棍 术
抱棍:两手开握、并握或两臂交叉握,将棍抱于体前或体侧。不得摇摆。
2•云棍:棍在头前上方或上方向左(右)平圆绕环一周。快速有力,力达棍
前端。
3•扫棍:棍稍在腰部以下平摆或以棍梢贴地、棍身倾斜抡摆。要求迅猛有力, 力达棍前端。
架棍:棍身横平或倾斜,由下向头上举起。
格棍:棍身竖直在身前向左(右)各挡,动作要快速用力。
6•盖棍:两手开握,棍横平,一手滑握使棍的一端由上向另外一侧下盖,棍身 仍成水平。
点棍:棍梢向下短促有力,力达棍梢。
崩棍:棍梢向上或向左右短促有力,力达棍梢。
9•撩棍:棍沿身体左侧或右侧和划立圆向前或向后撩出,速度要快,力达棍
前端。
10•绞棍:棍梢或棍把向内或向外绕立圆,动作快速柔和,力达梢端或把端,立 圆不要太大。
戳棍:棍梢或棍把直线向前、向侧或向后戳击,力达棍顶端。
12•击棍:棍梢或棍把平向左或右用力横打,力达棍端。
劈棍:棍由上向下劈,迅猛有力,力达棍前端。
提撩舞棍:棍法同撩棍,惟将棍连续向左右成立圆舞动。要求快速连贯, 不得触及身体。
立舞花棍:棍要贴近身体,速度要快,动作要连续。-
第六节武末基本狖和基本勖惟
武术基本功和基本动作的练习,是发展武术专项身体素质,为进一步学习武术 套路和提高武术运动技术水平打下基础的锻炼方法。它一般包括肩、臂、腰、腿、
手、步,以及跳跃、平衡等练习内容,是初学者和有一定武术基础的人不可缺少的训 练内容。通过基本功和基本动作的练习,能增强各关节、韧带的灵活性和柔韧性, 提高肌肉的控制能力和必要的弹性。
要练好基本功,必须贯彻从易到难、从简到繁、由浅人深的原则,逐步加大动作 难度,日积月累,逐步提高。拳谤说得好,“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练功得先从 基本功”。由此可见,要练好武术就一定要从基本功开始。
一、手型和手法
(一)手型
在武术运动中,手表现出来的形状称为手型。经常用到的手型有拳、掌、勾 三种。
1.拳
四指并拢卷握,拇指紧扣食指和中指的第二指指节。拳心向下叫平拳;拳眼向 上叫立拳。(图1-6-1)
要点与要求:拳握紧,拳面平,直腕。
拳的定位:拳心——五指向掌心弯曲的一面;拳背——手背的一面;拳面一 除拇指外的四指第三节指骨并拢弯曲形式的平面;拳眼--一-拇指和食指弯曲的圆 孔;拳轮——小指一侧螺旋圆窝。
四指并拢伸直,拇指弯曲紧扣于虎口处。(图1-6-2)
要点与要求:掌心展开,竖指。
掌的定位:掌心——手心的一面;掌背——手背的一面;掌指——手指的前端 (指尖);掌外沿——小指到手掌根外则的边沿;虎口——拇指和食指之间。
3.勾
五指第一指节捏拢在一起,屈腕。勾尖向下叫正勾手;臂内旋后举使勾尖向上 叫反勾手。(图1-6-3)
地方。勾的定位:勾尖 撮扰在一起的五指尖端;勾顶 腕关节弯曲凸起的
(二)手法
在武术运动中,采用各种手型完成技击动作的方法叫手法。
拳法
冲拳(前冲、侧冲、上冲、):拳从腰间旋臂向前快速击出为冲拳。
动作说明:右臂由屈到伸,当肘关节过腰后,小臂内旋,使拳从腰间向前猛力冲 出,高于肩平。同时,左肘向后牵拉,眼向前平视。练习时左右交替进行。
