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营养、运动保健、医务监督、训练过程监控是构成跆拳道 训练科学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四个方面在跆拳道训练过 程中均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跆拳道运动员身体素质和运动 成绩的提高均发挥着积极影响。因此,本章对以上四方面的内容 进行详细阐析,通过阐述与剖析,促使跆拳道运动员更加清晰、深 入地掌握跆拳道训练在科学保障体系方面的理论知识,为跆拳道 运动的科学训练奠定理论基础。

第一节跆拳道训练与科学营养保障
针对跆拳道训练与科学营养保障,这里主要从训练期间的饮 食和饮食搭配两个方面进行阐析。
一、训练期的饮食
(―)时间和食物的选择
在跆拳道运动训练前,如果吃一些易消化的食品会有利于运 动能力的提高,较快消除疲劳。由此可见,不同食物在体内的消 化时间,对于一个人的运动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食物中脂肪的 消化时间最慢,糖最快。训练前应以高糖类、低脂肪的食物为主, 如面包、饭、面和水果等。这些食物既容易消化,又能提供糖原。 如果训练超过1小时,应以单、双糖食物,如水果、奶、米饭为主, 这些食物易被消化并及时供能。高纤维的食物也含糖类,如全麦 面包,但这些食物消化时间长,容易造
成训练时肚子出现不适。
在进行训练前进餐,进餐的时间应根据训练的时间和不同食 物的消化时间来决定。但基本原则是训练前所食用的食物能供 给运动所需的充足的营养和能量,而又不会在运动过程中造成肠 胃不适。高热量或高脂肪的食物,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被消 化。一般而言,正常的一餐食物需3~4小时的消化时间,才不至 于使人在运动中感到肠胃不适,而食量较少的一餐需2~3小时 的消化时间。少量的点心只需1小时就能被消化。
人在运动时对胃中的食物的感觉还会因运动的不同而会有 差异。如果是身体上下震动较大的运动,过量的食物就会令人感 到饱胀不适,那么就需要在运动前更早的时间进食,让食物有更 长的时间被消化,或者减少对食物的摄取,以减轻这些症状。所 以,训练前的饮食和进食时间应因人而异。每个人都需要在练习 时进行体验,找出最合适、最有效的食物和进食时间。
(二)食用的方法
- 训练前
早上训练前,很多人习惯于不吃早餐,这样参加训练时可能 会感觉很累、无力。因为经过一个晚上,人体内糖类的供应量不 足,所以早上进行训练应适当补充一些能量,可以吃一些苹果、全 麦谷片等低升糖指数的食物,喝些牛奶、果汁、豆浆等饮品,既可 以补充水分,又可使人有饱足感。如果你还想再多吃一点,则可 以加一片高纤维饼干或吐司。补充糖类的最佳时间应是在进行 训练前10〜30分钟,但在训练前和训练间要避免吃太多的脂类 食物。而如果训练前已吃过轻食(以碳水化合物为主的食物)了, 那么训练后的早餐分量不妨少一些。“不过饱”应当被视为饮食的 原则。
午间训练前,经过一早上的辛勤工作后,为避免训练时“饿得
头晕眼花”,在接近中午时,可以先吃些轻食填填肚子,以维持血 糖的浓度。如果不是太饿,暂时不吃也无妨,可在训练后再吃午 餐,但在训练前后需补充水分。一般来说,训练前吃含碳水化合 物的轻食,能使人在训练时精力充沛。结束训练后,不妨吃点含 碳水化合物的食物,这是帮助肌肉燃烧脂肪的动力来源,如谷类、 豆类等,都可以维持肌肉中的肌糖原。
晚间训练前,可在下午4~5点时或下班前吃些点心,以维持 血糖的浓度,储备运动精力。为此,可以先准备一些小包装的轻 食,如高纤维饼干、葡萄干、麦片等,但不可以大吃大喝。由于训 练后的几小时内,身体正忙着移除肌肉中未用完的肌糖原,此刻 可以吃些富含糖类的食物,如谷类、新鲜水果、淀粉类、蔬菜等。 晚餐则应该少吃一些,因为在晚上人的新陈代谢率较低,为避免 囤积多余的卡路里,应该对食量有所控制。
