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防御反击中的运用
自由搏击快速多变的攻击,必须依赖灵活的步法配合。成 功的防御与及时的反击亦必须以巧妙的步法为基础。而以步 法和身法闪转腾挪构成的不接触防御体系,更体现了自由搏 击的艺术性,与硬碰硬的格挡防橱相比,飘忽疾变的躲闪退
实例1:甲乙对峙. 甲密切监察乙方进攻预 动。乙提膝转身侧踢进 攻,甲后退半步,同时前 手外拨格乙攻击腿。不 停,甲后足蹬地,前足进 步,同时后手直拳反击 乙上段。(图139、140、 141、142、143)
分析:搏击中,不少攻击者总是直接地向对方站立位置 出击,而不管对方是否移动。对付此类攻击,守方只需后退半 步或稍改变方向,就能恰好退到攻击范围之外。其秘诀在于以 尽可能小的步法退开原位,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有利于实现 快速的攻守转换。本例即为后前半步走步法,对付直接攻击者 的运用例,较具代表性。实际运用应注意的是:①退步不可有 预动,②退防时要有立即向前反击的意识(后腿绷紧随时前 蹬)。如此有利迅速反击,令对方措手不及。③退步应视对方 攻击的延伸性(距离)来决定步幅的大小。有时仅后足(前足) 退半步或仅向后仰身即可成功防御。这需灵活应变。
实例2:甲乙对峙,乙割踢甲F段,甲前足后撤步闪开,不 停,乘乙落足之际,甲立即中段横扫踢反击。(图144J45)
分 析,甲前足后撤步要轻快自然,判断要准。反击要乘 对方“旧力已过,新力未发"的时机迅速进行。攻守之间转换要 快,
步前手直拳击甲上段,甲前足 斜进步配合左转身,同时以交 又直拳迎击乙上段。(图146) 分析:对方出拳攻击 时,其思想上专注于进攻而非 防
守。也就是说,对方在攻击 时其防御与反击能力较低,空 当亦因戒备势改变而暴露。 所以,当本例乙直线攻击时,
甲变角度斜进既可巧妙地闪开乙攻击焦点又移近了距离,抢 占了有利位置,且双手自由.此时厥势反击就可利用对方空当暴露之机,瞬间实现攻守转换,给乙以重创(因甲是逆向出拳 迎击,可充分利用乙前进动量)。此种类型变角度防御反击技 巧,是十分巧妙和安
全实用的。根据变角度步法(身法)以及反 击手段的结合不同,还可演变出许多迎击和防守反击实用招 法。务必熟悉并掌握数种。当然要想在搏击中成功运用,还必分析:腾空踢攻击冲力 较强,直线退防倘若不及.难 拒其势。而变角度闪防,既轻 易让开对方锐势,安全性好, 更可获至我顺敌背的有利反 击态势。切记:直线退防是利 用延长距离的方式,变角度躲 闪,则利用方向和角度改变的方式来达到防御目的。二者各有 其妙,务必全面研习。实例4:甲乙对搏中,乙 突然腾空侧踹攻击,甲侧跨步 配合闪身迅速躲避防御。(图 147)
自由搏击步法运用要诀
自由搏击步法简单直接,自然实效,讲究进退轻灵迅速. 攻防坚实稳固。其实际运角要诀是:
随时保持正确的自由搏击戒备势。无论是静止或是攻 防移动均需尽量放松身体,且双腿时刻保持微屈的柔韧和弹 性状态,以保证随时灵活起动,稳健而有弹性地进退转折,同 时节省体力,以利持久战。
任何步法均需简洁和讲充赦率。搏击中,应多采取小 步移动,尽可能避免大幅度移步或跳蹦,以保证步法灵活巧变 与移动的平衡。
相同距禺的移位.与其吟一大步,倒不如分成两小步移动。
—李小龙
自由搏击攻防转换节奏非常快,若移步过大,不仅影响及 时反击,亦徒耗体力。
自由搏击移步基本规律是:无论向何方位移步,均应 是一脚滑动,另一脚跟随的互相紧随,连续而非同时进行的平 稳动作。且必须以动向线〈移步路线所指方向)上前置脚先动, 由另一脚紧随完成动作。例如:前移先动前脚,后移先动后脚, 同理类推。
时刻注意步法移动与身体动作协调一致。移动中要善 用双脚脚掌、脚踝以及小腿的弹性作用,以脚掌擦地,脚跟浮 在地面上轻巧滑动。
使移动时恰似弹簧般,随时能加快速度,在楮况改变时亦 能随时停止。
——李小龙
移*时,身体重心应保持在两腿之间,不可偏向一脚。 优秀的自由搏击者在移动中,重心甚至带有不匀速地左右微 动,以此来造成对方错觉,亦有利随时变换方向。任何移步动 作必须坚决,不可迟疑。
移步步幅要准确.并能自如控制和变换。其作用有二: ①准确的步幅可保证搏击者抢占准确恰当的距离和位置.充 分发挥攻防技能效应,②可针对对手心理和步幅特征,变换移 动专法的长短和快慢,扰乱对方判断和准备,抑制对方攻击企
