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与要点:①高虚步亮掌时上体要挺拔,精神要集中。 ②击步时两脚要在空中相碰,向前要有冲力,同时要屈膝,以便使 重心下降,上体要顺肩、直腰。③仆步亮掌时抖腕亮掌、转体、下肢 变换成仆步三者要协调一致,上体挺胸直腰并微向前#U④由击 步挑掌衔接腾空飞脚、仆步亮掌时,步法要清晰,中闻勿附加多余 动作和停滞。
() 练习步骤:①击步接腾空飞脚的衔接练习。②腾空飞脚 下落时收控右腿落地的练习。③完整动作组合的练习。
易犯错误:击步时不能顺肩挑掌;接腾空飞脚时,跨步过 大或过小,影响起跳,致使踏跳急迫或滞缓;飞脚落地时,右腿过于 放松,形成不由自主的落地动作,_造成步法紊乱或附带多余的动 作。
纠正方法:挑掌时要两肩顺直,左肩正对前方;多做带击 步的腾空飞脚动作,克服自由助跑接腾空飞脚的习惯;腾空飞脚下 落时要收腹,注意控制好右腿的落地。
高虚步亮掌一旋风脚一马步砸拳
预备姿势:并步抱拳。
动作说明:①高虚步亮掌——左脚向前虚点地面成高虚 步;同时双手变掌从右下方向左上方摆臂,左掌亮掌与肩同高,手 臂伸直,右掌架掌在头顶,手臂伸直;头部左转,目视左方。&旋风 脚——左脚向左上跨一步,同时左手向前微摆,右臂伸直向后平 摆,右脚随即上跨一步.,脚尖内扣,左臂屈肘收至右胸前,同时右臂 向上、肉前抡摆,上体向左旋转并前俯;重心右移,右腿屈膝蹬地跳 起,左腿提起向左后.、上方摆动,上体向左后方旋转,同时两臂向 下、向左、后、上方抡摆;腾空后,身体旋转一周,右腿作里合,左手 在面前迎合右脚掌。③马步砸拳——身体在空中顺势左转后,两 脚同时落地,并随即屈膝下蹲成马步;同时,左掌变拳,收抱于腰左 侧,右掌变拳下砸,屈肘,拳背朝下,前臂近似水平,目视右拳(见图
2-10)。
后动作的关键。
易犯错误:接旋风脚时,两臂抡动僵滞,转动角度不够;接 马步砸拳时落地不稳造成不必要的附加动作。
纠芷方法:多做带有抡臂的旋风脚练习,上步时脚尖要内 扣;旋风脚落地时要稳健。
(三)高虚步挑掌一弧形步亮掌一腾空摆莲一弓步盘肘
预备姿势:并步抱拳。
动作说明:①高虚步挑掌——左脚向前虚点地成高虚步, 同时双手变掌,右臂在前,左臂在后,同时向上摆动到水平位置;挑 掌,目视前方。②弧形步亮掌——左脚向前跨半步,随之右手向下 摆动,右脚相继向前进一大步,右掌在迈右腿时向下、向右画弧回 收至腰间,左臂由后方摆过头顶至头前上方,目随右掌;右脚蹬地 单脚跳起,左腿随之屈膝提起收扣于身前,身体腾空;右掌在跳起 的同时,经左臂内侧向上画弧停于右上方,左臂顺势摆向身后,两 眼随右掌转视左侧,头部左转,右肩前顺。③腾空摆莲——右脚落 地,左脚随之在身前落步,右脚再上跨=步,脚尖外展,右臂同时下 落,左臂前摆;右脚蹬地跳起,同时左腿向上里合踢摆,两手于头上 击响,上体向右转动,身体腾空;右腿外摆,两手先左后右击拍右脚 面,左腿屈膝或直腿收控与身体左侧,上体微向右前倾,两眼随两 手动作转动;左脚落地,右脚随之转向右前方落地。④弓步盘 肘——两脚落地之后成弓步站稳,同时左臂摆至身体左侧水平位 置成直臂,掌变拳,拳心向下;右臂摆至身体前屈肘,大小臂成水 平,掌变拳,拳心向下,目视前方(见图3-2-11)。
要求与要点:①行步要成弧形,踏跳时,脚尖要外展摆莲 要腾空,击响要准确。②衔接不要有附加动作,落地要稳健。