- 训练后
训练后应主动积极地补充运动时所消耗的能量和营养以促 进恢复,为明天的活动做好准备。因此,在跆拳道训练后的营养 补充主要应重点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 补充水分。跆拳道运动会使人体内大量的水分经出汗流 失而导致脱水,因为即使只流失体重的1%的水分,体温也会变得 更高,使人比较容易疲劳,如损失体重的3%的水分,就会显著地 影响运动的表现,所以在跆拳道训练后,绝大部分的运动员都处 于不同程度的缺水状态,需要积极地补充水分。
补充糖原。跆拳道训练后,应迅速地补充运动中体内消 耗的肝糖原。具体方法有:在激烈训练后的30分钟内,摄取含高 碳水化合物的餐点;依照自己的体重,每2小时供给约等于体重 1%。重量的碳水化合物,直到恢复正常的饮食;在恢复期进行训练 时,对碳水化合物的需求将会增加,所以每千克体重每天需摄取 8〜10克的碳水化合物,以维持肌肉最佳的肌糖原储存量;肌肉受 伤会影响体内肌糖原的储存量,所以可于恢复期最初的24小时 内,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摄取量;含碳水化合物的饮料、运动营养补 充品以及单糖类食物,可以为参与训练
- 提供一个实际及综合的碳 水化合物来源;含营养密度高的碳水化合物食物及饮料,因其可 以提供其他的营养素,所以这类食品对于训练后的恢复过程是很 重要的。
- 补充电解质。汗液中主要的电解质是钠和氯离子,还有 少量的钾和钙。在长时间训练,或者在酷热的天气下连续剧烈运 动数小时,大部分只会流失体内非常小部分的电解质,而体内的 储存会自动释放到血液中,以维持电解质的恒定。因此,在一般 性训练后,不需要特别补充电解质。对于例外情形,可以在训练 后,以稀释的盐水或是含高钠的运动饮料来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但一些含有酒精或咖啡因的饮料,因会增加人体的排尿,不仅会 降低人体内的水分,减少肝糖原的合成,而且还会影响受伤组织 的复原,对训练后的恢复有非常大的副作用,所以并不是理想的 水分补充饮料。然而,一些训练有素的运动员,或是常在酷热天 气下运动的人,其汗液中的电解质含量也会变得较少,所以,即使 他们的流汗量和平常人一样多,其流失的电解质要比平常人少。
二、饮食的搭配
合理的饮食搭配,对于人体的生长发育、增强免疫力、健身塑 形都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在进行跆拳道训练时,运动员由于体 力消耗较大,往往更需要进行合理的饮食以及时补充能量,在维 持机体正常需求的基础上保持正常运动训练的供能。因此,训练 期间的饮食搭配要保证所含营养素数量充足、种类齐全、比例适 当,并与机体的需要保持平衡。只有各种食物搭配合理,才能最 大限度地满足身体需要,从而达到促进健康的目的。
(一)饮食搭配的基本要求
合理搭配的饮食应该能提供足够的热能和各种营养素,满足 人体正常生理的需要,还可以保持各种营养素之间数量的平衡。
因而,饮食搭配要求能够达到热量的平衡和维生素供给充足。
- 热量平衡
热量是人体进行活动的能源,热能的供给应以消耗为准,热 能供给过多或不足都会影响健康,甚至引起疾病。长期热能不 足,会导致营养不良症的发生,表现为基础代谢降低,逐渐消瘦, 精神不振,皮肤干燥,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等等;而热能过剩,则 可造成脂肪在体内积累而形成肥胖。所以,饮食搭配中热量必须 恰当。热能是否恰当,可用体重的变化做粗略的估计。饮食搭配 中蛋白质、脂肪和糖的比例对机体的代谢状况和工作能力也有一 定影响。一般情况下,脂肪含量应少,糖和蛋白质相对较多。蛋 白质、脂肪和糖的合适比例按重量计为1 : 0.7 : 5。
