的提高主要是通过训练来实现的,跆拳道训 练的效果如何,主要取决于运动员是否遵循了科学的训练原理与 原则,采用了有效的训练方法。本章主要就跆拳道运动训练的科 学原理与方法进行研究,以为跆拳道运动员技能训练提供科学的 指导,促进其训练效果的提高。

第一节跆拳道训练的科学原理

一、跆拳道训练的基本原理

(一)应激原理

应激是指人体对于外部强负荷刺激而在生理和心理上产生 的一种综合反应。具体来说,人体应激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即警 戒、抵抗和衰竭,人体应激的产生与“自我保护反应”之间有密切 的关系。运动学研究表明,人体要达到应激状态,就需要承载超 量负荷,在超量负荷的作用下,机体对原有负荷的平衡和适应状 态被打破,通过应激,人体达到新的负荷水平。

在跆拳道训练过程中,跆拳道运动员运动能力的有序提高依 赖于对应激原理的科学应用。跆拳道训练中采用应激原理的主 要意义在于,教练员不断加大运动负荷,利用运动员的应激反应, 使其逐渐形成新的

平衡,提高其运动能力。但是训练中的运动负 荷不能无限制的增大,要注意负荷的极限值,如果超出极限值,则 会使运动员出现运动疲劳的症状,甚至导致运动员身体机能出现 衰竭现象,因此要将对跆拳道训练的负荷量、负荷强度与运动员 机体的应激程度三者之间关系的处理重视起来。

(二)运动负荷原理 ’

运动员要想提高自身的跆拳道技能水平,就必须在训练过程 中承受一定量的运动负荷,这是跆拳道训练的基础和运动训练的 本质,也是跆拳道训练实践中运动负荷原理的主要表现。跆拳道 训练过程中,提高运动员机体的运动能力和其对外界(运动负荷) 的适应能力就是训练负荷原理的实践运用。

运动负荷原理指出,在跆拳道训练过程中,一定的运动负荷 能够引起跆拳道运动员机体的生物适应,主要表现在形态结构、 机能等方面,运动员机体对运动负荷的适应能力不断提高,在此 基础上,继续通过运动负荷的增加来促进运动员身体素质及其运 动能力的增强。运动负荷原理要求在跆拳道训练过程中应注意 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方面,在跆拳道运动训练初期,根据负荷因素的基本特征, 为了使运动员尽快进入运动状态,应通过增加负荷量使运动员机 体逐步适应负荷的方法来进行训练;在跆拳道运动的专项技能训 练阶段,则应以提高负荷强度的方法为主来对运动员机体进行 剌激。

另一方面,针对不同阶段运动员的跆拳道运动技术水平,以 及同一阶段运动员的不同技术细节或身体素质的强化,应有针对 性地采取不同的训练负荷和方法来进行训练。

,(三)新陈代谢原理

新陈代谢是机体运动的基础,对人体新陈代谢基本规律和特 点加以认识与了解是运动员参与跆拳道运动训练的重要前提。

图片13

浏览967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