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概述
一、实用散打的意义
散打,亦称散手、过招、交手、搏击、手搏、角力等。它是中国武术攻防 格斗技术的一种形式。它以中国武术中的踢、打、摔、拿等为基本元素.一 般两人互为对手,按照进攻、防守、还击、反还击并配合进退、闪躲步法等 的运动规律进行格斗的技击术。散打一般分为实用防身和运动竞技两大 类。实用防身类采用踢、打、摔、拿等技法,而且头、肩、肘、胯、膝、脚等身 体各出力点均可出击,不受限制,自由搏击,并以攻击敌要害部位(上打 头,下打阴,中打两肋并心窝,外加关节和穴位,眼睛为第一要害)来打败 敌手。
运动竞技散打,为了安全,比赛一般只准踢、打、摔三种技法,在规定 场地和时间内,按照规则计分论输贏。散打不仅能提高技击技术,有效地 提高防卫能力,达到保护自己,打击敌人的目的,还能提高速度、灵敏、力 量、耐力等身体素质,培养勇敢、机智、灵活、沉着、果断的意志品质,以及 吃大苦,耐大劳.勇于拼搏,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
二、散打技击运动的房史沿革
散打是典型的具有民族风格的传统武术对抗项目,它的历史悠久,源 远流长。远在上古时期.人类的祖先,为了生存,在人与人斗,人与兽斗, 人与大自然斗的漫长生产斗争和生活实践中,逐渐学会了踢、打、格、闪的 简单的攻防动作,这些就是技击格斗的最低形式,也就是散打的雏形。随 着人类社会和生产的发展,私有财产的出现和部族的形成,阶级的分化, 技击技术则成了部落之间斗争的有力手段。有史料记载,早在原始部落 社会,就发生了黄帝战蚩尤的涿鹿大战。而蚩尤部落的勇士们为了训练 力量、灵敏等素质,头上装角,以角抵人的角牴动作,发展到有一定规格要 求,有一定编排要求,可以演练的角牴戏,角牴戏就是武术套路的初创。 到战国时期,列国争雄,战争频繁,社会尚武成风,《孙子兵法》载“搏击强 士体”,意思就是练习搏击可以使士兵身强力壮。技击在齐国尤为盛行。 《荀子•议兵》中曰:“齐人隆技击”。到了汉魏时期,技击散手称为手搏、 手臂、格斗等,如《后汉书•杜弼传》载:“弼率领亲兵格斗,终莫肯从'唐 宋时期武术技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战争的发展而发展,武术除了徒手的 散手外,还有了较系统的门派和拳种,当时有少林寺的少林拳、宋太祖的 太祖长拳、韩通的通背拳、马籍的短打等18大家。散打也有了较规范的 散手,如:虎扑把、移身把、游龙把、心意把、丹凤朝阳把、十字乱把、老君抱 葫芦、金丝缠腕、迎门铁扇子、狗闪、鹰翻等。在战术上讲究藏而不露、内 静外猛、指上打下、佯攻而实退、似退而实进、虚实并用、刚柔相济等。当 时比武打擂已成了一种社会风尚,如呼延庆打擂,杨家将杨六郎将潘虎踢 于擂台下,还有小说《水浒传》中重笔描述的燕青智取擎天柱、武松怒打西 门庆、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等。技击不止是防身自卫的手段,而且是科 武举选拔武状元的重要标准。明清时期武术技击继续发展,民族英雄戚 继光为了训练士兵的体能和实战技击术,在《纪效新书》中清楚地写出了 练兵32式的教材。