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对方强点,突出我方强点的指导方式

从对方队员的强点,指导我方队员应采取何种方式遏制对方,技术上是以 拳破腿,或是以腿破拳,关键是要寻到对方的弱点,采取措施,迫使对方将自己 的弱点暴露出来,如对方善长腿法,我必须以摔克之,若我方摔法一般水平,而 拳法好,就采取格挡后打拳;从距离上要和对方保持远距离,不给对方进攻我或 偷袭我的时机,或近距离,不给其发挥腿的机会。如若对方善用右(后,以正架为 例)横踢进攻时,我则向其左方向移动;若其善于在(前,以正架为例)模踢时,则 向其右方向移动,以增加其弧度和打击距离,进行有效的防守。若发现对方体力 不太好,与我打技战术时,在这种情况下,我方应采取猛攻猛打,将对方体力防 线冲垮;若对方体力好,欲与我拼打,我方则应巧打技术战术,想法控制对方。不 给对方发挥体力的余地,或打完即走,不与其拼。

扬我强点,隐我弱点的指导方式

强点只有在特定的距离地点、时间条件之下才能是强点,弱点同样表现 在特定的环境之中,孙子曰:“善攻者,攻于九天之上,善藏者,藏于九地之下。” 强点,具体表现为,它是队员自身技能的强点:比如说,在散打的拳腿、摔技术 中,拳法是你的绝招(强点),或者说从进攻方式上讲,强攻是你的强点(也就是 说你善打进攻),可能反击是你的弱点;另一种是说,在你对对方的竞赛中,你的 拳比他的拳法好,而你的腿法和摔法不如他,这样你的强点是拳法,弱点是腿法 和摔法。采取的战术应该是以拳法进攻为主,或以腿法引诱对方后,用拳法反 击,给自己拳法留有较大的空间活动范围,同时,不给对方腿法和摔法的机会, 让对方跟着我的战术思维和节奏打,这样我方就占有了主动性。或打完拳,我主 动抱住对方,主动防摔。在寻对方的弱点时,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进攻或反击, 迫使对方暴露出自己的弱点,从而攻其弱点,迫其强点向弱点转化。我则以强点 带弱点,将弱点变强点。并且强弱的划分,也是相对而言的,强弱对队员自身,有 一定质和量的差异性。但竞赛中对象不同,则强与弱的发挥效果就不同,运用方 式也就不同。在这较短的时间内,用精炼的语言,表达出指导的意图,给队员讲 出对方的弱点和强点,讲出下局开始应采取的作战战术。若队员一直在场上处 于主动领先状态,教员可采取鼓励的语言,如:很不错、继续发挥自己的强点,同 时,指出应注意的问题,让队员想法寻找对方的弱点即可。若自己的队员紧张,

没有放开打,而输了此局,教练只讲“其实你打的很不错,只要放开点就贏了。” 教练员要善于利用队员的特点,用鼓励法和激将法,使其全身心地投人到竞赛 之中。另外,教练员尽量不要给队员讲非要用什么战术,只要从战略战术上指挥 即可了。具体技术要队员上场后,据对方变化而变化。

图片221

应变性

散打竞赛,每场各异,只有灵活运用技、战术,才能战胜对手。

教练员的临场指挥具有很强的应变性,教练员应根据场上的变化和竞赛双方的 特点,及时有效地制定出新的作战方案,达到敌变我亦变,并使我方的技战术变 化突然、周期性短,不给对方适应的过程,一套战术,接一套战术,打破对方的常 规,出奇不意地战胜对方。若对方占有场上的主动时,我应急中求稳,以不变应 万变的同时,迅速掌握对方的变化周期性,攻防变换的特点及时间差,在其交换 之际,切入对方要害打破其规律性。如对方善长拳法,我则以拳虚而腿实攻击对 方,待对方改变战术以防我腿为主时,我再以腿虚为拳实,若对方采取打防守反 击战术,我方则以伴攻而诱敌,待对方出击时,我猛击之,等等。要虚实结合,让 对方真假难辨,达我战术目的。