架拳:拳由下向上弧形上摆,架于头前上方叫架拳。 动作说明:右拳向左,向上经头前向右上方划弧架起,拳眼向下,眼看左方。练要求与要点:①挺胸,收腹,立腰。②出拳快速有力,力达拳面,做好拧腰、顺 肩、急旋前臂的动作。侧冲、上冲要求相同,唯方向不同。
习时,左右交替进行。
要求与要点:松肩,肘微屈,前劈内旋,力达前臂外侧。
劈拳(前劈、侧劈、抡劈):拳至上向下直臂快速劈去,力达拳轮、抡臂时,臂 要抡成立圆。
撩拳(正撩、反撩);拳自下向前上方弧形直臂快速撩击。力达拳眼或拳心 为正撩,力达拳轮或拳背为反撩。
栽拳:拳随前臂内旋螺形向下沉落时叫栽拳。要 求速度快,力达拳面。
砸拳:拳自上而下,先直臂后屈臂下砸为砸拳。
要求拳心向上,力达拳背。
掌法
推掌:掌由腰间旋臂向前立掌推出。
动作说明:右拳变掌,前臂内旋,使小指一侧向前猛力推去。臂要直,高与肩 平,同时左肘向后牵拉,眼向前平视。练习时,左右交替进行。
要求与要点:①挺胸、收腹、直腰。出掌快速有力,力达掌根,有寸劲。②推掌 时,要做好拧腰、顺肩、沉腕、翘掌等动作。
亮掌:臂微屈,抖腕翻掌,举于体侧或头上为亮掌。
动作说明;右拳变掌,经体侧向右、向上划弧,至头部右前上方时,抖腕亮拳。 前臂内旋,肘微屈,臂成弧形。掌心向前,虎口向前,朝下,眼随视右手。亮掌时,注 视左方。
要求与要点:抖腕、亮拳与转头要同时完成。
按掌:掌心向下,自上向下按去,力达掌心。
挑掌:臂由下向上翘腕立掌上挑为挑掌声。挑掌时力达四指。
穿掌(前穿、后穿、侧穿、上穿):手心向上,臂由屈到伸,沿身体某一部位穿 出为穿掌。穿掌时力达指尖。
勾法
勾顶:直臂由下向上或向前撞击时勾顶。
勾挂:直臂由内向外或由前向后拨挂叫勾挂。
步型和步法
(一)步型
在武术运动中,两腿表现出来的形状称为步型。经常用到的步型有弓步,马 步,仆步,歇步,虚步五种。步型练习主要是增进腿部力量,规范下肢动作和提高两 腿的稳定性。
弓步。
左腿屈膝前弓为左弓步,右腿屈膝前弓为右弓步。
要求与要点:①左脚内侧与右脚跟成一直线。②左腿弓,右 腿绷,挺胸,塌腰,沉髋。动作说明:左脚向前一大步,脚尖微内扣,左腿屈膝半蹲,膝 与脚尖垂直。右脚全脚着地。上体正对前方,眼向平视。两手抱 拳于腰间。(图1-6-10)练习方法:①原地静止性的弓步练习,慢慢延长时间,体会动 ®
作要点和增加下肢支撑力。②原地左右弓步交替练习。③行进间上步成弓步练 习。④结合手法的行进间练习。如弓步冲拳或弓步推掌等。
易犯错误:①后腿屈膝,拔腿。②上体前俯。
纠正方法:①练习时,后腿膝关节用力挺直,脚跟用力后蹬,同时加强膝,踝关
中(8或术简明教程
节的柔韧性练习。②注意头向上顶,髋部下沉。
马步。
动作说明:两脚平行开立(约本人脚长的3倍),脚跟外蹬,屈膝 半蹲,膝部不超出脚尖,大腿接近水平,全脚着地,身体重心落于两腿 之间,两手抱拳于腰间或侧平拳。
要点:挺胸、收腹,膝微内扣,脚跟外蹬。
易犯错误:①两脚之间的距离过大过小。②脚尖外撇。③凸臀,
上体前俯。