而清末的甘凤池、白太官成了散打技击的高手,被誉 为搏击泰斗。民国时期,武术技击继续兴盛,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就非 常重视武术,他在《精武本纪》序言中对“有了火器发明,中国拳术和刀、 枪、剑、棍之类便失去了作用的说法”作了批驳,写道:“概自火器输人中国 后,国人多弃体育技击而不讲,从而社会个人积弱愈甚。不知最后五分钟 的决胜,常在面前五尺地,短兵相接之时”。民国政府于1928年在南京举 行了第一届国术(即武术)国考,同年还在浙江杭州举行了国术大会游艺 大会。1933年在南京举行的第五届全运会上,均将散打列为比赛项目。 民间的武术组织也大发展,如拳术社、武士会、体育会等,其中上海的精武 体育会最兴盛,而精武体育会的霍元甲和日本武士大比武大获全胜。同 时还出现了武术名家王子平大战西洋鬼子,天津韩慕侠打败西洋大力士, 大成拳王芗斋打败日本武士等的佳话。
新中国成立后,在国家体委的领导下,国家成立了武术的专门机构, 在全国成立了中央体院、沈阳体院、武汉体院、南京体院、广州体院、山东 体院等一大批体育院校,学校均设立了武术系或武术专业。各省市相继 成立了一大批业余体校,其中大都设立了武术班,在此基础上,各省都成 立了武术代表队,每年举行一次全国性的武术比赛。群众性的武术活动 也活跃起来,初级长拳、三级刀、剑、枪、棍和简化太极拳已列为大中小学 体育课程之一。社会上在各级体委的领导下,在全国各地成立了一大批 武术辅导站,还出版了各种武术书籍与武术教材。可以说从学院到街道, 从学校到工厂,从体育场到公园,到处都可见到习武者,出现了习武的繁 荣景象。武术向着健身与套路的竞技方向发展,但散打技击尚未排到国 家的发展日程上,散打技击术只是在民间流传和发展着。上个世纪六十 年代末七十年代初,中国香港出了个李小龙,他在咏春拳的基础上,博采 众长,独创了一派自由搏击功夫——截拳道。他在美国开截拳道武馆,他 与世界各种功夫较技比武,打败了美国的拳击、日本的柔道和合气道,还 打败了跆拳道、泰拳等高手,震惊世界,使中国功夫扬眉吐气,大长了中国 人的志气。他虽然过世了,但直到如今他的功夫,他的精神,仍活在世界 人们的心中。
在粉碎“四人帮”拨乱反正后,国家注重了武术的挖掘整理,散打被挖 掘出来,获得了新生。1979年国家体委在《关于挖掘整理武术遗产的通 知》中指出:“优秀的技击技术长期埋没,如不继续整理就会有失传的危 险。”自此以后,散打技术便摆在了国家的发展日程上,1979年国家首先 在浙江体委、北京体院、武汉体院等单位对散打进行了研究、整理和实验, 并先后在广西南宁的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第四届全运会石家庄赛区、 1980年5月山西太原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1981年5月沈阳全国武术 观摩交流大会上进行了散打表演,并多次举行了全国散打技术交流。群 众看了表演,反映良好,纷纷指出散打技击体现了中国武术攻防格斗的特 点,值得珍惜,值得提倡。