图,达到控制局势的目的。
(五)步法训练的步骤、要点和方法
1-训练步骤
自由搏击基本步法无非是前后直移,左右侧步四个方向 上的四种步法,其他任何复杂深奥步法均以此为根本和演化 基础。因此步法训练首先要求掌握和熟练这四种基本步法,在 此基础上由易到难,再练习复杂步法和连续综合性的组合步 法,以培养不论前后左右移动,而步法不致错乱的能力。
步法最高深的阶夜系存在于出拳与踢脚动作的配合运用 上。
李小龙
所以,在掌握基本(复杂)步法之后,就要在步法训练中配 合运用各种腿法、手法等技术进行综合训练,使之融为一体。 同时,搏击者亦可藉此选择和掌握高级实用的配合步法的拳 脚技巧。最后,再通过实践去练习、检验和完善步法技巧,达到 运用自如的层次。
2.训练要点
进行自由搏击步法训练,有以下要点需加以注意:
在步法训练之初,动作不宜过快,要待到能保持身体 平衡移动时,方可逐渐加快。练习时最好在立镜前练习,以观 察步法和整体动作是否协调。
(2)进行步法训练,重点在控制重心。因此,要学会在步法 移动及相应的身体闪转变化中,努力掌握好身体重心的移动
规律,体验各种平衡与不平衡动作的感觉,以培养敏锐的重心 (平衡)感觉和随时调整维持重心的能力,另外,移步步幅的准 确性与节奏感,在训练中也需要特别强调。自由搏击的许多步 法都有一定的连续节奏。节奏正确,就意味着动作正确。在此 基础上进而掌握各种间断节奏步法的要领,则可使步法本身 成为.-种欺敌的武器。
(3) 在训练时,可以就移动方向、重心控制、戒备势的保持 等方面进行检查和纠正动作。一般可将步法训练安排在准备 活动之后进行,要求练习时要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切记:步法 的训练一要正确规范;二要经常练习。
(4) 训练步法要进行相应的基本素质的辅助训练,以求得 事半功倍的效果初学者首先要通过训练使下肢(特别是膝关 节以下,如小腿踝部等)关节和肌肉能够变得协调有力,富有 弹性和耐力。这通常采用跳绳、跑步、单双脚原地蹦跳、负重蹲 起、负重提踵等方法进行。
3-训练方法
(1〉单狡和组合练习法:按由基本(单一)到复杂〈组合)步 法的训练顺序,反复进行练习,体会要领,直到技能熟练巩固。 基本(单一)步法的练习可由戒备势起连续做,然后还原;组合 步法的练习,可以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步法组合起来,连续反 复地进行,以此提高步法的变换能力。如前滑步接后滑步,绕 环步接前滑步接疾步等。训练时若场地宽,动作运行路线可长 一些,相反则采用前后左右的综合练习。如以前三步、后三步、 左三步、右三步的方式连续进行。一般组合练习的运动路线有 折线、正方形、梅花形等数种。
<2)收信号练习法:由教练或同伴以手向(如掌心、掌背 的朝向或乒指的数量变换等为信号,可自定)给出信号,练习 考迅速做出相应的步法动作’例如:同伴「向前推时,练习着 快速进步。如此或前或后.或左或右地反复练习各种步法不仅巩固了技术.还提高了反应和步法配合的协调与灵活性。
(3)设置障嬉训练法:此法是在练习者周围设置各种障碍 物(如前后左右插竹杆等),然后练习者运用各种步法绕过障 碍物到达-定位置,初练时只要求运用步法灵活绕转即可•熟 练后可规定时间以提高步法协调和变换能力。
<4)«人配合训练法;练习者和陪练者两人一组,规定主 动和被动方.然后面对面保持-定距离(2-3米)做各种步法 的相随变化练习.例如:主动方前滑步.被动方后滑;主动方左 闪.被动方左闪,如此应尽量保持双方距离不变。训练时,上 动方应根据被动方的水早决定步法难易。-般初学时只练单 …步法.之后才进行各种步法的综合陪练,此种练习也可采取 双方主动的方式进行;此种练习既可提高练习者判断反应力・ 又可训练步法步幅的准确性,培养良好的距离感。
结合攻防技能训珠法:步法是自由搏击全面攻防技能 的基础。要提高步法实效性.就必须结合各种攻防技能进行前 后左右回环的各种步法训练,以提高上下配合和整体协调为 攻防技能运用于干变万化的实战打下基础。此种练习可以在 攻防技能基本掌握的同时进行<
实成训练法:此法是一种综合训练手段,是提高各种 技能的高级训练阶段,就步法而言.可以藉此在步法移动时 机、速度、距离、节奏控制等实效性方面检验训练效果。
任何自由博击高手神乎其技的招势,都是由基本技法变 化而来……那些自由再击冠军们无非是把基本技法练习和运 用到完美程度而已。