(三) 预测性

预测性是教练员在临场指挥时对竞赛过程、竞赛结果的预测,包括赛前预 测、赛中预测。

赛前预测,是教练员根据对方队员的间接或直接材料与已方队员的状况对 比,进行的预测。

赛中预测,是在竞赛中,教练员根据上场比赛或上局比赛队员双方的实际 情况,而制定的下一局的战术、策略。预测具有一定的冒险性和鸾异性。赛中预 测比赛前预测更具有可靠性,更具有指导意义。教练员通过上局的竞赛,可以观 察到对方上局的优缺点,并且,可以预料到下局对方所采取的战术、招法。透过 现象看本质,从对方队员和教练员表情、语言,内心世界的微小变化中判定出其 目的性,不但分析自己队员,同时充分分析对方队员,达到“知彼知己、百战不 殆”的目的。

为了确保预测的实效性,教练员要善于进行换位思考,即站在对方的角度 对自己的战略战术进行反思,采取相应对策,夺取胜利。

如2001年全国首届人民警察武术搏击大赛女子55公斤级冠亚军决赛时, 我队宋春英对福建蓝枝香一场比赛,通过几场的比赛,我看得出蓝的腿法较好, 但力量小,而宋的拳重,腿法也能打出,摔法及力量要比对方好,在这种情况下, 我为其制定了战术:

散打训练与竞赛的战术

第一局采取拼打战术;重创对方的体力,若胜了再说第二局,若败了,则第 二局仍采取拼打战术,因宋的体力比较好,第一局胜了,当时双方的心理是: 我方:我们已领先,占有主动,也想第二局获胜而结束比赛,但事实是不可 能的。一方面,对方上场后会竭尽全力去拼,有背水一战的打法;第二方面,是冠 亚军决赛,是比技术、战术、体力、心理综合运用能力,若不是比分差距很大,一 般从裁判心理应打三局,根据以上分析,加上我较了解自己的队员,其耐力好, 意志品质强,故我决定采取,第二局不准备胜对方,逆其道而行之,一般人的心 理想胜,速战速决,而我方则采取打持久战的指导思想,采取放松调整打法,打 完即走,拖对方的体力,第三局再拼打,结果第二局对方获胜,但其体力几乎消 完了;对方的显著心理就是,全力以赴争取第二局获胜,然后再采取战术、想法 赢第三局。第三局,一上场,我方采取猛攻拼打战术,突出重拳重腿的强点,同 时,以拳、腿、摔、膝立体进攻;达长短结合、上下结合、打摔结合、攻防结合,高密 集,大强度的战术谋略,战胜了对方,这场指挥实际上是打破了常规。另外,预测 中,千万不要让对方用战术欺骗得逞,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对方的微小举 动分析,看破对方的企图,抑制或阻止对方的战术顺利发展,达我方预定目的。

图片222

(二)灵活运用临场指挥的基本原则是临场指挥艺术性的标志 临场指挥的艺术性,突出表现在教练员灵活运用以下基本原则:

(一)战术指导与心理调节相结合的原则

临场指导不仅要对队员竞赛中的技战术给予指导,同时,还要对队员的情 绪、意志品质等心理状态给予相对的调节,使其从心理机能迅速适度的达到竞 赛状态,在进行指导时,战术指导与心理调节究竟谁重、谁轻、谁主、谁次,并没 有原则上一成不变的规定,要因人、因赛而异,战术意识较好,而情绪、意志品质 则表现欠佳者,教练员应将重心放在心理调节上;若队员场上情绪稳定,且髙 涨,意志品质比较坚定,只因队员竞赛经验不够丰富,战术运用不够恰当,这时, 教练员指导的主要任务是从战术上给予指导,达到发挥队员良好的心理素质、 技术、体能的作用。有些情况是队员在场上表现既有战术上的运用不当,又有情 绪、意志品质表现不佳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队员就很难进入竞技状态,教练 员又要指导其战术,又要对其心理机制进行调节,这样教练员指导起来也较难, 若讲的多可能会起到负面效果,若不讲又不行,这时,教练员也不可急,不可骂, 要抓主要关节点,指出一点而带动其它方面,先分析影响队员处于这种状态的 重要因素是什么,是经验不足呀,还是因战术运用失败而倒置情绪不佳,或是因 情绪方面的原因导致了战术运用失败,等等,换准了原因,则可对症下药,达治 其一点,而愈全身的效果。在战术指导时,指导思想一定要明确,不能含糊其词,既要引导队员,同时还要学会命令队员,在对队员进行心理调节时,手段要多样 化,根据队员的性格、心理特征、技战术情况,有针对性地是行调节。引导时,语 言要和蔼,又要有罘断性,认真、严肃(当然有些情况下,可以用比喻,幽默的语 言,视情况而夺,看目的而定),应激程度要适中,一方面注意指导时,语言的艺 术性,用词要形象(生动),有较强的鼓动性,使队员迅速进人热血沸腾的状态; 另一方面,要让队员明白你的指导意图,让队员深信,教练员将希望都给了自己 了;教练员非常相信自己,自己也决不能辜负教练的苦心,自己只有敢于拼打, 才能获胜,这样就能立竿见影的在队员身上表现出来,若具体的操作起来,教练 员要因队员的实际情况而用;竞赛时战术的运用系统是:队员双方的战术运用 (我方队员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对手的情况而采取针对性的战术)。

教练员双方的战术(我方教练员根据自己队员表现情况与对方队员技战术 情况和其教练员的战术指导情况而制定的战术)

教练员与队员的战术(教练员为达战术目的,而想方设法让队员认真执行 自己战术意图而采取的战术手段)这是教练员指导艺术性的核心,因教练员无 论对对方参赛队员,对对方教练员多么了解,若自己的战术意图方案无法让自 己队员接受、执行、实施,都是无济于事的。

教练员与裁判员的战术(主要是教练员为了达自己战术的目的,依裁判人 员对我方队员产生良好印象的战术,抓住裁判心理导向,队员的每次战术运用, 都让裁判认识到是合理的,是智慧的结晶,而不是让裁判感到是“诡诈”)。

教练员与观众的心理战术(教练员为了达战胜对手,让队员认真实施战术 意图,教练员抓住观众心理,而所制定对其队员有具大鼓励作用的战术策略,虽 不是主要的,但它是战术成功实施所不可缺少的外部条件,它受教练员和队员 的精神面貌、人格魅力的因素影响。)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

《孙子兵法》曰:“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 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 神。”在指导队员时,要根据队员的心理素质、技、战术,体能等运用能力,队员的 技术特点,爱好等灵活指导,指导战术,要让队员能将其技、战术最大限度地发 挥出来;同时还要将其强点、弱点,与对方队员综合分析,最终能以我之强,攻敌 之弱,扬我之强,遏敌之强,隐蔽我方弱点,暴露对方弱点,战胜对方,在战术指 导上,教练员要因敌灵活运用,决不能千篇一律,一个模式指挥,教练员的战术 适用性要强,既要对己方队员有针对性,还要对对方队员,对方教练员有针对 性;对己方队员要有实效性,对对方队员、教练员要有欺骗性。

 

(三)出奇制胜,创造性原则

纵观众多散打竞赛,因教练素养,队员水平、地域、文化背景不同,教练指导 的风格、手法、艺术性各有迥异,有些教练员爱大声喊骂(越骂的凶,队员越有 劲);有些教练员爱以保持沉默微笑的态度(以理智指导、影响队员,队员看到教 练员这样充满信心);有些教练员喜欢小声讲解(队员确信教练相信自己,教练 指导的是密笈)当队员领悟了自己的战术意图后,故意做几个假动作,让对方看 到,故意对对方实施误导,等等,真是千姿百态。队员的竞赛场面,也是每场各 异,很难寻找到同样的两场比赛,故而,每场成功的竞赛中,都暗示了教练员与 运动员成功的创造性。同一套战术,队员不同、效果也就不同,在实施战术时,除 遵循战术的一般原则外,还要善于出奇制胜,大胆实施具有创造性的战术策略, 决不能墨守成规,要善于打破现有的战术思维,寻找对方思维的空隙。只有这样 敢于冒险,善于从冒险中寻找规律,也只有创新,才能达出奇不意的效果。不断 追求第一次,才能不断创新。