1982年散打项目正式出台,在有详细散打规则 和专门裁判队伍的情况下,1982年在北京、1983年在武汉,举行了全国散 打对抗赛,从此以后每年都要举行一次全国性散打比赛,1989年,散打被 列为全国体育正式竞赛项目。1990年成立了国际武联,1991年武术成为 了锦标赛项目。从此武术与散打共同向前大发展。散打运动也在国内每 年的全国散打比赛中经受了考验,技术不断改进,规则不断完善。在20 世纪90年代后期和21世纪初的前几年,散打由有级差发展到无级差的 大奖擂台赛。北体大的柳海龙、范玉宝及内蒙古的宝利高先后获得无级 差散打王中王(每人获奖金30万)。这一时期中国散打与世界上多种技 击功夫较量.如中国散打对美国拳击和自由搏击,中国散打对韩国跆拳 道,中国散打对泰拳等都取得了明显的胜利。国际散打比赛由对抗赛升 级为散打世界杯赛。媒体也紧紧跟上,每次散打国际比赛,中央电视台体 育频道都进行了详细的转播和宣传。河南电视台不但积极转播宣传散 打,而且在河南省政府和体委的领导下,推出了每周一次的河南电视台武 林风擂台赛.紧接着内蒙古电视台也推出了每周一次的美国自由搏击擂 台赛的电视转播。中央电视台除了每周日上午例行转播国际拳击比赛盛 况外,也在世界散打热潮中趁热打铁,推出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每周直播 一次、重播一次的电视武林大会,由各拳种的门内比赛,发展到各个门派 间的比赛,又发展到武林大会职业联赛,在全世界和全国造成了很大的影 响。在国内外技击功夫热的情况下,许多外国朋友纷纷指出应建立一个 国际技击功夫组织,于是在2010年,由中国武术管理中心和中国武术院 牵头组建了含有中国散打、韩国跆拳道、美国自由搏击、日本柔道、泰国泰 拳、巴西柔术等18种功夫的国际武搏会,并在当年举行了第一届国际武 搏会大赛,从而使中国散打和国际功夫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第二章古今名人制敌绝技图解
一、民族其雄缶飞制敌絶技
扑面顶尉殚裆連去
上步顶肘:上式不停,我紧接着右足上步,用右肘尖顶击对方胸口, 左手随即斜举于胸前护胸护面(图2-3)。
右弹腿:当对方挨肘欲后退时,用右腿弹击其裆部,同时右手回收 防守,左手顺.势拍击其面部(图2-4)。
要点提示
- 步法、身法、腿法要协调一致。
- 此招为上、中、下三点连发,动作要猛烈连贯。
二、梁山好汉無青打檑——智取擎天杜絶技
北宋时,为了庆祝东岳圣帝诞辰而举办了东岳圣帝诞辰庙会,在庙会 上进片了燕青对擎天柱的相扑擂台大赛,燕青在身高和体重均处于明显 劣势的情况下,用智慧和高超的技艺将擎天柱摔于擂下。
动作方法
双方虎抱头开始(图2-5),两人靠近搭手后,燕青用灵活步法和身法 不断变换游斗擎天柱,乘机左足蹬,右足前跨,上体前屈,两足弯曲,猛地 潜入,用左臂拉引敌之右臂,同时,颈钻入敌腋下,用右肩顶住其肋,用右手插人敌的裆下,随之迅速两足蹬地,上体上抬,右手上挑,将敌扛起摔于擂下(图 2-6、2-7)。
要领提示
- 运用此招时,一定要利用步法和身法变换来调动对方,乘虚而人。
- 潜人靠近对方时,一定要猛、要快。
- 左手拉引、右肩颈的上扛、右手挑裆和蹬腿等动作要协调一致。
- 实际散手运用中,可当对方用右直拳攻击时,我用左手由内而外拨