&)练习步骤•:①在熟练弧形步的基础上衔接腾空摆莲。
预备姿势:并步抱拳。
动作说明:①高虚步推掌——左脚佝前虚点地成高虚步., 同时右手变拳收回于腰间,左手变拳从腰间向左冲出,目视左方。 ②旋子——左脚上一步,身体向左转180°,同肘右脚上跨一步,左 脚后交叉;同时双臂自然向左平摆,身体左转,右脚离地,左臂向前 平举,右臂向后下举;左手向下、向左抡摆,带动上体平俯并左旋 摆,右腿伸直提起,随之平旋,两臂伸直,随即左脚起跳腾空,身体
腾空摆莲的起跳与落地是衔接前后动作的关键,在练习中要专 门进行起跳与落地的训练。③练习时,可先做弧形步亮掌接腾空 摆莲的动作;待以上两个动作的衔接基本熟练后,再加弓步盘肘的 动作,逐步完成整个组合动作。
易犯错误:弧形步时手法与步法紊乱,成跑步状;腾空摆 莲起跳时右脚没有外展,致使旋转角度不够或转身不协调。
纠正方法:多做慢速度的分动作和分解的手法与步法的 配合练习,多做不加击响的向外跳转一周的练习,注意旋转的角 度。
(四)高虚步推掌一旋子一前扫腿一坐盘悬空后两腿伸直沿惯性平旋;然后右脚、左脚依次落地。③前扫 腿——落地之后随着身体的旋转重心下降,上体继续左转,左脚脚 尖外展,同时左腿屈膝后大小腿靠拢,以左脚前掌为轴碾地;右腿 平仆,脚尖里扣,全脚掌着地,直腿向前扫转一周;双臂自然向左平 摆。④坐盘——扫转一圈以后双脚不动,上体继续旋转成两腿交 叉,右腿在下、屈膝,大小腿均着地,脚跟接近臀部,左腿在上,横跨 于右腿上方,脚外侧着地,大腿贴近胸部;同时双手在胸前立掌交 叉,目视左方(见图3-2-a2).。
要求与要点:①做旋子时挺胸、抬头,身体在空中成水平 旋转,两腿稍高。②前扫腿时上体正直、重心平衡。③坐盘时头 正、颈直、挺胸、直腰、两腿贴紧靠拢。④动作要连贯、协调。
练习步骤:①在熟练步法的基础上做旋子,动作要协调, 多体会双臂带动身体平转的动作。②多做旋子落地后重心不变再 多旋转一周的动作,熟练之后重心下降做前扫腿的动作。③做完
整的组合练习。
易犯错误:双臂没有带动身体平转,双腿空中弯曲,身体 空中不能平转,落地不稳;向左转体、拧腰的速度慢,以致旋转无力 和腰腿动作脱节;重心不稳,动作不稳,两腿盘不紧,弯腰。
纠正方法:多做原地向左的双臂摆动练习;多做原地俯身 双臂摆动带动身体平转,并右腿提起平转的练习;强调头顶直,身 体直立,左腿支撑;多做高姿势的快速甩头、拧腰、扫腿动作的练 习,体会拧腰、扫腿动作的用力方法和如何使动作快速、连贯的要 求;加强静力性练习;加强膝、踝关节柔軔性的练习;两腿互相交替 进行练习。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拥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国武术内涵丰 富,博大精深。武术运动的形式可以分为功法、套路、格斗三种。 就武术的本质属性来说,展示攻防技能的格斗运动是武术运动三 种形式的核心。格斗运动又包含器械格斗、徒手格斗、徒手与器械 格斗三类。徒手格斗古称相搏、手搏、白打、手战等。
散打亦称散手,是现代武术运动中的对抗项目。散打运动的 基本技法包括打、踢、摔、推、拿等,运动员须依靠自己的身体素质 (包括体力、耐力)与攻防技术、战术等方面的能力打击对手,取得 胜利。运动员在发挥攻防技术和战术时,须正确运用散手的基本 姿势,即护掩人体的要害部位,并利用步法(进、退、跨、闪、击、垫) 和灵巧敏捷的移动来变化身法。选择姿势因人而异,一般应根据 本人的身型、身体素质、动作特长与战术运用等特点来灵活掌握。