2 .维生素充足
饮食搭配中的维生素十分重要。一方面,可以补充机体在运 动时损失的维生素;另一方面,合理增加维生素的供给量,可以改 善机体的工作能力,提高运动水平,保证运动质量,加速机体疲劳 的消除。但维生素的摄入量亦不应过多。经常应用过多的维生 素,对机体有不良影响。长期摄入过多的维生素,机体的维生素 代谢提高了,一旦饮食中摄取的维生素突然减少会产生维生素缺 乏症。机体摄入维生素时,最好从天然食物中摄取。如应用维生 素制剂时,最好用复合维生素。
按照热量和营养素标准,选择食物的种类和数量,即可组成 平衡的饮食。食物可以简单分为以下几类:粮食类,供给人体淀 粉、蛋白质、无机盐、B族维生素和纤维素;肉、蛋、鱼及大豆类,供 给人体优质的蛋白质、脂肪、部分无机盐和维生素;奶或奶制品 类,供给人体优质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A、维生素B
2和钙等; 水果和蔬菜类,供给人体维生素、无机盐及膳食纤维素。
(二)饮食搭配的注意事项
在训练时,由于代谢旺盛,激素分泌增加,排汗量增多,维 生素的缺乏会提前出现,这时容易出现运动能力下降、疲劳等不 良反应。因此,早餐应含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
合理地摄入热量,通常比不训练时稍多些。
训练前的进食,食物不宜过多,但要提供一定的热量,要 易消化,含有较多的糖、维生素和磷,少含脂肪和纤维素;训练后 的进食,量可以大些。
晚餐不宜过多,且不宜吃含脂肪和蛋白质过多以及刺激 性较强的食物,以免影响睡眠。
在冬天进行训练时,由于能量消耗过多,所以要加强能量 和维生素的摄入,可适当增加脂肪的摄入;在夏天进行训练时要 注意适时适当饮水。

第二节跆拳道训练与运动保健保障
一、运动损伤及处理
(一)挫伤
1 .挫伤简述
挫伤是指某身体部位受到外界暴力的直接打击而造成的运 动损伤。挫伤的症状一般有受伤部位疼痛、浮肿、有瘀血等,如果 挫伤严重,会破坏其他器官及组织的完整性。
挫伤的处理方法
受伤1〜2天内,应在伤口处用冷水、冰块、冷气雾冷敷, 起到消炎、防肿、止血的作用,也可用镇痛剂缓解疼痛。止痛后进 行包扎处理。
受伤两天后,肿胀和压痛消失,这时对伤口进行针灸、封 闭、按摩理疗及中药外敷等处理工作,促进伤口痊愈。
(二)出血
出血简述
出血分为两种情况,即外出血和内出血。外出血分为动脉出 血和静脉出血。内出血分为组织内出血、体腔出血和管腔出血。 组织内出血主要包括皮上组织出血和肌肉等出血,体腔出血主要 包括胸腔出血、腹腔出血与颅内出血,管腔出血主要包括胃肠 出血。
出血的处理方法
止血带
止血带主要用来处理外出血。皮管、皮带及其止血带是常用 的三种止血带。用止血带处理外出血主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 急救时可用布带绞绑代替捆紧止血。止血带应缚在出血部的近 端,压力不可小于200毫米汞柱动脉压力。如果压力太小,那么 只能闭锁静脉,动脉血依然可以通过,这时不仅不能止住出血,反 而会增加出血量。其次,缚止血带时,应先将出血的肢体抬高,然 后再用止血带,缚后肢端应呈蜡白色,如果呈紫红色则为止血带 使用不当。再次,缚上止血带后,上肢每半小时、下肢每1小时分 别放松一次,以免肢体坏死。最后,上肢应尽量避免用皮管止血 带,如果非用不可的话,使用时应多垫棉花或衣服,否则会引起上 肢的麻痹。
压迫
在出血点上直接加压是止血方法中最重要、最有效和最简单 的方法。出血点加压法可以闭塞血管(除大动脉破裂者外),防止 防御性血栓或血块发生。
充填
躯干的大伤口或不能用止血带的部位通常采用充填方法,运 动创伤中很少使用。主要用消毒纱布来充填伤口,从而达到压迫 止血的目的。
运动员在跆拳道训练中如果出现体腔出血,如胸腔或肝脏破 裂,通常会伴随严重的休克,医学上诊断体腔出血的主要方法是 查血色素、红细胞及血球容积。跆拳道运动员如果有严重休克, 要及时输血或进行手术治疗。