三、教练员自身的良好素质是临场指挥艺术性的基础

教练员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俗语“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教练员的举动,表情都或多或少地影响着 运动员,为了不给队员造成负面影响,教练员要具备大将风范,有胜券在握,成 功在胸的信心,表现出对队员无比信任,坚信队员一定能够取胜,从而为队员奠 定了稳定的心理定式;另外,教练员还要有坚强的意志品质,不怕苦和累,认真 观察场上情况,并根据双方队员的表现水平,及时做出下步的调整计划。就是在 一时失利的情况下,也不宜大声喊或骂,甚至打队员等不良行为。要善于引导和 鼓励队员,以自己的行为将队员引出低谷。随着竞赛的不断增多,教练员的心理 负荷应不断增强、承受能力不断增大、驾驭全局的能力不断提高。

教练员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

毛泽东同志指出:“指挥员的正确的部署来源于正确的决心,正确的决心来 源于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判断来源于周到和必要的侦察,和对于各种侦察材料 的连贯起来的思考。”及时、准确、全面掌握对方的情况信息,是我们正确判断对 方、采取战术指导的重要依据。

在搜集对方材料时,最好是从其竞赛等录相或现场观看,认真分析其战术 思维,技术体能的立足点,寻找到其技战术的中心轴,并且从其竞赛中的不同变 化了解其教练员的战术思维结构,从中摸索出其教练与队员的不足和空隙,然 后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合理得当的战术来。在侦查对方的同时,还要做好队员思 想的管理和保密性,防止参赛队员之间互相认识,而导致泄密现象,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严格管理队伍,列队进退赛场,严格执行作息制度,队员的寝室安排对 外保密,或者将教练员与领队分开与队员同住,对队员从整体上进行宏观和微 观相结合管理。达我知敌,而敌不知我,或我以假乱真,达对方无法侦查我方虚 实的目的。

图片217

教练员要具备较强的应变能力

“兵不厌诈”散打竞赛,声东击西,指左打右等都是战术的具体运用,“能因 敌而变者胜”所以教练员要具备较强的应变能力,善于灵活运用战术,首先教练 员要了解对方的战术目的,然后制定有针对性的战术,战术变化要快,要抢在对 方之前,占有主动地位。

教练员要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做为一名出色的教练员,在临场指导队员时,要具 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要精炼、语音要柔和,并且有较强的力量感,语调 要分明、有节奏,有较强的鼓舞性和亲切感,不能只喊大口号,要有血有肉,充满 激情地指导队员,将自己的力量融于队员心中,要队员感到教练非常信任他,也 只有听从教练的指导,才能战胜对方,教练讲的很对,教练是和自己站在一起 的。语速不宜太快,若身边有对方人员,则用方言讲,尽量做到战术上的保密,若 队员较紧张,则可用幽默逗其转移注意力,减轻紧张度。

教练员要善于学习,具有渊博的专业知识

教练员在指挥队员时,其基础就是教练员要具备较强的事业心、荣誉感,使 命感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渊博的专业知识,不但只懂得散打技战术、心理的运用 等,还要具备较丰富的兵学知识,懂得战术的运用,战术的合成,战术的欺骗,如 何用兵、兵力的分配等,除此之外,还要具备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如教练员与 领队的关系,教练员与队员的关系,教练员是否能够尊重裁判,裁判是否对队员 公正执法等,这些都对队员的心理竞技状态有或多或少的影响。

如何不断提高散打竞赛临场指挥的艺术性,这是不断提高中国散打竞技水平 和实用性、观赏性的重要课题。只有善于实践、勇于实践、善于学习、善于总结、善 于创新的教练员,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才能不断升华自己的临场指挥艺术。 此文参考文献(略)

附录武术散打竞赛规则(1998年)

第一章通则

第一条竞赛性质

团体比赛、个人比赛。

第二条竞赛办法

循环赛、单败淘汰赛、双败淘汰赛。

每场比赛采用三局两胜制,每局净打3分钟,局间休息1分钟。

第三条资格审查

(一) 运动员必须携带《运动员注册证》及本人15天以内县级以上医院出 具的包括脑电图、心电图、血压、脉搏等指标在内的体格检査证明。

运动员的年龄限在18~35周岁。

运动员必须有参加比赛的人身保险证明。

第四条体重分级

48公斤级(S48公斤)