散打运动的合理攻防基本技术主要包括实战姿势技术、基本 步法技术、进攻技术、防守技术、防守反击技术等。
徵打运动是中华武术的精粹,是武术中攻防动作的具体体现 和充分运用。从事这项运动可以培养人的勇敢、机智、果断、灵活 等意志品质,同时通过散打练习,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灵活 性,提高大脑思维的快速反应力及在高度紧张、复杂状况下自我控 制的能力,对身心具有极大的益处。
散打运动古老而又年轻。在远古时代,为了获取生活资料,或 通过部落间的战争,人们逐渐学会使用拳打、脚踢等初级格斗动 作。这个时期是武术格斗的萌芽时期。封建社会,格斗运动不断 得到总结、发展、完善。明代是武技集大成的发展时期,并于此期 间产生了各种武术流派和不同风格的套路技术,同时“打擂台”也 在民间流行。清朝末年,随着国门被西方列强打开,武术有了与外 国武技直接交流的机会。民国时期将徒手搏斗的武技进行了体育 化的尝试,其中就设有散手比赛,但由于没有规范化的规则,导致 最终难以普及。散打又称为散手,在中国历代有许多种称谓,如相 搏、手搏、白打、对拆、技击等。由于多种对抗都采用擂台的形式,
因此在中国民间还有“打擂台”之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武术运动得以继承和发展。1979 年,随着中国武术热的再度兴起,国家体委按照竞技体育模式,首 先在北京体育学院和武汉体育学院进行了武术对抗性项目的试点 训练,并于同年5月在广西区南宁市举行的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 会上做了首次汇报表演,同年,又进行了几次比赛。1982年制定 了《散打比赛规则》,1987年散打被国家体委批准为正式比赛项 目,并设“团体锦标赛”和“个人锦标赛”赛制。1993年“闯人”了 “七运会”,并于“八运会”设立三块金牌,同时,被列人“世界武术锦 标赛”竞赛项目。
现代武术散打运动是在积极吸收西方体育思想的塞础上中西 融合的产物,与传统的散打有着本质的区别。现代武术散打运动 对传统技击术进行了归纳、整理,舍弃了它们的具体形态,找出了 其中带有共性的规律,即把中国各拳种门派的拳法、腿法通过规
整,总结出了它们的基本运动形式。经过高度抽象,确立进攻技术 具有两种运动形式:一种是直线型运动形式,另一种是弧线型运动 形式。拳法以冲、掼、抄、.鞭为内容,腿法以蹬、踹、扫、摆、勾为内 容,摔法则根据“快摔”的要求和“无把”的特点,主要把握“破坏重 心”和“抡圈”的要点,创造出“接招摔”和“夹打摔”的方法。同时, 防守技术也划分为接触式防守和不接触式防守两种,散打从比赛 形式上采用了中国传统的“打擂台”的方式。在竞赛方法上采用三 局两胜制,先赢两局者即为赢家。散打运动的健身价值受到了足 够重视,实用价值得到了有意识的利用,完善了 育化的过程,步 人现代体育运动王国。