(三)腰扭伤
腰扭伤简述
腰扭伤就是通常所说的闪腰,这是跆拳道训练中较为常见的 急性损伤之一,通常在做腰部伸展或倒立动作时容易发生。腰扭 伤有以下几种情况。
腰部肌肉轻度扭伤:会有显著的疼痛感,脊柱不能伸直。 较重的扭伤是肌痉挛引起的脊柱生理曲线发生改变。
腰部棘上韧带与棘间韧带扭伤:受伤时会有局部突然撕 裂的疼痛感,腰伸展时疼痛感较轻,过度向前弯腰就会感觉疼痛 加重。棘突上或棘突之间有局限而表浅的明显压痛点。
腰部筋膜破裂:多发生在散棘肌鞘部和骼幡上、下缘,伤 处感觉明显疼痛,腰伸展时疼痛较轻,弯腰和腰扭转时疼痛感 加重。
腰扭伤的处理方法
立刻停止练习,开始卧床休息。休息时,为了减轻腰部的 疼痛感,放松腰部肌肉,可以在腰下垫薄软枕头。如果没有及时 休息,继续锻炼,就会造成慢性腰疼,腰扭伤会反复发生。
腰扭伤最好的治疗方法是热敷。具体步骤是用布将炒热 的盐和沙子包起来,敷在扭伤部位,每天敷两次。
除热敷外,针灸、拔罐、按摩、理疗等都是可供选择的 方法。
如果选用药剂治疗,西药用强的松,中药用五虎丹或跌打 丸,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肌肉拉伤
肌肉拉伤简述
肌肉拉伤也是跆拳道训练中常见的一种肌肉损伤。检查肌 肉拉伤部位的主要方法是检查肌肉抗阻力。具体做法是伤者收 缩受伤肌肉,外界施加一定阻力,在对抗过程中,哪个部位出现疼 痛感,即为肌肉拉伤部位。肌肉拉伤有轻重之分。轻者拉伤部位 感到疼痛、发硬、肿胀,伴有肌肉紧张或肌肉痉挛症状。重者就是 肌纤维断裂,伤者往往自己能感到或听到断裂声,然后出现肿胀、 出血、肢体活动受阻等症状。
2 .肌肉拉伤的处理方法
要详细分析伤者的病情,视情况而定。
如果伤者是少量肌肉断裂,应立即进行冷敷和局部加压 包扎,并抬高受伤部位,或者用中草药外敷。
如果伤者是大部分肌纤维断裂,首先要加压包扎,然后送 往医院进行手术治疗。
关节扭伤
关节扭伤概述
肩关节损伤
“肩关节损伤是指肩关节的反复旋转或超常范围的活动,引 起了肩袖肌腱和肩峰下滑囊受到肱骨头与肩峰或喙肩韧带的挤 压、摩擦和牵扯。''①
掌指关节损伤
掌骨、第一节指骨及一、二、三各节指骨共同构成掌指关节。 掌指关节损伤主要是由于侧向外力的冲击突然作用于手指而造 成的。掌指关节损伤的主要症状是伤口疼痛、肿胀、关节活动受
① 顾丽燕.运动医务监督[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9. 限,不能灵活伸屈等。跆拳道训练中发生掌指关节损伤主要是因 为练习场地地面过硬或
动作不到位所致。
掌指关节损伤具体可分为四种情况:第一是指关节副韧带损 伤,主要症状是局部出血、肿胀,关节呈畸形状;第二是掌指韧带 断裂,主要症状是指关节肿胀、畸形,并出现异常侧向运动和轻度 侧弯畸形;第三是手指关节挫伤,主要症状是疼痛、压痛、肿胀、活 动不灵活;第四是关节脱位,主要症状是关节不能伸直或畸形。
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
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主要是因为在跆拳道训练过程中,膝关 节弯曲引起小腿突然内收内旋,或脚固定时,大腿突然外展外旋 而造成的。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的主要症状是膝关节疼痛、肿 胀,伤处周围抽筋,膝关节不敢用力伸展,活动不灵活。如果膝关 节侧副韧带损伤严重,完全断裂时,膝关节将彻底不能活动。
关节扭伤的处理方法
肩关节损伤处理
第一,及时停止训练,将上臂抬起,适当休息;第二,主要的治 疗方法是按摩(推、揉、搓、滚等手法)、针灸、封闭与理疗,效果等 同,然后适当上拉肩部和上臂以锻炼肩关节;第三,如果肩关节损 伤严重,甚至肌腱断裂,需要及时将伤者送往医院做深度检查。