纠正方法:①先量出脚距离,然后再屈膝下蹲。②练习时注意两脚跟用力外 蹬,膝微扣。③注意挺胸,收腹,敛臀。
仆步。
仆左腿为左仆步,仆右腿为右仆步。
动作说明:两脚左右开立,右脚屈膝全蹲,大腿和小腿靠紧,臀部接近小腿,右 脚全脚着地,脚尖和膝关节外展。左腿挺直平仆,脚尖里扣,全脚 着地。两手抱拳于腰间,眼向左平视。练习时,左右交替进行。
(图 1-6-12)要求与要点:挺胸,收腹,沉髋。
练习步骤:与“弓步”相同。
易犯错误:①平仆腿弯曲,脚外侧掀起。②上体前倾。
纠正方法:①收单仆腿的膝外侧抵住墙根或其他物体,不让脚跟掀起。②练习 时先使上体正直然后再下蹲成仆步。
虚步。
左脚在前为左虚步,右脚在前为右虚步。
动作说明:两脚前后开立,右脚外展45度,屈膝半蹲,左脚脚跟 离地,脚面绷平,脚尖稍内扣,虚点地面,膝微屈,重心落于后腿上。
两手抱拳于腰间。(图1-6-13)要求与要点:①挺胸,塌腰,虚实分明。②练习时左右交替进 行,逐渐延长时间。
练习步骤:①手扶一定高度的支撑物练习。开始姿势可高一些,逐渐下蹲至大 腿接近水平。②与“弓步”相同。
易犯错误:①虚实不清。②支撑腿蹲不下去。
纠正方法:①支撑腿先下蹲,再将虚腿前伸,脚尖虚点地。②多做单,双腿或负 重的蹬伸练习,增加下肢力量。
歇步。
左脚在前为左歇步,右脚在前为右歇步。
动作说明:两腿交叉靠拢全蹲,左脚全脚着地,脚尖外展。右腿前 脚掌着地;膝部贴近左膝外侧,臀部坐于右腿接近脚跟处。两手抱拳于 腰间。眼向左前方平视。练习时,左右交替进行。(图卜6-14)要求与要点:挺胸,塌腰,两腿靠拢贴紧。
练习方法:与“弓步”相同。
易犯错误:①动作不稳,左右晃动。②上体前俯。
纠正方法:①练习时,注意前脚尖外展两腿贴紧。②上体保持正直后再逐渐 下蹲。
(二)步法
步法练习主要是增进腿部的速度,发展两腿移动和转换的灵活性。主要步法 有:上步,退步,盖步,插步,行步,击步等。
上步。
后腿向前迈步为上步。
退步。
前脚向后退步为退步。
盖步。
一脚经另一脚前,横迈一步成两腿交叉为盖步。
插步。
一脚经另一脚后,横迈一步成两腿交叉为插步。
行步。
两腿微屈,两脚迅速连续向前行步,每步大小略比肩宽,也可走弧线形路或 “S”形路线。要求挺胸塌腰,保持半蹲姿势。身体重心要平稳,不可有高低起伏现 象。脚落地时,先脚跟再过渡到全脚掌,然后再到前脚掌。
击步。
前脚蹬地向前上方跳起,后脚在空中碰前脚,然后后脚先落地,前脚后落地。 要求腾空时上体正直,并侧对前方,在腾空的最高点完成两脚的击碰动作。
三、肩臂和腰部练习
主要发展肩关节和腰部柔韧性,加大肩关节,腰部的活动范围,发展臂部力量, 可以提高上肢活动能力;为学习武术各种基本手法提供必要的专项素质。练习方 法有压肩,绕环等。而腰是身体的基础,“练拳不活腰,终究艺不高。”这句拳谚说明 腰在武术运动中的重要地位。练习方法有俯腰,晃腰,翻腰和下腰等。
(一) 肩臂练习
压肩。
面对肋木或一定高度的物体开步站立。两手抓握肋木,上体前俯并做下振动 作。也可由助手帮助做搬压练习。
要求与要点:挺胸,塌腰,收髋,两臂要伸直。振幅应逐步加大,压点集中于肩 部,增加外力时应由小到大。