现代散打运动,是两人按照一定的规则,运用武术中的踢、打、 摔等攻防技法制胜对方的、徒手对抗的现代竞技体育项目,它是中 国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武术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套路 演练形式,另一种是格斗对抗形式。散打就是一种格斗对抗形式。 散打运动是一项较抜、斗智、斗勇的激烈对抗项目。在现代体育规 范指导下,通过锻炼,可全面提高身体素质,并可提高心血管、呼吸 循环系统的机能。同时,通过正确的引导还可强身立志,陶冶武 德。
第二节武术散打运动的特点及其作用
一、武术散打运动的特点
散打运动在最近十几年中的发展迅速,经过近30年的不断总 结、改进和提高,已经成为茵内外普及率较高的竞赛体育项目,在 各个级别的赛事中,涌现出许多优秀的运动人才,各种邀请赛、商 业比赛和大型运动会上的比赛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和参与。散打
运动如此普及,主要取决于本项目的特点和作用。
(一) 武术散打运动归属于体育运动
在现代文明社会中,不能让散手在狭隘的拼杀中去生存,应把 武术之精华融入简单易行的运动形式,使之不仅能自卫,而且还能 强身,这样才能有广泛的生命力,才能真正融入社会,走向世界。 散打的技法以增强体质、交流技艺、防身自卫、提高技术水平为出 发点,从传统武术的徒手搏击中提取动作,使散打成为一项体育运 动。
从现在的散打运动形式来看,散打与其他运动项目基本相同, 属于体育,但又突出反映出武术的特殊本质一技击性,同时又明 显地区别于以杀伤对手为目的的技击术,不包含致人于死地的绝 招、狠招。散打规则严格规定不准向对方后脑、颈部、裆部进行攻 击,也不允许使用反关节动作及肘、膝的技法,但可以运用武术各 种流派的技法。
(二) 武术散打运动孕育于优秀的民族传统之中
武术散打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是在中国特定的社会
历史条件下逐渐演变发展形成的,因此它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中国散打不同于拳击,也不同于跆拳道,更不同于用头顶、肘 撞、膝击的泰拳和不能用脚,只能用掉、拌、擒等技法的柔道等项 目。由于散打比赛设有擂台,故又不„同于西方国家有缆绳的自由 搏击,也不同于日本的空手道、相扑以及法国的忍拳等。武术散打 要求“远踢、近打、贴身摔”,这种形式不能简单理解为“过去形式”、 “历史形式”或“传统形式”。因为民族文化的形式有鲜明的时代 性,因此散打的形式也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变的、演进的。
(三) 武术散打运动的本质是对抗性运劫
散打运动的内在特点决定了它以搏击对抗的形式来表现,所 以,散打的基本形式就是对抗。这种对抗,是在双方掌握了散打的劈拳(以左劈拳为例):左势站立,左拳微回收,身体重心 稍后移;随即右脚蹬地,上体右转,同时左拳向上伸出,向右斜下作 鞭状劈击,力达拳轮,右拳自然收护于颌前。
鞭拳(以转身右鞭拳为例):左势站立,以左脚前脚掌为 轴,身体向右后转180°,右脚经左腿后插步;身体继续右后转,同 时以腰带动右臂向右侧横向鞭击,力达拳轮,拳心向下,自然收护 于领前。