掌指关节损伤处理
第一,掌指关节轻微扭伤,稳定性正常者,轻轻拉引手指,外 擦舒筋药酒,然后把靠近伤侧的健指与患指用粘膏固定在一起。 第三天开始练习主动屈伸活动,并继续外擦舒筋药酒。
第二,急性关节损伤者应立即包扎固定,一天后可进行理疗、 按摩、外敷药膏等综合治疗。
第三,损伤后稍有侧向活动者,宜用一块弓形小夹板放在掌 侧将患指固定于半屈位,3周以后开始练习关节屈伸活动。
第四,损伤后有明显侧向活动者,应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手术 缝合处理。
第五,关节脱位者,可立即进行整复手法,整复工作要找经验
丰富的医生来做,整复固定2周。
第六,关节不能伸直或畸形者,若有肌腱断裂或撕脱骨折,宜 尽早处理,可根据情况采用保守治疗或手术缝合治疗。
(3)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处理
第一,膝关节侧副韧带轻度损伤者,内服消肿止痛药,外敷止 痛药膏。伤处痛感有所缓解后,再进行针灸、理疗或按摩。
第二,部分韧带撕裂者,局部伤处及时进行冷敷,然后包扎, 抬高受伤膝盖加以固定,内服止痛药;两天后进行针灸、按摩或理 疗。
第三,韧带完全断裂者应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手术处理,手术 后要积极锻炼,以便尽早康复。
二、运动伤病及防治
(一)过度紧张
过度紧张是指在跆拳道训练过程中,由于训练的负荷过大或 者超过了运动员机体负荷的承受能力而引起的急性病理性变化。 在跆拳道训练过程中,训练不足、体育基础较差、长期中断训练或 有某种疾病的运动员易发生过度紧张。
1 .产生原因
(1) 训练水平低。
(2) 跆拳道运动员的生理和心理状况不佳,准备不足或受到 了剧烈精神刺激后进行训练。
(3) 恢复伤病后的训练,因伤病较长时间中断训练,恢复后突 然或过于迅速地投入剧烈的训练中。
(4) 患有疾病,特别是患有高血压病、心脏病者,或急性病初 愈而未完全康复者勉强完成剧烈训练。
主要症状
过度紧张的症状主要有急性胃肠功能紊乱及训练应激性溃 疡,急
性心脏功能不全和心肌损伤,昏厥,脑血管痉挛。
3.处理方法
轻者,应安静平卧,并注意保暖,可服用热糖水或镇静剂, 一般的,经过短时间的休息即可恢复。
心功能不全者,应保持半卧姿势,保持安静,并针刺或掐 点内关、足三里等穴。
过度紧张至昏迷者,可掐人中、百会、合谷、涌泉等穴,并 及时就医。
运动性血尿
正常人的尿液中没有红细胞,而在剧烈运动后,显微镜下经 检验后无相关病理性原因的血尿称为运动性血尿。血尿属于一 种临床症状,全身疾病、泌尿系统及其周围器官的疾病、肾功能改 变是导致血尿的常见原因。因此,一旦发现血尿就要进行详细检 查,如检查后没有发现任何疾病,那么就是由剧烈运动而引起的 运动性血尿。
1 .产生原因
训练过程中,人体内有新的血液分配,大量的血液都流向 与锻炼有关的器官,此时肾脏的血流量就会减少,肾小球出现缺 血现象,导致血液中乳酸含量和肾小球通透性增加、过滤机能下 降,漏出蛋白质和红细胞,出现蛋白尿和血尿。
训练过程中,如果肾脏遭受震动或打击,就会引起肾脏充 血或损伤,从而导致血尿的出现。
主要症状
运动性血尿多在运动后即刻出现,其严重程度与运动负荷量 和强度有关,除血尿外无其他任何症状。出现血尿后,只要停止 运动,一般在三天内即可完全消失。
处理方法
凡出现血尿的跆拳道运动员,应停止训练进行检查。如
果属于运动性血尿,就要减少训练的负荷量,进行药物治疗。
如果属于器质性疾病,应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切忌再进行 剧烈训练。
运动性腹痛
运动性腹痛是指运动员在跆拳道训练过程中,因生理和病理 原因而发生的腹部疼痛症状。在跆拳道训练过程中,肝脾瘀血、 胃肠痉挛和膈肌痉挛是导致腹痛的常见原因。