52公斤级(>48公斤S52公斤)

56公斤级(>52公斤S56公斤)

60公斤级(>56公斤S60公斤)

65公斤级(>60公斤565公斤)

70公斤级(>65公斤S70公斤)

75公斤级(>70公斤S 75公斤)

80公斤级(>75公斤5 80公斤)

(九) 85公斤级(>80公斤S85公斤)

(十)90公斤级(>85公斤S90公斤)

(十一)90公斤以上级(>90公斤)

第五条称量体重

经资格审查合格后,方可参加称量体重。

图片225

称量体重时必须携带《运动员注册证》。

(三) 称量体重须在仲裁委员的监督下,由检录长负责,编排记录员配合

完成。

(四) 运动员必须按照大会规定的时间到指定地点称量体重。称量体重时 裸体或只穿短裤,并在1小时内称完,逾期取消全部比赛资格。

(五) 称量体重先从体重轻的级别开始,如体重不符,在规定的称量时间 内达不到报名级别时,则不准参加以后所有场次的比赛。

(六) 每天参赛的运动员统一称量一次体重。

第六条抽签

(一) 称量体重后进行抽签。抽签由小级别开始,如本级别只有一人,则 不能参加比赛。

(二) 抽签由编排记录组负责,有仲裁委员会主任、总裁判长及参赛队的 教练或领队参加。

(三) 由各队教练员或领队为本队运动员抽签。

第七条服装护具

(一) 运动员必须穿戴大会指定的拳套、护头、护齿、护胸、护裆、护 腿、赤脚穿护脚背。穿与比赛护具颜色相同的背心和短裤,护裆必须穿在短 裤内。

(二) 比赛的护具分红、黑两种。

(三) 拳套的重量:65公斤级及以下级别的拳套为230克;70公斤级及以 上级别的拳套为280克。

第八条竞赛中的礼节

介绍运动员时,运动员向观众行抱拳礼。

每场比赛开始前,运动员相互行抱拳礼。

(三) 宣布结果时,运动员交换站位,宣布结果后,运动员先相互行抱拳 礼,再同时向台上裁判员行抱拳礼,裁判员回礼;然后向对方教练员行抱拳 礼,教练员回礼。

第九条竞赛中的有关规定

(一) 运动员必须遵守规则,尊重和服从裁判。在场上不准有吵闹、谩 骂、甩护具等任何表示不满的行为。

(二) 教练员和本队医生坐在指定位置,但不得在场下呼喊或暗示。局间 休息时,允许给运动员按摩和指导。

武术散打竞赛规则

 

