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美学的历史流变

据史籍记载,中国早在约5 000年前就出现了各种兵器。之后,产生了练习武艺的简单制度,

“三时务农而一时讲武”(《礼记》),规定了训练时间和内容。“舞于羽两阶”(《尚书》)的集体操练 和“执技论力”(《礼记》)的对抗性比赛也开始出现。这些“以弓矢舞,持干戚舞”的娱乐性武舞, 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随着阶级社会的出现,一部分原本用于狩猎等生产活动的技能和工具,转而用于军事活动, 同时也产生了更多用于战争的新技艺和新武器。武术之美,悄然孕育其中。春秋战国时期,艺术繁 荣促进了美学观念的诞生。武术美学意蕴总体表现出“内道外儒”的特点,儒家与道家的互补体 现武术的审美特征。儒家“仁者爱人’观念的发展,逐步形成了武术传统武德。以老子、庄子为代 表的道家,追求超功利和精神绝对自由的审美境界,主张顺应自然、摆脱束缚获得自由以达到美的 境界。道家美学诸多命题,直接映射到中国武术理论与实践当中,使武术自身带有深奥的哲理,不 少知名武术家的技击招式也外显神奇之美。

秦统一中国后,军队有更多时间训练武技,而民间由于禁用兵器,而使擒拿、格斗、摔跤等徒 手武艺得到发展。《汉书•哀帝纪赞》已提到宫廷“武戏”,说明作为血腥杀人手段的武艺,已经具 有越来越多的娱人和自娱的游戏因素。从出土兵器来看,汉代表现为较成熟的雄健之美,重刀之 习起于汉代,之后短兵器迅速发展并传播到国外,同时出现剑舞、刀舞、双戟舞、钺舞等武术与舞 蹈的结合,并在宫廷或士大夫阶层中表演和欣赏,使武术之美具有更丰富的内容。魏晋南北朝时 期,美学和艺术探索的思想较为活跃。玄学的盛行和佛教的迅速传播,使人们摆脱了传统经学的 束缚,艺术实践更为丰富多样,重美轻善渐成潮流。魏晋南北朝时期与武术共同发展的有气功、导

引、养生术,此类早期的内家功法不仅具有强身保健的意义,还显现出理论色彩,如曹丕的《典 论》中就不仅论文,而且论剑。

隋唐武术的发展受到府兵制和武举制创立的影响,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这一时期,由于多民 族的融合,日本、朝鲜等外来文化频繁交流,以及其他种类的艺术形式,比如百戏、舞蹈、杂技的 融入,武术在这一和平安定的时期逐步脱离军事训练。艺术家也注意到武术之美,杜甫、李白等赋 诗赞美武术,书法家更从武术中获取灵感以启发艺术创造力。宋元古典美学的成熟,使美学意境 更为传神,把韵、趣、意境等作为审美理想,这种追求神韵美的观念,在武术中亦开始体现。元代 统治者仗弓马之优势取天下,深知武艺的功利价值,因而严禁民间“弄枪棍”“习武艺”,明令私藏 武器者治以重罪,并宣告“诸弃本逐末,习角抵之戏,学攻刺之术者,师弟子并杖七十七。”(《元 史•刑法志》)这虽然对武术是一个打击,但作为民间文化的代表,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并悄然潜 入元代杂剧之中,于是,唱、念、做、打成为传统杂剧的组成部分,演练技巧类似套路,从实用的武 术技击走向审美意蕴。特别是驻屯兵的推广,使得地方杂剧深人乡村各个角落,各种武术功夫在舞 台上得以美化,各种兵器变为艺术表演的道具,至今仍在我国西南地区大面积存在,武术成为戏 剧表演者最基本的训练内容。

明清时期武术发展尤盛,形成了较完整的体系。与古典美学相似,它也呈现出总结性的形态, 武术之美积淀、凝聚,形成了自己的特征。明代尽管在军事中开始使用火器,但战场上起主要作用 的仍然是传统的武艺。在民间,“只图取欢于人,无预于大战之技”的花拳虚套,却为群众喜闻乐 见。《耕余剩技》等专著中,以绘图的形式明确记载棍、刀、枪等套路技术,有实用技法,亦有花 法。戚继光虽强调武术实战,但在所著《纪效新书》中,也收入“三十二势,势势相承”的套路。武 术有了相对定型的套路,这就便于整体传授、观摩、交流、揣度和领会其独特的风格和韵味。套路 的形成,使各种技击格斗动作得以保存和流传,有利于传授和练习,也使武术之美更加鲜明地显现 出来。清初一度禁武,迫使武术融入隐秘的乡土社会,成为健体、防身的练习手段。少林寺、峨眉 山、武当山等寺院道观,成为武术继承、融汇、发展的据点。之后,武术新拳种、新流派如雨后春 笋般涌现,有的运用太极、八卦、五行学说阐释拳理,有的附会仙佛古人或模仿动物创立拳种,呈 现出万紫千红的灿烂景象。