左冲拳:右脚微蹬地面;身体重心稍向左脚移动;同时腰、 髋略向右扭转,左拳直线向前击出,力达拳面,拳心向下(或拳眼向 上),拳背与腕平。
右冲拳:右脚蹬地并向内扣转,随即转腰、拧髋,送肩右拳 直线向前击出,力达拳面,左拳自然收护于领前。
左贯拳:上体微向右扭转,同时左臂稍抬肘,前臂内旋向 前、向内弧形横击,力达拳面。大、小臂夹角约130°,拳心向下(或 向外右拳自然收护于颌前。
右贯拳:右脚微蹬地并向内扣转,同时右臂稍抬肘,前臂 内旋,借助转腰、合胯之力向前、向内弧形横击,力达拳面;大、小臂 夹角约130%拳心向下(或向外),左拳自然收护于颌前。
左抄拳:上体稍左侧倾,重心略下沉,左拳微下落,随即左 脚蹬地、上体右转,挺腹前送左髋,左拳由下向前上方屈臂勾击,力 达拳面;大、小臂夹角约90°,拳心向内,右拳自然收护于领前。
右抄拳:上体稍右侧倾,右拳微下落,前臂稍外旋,随即右 脚蹬地,扣膝合跨,微向左转体;同时,右拳由下向前上方屈臂勾 击,力达拳面;大、小臂夹角约90%拳心向里,左拳自然收护于颌
退步:右脚向后退一步,左脚用力蹬地迅速后退同样距
进步:左脚提起向前进一步,右脚迅速蹬地跟进同样距
基本动作和基本技术,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在没有固定套路的情 况下,在规则规定的范围内进行较技、较勇、较智的。
二、武术散打运动的作用
(―)健身防身
散打与其他体育项目相比,除健身以外,还具备实际用途。练 习者根据掌握的程度来发挥它的防身与应变功能。
因此,散打是一项体育运动v通过学习和训练,能够提高人的 力量、耐力、柔韧、灵敏等素质;同时散打又是一项对抗性育运 动,可以磨炼人的意志品质,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的锻炼。散打是 以双方互相对抗为运动形式,这就要.求练习者在实践中正确把握 进攻的时机,防守要到位,反击要及时,从而建立正确的条件反射j 同时还要针对不同的对手和双方临场的变化随机应变。坚持散打 训练,可强筋骨、壮体魄,提高应变能力,以及提高击打和抗击打的 能力,并最终掌握防身自卫和克敌制胜的技能。
(二) 磨炼坚毅的品格
散打训练中,在忍受强大外力冲击的同时还要主动还击,从开 始训练到实战的练习,可能发生的伤病包括肌肉靭带拉伤、软组织 损伤、内脏器官损伤和突发外伤等。同时,在训练和比赛时还必须 克服胆怯、紧张、焦虑和冲动等。因此,散打运动不仅能锻炼运动 员的身体机能,还能磨练运动员的意志,培养运动员排除万难,勇 于拼搏的高尚品质。
(三) 观赏性
任何体育运动项目必须具备一定的竞技观赏价值,这样才能 延续生命,而散打正是突出了这个特点。运动员之间斗智斗勇,具 备很强的观赏性。最近几年在我国沿海地区开展的国内优秀散打 运动员对抗赛以及与国外拳击运动员进行的擂台赛等都取得了很
武术套路•散打技法
好的成绩,对推动散打运动的普及有着积极作用。
第三节武术散打技术基本术语
武术散打技术基本术语是指描述武术动作的名称、要领、 要求、特点的专门性用语。它不是对武术动作的简单、形象的描 绘,而是用简明通俗的语言、文字,根据动作的结构特点对其性质 和形式进行确切说明。掌握好武术散打技术基本术语,不仅可以 简化文字说明,而且有助于正确领会动作贪义。同时,练习者掌握 适当的武术专业术语,有助于在学习过程中节省学习时间,简化学 习的程序,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为武术技术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 础。