运动员严禁使用兴奋剂,局间休息时不能输氧。

第条弃权

(一) 比赛期间,运动员因伤病或体重超出不能参加比赛者,作弃权论, 不再参加以后的比赛,但已进人名次的成绩有效。

(二) 比赛进行时,运动员实力悬殊,为保护本方运动员的安全,教练员 可举弃权牌表示弃权,运动员也可举手要求弃权。

赛前3次点名未到,或点名后擅自离开,不能按时上场者,作无故 弃权论。

(四) 比赛期间,运动员无故弃权,取消本人全部成绩。

第二章裁判人员及其职责
第十一条裁判人员的组成

(一) 总裁判长1人,副总裁判长1 ~2人。

(二) 裁判长、副裁判长、台上裁判员、记录员、计时员各1人,边裁判 员5人。

编排记录长1人。

(四) 检录长1人。

第十二条辅助裁判人员的组成

编排记录员2 ~3人。

检录员4~5人。

(三) 医务人员3 ~5人。

(四) 宣告人员1~2人。

第十三条裁判人员的职责

总裁判长

负责组织裁判人员学习竞赛规程和规则,研究裁判方法。

检查落实场地、器材、裁判用具及称量体重、抽签、编排等有关竞赛 的准备工作。

根据竞赛规程、规则的精神,解决竞赛中的有关问题。但不能修改竞 赛规程和规则。

比赛中指导各裁判组的工作。根据需要可以调动裁判人员。

5•每场比赛,运动员因弃权变动秩序,应及时通知裁判长、编排记录长和宣告员。

裁判组出现有争议的问题,有权作出最后决定。

负责检查裁判人员执行纪律的情况。

审核、监督和宣布比赛成绩。

向大会递交书面总结。

副总裁判长协助总裁判长工作,总裁判长缺席时,可代行总裁判长的职责。

裁判长

负责本组裁判员的学习和工作安排。

比赛中监督、指导裁判员、计时员、记录员的工作。

台上裁判员有明显错判、漏判时,鸣哨提示改正。

边裁判员出现明显错判,在宣布结果前征得总裁判长同意后可以改判。

每局结束后宣告评判结果,决定胜负。

根据场上运动员的情况和记录员的记录,处理优势胜利、下台、处 罚、强制读秒等有关规定事宜。

每场比赛结束时审核、签署比赛成绩。

副裁判长协助裁判长的工作,根据需要可以兼任其他裁判员的工作。

(三) 台下裁判员

严格执行规则,公疋裁判。

检查场上运动员的护具,保证安全比赛。

用口令和手势指挥运动员进行比赛。

判定运动员倒地、下台、犯规、消极、强制读秒、得3分、临场治疗 等有关事宜。

宣布每场比赛结果。

边裁判员

根据规则记录运动员的得分。

每局结束后根据裁判长的信号,同时迅速显示评判结果。

每场比赛结束在记分表上签名并保存,以备检查核实。

(五) 记录员

赛前认真填写每对运动员记录表。

参加称量体重并将每名运动员的体重填入每场比赛的统计表。

3根据台上裁判员的口令和手势,记录运动员被警告、劝告、强制读秒 的次数。

武术散打竞赛规则

记录边裁判员每局的评判结果,确定胜负后报告裁判长。

计时员

赛前检查铜锣、计时秒、核准秒表。

负责比赛、暂停、局间休息的计时。

每局赛前5秒钟鸣哨通告。

每局比赛结束鸣锣通告。

宣读边裁判员的评判结果。

(七) 编排记录长

负责运动员资格审查,审核报名单。

负责组织抽签,编排每场秩序表。

准备竞赛中所需要的表格,审查核实成绩、录取名次。

登记和公布各场比赛成绩。

统计和收集有关资料,汇编成绩册。

编排记录员

根据编排记录长分配的任务进行工作。

检录长

负责称量运动员体重。

负责护具的准备与赛中管理。

赛前20分钟负责召集运动员点名。

4•点名时如出现运动员不到或弃权等问题,及时报告总裁判长。

按照规则的要求检查运动员的服装和护具。

(十)检录员

根据检录长分配的任务进行工作。

(十一)宣告员

摘要介绍竞赛规程、规则和有关的宣传资料。

介绍裁判员、场上运动员。

宣告评判结果。

(十二)医务人员

1•审核运动员《体格检査表》。

配合兴奋剂检测人员检查运动员是否使用违禁药物。

负责赛前对运动员进行体格抽查。负责临场伤病的治疗与处理。

 

负责因犯规造成运动员受伤情况的鉴定。

负责竞赛中的医耷监督,对因伤病不宜参加比赛者,应及时向总裁判 长提出其停赛建议。

第三章仲裁委员会及其职责

第十四条仲裁委员会的组成

由主任、副主任、委员3或5人组成。

第十五条仲裁委员会的职责

(一) 仲裁委员会在大会组委会的领导下进行工作。主要受理参加比赛的 运动队对裁判人员有关违反竞赛规程、规则的判决结果有不同意见的申诉。

(二) 接到申诉后,应立即进行处理,不得耽误其他场次的比赛、名次的 评定及发奖。

(三) 根据申诉材料提出的情况,必要时可以复审录像,进行调查。召开 仲裁委员会讨论研究。开会时可以吸收有关人员列席参加,但无表决权。仲 裁委员会出席人数必须超过半数以上做出的决定方为有效。