耸肩沉肩。
并步叉腰站立,两肩同时向上耸起,然后再同时下沉。如此上、下交替练习。
要点与要求:头要端正,胸要放松。
开肩分肩。
并步叉腰站立,含胸同时两肩向前合抱,然后随展胸同时两肩向后开展,如此 开、合交替练习。
要点与要求:前合时,两肩只能前移,不可上耸;后开时,头要端正,不可前伸。
握棍转肩。
并步站立,两手正握小棍于体前,两手相距一定距离,以肩关节为轴,两臂由体 前经头顶绕至背后,然后再由背后经头顶绕至体前。
要求与要点:两臂始终保持直臂姿势,两手持棍的距离要保持不变。
绕环。
单臂绕环:左弓步站立,左手按于左膝上,右臂垂于体侧,右臂由下向上、向后、 向前绕环一周,然后再由下向后、向上、向前绕环一周。练习时,左右交替进行,左 臂绕环时,换右弓步站立,反之亦同。
要点与要求:绕环时两臂要立圆,上体要放松。
俯撑。
两脚并拢伸直,两手距离同肩宽,手指朝前直臂撑地,成俯卧。臀部凸起,体从 前向后移动,随即两臂屈肘,上体从后向下,向前移动,至两臂伸直,然后再从前向 上、向后移动还原。
要求与要点:①两腿必须始终伸直,上体贴近地面前移。②身体前后移动幅度 要大,初练稍慢些,以后逐渐加快。
倒立。
两臂伸直,两手距离同肩宽撑地,左脚蹬地,右脚摆动,靠墙做手倒立。
要求与要点:①两腿并拢伸直,两手不要移动。挺胸抬头、立腰。②逐渐延长 时间,熟练后可不靠墙。
(二) 腰部练习
1.俯腰。
前俯腰:两手指交叉,直臂上举,手心朝上,上体前俯,两手掌心尽量贴地。 然后手松开,抱住两脚跟腱处,逐渐使胸部贴近腿部,持续一定时间后再起立
要求与要点:两腿挺膝伸直,挺胸、塌腰、收髋,前屈体。
侧俯腰:两手指交叉,直臂上举,手心朝上,上体左转,两脚不动,然后上体 向左侧下屈,两手掌心贴地持续一定时间后,再起身做另一侧。
要求与要点:两膝挺直,上体尽量下屈。
翻腰。
右脚在前,左脚在后,屈膝下蹲成右歇步双摆掌。上体前俯,沿纵轴向右翻转 一周;同时两臂先左后右依次向下、向右、向上;向右轮绕成左歇步双摆掌。练习 时,左右交替进行。
要点与要求:上体必须沿纵轴翻转,翻转快而有力,两臂要立抡成圆。
下腰。
两脚开立,与肩同宽,两臂伸直上举。腰后屈,抬头,挺胸,两手向后、向下撑地 成桥形。
要点与要求:挺胸,挺髋,腰向上顶,桥弓要大,脚跟不得离地。
四、腿部练习
腿部练习一般有压腿、搬腿、劈腿和踢腿等方法。通过腿部练习,能有效地发 展下肢的柔韧性、灵活性和力量等素质。下面介绍压腿和踢腿两种。
压腿。
主要是拉长腿部的肌肉和韧带,加大髋关节的活动范围。压腿 的方法主要有正压、侧压、后压和仆步压四种。
正压腿。
面对一定高度的物体,并步站立。左腿提起,脚跟放在肋木上,
脚尖勾紧,两手扶按在膝上。两腿伸直,立腰,收髋,上体前屈,并向 前、向下做压振动作。
要点与要求:①直体向前,向下压振并逐渐加大振幅,逐步提高腿的放置高度。
侧对肋木,右脚支撑,脚尖微向外展,左脚脚尖勾紧举起,脚跟放在肋木上。右 臂屈肘上举,左掌附于右胸前,两腿伸直,立腰,开髋,上体向左侧振压。练习时,左
侧压腿。②压至有疼痛感时,可停住不动。
