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念头为咏春中的基础拳法,其中 包含了咏春中所有惯用的手法。小念头 看似简单,却是咏春中的精华,咏春中 有“小念头不正,终身不正”之说,可 见其在咏春中的重要性。小念头手法主 要有梗(耕)、拦、摊、膀、伏、圈、 斩、拍8种,运用时可配合腰马自由组 合。小念头全套拳由二字柑阳马(开 马)起,以日字冲拳、摊手、伏手、膀 手、脱手至全套完结。小念头主要练习 桩马稳定,腿部和手部肌肉肌腱的伸展 柔软等基本功法,以及锻炼手部动作的 标准位置。
咏春寄语
咏春,
活着的遗传基因,
咏春拳非咏春拳,
乃是咏春拳之道用于搏击术完美的启迪, 咏春拳不只是在中国或西方,
尤其有人间的性格。
咏春拳的智慧,
如海洋一样浩翰深邃,
能网终各门派的精华;
但咏春拳的妙技又在于单纯精简,
因此,咏春,精于心,简于形。
多年以来,
咏春拳结集它诲人不倦的知识,
经历代传播者光大弘扬,
导引亿万众生,
在漫漫武坛之中找得迷失的本分, 使人获得智慧、武技,
乃至终极的觉悟。
为方便人们,
从存世咏春拳遗留知识中,
反思了解,拔萃就简,
修成味春拳。
咏春拳,是武艺最高的境界书, 它超越语言、国界和种族,
咏春拳之道在那里被浓缩,
并触及人们心灵的深处,
对武艺诸般困惑都给予了开示。
它将在我们羁旅的每一个驿站,
供有缘人参读,
或者,得一份悟武艺的田地吧, 而生活、工作、学习乃至整个生命, 都将在欲精进的咏春拳的修习中,
改观……
咏春拳作为我国南拳的一个组成部分,是 创拳使者经历了无数的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也 是我国南方独特的一宗文化遗产。
咏春拳和蔡李佛拳、龙形拳、侠家拳、白 眉拳、南枝拳、儒拳、佛家拳、刁家教、朱家 教、岳家教、昆它拳、练手拳等被称为广东十 三名拳。这些拳的共同特点是拳势刚劲,步法 稳健,上肢动作较多,且招势发劲有力,发力 有声。因此,有前辈将这些南拳武术概括为: 以象形为势,以意为神,以气催力,落地生 根,发力刚劲,并有较浓厚的攻防意识。
关于脉春拳的产生与发展,民间广为流传 的说法为,陈春拳是从广东邻近的省区传入 的,大抵自北而南,到了广东落地生根,便形 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脉春拳术流派。至今,陈 春拳在广东省内的各个地区,已演变成为多种 形式的隊春拳支系,诸如佛山隊春拳、广州咏 春拳,以及由叶问带到香港流传的叶问支系脉 春拳等等。
咏春拳术从一套女儿家的自卫术发展到实战技击之术,并在 数十年间发展到世界各地,成为国际间享负盛名的中国拳术,使 咏春拳已成为了现今最多外国人研习的中国拳术。咏春拳的起源 与发展一致被认定为:“起于严陈春,衍于梁赞,盛于叶问。”
叶问支系陈春拳术,鼓励弟子们多与人切磋,多去追求真 知,这其中尤以黄淳梁最为突出,得到叶问器重。后黄淳梁先生 获‘咏春讲手王之称’。他认为隊春拳不仅是一门格斗艺术, 更是一门学问,因此提出了 “咏春拳学”的倡议,这也是他对 自己众多的讲手经历的印征和总结,并带出了一大批优秀弟子。 随着咏春拳的传播以及咏春拳研究会的各种形式日益壮大,使更 多的人可以方便领悟和习练咏春拳。而如今学练咏春拳术的入来 自社会各层均相当众多,并经常有美欧及香港地区等门生有各沖 形式的交流咏春拳艺,佛山或其他海外地区也更是不断有咏春拳 术表演或竞赛,此实为咏春拳发展的一盛事。
隊春拳是我国南派拳术中的一种,广泛流传于广东以及东南 亚甚至其他国家和地区。由于过去武术界门户之见很深,各自保 守,咏春拳至今尚无较完整的文字总结。一些咏春拳名师相继去 世,更使咏春拳的一些套路失传,拳论失散。如今隊春拳在我国 以及世界各地广泛传播,抢救、挖掘、整理、研究这一传统武术 项目的工作,迫在眉睫,这是我们这一代武术工作者义不容辞的 职责。
为了进一步提高对咏春拳运动训练科学化的认识,进而依靠 科学组织训练的紧迫感和自觉性,充分发挥现代科学技术在咏春 拳训练中的作用,加快实现咏春拳运动训练科学化的步伐,近年 来,我国武术界工作者和教练员逐步开展了对咏春拳运动训练.
学化的研究。然而,对于脉春拳运动训练科学化这样一个内容丰 富的多学科大系统的探索,需要一个具有合理结构的专家群体, 运用各个主要学科知识、方法、手段,去研究,去探索。
因此,我们希望组织成一部知识结构合理的隊春拳图书,使 咏春拳的内容更加丰富,并构成有机的系统。《咏春拳术系列丛 书》,以对传统咏春拳术已有的基础理论研究成果进行应用性幵 发研究为主,同时又在许多专题中介绍咏春拳研究成果,使 《咏春拳术系列丛书》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用价值。
顾名思义,《脉春拳术系列丛书》,可以说是给现代人读的 武艺(道)经典,也可以说是“对现代人有益的武艺经典”,又 可以说是“符合现代思潮的武艺经典”。凡是对武艺有过迷思, 对武艺有过困惑,都适合阅读咏春拳全辑图书。
通过咏春拳,一个人可对武艺有更深刻的认识,然后依照咏 春拳等原则修行,使迷失、困惑得以解决。其中有大器、修习得 力的人,见证咏春拳最高境界的“无形无式%
咏春拳是最古老的,也是最现在的;隊春拳是最有历史,也 是最前卫的。脉春拳司以超越时空,契入人的心灵,除了在方法 上,使人能亲身证验得到提升与转化;在观点上,现在最热□的 武术中的问题等等,在咏春拳中也早都提到,历历可证了。
即使不完全修习咏春拳的人,认识咏春拳亦可以开发智慧, 有更深邃的思想,更美好的向往,更宽大的胸襟。人们更希望从 庞大的武术系统中找出有效的,能适合于人的武道。而咏春拳便 从这庞大的武术系统中解放出来,使武术成为一种心灵与实用技 巧相配合的精妙艺术,成为一种武术用于搏击术的哲学艺术。
为此,我们根据世界各地咏春拳爱好者的需求,有计划地练
始整理、编写了这套咏春拳丛书。在编写的过程中,我们以流传 的叶问支系为主的隊春拳为特点,并得到了各咏春拳前辈的大力 支持和协助,使这套咏春拳丛书得以成稿,在这里也对前辈以及 众多朋友,以及为脉春拳作出劳动贡献的所有的人员一并致谢。
在这里再次强调的是,编写本丛书是为了继承和发扬狙国宝 贵的文化遗产,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学习咏春拳,更好地为各国人 民的健康养生和修身养性服务。
浏览2,00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