(一)基本步法
以左姿为例。离。离。
侧跨步:左脚向左侧横跨一步,右脚脚掌内侧蹬地迅速向 左侧横跨跟进同样距离;右侧跨步与左侧跨步基本相同,仅方向相 反,且先动右脚。
闪步:左脚原地脚前掌碾动或向左(左前)跨步,随即身 体向左偏,右脚向左前方迅速跟上一步;身体右转约90°;右闪步 的动作、方向与此相反。
插步:右脚经左脚后向前上步,脚跟离地,两腿略成交叉 状,随之左脚向前上步,还原成实战姿势。
盖步:右脚经左脚前上步,脚尖外展,左脚跟离地,两腿略
成交叉状,随之左脚向前上步,还原成实战姿势。
垫步:右脚蹬地向左脚内侧并拢,同时左腿屈膝提起,随 即向前落步,还原成实战姿势。也可连续向前垫步。
纵步:两脚同时蹬地跳起,或身向前、后、左、右移动。
换步:前脚与后脚同时蹬地并前后交换,同时两拳也前后 交换成右实战姿势。
(二)基本拳法
以左姿为例刖。
平勾拳:以左平勾拳为例,左拳及肘关节上抬至与肩平
齐,随即左脚蹬地,上体向右拧转的同时,左拳向右侧屈臂勾击,力 达拳面,大、小臂夹角90°〜100%拳心向下,右拳自然收护于颌 前。
基本腿法
以左势为例。
左正蹬腿:身体重心稍向后移的同时,左腿屈膝提起,膝 盖向前,脚尖上勾随即以脚跟领先向前蹬出,力达脚跟;右腿直立 或稍曲支撑。
右正蹬腿:身体重心前移的同时,右腿提起,膝盖向前,脚 尖上勾;随即上体稍向左转,右腿屈膝高抬,以脚跟领先向前直线 蹬出,力达脚跟;左腿直立或稍屈支撑。
后蹬腿(以右后蹬腿为例):左势站立,身体向右后转180° 并稍前俯,两腿稍弯曲;随即右腿迅速屈膝抬起,脚尖勾起朝下,以 脚跟领先向后直线蹬出,力达脚跟;左腿直立或微屈支撑。
(«左踹腿:左势站立,身体重心后移,上体稍右转,同时左腿 屈膝提起,脚尖勾起,随即展髋,使脚掌正对攻击方向;继之迅速由 屈到伸向前踹出,力达脚跟,右腿直立或稍屈支撑,踹击结束时, 踝、膝、髋、肩成一条斜直线。
右踹腿:身体重心前移,上体左转的同时,右腿屈膝提起,, 脚尖勾起,随即展髋,使脚掌正对攻击方向;继之迅速由屈到伸向 128 .
前踹出,力达脚掌;左腿直立或稍屈支撑,上体可左侧倾。
左鞭腿:上体稍向右侧倾,重心后移的同时,左腿屈膝展 髋,大、小腿自然折叠,使膝盖内扣翻转并侧向提起,脚背绷直;随 即由屈到伸,大腿带动小腿从左向右前横弹,力达脚背;右腿直立 或稍弯曲,脚跟抬起内收。
右鞭腿:上体向左侧倾,重心前移的同时,右腿提膝并使 膝盖内扣,大、小腿自然折叠,脚背绷直,随即上体左转180°,右腿 一边侧抬一边由屈到伸,大腿带动小腿从右向左、向前横弹,力达 脚背;左腿直立或稍屈支撑,脚跟抬起内收。
勾踢腿(以右勾踢腿为例):身体重心前移,右腿稍提膝, 脚尖勾起;随即上体左转,右腿由屈到伸并向前、向左画弧擦地勾 踢,力达脚弓内侧,左腿稍屈支撑。
后扫腿(以右后扫腿为例):左腿屈膝全蹲,重心落到左 腿;脚尖内扣,脚跟提起,上体前捬,两手扶地;随即以脚前掌为轴 向右后方转体,带动右腿向左后方擦^&画弧,直腿后扫,脚掌内扣 并勾紧,力达脚跟。