右交替进行。(图1-6-18)
要点与要求:①与正压腿第一点同。②逐步过渡到上体侧卧在被压腿上。
后压腿。
背对肋木,并步站立,两手叉腰或扶一定高度的物体,右腿支撑,左腿举起,脚 背放在肋木上,脚背绷直,上体后屈并做振压动作,练习时,左右交替进行。
要点与要求:两腿挺膝,支撑腿全脚着地,脚趾抓地,挺胸,展髋,腰后屈。
仆步压腿。
两脚左右开立,右腿屈膝全蹲,全脚着地,左脚挺膝伸直,脚尖内扣。然后两手 分别抓握两脚外侧,成左仆步。接着右脚蹬地,右脚伸膝,重心左移;左膝变屈,转
成右仆步。(图1_6_19)
要点与要求:挺胸,塌腰,沉髋,左右移动,尽量使臀部贴近地面,移动速度不要 过快。
踢腿(直摆性腿法)。
踢腿是腿部练习的重要内容,也是训练基本功的主要方面之一。通过踢腿练 习,可以提高腿部的柔韧、灵敏、力量、速度等素质。踢腿的方法有正踢、侧踢、外 摆、里合、后踢五种(弹腿、蹬腿在腿法中再详细介绍)。
(1)正踢。
预备式:两脚并立,两手成立掌,两臂侧平举。左脚向前上半步,左腿支撑,右 脚脚尖勾起向额前方猛踢;两眼向前平视。练习时,左右交替进行。
要点与要求:①挺胸、收腹、立腰、沉髋。②踢腿时,脚尖勾起绷落,腿过腰后 加速。
侧踢。
要点与要求:同正踢。预备式:同疋踢腿相同,右脚向前上半步,脚尖外展,左脚脚跟稍提起,上体右 转90度;左臂前伸,右臂后举。随即用左脚脚尖勾紧向左耳侧踢起;同时右臂屈肘 上举亮掌,左臂屈肘立于右肩前或垂于裆前;眼睛平视。踢左腿为左侧踢,踢右腿 为右侧踢。(图 1_6-22、1_6-23)
外摆。
预备式:同正踢腿相同。右脚向右前方上半步,左脚脚尖勾紧,向右侧上方踢 起,经面前向左侧上方外摆,直腿下落于右脚旁;眼向前平视;左掌可在左侧上方击 响,也可不击响。练习时,左右腿交替进行。(图1-6-24)
要求与要点:挺胸、塌腰、松髋、展髋。外摆幅度要大成扇形。
里合。
同外摆,唯有外向内做。(图1-6-25)
要求与要点:挺膝、立腰、松髋、合髋。里合幅度要大成扇形。
后踢。
双手扶肋木或一定高度的物体,并步站立。右腿支撑,左腿绷直,挺膝向后 上踢起,当大腿后踢过腰高度后,也可松膝,用脚掌去碰头部,练习时,左右交替 进行。
要求与要点:①挺胸、抬头、腰后屈②支撑脚伸直,后踢腿要与上身成环形。
扫腿。
<a衣术简明教莪 ①前扫腿
预备姿势:两脚并立,两臂垂于体侧。
动作说明:左脚向右腿后插步,同时两手由下向左向上、向右弧形摆掌,右臂伸 直,高与肩平,成侧立掌;左掌附于右上臂内侧,掌指向上。头部右转,目视右方。
(图 1-6-26)
上体左转180度,左臂随体转向左后方平搂至体左侧,稍高于肩;右臂随体转自然平移至体右侧,掌心朝前,掌指朝右下方。(图〗-6-27)
上体继续左转,左脚尖外撇。右掌从后向上、向前屈肘降落,同时左臂屈肘,掌 指朝上从右臂内侧向上穿出,变横掌架于头部左上方,拇指一侧向下。随即右掌下 降并摆向身后变勾手,勾尖朝上。在左脚尖外撇的同时,左腿屈膝,左脚跟抬起,以 左脚前掌碾地,右腿平辅,脚尖内扣,脚掌着地,直腿向前扫转一周。(图1-6-28)