挡拉引时迅速潜入发招将对方摔倒。
三、形意奉大师郭云深剎敌絶技
——半少崩奉打政天下
清末民初形意拳大师郭云深,师从河北形意拳名家李洛能。郭云深 犯事受牢狱之灾,他在狱中戴着手铐脚镣仍然练功不辍,因戴着刑具练功 不便,只能半步半步地走。他每日多习半步崩拳,几年后出狱,功夫不但 没减退,反而功力大有长进,每与人比武时用半步崩拳屡屡赢人,于是名 声大振,在江湖上留下了郭云深半步崩拳打遍天下的美誉。
动作方法
- 对方用右直拳攻击我胸面部,我用右钻拳接手挂压(图2-8)。
- 要点提示我迅速用右崩拳攻击其胸腹部(图2-9)。
崩拳攻击时要直出直进势不可挡。
四、大成奉祖师王芗备的制敌绝技
大成拳又名意拳,是近代王芗斋(1885—1963年)在形意拳基础上, 又吸取了武术各派的精华而提炼成的养生和技击均具的独特风格的新拳 种。大成拳讲究天地人合一,讲究意与形返古归真的系统训练。应敌本 无固定的招法,但为了使习练者便于学习、训练,将无为变为有为,将无招 变为有招,我大胆将大师应敌的绝技展示三例如下(王大师练到上乘功 夫.应敌并不讲究招式,而讲自然反应,一触即发的将人弹出)。
(―)取身蘇科
- 双方由丁八步技击式开始,即左足在前,右足在后,前后足距离为 半步,两足成丁八步站立。两膝稍屈,前脚跟稍离地面,前脚掌着地,膝前 顶上提,身体重量偏后,前三后七,身向左前稍斜,身体后靠,臀稍下坐。 左手在前右手在后环抱,左手高与眉齐,指尖斜向則,掌心斜向后。右手 稍低于左手,在右肩前向前撑抱,手心斜向前,目视前方(图2-10)。
- 对方用右直拳攻击我胸部,我双手由上向下拍击阻挡(图2-
- 紧接我以双掌背为力点猛力向前抖出,抖击对方面部(图2-12)。
要点提示
- 我拍击阻挡时向下用力要配合臀部下坐,和屈膝协调一致,用力要 猛、要迅速。
- 弹抖要配合腿的蹬地和气由丹田运至手背,迅速猛烈地发出。
- 为了有力的打击敌人,可抖击其双眼,使其双眼致残。 动作方法
- 由技击式开始(图2-13)。
对方进步用右直拳攻击我头部, 我迅速向左闪,上体左倾躲过来拳,并 用左手向右拨压其前臂,紧接我发右 栽拳栽击对方心窝或右肋(图2-14)。 要点提示
- 我闪躲同时发右栽拳,并配合 蹬右腿转腰胯,用力要猛。
- 还击时亦可发右直拳击面或用
右崩拳击腹。
(玉)十f手变削掌®捶遣去
动作方法
双方由技击式开始(图2-15)。
对手用右直拳攻击我面部,我用十字手架挡(图2-16)。
当对方向右方躲闪时,我右掌前伸向右削掌削击其颈部(图2-17),紧接发右圈捶迎击其左耳(图2-18)。

要点提示
- 我十字架挡后,左手向上向外拨挡其右臂,以便削击。
- 削掌连接圈捶要迅速而准确。
五、截奉道侍世人,当代世界巨星功夫王
车小龙剎敌絶技——專三脚
李三脚就是李小龙最擅长的正踢、侧踹、横踢三脚连击。它的特点是 速度快、力量大、凌厉、威猛。他打遍海内外无对手,威震世界。爱好者运 用时,还要根据现场状况并结合指上打下、声东击西、攻防兼备、虚实结合 等技战术,以期收到事半功倍而出奇的效果。李三脚常用的做法举三例
如下。
(一)单脚表谌地
il去玉脚
动作方法(滑步左弹裆变左勾踢击肋变左高勾踢击头)
- 甲方前滑步发左弹腿攻击乙方裆部,乙方用拍击阻挡(图2-19)。
- 甲方左脚不落地迅速稍回收,身体稍向右转腰扭胯变左勾踢横击