(四) 仲裁委员会成员不参加与本人所在单位有牵连问题的讨论。

(五) 对申诉材料提出的问题,经过严格认真复查,确认原判无误,则维 持原判;如确认原判有明显错误可以改判。仲裁委员会的裁决为最终裁决。

第十六条申诉程序及要求

(一) 运动队如果对裁判人员的裁决结果有异议,必须在该场比赛结束后 30分钟内,由本队领队或教练向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诉,同时交付1〇〇〇元 的申诉抵押金。如申诉正确,除予以改判外,退回800元;申诉不正确的, 则维持原判,抵押金作为优秀裁判员的奖励基金。

各队必须服从仲裁委员会的最终裁决。如果因不服无理纠缠,根据 情节轻重,可以建议竞赛监督委员会、大会组织委员会给予严肃处理。

第四章竞赛监督委员会及其职责

第+七条竞赛监督委员会的组成

由主任、副主任、委员3或5人组成。

第十八条竞赛监督委员会的职责

(一) 监督仲裁委员会的工作。对于不能正确履行仲裁委员会的职责,裁决 运动队的申诉不公,有违反《仲裁委员会条例》的人员,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 教育、撤换乃至停止工作的处分。

(二) 监督裁判人员的工作。对于不能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责,不能严肃、认 真、公正、准确的进行裁判,有明显违反规程、规则的行为者;有明显错判、漏判、 反判的行为者;接受运动队的贿赂,以不正当的手段偏袒运动员者。视情节轻 重,给予批评、教育、撤换、停止工作,乃至建议国家体委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对其 实施降级或撤消其裁判等级的处分。

(三) 监督参赛单位各领队、教练、运动员的行为。对于不遵守《赛区工作条 例》、《运动员守则》,不遵守竞赛规程、规则及赛场纪律,对裁判人员行贿,运动 员之间搞交易、打假赛等有关违纪人员,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通报、取 消比赛成绩、取消比赛资格等处分。

(四) 竞赛监督委员会听取领队、教练、运动员、仲裁人员、裁判人员对竞赛 过程中的各种反映及意见,保证竞赛公正、准确、圆满、顺利地进行。

(五) 竞赛监督委员会不直接参与仲裁委员会、裁判人员职责范围内的工 作,不干涉仲裁委员会、裁判人员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责,不介人判决结果的纠 纷,不改变裁判人员、仲裁委员会的判决结果。

第五章使用方法、得分标准与判罚

第十九条禁击部位

后脑、颈部、裆部。

第二十条得分部位

头部、躯干、大腿和小腿。

第二十一条禁用方法

用头、肘、膝和反关节的动作进攻对方。

用迫使对方头部先着地的摔法或有意砸压对方。

用腿法攻击倒地方的头部。

(四) 用拳连击对方头部。

第二十二条可用方法

除禁用方法外的武术各流派的攻防招法。

第二十三条得分标准

得3分

在一局比赛中,一方第一次下台,对方得3分。

用转身后摆腿击中对方躯干部位而自己站立者。

用主动倒地的动作致使对方倒地,而自己即刻站立者。

使用勾踢将对方踢倒而自己站立者。

得2分

一方倒地(两脚以外任何部位支撑台面),站立者得2分。

用腿法击中对方躯干部位者。

被强制读秒一次,对方得2次。

受警告一次,对方得2次。

得1分

用手法击中对方得分部位者。

用腿法击中对方头部和下肢(脚除外)者。

运动员消极8秒,被指定进攻后8秒内仍不进攻,对方得1分。

主动倒地超过3秒不起立,对方得1分。

受劝告一次,对方得1分。

使用方法双方先后倒地,后倒地者得1分。

不得分

方法不清楚,效果不明显。

双方下台或同时倒地。

双方互打互踢。

用方法主动倒地,对方不得分。

抱缠时击中对方。

第二十四条犯规与罚则

犯规 技术犯规

消极搂抱对方。

处于不利状况时举手要求暂停。

比赛中场外进行指导。

比赛中对裁判员有不礼貌的行为或不服从裁判。

比赛中大声叫喊。

有意拖延比赛时间。

浏览1,482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