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养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从而 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健康发展的教育活动。武术套路教学具有体育教学的一般特 点,即教师明确地、有计划地向学生传授各种技术与技能,使学生通过身体反复练习与思维活动 相结合,掌握这些技术与技能,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目的。但是,武术套路作为一种特殊的 体育运动,其学习也具有相对独立的特点。

一、讲求武德学习与技术学习的融合

武术除了具有一般体育的健身功能外,本身也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手段。武术长期受到以儒家 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体系的熏陶和影响,武术本身维护着最本源的文化信仰和天人合一的 文化生态系统,它所包含的文化多样性和文化记忆的丰厚深刻性,远远超过了外人对它的界定(一 种体育)。武德是一个习武者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强调习武要“仁爱”“守礼”“信义” “谦让”, 讲求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宽厚、包容,以求人际和谐。在当代和谐社会的目标下,武德中丰富的精神 内涵更是得到进一步发扬,尊师爱友、诚实守信、见义勇为等品德,已成为构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的重要元素,武德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疑应予以继承和发扬。千百年来,武 术与武德相伴而行,习武者依其修养身心、规范举止、品评善恶。武术学习与武德学习历来就水乳 交融,两者互为依存和促进。如今,我们更要注重武德学习与技术学习的有机融合,通过武礼、武 技、武理等方式将武德渗透于武术套路学习的全过程,以成为武德高尚、武艺精湛的新时代武术 人才为目标,为弘扬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贡献。

二、注重动作规范性,突出不同项目的风格与特色

在武术套路学习中,注重动作的规范性应作为学生学习的首要条件。武术套路内容丰富,各个 项目独具特色。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必须掌握动作的规范性,避免因动作的不规范而造成无项目 特色的缺憾。如武术套路中少林拳与太极拳项目的运动特点就各有不同:少林拳要求刚健有力、 动作迅猛,即所谓“起手连珠炮,拳打一气连”;而太极拳则讲求柔和缓慢、绵绵不断。因此,在练 习中,注重动作的规范性,突出不同项目的风格与特色,是学习、掌握和领悟武术套路的又一学习 特点。

 

武术套路项目繁多,内容丰富,特点也不尽相同。套路方向路线变化多、往返折叠。学生可以 通过教师直观、形象地演示建立动作的表象,在反复模仿练习的基础上,能够较快地掌握动作, 进而完成对组合动作或套路的学习。同时,武术套路具有鲜明的“内外合一”的特点,不仅强调 手、眼、身、步等外在形体活动,也注重精神、心志、意向等内在的心智活动和气息的运行。

结合攻防含义进行练习

攻防意识是武术区别于其他运动项目的鲜明标志。无论何时,攻防技击含义、内外兼修,始终 是武术经久不衰的生命线。武术套路的学习与练习都必须以体现武术的本质特征为前提,失去了 武术的技击含义,丢掉了武术所特有的精、气、神,再精美的动作也会失去武术的精髓,而不能称 其为武术。因此,在武术套路的学习过程中,应注意老师结合武术动作攻防含义进行的讲解示范, 了解动作的攻防意义,加深对动作的理解,提高学习武术的兴趣,力求正确掌握动作。

武术自身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不可避免地使武术有别于其他的体育项目,因此,武术学习 除遵循体育运动训练的一般原则以外,还有其自身的原则。

内外兼顾原则

内外兼顾原则指在运动训练中,运动员要注重外形动作的表现与内在气质结合的特点,达到 神形兼备、内外统一的训练目的。武术是一种特殊的体育运动,具有鲜明的“内外合一”的特点, 不仅强调手、眼、身、步等外在形体活动,也注重精神、心志、意向等内在的心智活动和气息的运 行。通过武术动作的表现,反映武术的劲力意识、攻守意识、运动节奏和风骨神韵,内与外,形与 神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无论武术动作姿势做得如何工整端直,但只求“形似”还不能称之为 真正的武术。因此,在训练时要注重外在形与内在神的统一,做到两者兼顾。

二、突出风格原腳

武术是一种隐含艺术的体育运动,如武术套路长拳的舒展大方、刀的勇猛泼辣、剑的轻快潇 洒、太极拳的稳重柔和、少林拳的刚健有力等,不同的运动项目都有其显著的风格特点。无论是

 