乙方右肋(图2-20)。
- 甲方左脚配合身体迅速变左高勾踢攻击乙方头部(图2-21)。
要点提示
- 甲方左弹左勾左高勾踢三脚连发,动作越快越猛才好,左脚连发不 落地。
- 三脚中要虚实结合,即第一脚虚,第三脚要重。
左直本古禪#接古勾路雀肋接古勾踡去灰
动作方法
甲方滑步用左拳佯攻乙方头部吸引乙方注意力,同时用右脚弹击 乙方裆部(图2-22、2-23)。
甲方紧接发右勾踢横击乙方左肋(图2-24)。
甲方紧接发右勾踢踢击乙方头部(图2-25)。

要领提示
- 三脚交替连击,连接要迅速、猛烈。
拳法、步法、身法要高度协调一致。
图 2-26 图 2-27
- 甲方紧接左脚落地,右脚蹬地前滑步追进发左侧腿踹击对方胸部
- 要点提示紧接左脚落地身体右转,发右旋踢踢击对方头部(图2-29八
- 低踢胫部要突然而隐蔽。
- 转体旋踢要敏捷、迅速而准确。
六、现代第一个无差级散打王抑海龙的
制敌絶技——抑腿劈独絶技
中国散打运动,自1982年被国家体委挖掘出来,历经30多年的磨 练,从技术到规则,从经验到战略战术均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为了使散 打运动进一步发展,原国家体委推出在按体重分级的基础上,设立不分体 重级别的散打王,也就是比赛中能打败所有运动员的超级冠军,并给予奖 金30万。第一个获得这个散打王的就是山东籍运动员柳海龙(2001年 12月28日),而柳海龙的制敌绝技就是柳腿劈挂。
动作方法
双方由预备式对峙(图2-30)。
我重心前移至左腿上,右大腿提起,同时略向左转向上送髋,右膝上 提尽量靠近胸部;右脚高举过头,右腿伸直贴靠上体,上体保持正直或稍前 倾,以脚跟和前脚掌为力点,由上向下劈砸对方头面部或肩胸部(图2-31)。

要领提示
- 起腿上抬时,一般采用屈膝上抬。
- 当对手较近时,必须从侧面弧形抬起。
- 下劈时为了增大击打距离,髋关节尽量前送,步法亦可随之向前移
- 下劈动作要猛烈而迅速。
- 要配合步法、身法视敌情灵活运用。
第三章实用散打的步法和手型
一、步法
步法是散打实战中前进、后退、闪躲等调整自己与对方攻击与防守距 离的方法,以使自己处于有利位置而便于格斗。
(一)实战势
动作方法
①两脚前后站立,左脚在前,右脚在后,两脚内扣,右脚稍右开,使左 脚脚尖与右脚脚跟在一条直线上,两膝微屈。
- 左臂肘关节弯曲约90°,小臂内斜,肘下垂, 左手轻握拳于左肩与下颌中间的前方,拳心斜向 下,拳高与肩平;右臂肘关节弯曲小于90°,小臂内 斜,右手半握拳于下颌前10厘米,拳心斜向下。
- 身体稍右转成半侧向前,身体重心落在两脚 中间,头正颈直,下颌微收,沉肩垂肘,紧背含胸,合 膝裹胯,目视前方(图3-1)。
要领提示
身体自然而得力,松而不弛,紧而不僵,神松意 紧。
实战用法
实战的站立姿势,也就是进攻与防守的准备动作。
动作方法
①两脚哼后站立,左脚在前,右脚在后,左脚稍内扣,右脚外斜成45°角,使左脚尖与右脚后跟在一条向前的直线上,两膝微屈。
- 左臂在胸前屈肘略大于90°角,前臂内斜,肘 下垂,左手五指自然弯曲于嘴前方稍偏左,手心斜 向下;右臂肘关节屈成小于90°角,前臂内斜,肘下 垂,右手五指自然弯曲于下颌前10厘米,手心斜向 下。