1 .产生原因
训练水平较低、准备活动不充分或过度紧张引起。
空腹训练。由于胃酸或冷空气对胃的刺激引起胃痉挛。
饱腹训练。吃得过饱、过多或吃了较难消化的食物使胃 肠充盈、饱满,在剧烈的训练中受到牵扯引起胃肠痉挛。
训练节奏乱。训练的速度和强度突然过快和过大,以致 内脏器官和心肺功能赶不上肌肉工作的需要引起腹痛。
主要症状
一般运动性腹痛者会有无力、胸闷、下肢发沉等症状。腹痛 原因不同,症状也不同。运动性腹痛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第一, 如果腹痛由呼吸肌痉挛或活动紊乱引起,疼痛的性质多为锐痛, 肋部和下胸部是主要的疼痛部位;第二,如果腹痛由肝脾瘀血肿 胀引起,腹痛的性质多为钝痛、胀痛或牵扯性痛,左腹部是主要的 疼痛部位;第三,如果腹痛由胃肠道痉挛或功能紊乱引起,腹痛的 性质多为钝痛、胀痛甚至绞痛,肚脐周围、左下腹是主要的疼痛 部位。
处理方法
根据腹痛的性质、部位与训练负荷的关系,判断是由与训 练有关的生理原因引起,还是由疾病引起,做到有的放矢地治疗。
查明运动性腹痛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理。如果是 训练
引起的腹痛,应及时降低负荷强度,适当减慢速度,调整呼吸 和动作节奏,再用手按压疼痛部位,如果无效或疼痛反而加重,应 立即停止训练,请医生诊治。如果是疾病引起的腹痛,根据原发 疾病进行治疗。
(四) 运动性昏厥
运动性昏厥是指运动员在跆拳道训练过程中,由于脑部突然 血液供给不足而发生的暂时性知觉丧失现象。
.产生原因
(1) 剧烈训练或长时间训练后,大量血液积聚在下肢,回心血 量减少所致。
(2) 剧烈训练后引起的低血糖导致运动性昏厥。
.主要症状
如果发生运动性昏厥,轻者会出现全身无力、头昏耳鸣、面色 发白、恶心、眼前发黑、出虚汗等症状。重者会失去知觉、突然昏 倒。昏倒后,面色苍白,四肢发凉,脉搏跳动慢而弱,呼吸缓慢。 昏倒片刻后,会消除脑缺血,开始恢复知觉并逐渐清醒,但醒后精 神状态不佳,仍有头昏和无力感。
3.处理方法
(1) 昏厥后应迅速平卧,足稍高于头部,由小腿向心脏方向推 摩或拍击。同时用手指点压人中、合谷等穴位,必要时给氨水闻 嗅。如果有呕吐现象,应将患者头偏向一侧。
(2) 如果出现轻度休克,应在同伴的搀扶下慢慢走一段时间, 帮助进行深呼吸。
(3) 如果患者停止呼吸,应马上进行人工呼吸。
(五) 运动性中暑
运动性中暑是指人体的一种高热状态,多是在跆拳道训练中
运动员产生的热超过了身体的散热能力引起。通常在炎热的夏 季进行训练比较容易引起运动性中暑,常见的运动性中暑有热射 病、日射症、热痉挛和循环衰竭四种类型。
1 .产生原因
热射病是高热环境中的一种急性病。在跆拳道训练过程 中,运动员体内产生较多的热,如果天气温度和湿度较高,且空气 流通不好,就会影响体内散热。体内大量积累热量,会出现体温 大幅度升高,导致水、盐代谢紊乱,严重影响体内的生理机能以及 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活动,最终表现为中暑症状。
日射症是一种强烈的机体反应,主要由阳光直接照射头 部而引起。
热痉挛主要是由于训练中机体大量排汗,体内过多消耗 水和盐,以致电解质平衡紊乱而导致。
循环衰竭主要是由训练时机体失水过多,使血容量减少 而引发。
主要症状
运动性中暑的发生较为突然,中暑者有皮肤高热、干燥、呈粉 红色,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出现障碍等症状。
处理方法
如果中暑较轻,应及时对患者进行降温处理,迅速在凉 爽、通风的地方安置患者,使患者平卧休息,头部稍垫高,将患者 的衣服松解,进行全身扇风和冷敷头部,并用温水或酒精擦身,给 患者准备盐开水或清凉饮料,必要时服用解暑的药物。