表现雄浑、奔放的阳刚之美,还是体现含意绵绵、烟云舒卷般的阴柔之美,都应该风格突出,给人 以鲜明的印象和强烈的感染力。

武术学习中不仅要表现出不同武术项目的风格特点,还必须从自己的个体特征出发。每个人 的身体形态、训练水平、技术风格均有差异性。所以套路风格要与自身风格相互融合,在训练时 要根据自身的特点确定套路动作,以凸显个性魅力。例如,弹跳力好、灵活性强的运动员就要以 跳跃、技巧性动作为优势进行展示,而柔韧性好的运动员应在腿法与平衡动作方面独占风采。总 之,武术动作的演练要与运动员的技术特长相融合,扬长避短,形成运动员独具特色的技术 风格。

三、系统的不间断性原则

系统的不间断性原则是指,训练全过程从初期训练到出现优异运动成绩,直至运动寿命的终 结,都应按照一定的顺序,持续地进行训练。

武术的技术有其本身的内在联系和各自的体系,技术水平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而是逐渐由低到高的渐进积累的过程。运动员掌握的技术实质上是暂时性神经联系的建立,是条 件反射、动力定型的形成,训练中断就会使建立起的暂时性神经联系逐步减弱中断,条件反射消 退,已掌握了的技术、战术就会生疏,以致产生各种错误。只有通过系统、持续地训练,运动员的 训练水平,才能逐渐得到提高和巩固。因此,贯彻系统的不间断性原则,是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和 获得优异成绩的保证。

武术学习方法是指在武术套路学习过程中为实现学习目的、完成学习任务而采取的活动方式 的总称。它是指学生在教师教学引导下,掌握武术套路的基本技能,获得身心发展的方法。常规的 武术套路学习法主要包括学习中常用的语言法、观摩法、完整法、分解法和纠正法等。

一、语§法

语言法是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教师各种表达方式的语言教学,掌握学习内容和进行练习的 一种方法。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大量信息传递是靠语言来完成的。因此,语言法是武术套路学习中 广泛被运用的方法之一,主要形式有默念和自我暗示等。

二、观摩法

观摩法是指在体育学习中通过一定的直观方式,借助视觉、听觉、触觉和肌肉本体感觉等感 觉器官来感知动作形象、结构、要领、完成方法以及时间与空间等,从而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的 一种方法。武术套路学习中常用的观摩法包括观看动作示范、多媒体等。

(一) 观看动作示范

动作示范是教师(或指定的学生)以具体的动作为范例,使学生了解所学习动作的形象、结 构、技术要领和方法,指导学生进行学练的方法,是武术教学中常用的直观方法。武术套路内容 丰富,各个项目的技术动作也较复杂。如武术套路的教学,一套徒手套路的组成就有几十个动作, 而且每个动作又包含有许多个分解动作。因此,通过观看示范把所学的内容变为直观的形象,教 师做一个正确的动作示范,学生马上就能对所学的动作进行模仿练习,便于学生建立动作的表 象。同时,高质量的动作示范,不仅能使学生从直观的感性认识获得正确的动作全貌,形成完整的 概念,而且还能激发学生建立学习和练习的兴趣。

动作示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因此,为了突出示范的目的,取得更好的效果,进行动 作示范时应注意示范位置的选择、示范与讲解和启发的有机结合、示范面的运用和领做示范等。 教师示范位置的选择应根据学生的人数和队形来决定,以尽量让全体学生看得见为原则;教学中 经常采用的示范面有正面、背面、侧面和镜面四种;教师可以根据动作的难易程度选择慢速示范、 常速示范和快速示范三种示范速度;同时教师要将示范和讲解有机地结合起来,武术教学多采用 边讲解、边示范,先讲解、后示范或先示范、后讲解的教学方法。

(二) 教具或模型演示

教具或模型演示是指学习中利用挂图、图表、照片及其他学习工具等直观方式再现动作的方 式。它可以使学生生动、具体地了解动作的形象、技术结构和细节以及动作技术的完成过程。如武 术教学中的“旋子转体720° ”和“空翻转体”等高难度动作,示范难以充分显示动作的结构、过 程、重点时,就可以采用挂图、照片等学习工具演示进行学习。在采用这种学习方法时,要有明确 的目的性,并注意演示的时间和顺序。

(三) 多媒体演示法

多媒体演示法是以现代媒介为手段,使学生获得生动的感知和提高积极性的一种现代学习模 式。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多媒体和网络等手段与途径的辅助学习已经广泛应用于体育学 习中。借助多媒体教学可以完整、准确地再现和重复动作,同时对一些复杂的技术动作,可以采取 慢放,甚至定格于某个环节,使学生更加生动、深刻地认识动作结构和掌握技术特点。通过多媒体 学习,不仅改变了学生被动接收信息的模式,而且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质量 有积极的作用。

 

完整与分解学习法是体育学习中常用的方法,它既是教师教授动作技术的教学方法,也是学 生学习和掌握动作技术的练习方法。

浏览505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