- 身体稍右转成半侧向前,身体重心侧重右 腿,头正颈直,下领微收,肩下沉,紧背含胸,合膝裹 胯,目视前方(图3-2)。
要领提示
同左鸳鸯拳。
实战用法
同左鸳鸯拳。
动作方法
- 左脚在前,右脚在后,左侧向前,重心偏向 右腿,左膝微屈并内裹,左脚前掌着地并稍内扣; 右腿弯曲稍内扣,右脚外斜约60°角,全脚掌着法。
- 左臂自然下垂,肘稍屈,掌内收,掌心斜向 下,按于左胯前;右臂上抬屈肘,掌心斜向前,置于 右太阳穴旁。
- 头正颈直,下颌微收,肩下沉,紧背含胸,合 膝裹胯,目视前方(图3-3)。
要领提示
图3-3 同左鸳鸯拳。
实战用法 同左鸳鸯拳。
自然站立势

一腿在前,一腿在后地自然站立势,身体放松, 两臂下垂,面无怒容,神松意紧(图3-4)。
要领提示
身体重心最好稍偏后。
(工)梦 «
- 进步
动作方法
由实战势开始,左脚向前直进一步,右脚随即 向前跟上并保持实战势(图3-5)。
进步开始时左脚跟先离地,落地时脚前掌先着
地,结束时要保持实战势。
寒战用法
用以缩短与对方的距离,靠近对方准备进攻或直接进攻的一种步法。
- 退步 动作方法
由实战势开始,右脚向后退一步,左脚随即退一步,成实战势(图3-6)。
要领提示 ,
退步时,前脚微离地面后退。
实战用法
配合防守动作缓冲对方的进攻或与其他步法配合,调整自己与对方 的距离,使自己处于有利位置。
- 上步 动作方法
由实战势开始,右脚由后向身前上步,左脚微离地面左转,同时身体 稍左转,成右脚在前的实战势(图3-7)。
要领提示
结束时成左撇手实战势。

实战用法
用于直接进攻或连击中。
4.左斜步
动作方法
由实战势开始,左脚向左前 斜进一步,右脚随即跟上,成实战 势(图 3-8)。
要领提示
结束时要保持实战势。
实战用法
用于向侧前闪躲对方的进攻 图3-8 或用于侧闪还击,还可用于走边门的打法中。右绕步
动作方法
由实战势开始,左脚经身 前向内向右弧形绕进落于右 前方,右脚随即沿左脚外侧弧 形向前绕进,落于左脚前一 步,左脚再随即跟半步,成右 脚在前的实战势(图3-9)。
要领提示
左脚绕进时身体稍右转,
右脚绕进时身体稍左转。
实战用法
用于侧闪防守还击和走边门的打法中。
6.前滑步
动作方法
由实战势开始,后脚蹬地,前脚向前滑进一步,后脚跟随滑进一步,成
要领提示
滑进中前脚掌擦地。
实战用法
用以直接进攻或用来紧逼对方,调动对方,使自己处于有利位置,为 进攻创造机会而利于战斗。
7.后滑步
动作方法
由实战势开始,前脚蹬地,_脚向后滑退一步,前脚随即滑退一步,成 实战势(图3-11)。

要领提示
滑退中身体的重心平稳地后移。
实战用法
用以调整与对方的距离,缓冲对方进攻的冲力,尤其在对方追逼的情 况下,为了摆脱和避开对方的击打,经常运用此种步法。
8.左闪步
动作方法
由实战势开始,左脚提起向左横跨一 步,右脚掌迅速蹬地向左跟进,成实战势 (图 3-12)-。
要领提示
动作要迅速,闪步后要正确保持原 势。
实战用法
用于向侧闪躲,以避开对方的直线进 攻或用以防守还击等。
9•垫步
动作方法
由实战势开始,右脚蹬地向前一步,落在左脚脚跟处,左脚随即向前一步,成实战势(图3-13)。
要领提示
- 垫步要突然而迅速。
- 右脚落至左脚脚跟的瞬间顶出左脚。
实战用法 .