要点与要求:头部上顶,眼睛随体转平视前方,上体正直。在扫转时,始终保持 右仆步姿势,保持身体重心平衡,右膝不要弯屈。
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①左腿屈膝角度不够,扫腿时重心太高。纠正方法:在 扫转起动的同时,强调左腿迅速全蹲。②身体重心不稳,左右倾倒。纠正方法:头 部上顶,眼睛向前平视,上体正直,左掌尽量上撑,用力提高旋转时身体的稳定性。 ③扫转时,拧腰与扫腿配合得不协调或用力不当,造成上体前后倾倒和扫转动作中 断。纠正方法:上体要正直,旋转起动时以拧腰带动扫腿;左大腿后侧要贴近左脚 跟.两腿间形成的右仆步姿势的角度始终不变。④扫转时的脚型不正确,使动作不 能充分发挥惯性作用,速度慢,扫转不够一周。纠正方法:仆步后强调右脚尖内扣, 向左拧腰,转头与扫腿动作要衔接连贯、协调
后扫腿
预备姿势:两脚并立,两臂垂于体侧。
动作说明:左脚向前开步,左腿屈膝半蹲,右腿挺膝伸直成左弓步;同时两掌从 两腰侧向前平直推出,掌指朝上,小指一侧朝前;眼看两掌尖。左脚尖内扣,左腿屈 膝全蹲成右仆步姿势,同时上体右转并前俯。两掌随体右转在右腿内侧扶地,右手 在前。随着两手撑地,上体向右拧转的惯性;力量,以左脚前掌为轴,右脚贴地向后扫转一周。
要求与要点:转体、俯身、撑地用力要连贯紧凑、一气呵成。上、下肢动作不要 脱节。
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①向右转体拧腰速度慢,以致旋转无力和腰腿动作脱 节。纠正方法:身体直立,左腿支撑,多做高姿势的快速甩头、拧腰、扫腿动作的练 习,体会拧腰、扫腿动作的用力方法和如何使动作快速、连贯的要领。②手扶地的 位置不对,右手没有插于右膝下方。纠正方法:强调上体右转,两掌掌指向右同时 扶地。
五、屈伸性的腿法
弹腿。
预备姿势:两脚并立,两手叉腰。动作说明:右腿屈膝提起,大腿与腰平,右脚绷直,提膝接近水平时,要迅速猛 力挺膝,向前平踢,力达脚尖。大小腿成一条直线,高与腰平,左腿伸直或微屈支 撑。两眼平视。
要求与要点:挺胸、直腰、脚面绷直,收髋。弹击要有寸劲。
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①屈伸不明显,类似踢摆动作。纠正方法:强调收髋,屈 膝后再弹出。②力点不明显。纠正方法:强调猛挺膝,绷脚尖。
蹬腿。
预备姿势:两脚并立,两手叉腰。
侧踹腿。 预备姿势:两脚并立,两手叉腰。动作说明:与弹腿同,唯脚尖勾起,力点达于脚跟。(图1_6_34) 要求与要点、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均与弹腿同,唯强调勾脚尖。
要求与要点:挺膝、开动作说明:两腿左右交叉,右腿在前,稍屈膝。随即右腿伸直支撑,左腿屈膝提 起,左脚里扣,脚跟用力向左侧上方踹出,高与肩平,上体向右侧倒,眼视左侧方。
浏览1,46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