横踢腿(以右横踢腿为例):重心移至左脚,右腿稍提膝, 收腹,脚背绷直;随即上体左转带动右腿由屈到直并向左做弧.线扫 踢,力达脚背至小腿下端;左腿稍屈或直立支撑,脚跟抬起随身体 左转后内收。
摆腿(以右摆腿.为例):重心移至左脚,随即上体右后转 360%带动右腿直腿由后向前弧线横扫,脚面绷平,力达脚掌,目视 右脚;左腿稍屈支撑,脚跟抬起随转体辗动,上体稍向左侧倾。
截腿(以右截腿为例):重心移至左脚,上体稍向左转;同 时右腿外旋提起却尖勾起并外翻,随即向前下方截击,力达脚掌; 左腿稍屈支撑,上体稍后仰。
基本摔法
以左势为例。
抱腿摔
抱双腿过顶摔:甲用左右直拳击乙头部;乙防甲拳,同时 迅速下潜,上左步,屈膝、弓腰,两手由外向内抱甲双腿跟部,左肩 前顶其髋、腹部;随即向前上右步,蹬腿、直腰、抬头将甲抱起,向后 摔倒。
抱双腿前顶摔:当乙抱住甲双腿,被甲下压防守时,乙迅 速屈肘,两手用力回拉,同时用左肩前顶甲髋、腹部,将甲摔倒。
抱单腿压摔:当乙抱住甲腿,被甲下压后背时,乙迅速用 右手屈肘回拉甲小腿下端,同时用左肩下压其腿跟部,将甲摔倒。
背向摔
夹颈过背摔(以左来颈过背摔为例):甲乙双方拳互击或 甲出拳击乙头部时,乙格挡防守,随即左脚上跨一步落在甲左脚 前,同时用左臂屈臂夹甲颈部;随即右脚退步至与左脚平行,背转 向甲方,两腿屈膝;用左侧髋部紧贴甲方前身,随即两腿蹬伸,向卞 弓腰、低头将甲背起后摔倒。
抱腰过背摔(以左抱腰过背摔为例):甲用左摆拳击乙头 部,乙用右手格挡防守,同时上左步,左臂抱甲腰部;背转向甲方, 屈膝用左侧髋部紧贴其前身;随即蹬腿,向下弓腰、低头将甲背起 后摔倒。
抱腿过背捧:甲用右正蹬腿击乙上体;乙闪身上左步,同 时左手抄抱其小腿,右手抓脚;屈膝,背转向甲方,将甲腿上抬到左 肩上;随即蹬腿,向下弓腰、低头将甲背起后摔倒。
接腿摔
接腿转压拌:甲用左侧弹腿踢乙腹部;乙上左步,左手抄 抱其膝窝处,右手抓其小腿下端,低头;随即撤右步,上体前俯并右 130 • 转,同时右手向内扳压,将甲摔倒。
接腿别腿摔:甲用左侧弹腿踢乙腹部;乙左手抄抱其膝 窝处右手抓握小腿下端;随即左脚上跨一步至甲右腿后,向右转 体,左腿别其右腿,将甲摔倒。
接腿打腿摔:乙抄抱甲腿后,随即垫右步,左腿抬起前伸, 随上体右转,左小腿打其右腿,将其腾空摔倒。
接腿勾踢摔:甲用右侧弹腿踢乙头部;乙上左步,左手抄 抱甲小腿,右手格挡;随即右手由甲右肩上穿过下压其.颈部,同时 左手上抬,右脚向前勾踢其左支撑腿小腿下端,将甲摔倒。
接腿上托摔:甲用正蹬腿击乙胸部;乙两手迅速抓握甲 小腿下端或脚踝,随即屈臂上抬,两手换托其脚后,同时上右步,向 前上方推举,将甲摔倒。
防守基本技术方法 以左势为例。
_接触防守
拍挡(以左拍挡为例):左手以掌心为着力点向内横拍,并 稍向右转体。
挂挡:左手(右手)握拳屈臂向同侧头部或肩部挂挡。
拍压:左手屈肘,以掌心或掌根为着力点由上向下拍压。
外挂:左手由上向下、向左后斜挂,肘尖朝外,臂微屈。
里挂:左臂内旋,左手由上向下、佝右后挂挡,肘尖朝前, 臂微屈,稍向右转体。
抄抱:左臂微曲并外旋由下向右上方.抄抱(里抱_)或向 左上方抄抱(外抱);同时右手屈臂前迎,掌心朝外。
不接触防守
撤步:重心后移,左脚询后回收半步,脚前掌着地。'
后闪:重心后移,上体略向后仰闪躲,两手的姿势不变。
浏览2,10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