- 属进攻性步法,可用于调整距离,可连续垫步或与其他步法配合追击对方。
- 因垫步具有突然迅速、隐蔽性强的特点,在实战中常能起到突袭效果。
动作方法
由实战势开始,右脚蹬地,左脚向前跃出一步,右脚随即跟进一步,成 实战势或成弓步(图3-14)。
要领提示
实战用法
跃步突然迅速,用于突袭或追击打法。
二、手型
(一)本喫
拳的部位名称 拳峰:拳的前面。
拳背:拳的背面。
拳眼:拇指与食指卷握成的圆孔部。 拳轮:小指与掌沿侧。
拳心:拳的里面(图3-15)。
- 半握拳
五指自然内曲松握,拇指梢节压于食 指、中指第一指节上,拳心斜向下,即实战势用法(图3-16)。
- 冲拳
四指并拢曲卷,拇指紧扣压于食指和中指的第二指节处,拳心向下, 拳峰向前,拳呈方型(图3-17)。
抄拳
与冲拳握法相同,但拳心向内,拳峰向上(图3-18)。

- 贯拳
与冲拳握法相同,但手腕稍内收,拳心向外或向下,拳峰向内侧(图 3-19)。
- 劈拳
与冲拳握法相同,但拳心向内侧,拳峰向上(图3-20)。
- 鞭拳
与半握拳握法相同,但拳心向面,拳背向前(图3-21)。
- 栽拳
与冲拳握法相同,但拳心斜向下,拳峰斜向下,拳眼斜向内侧(图3-22)。
- 立拳
与冲拳握法相同,但拳心向内侧,拳眼向上(图3-23)。
- 双冲拳
拳心相对双立拳(图3-24)。
掌的部位名称
掌指、掌背、掌心、掌外缘(小指侧)、拇指侧、掌根(图3-25)。
- 戳掌
四指伸直并拢,拇指内扣,掌心向下,掌指向前,挺腕(图3-26)。
与俯掌成掌方法相同,但掌心向上(图3-27>。
与俯掌成掌方法相同,但掌心向内侧图3-28)。
两掌心相对的直掌(图3-29)。
- 掸手 (1)立掸手
五指微屈自然分开,腕稍内屈,掌心向面掌背向前,掌指向上(图3-30).

(2)横掸手
与立掸手成掌方法相同,但拇指侧向上呈横掌(图3_31)。
- 砍掌
与戳掌成掌方法相同,但掌心斜向上,掌指斜向前(图3-32)。
- 削掌
与戳掌成掌方法相同,但掌心斜向上,拇指侧斜向前,掌指斜向上(图
3-33)。
与戳掌成掌方法相同,但掌心斜向下,小指侧斜向下(图3-34)。
- 抹掌
与俯掌成掌方法相同,但小指侧向前成横掌,掌心向下(图3-35)。
- 立掌
- 四指伸直朝上,拇指内扣,掌心向内侧或向前,沉腕(图3-36)。
- 鹰爪掌
五指自然分开,第一、二指关节弯屈呈鹰爪状(图3-40)。
- 点指
食指扣叠中指上,其余手指自然屈扣,拇指扣压于无名指甲上,掌心 向下,挺腕(图3-41)。
中指、无名指分开成叉形向前,两指间隔约一寸(图3-42)。

第四章
实用散打的拳法一、農本奉法
拳法是散打最基本最常用的技法,可与腿法等配合运用,具有攻防兼 备的重要作用。俗话说:“拳似流星,眼似电”,实战时动作要迅速、准确、 有力。拳法一般包括点拳、冲拳、抄拳、贯拳、劈拳、鞭拳、栽拳、掸手、戳 掌、砍掌、削掌、点指等。
(一)点本(制本)
动作方法
由实战势(左鸳鸯拳,下同)开始,左臂内旋用弹力向前点击,力达拳 峰,拳心向下;上体微右转,左肩前顺,右拳收至下颌,点击后左拳稍回收 (约10厘米)。目视前方(图4-1、4-2)。
要领提示
点拳的最主要特点是快,为此,出拳前后的幅度要小,好似来回迅速
震荡一样。
实战用法
- 一般用于刺探对方的阵势、技法、战术。
- 因速度快,常用以连续攻击,能收到很好效果。
- 可同其他拳法连环或组合运用。
(工)冲本
- 左冲拳
动作方法
由实战势开始,右脚蹬地,左臂内旋拳心转向下,向前猛力冲出,力达 拳峰,同时身体稍向右转配合用力,右拳收至下颂处。击发到位后迅速收 回左拳成实战势。目视前方(图4-3、4-4)。