如果头痛剧烈,应针刺或点太阳、风池、合谷、足三里 等穴。
如果中暑昏迷,应及时刺激患者的人中穴进行急救,并重 度推摩和揉捏患者的四肢,必要时应及时送医院进行治疗。

第三节跆拳道训练与科学医务监督
一、跆拳道运动员的自我监督
自我监督是指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对训练和比赛成 绩以及健康状况进行自我检查,并定期在日记中记录检查结果。 运动员自我监督的内容包括主观感觉和客观资料两个方面。主 观感觉主要包括一般感觉、睡眠、食欲、运动情绪等;客观资料主 要包括脉搏、肺活量、体重、出汗情况等。同时应结合训练内容、 比赛或测验成绩进行分析。运动员正常的自我感觉应该是精神 饱满、愉快、训练积极性高,训练后稍有疲劳,肌肉有酸累感,但休 息后很快就会恢复。如果运动员感到精神不振,困倦无力,容易 激动,局部关节肌肉酸软、麻木、疼痛,胸部憋闷、气短、腹胀、腹痛 等都属于异常现象。
运动员的自我监督有助于检查运动锻炼内容是否合理,方法 是否正确,运动量是否合适,身体健康状况和功能水平变化等情 况。在运动员自我监督过程中,需要观察并记录一些相应的指 标,这些指标包括主观感觉的指标和客观观察的指标。这些指标 对分析和掌握运动员训练和比赛时的身体状态,预防和早期发现 运动伤病,指导正确的训练和比赛计划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一)客观检查
运动员对自己身体状况的客观检查可通过简单的体格检查 与观察身体新陈代谢的方法相结合进行。客观检查的内容主要 包括脉搏、体温、体重、运动成绩、伤病情况、女性月经情况。
脉搏情况
运动员对自身的脉搏情况进行检查,可了解自身的心脏机能
状况和机体疲劳状况。脉搏检查一般测横动脉,也可按压颈动 脉,最常用的方法是槎动脉触诊。脉搏检查主要注意脉搏频率、 节律、强弱等变化。测量脉搏频率时,要注意内界和外界各种因 素对脉搏跳动频率的影响,通常运动员经过训练后,安静心率较 慢。此外,脉搏的跳动节律也是检查时应注意的方面。在训练时 期,如果每分钟晨脉比过去减少或无明显改变,节律齐,表明运动 员身体机能反应良好、有潜力;如果每分钟比过去多12次以上, 则表明疲劳未消除或机体存在病患;如果晨脉数比过去增加明 显,且长期未能恢复,可能是早期过度训练的反映;如果发现脉搏 节律不齐或有停跳现象,可能是心脏机能存在异常,应采用心电 图等方法做详细检查。运动员的脉搏,通常以30秒为计数单位, 但要分别记下3个10秒的数值。
体温情况
体温状况也是运动员进行自我监督时需要关注的重要方面。 通常来说,正常人的口腔温度为36. 5°C~37. 2°C,腋下温度较口 腔温度低0.3笆〜0.6笆。运动员体温会随着生理状态、昼夜时 差、年龄、性别、环境等不同而稍有波动。运动员在非运动训练时 的基础体温与正常人相同,在运动训练过程中,由于肌肉运动产 热明显,机体代谢率增加,运动员体温会略有升高。即运动状态 下体温略高,安静状态下略低,早晨4—6时体温最低,午后5-6 时体温最高,但在24小时之内,体温变化不超过1笆。
测量和记录体温的最佳时间是清晨醒来后活动开始之前。 长期记录体温变化有利于运动员判断自身新陈代谢情况,预测运 动成绩变化。另外,体温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运动员身体代谢水 平,比赛或赛前的紧张情绪也可使运动员体温升高。因此,体温 的变化可以反映运动员赛前的紧张状态。
体重情况
体重变化情况有助于观察运动员进行运动训练的运动量是 否适宜。体重综合反映了人体肌肉、脂肪、内脏器官及骨骼等生 长发育的情况,是评定跆拳道运动员身体发育的基本标准之一。 健康青少年的体重是相对稳定增长的。运动训练或者比赛后,体 重常常下降。体重下降的幅度
浏览1,60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