二、武术审美的内涵

中国古典美学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一系列理论学说,如阴、阳、韵、气、神等的联系、区别与转 化,构成古典美学的思想体系。气一古人指构成宇宙万物的物质本原。气的运用,直接关系着作 品的艺术境界和风格,如曹丕所说“文以气为主”,主张创作之前坚持养气。因此,武术习练者通 过养气、练气、集气、运气以培养武术感悟,传达武术特有的韵味,进人不可言说的美妙境界。比 如,太极拳练到了一定层次,生理上的快感与精神上的享受合一,既养生又养气,武术审美意蕴可 以被自身感受到,也可以被旁观者所欣赏到。养气还是关于审美情趣的修养活动,武术讲究“外练 筋骨皮,内练一口气”。练武者要泛知各路拳种,精练一二,熟能生巧,在大量的实践中深人体会 所练主要拳种的精髓,才能逐渐“得气”,形成自身的独特风格,继承和发扬武术之美。

(一)韵

韵指超然于世俗之外的生动含蓄的风采气度。“韵”普遍用于绘画、书法、诗文等艺术领域, 成为写意艺术流派的理想美。董其昌《容台集》:“晋人书取韵。”韵,往往能表现出武术的含蓄之 美,于动作形貌中透出外在的风采。武术参与者,当其个人的意境融人分解的动作招式中,从而表 达对现实生活的独特审美感受和情趣,在中华武术中,如笔墨国画一般抒发情感,展现出习武者 的审美体验,这就可以说已达到“取韵”阶段。

意指主观意识、趣旨及其在作品中的艺术表现。情境融合与形神统一构成的意境,把武术的 欣赏者引入能够充分想象的审美空间,使有限、生动、鲜明的个别形式,蕴含于无限、丰富、深广 的审美内容之中。武术所追求的意境,也是在有限的形象中暗示出不可穷尽的象夕卜之象和景夕卜之 景。武术之美“呈于象,感于目,会于心,而口不能言;口能言之,而意又不解,划然示我以默会意象 之表。”武术家的具体技击动作,往往并非写实再现客观对象,而是会抒发自身感受,g卩“抒我胸 中逸气”。写意的原则导致武术对气质、神韵的追求,也促使武术动作虚拟化、程式化,而更接近 于表演艺术。《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武术习练者往往追求神形兼备,而更 高一层次强调传神而脱形。

(三) 形

形指可被感知的实体外貌。在中华武术当中,“形”指习练者的外形样貌及动作的形象。对于 练武者动作的基本要求是能够反映模仿对象的形貌,这被称为“形似”。形象化的真实模仿,可获 得具体、鲜明、逼真的审美效果,也是习练武术不可缺少的重要阶段。而不去进一步提高,达到传 神的意蕴,仅停留在形似的阶段,往往被视为习练者缺乏意蕴、浅薄直露,使武术欣赏者的联想受 到抑制,无法直观感受到武术传神之美。如今,武术家讲究的形神兼备、内外兼修,是其一大 特征。

(四) 阳刚、阴柔

阳刚、阴柔指中国古典美学表示不同风格美的两个范畴。《易经》认为,阴阳为万物之本。天 为阳物,地为阴物;天动为刚,地静为柔;天刚地柔,各有体性。在体育活动中,我们一般把男性之 美视为阳刚美,把女性之美视为阴柔美。而中华武术当中,刚柔是对立统一的,技击和套路武术讲 求刚柔相济、动静有序,达到相得益彰、和谐之美。这是因为武术思想家认为,阳刚与阴柔是完美

的统一。 »【武林人物】

董海川(1797—1882年),生于清代嘉庆年间,原名董明魁,清朝河北省文安县朱家务村人。八卦 掌拳术的创始人和主要传播者。

董海川身材魁梧,臂长手大,臂力过人,擅长技击。少时家贫,自幼嗜武,年轻时因误伤人命,奔

走他乡。相传在安徽九华山得遇“云盘老祖”传授其技,创立了八卦掌。

清朝咸丰年间,董海川流落京师,有传为隐姓埋名成为太监,到王府当差。董海川在王府当差 时,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才为人所知。一日,太极拳名师杨露禅奉召在肃王府与府中拳师比武,连战 连胜,最后竟将一拳师掷于园网之上。是时,董海川手托菜盘由此经过,立即飞身上网救起拳师。董 海川遂与杨露禅相斗,双雄对峙,胜负难分。从此太极拳与八針掌各立门户,桃李盈门,流传后世。

董海川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冬季逝世,原葬于北京东直门外小牛房村旁,1980年迁葬京西万安 公墓,有碑铭数幢环墓前后,后世编有多种崇尚董海川武功的传奇故事,其中以武侠小说《雍正剑侠 图》影响最广。该书中以童林(字海川)影射董海川,给董海川生平和八卦掌渊源染上了一层神奇 色彩。

浏览473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