要领提示
- 出击时不能有沉肘、杻臂等预兆。
- 出击时要直线向前。
实战用法
主要用于攻击对方的头部和上体。
- 右冲拳
动作方法
由实战势开始,右脚蹬地,右臂内旋使拳心向下,向前猛力直线冲击, 力达拳峰,左拳收至下颌处,击发到位后迅速收回右拳成实战势。目视前 方(图 4-5、4-6)。
要领提示
- 出击时不能有沉肘、拉臂.等预兆。
- 冲拳要靠蹬腿、转胯、扭腰、送肩、旋膀、伸臂、催肘、挺腕,身体要协 调一致。
- 出击后要迅速还原成实战势。
实战用法
右冲拳威力大视为重拳,主要用于攻击对方的头部、胸、腹部,常继左 拳之后突然爆发,攻击更猛。
⑷秒春
1.左抄拳
动作方法
由实战势开始,身体重心移至左脚,左臂稍外旋,肘稍下沉拳心转向

内,形成击发前的有力姿势,左脚蹬地,左拳由下向斜上方猛力抄勾,力达 拳峰,同时微含胸、收腹,右转腰配合发力,右拳收至下颂处。击发到位后 迅速收回左拳成实战势。目视前方(图4-7、4-8)。
要领提示
击发时上臂与前臂的夹角小于90°角,但其角度的大小要由与对方 的距离远近而定。
用于击打对方的下颌和胸、腹部。抄拳是近 距离拳法,一般不首先使用,而主要与其他拳法 配合使用和在防守反击中运用。
2.右抄拳 动作方法
由实战势开始,右臂稍外旋使拳心转向内, 右脚蹬地,右拳由下向斜上方猛力抄勾,力达拳 峰.崗时含胸、收腹、向左转腰配合发力,左拳收 至下颌处。击发到位后迅速收回右拳成实战势。 目视前方(图4-9、4-10)。
要领提示
- 蹬腿、送胯、转体、抄勾须协调一敦,上臂与 前臂的夹角应视与对方距离远近而定。
- 出击时不能有沉肘、后拉等预兆,要直接向 斜上方钻出。
- 抄拳时上体含胸微前倾,借助腰跨发力。
- 抄击到位后迅速收回右拳成实战势。
实战用法
用右抄拳,主要击打对方的下颂和胸、腹部
位。
(四)泰
1.左贯拳
动作方法
由实战势开始,右脚蹬地,身体重心移向左脚,左拳内旋呈弧形摆贯, 拳心向下或向外,手腕稍内收,力达拳峰,同时身体向右转腰扭跨配合用 力,右拳收至下颌处。击发到位后迅速收回左拳成实战势。目视前方(图 4-11、4-12)。

实战用法
主要用于攻击对方头部右侧。
2.右贯拳
动作方法
由实战势开始,右拳内旋呈弧形摆贯,拳心向下或向外,手腕稍内收, 力达拳峰,同时右腿蹬地,上体左转,重心前移至左腿,含胸收腹,左拳收 至下颌处。击发到位后迅速收回右拳成实战势。目视前方(图4-13、4- 14)。 -
要领提示
- 蹬腿、扭胯、转腰、贯击要协调一致。
- 出击时不要有向后撤臂等预兆,要借蹬转助力迅速贯击。
实战用法
- 右贯拳属中远距离重拳,可直接攻击或还击对方头部左侧或肋、腰 部。
- 贯拳发力猛、幅度大,常配合冲拳、抄拳等其他拳法连环成组合使
(
A)嘮本
- 左劈拳
动作方法
由实战势开始,左拳外旋拳心向右臂上举随即向前斜下劈击,为达拳 轮,右拳收至下颂处,出击到位后迅速收回左拳成实战势。目视前方(图 4-15、4-16、4-17)。
要领提示
- 出击时左臂要举高如鞭打、斧劈。
- 劈击迅速,力要脆猛。
实战用法
左劈拳主要攻击对方头部。
- 右劈拳
动作方法
由实战势开始,右拳上举如操鞭、斧,同时上体稍左转,右脚蹬地配 合,向前斜下劈击,拳心向左,力达拳轮,左拳收至下颌处,出击到位后迅 速收回右拳成实战势。目视前方(图4-18、4-19、4-20)。
浏览1,78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