——(美)自由击王喷射宾尼
自由搏击基本攻击技法由手法、腿法、摔法等构成,是整 个自由搏击技法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基本戒备势、步法以及 防御技法的运用,都是服从于攻击技法运用的必要手段。换言 之,自由搏击是以充分发挥攻击技法效用,取得搏击胜利为最 终目的。
由干自由搏击无所不攻,无所不用,因此攻击技法全面立 体.内容丰富,但各种形式的攻击技法之间的联系运用,绝非 是简单地相加,而是互为掩护、互为促进、全面融合地整体性 发挥。系统论整体原则表明“系统之和大于各部分之和",所以 搏击者一旦能将全面攻击技能化为一个有机整体,则其坚强 的作战系统所具备的整体实战功能,将大大超过那些仅擅长 拳法或某一方面技法的拳手。而现代自由搏击训练艺术之一 • 就是训练每个搏击者能将全面技法组合成一个有机整体来自 由发挥,从而淋漓尽致地展现全面立体化自由搏击的高度科
学和艺术。
自由搏击攻击技能在动作结构上,叮分为直线型(如侧 踢);弧线型(如平勾拳);上下型(如上挑肘).三种形式的我法。 从技能距离适用范围,又大致可以分为远(中)程技法(如侧 踹、直拳〉和近(中)程技法(如冲膝、拦门脚)两种形式,通常. 将拳脚列为长攻武器(长兵),肘膝列为短打武器(短兵),长短 结合,可生无限变化,所以拳谚云:远以拳脚,近加肘膝贴身 摔。其基本技法的选择不受流派或风格类型的限制,以动作简 捷实用为要求,具有各种打法的典型性。
攻击手法是指以E肢手法体现的攻击技法的总称,是自 由搏击攻击技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武坛,无论何种流派 和风格类型的搏击术,在实战中,手法的运用都要占很大比 重,运用十分广泛,这是因为上肢(包括肩、上臂、肘、前臂、腕、 手指和手掌七个部位)是人体最灵活的部分,无论肩、肘、指、 拳等各部,皆可独立运用,变化多端。或攻或防均具重要的实 战价值.
一、攻击筝法
攻击拳法是指攻击时,以拳体现的动作方法。自由搏击拳 法是以西洋拳四大拳法为主体,吸收东方武道实效拳法,如翻 背拳、锤拳等所构成的,注重简练实用、自由发择的拳法体系。
自由搏击拳法虽不如西洋拳击般细腻严密,但在吸收了 西洋拳击,要求以最短的拳距、最快的速度给予最有效的打击 的基础上,更讲究与肘、腿、膝、摔等全面技法的整体配合和自
由运用。比赛中,自由搏击拳手可以拳面、拳背和拳轮三个部 位为力点,采用任何方式自由攻击,技法全面,实用多变,更符 合自由搏击的需要。同时,自由搏击拳法不仅讲究各种拳法变 换连用,组合施发,以取敌于必得,且更偏重出拳的狠、猛、准。
但从自由搏击攻击技艺推体构成上看,拳法除灵活多变 占优势外,其直接攻击威力比肘、腿、膝法有所不足.而且自由 搏击攻击范围包括整个身体,拳法的滥用,会导致攻击者中、 卜段目标'甚至上段头颈部位的空当,容易遭到对方腿法的突 然袭击和抑制。因此,在全面立体化的自由搏击中,拳手多以 肘击、腿踢和膝撞法作为主力攻击武器,而以拳法作为中远程 的控制性武器,与肘、膝、腿法勾连配合.,发挥试探、引诱、控 制、虚掩和攻击的作用。换言之,在自由搏击中往往是“手是两 扇门.全凭腿打人”。总的来说,灵活多变、准确强劲的拳法极 大地丰富了自由搏击的战斗力,是自由搏击不可或缺的攻击 (防御)武器。
初学自由搏击拳法,一般首先要求规范化地掌握直、摆、 勾和翻背拳四大基本拳法,以此为基础,再学其它实用拳法, 以及设计并形成自我拳法风格.
(一)攻击拳法基本要诀
要能正确用拳。初学拳法必须掌握正确用拳之法,以 避免手部(主要是指腕关节)在实战或训练中受伤,影响训练 或噬力。正确用拳的基本常识包括两个方面:①首先要学会正 确地握拳。方法是:四指并拢,由末节指骨开始往里卷握,拇指 内屈压在食指与中指上。拳心朝下为平拳;拳眼朝上为立拳。 (图 148349,150,151)
一般多以拳峰(即第-和第二指关节部分)为力点进行攻 击。也可以拳背和拳轮进行攻击。(图152.153)
拳握紧后,拳面-定要平,拳血T•力笙」火可以拳面 俯卧撑做辅助训练。另外,出拳时握拳要握成实拳,且手腕要 直和紧张•拳和腕部要如铁锤和锤柄般浑然一体,这样拳力传 递才在一条线上,也不会挫伤手腕,这里有一个使手及前臂坚 强有力的小窍门:那就是经常握捏一个小橡皮球,这不仅可使 手上肌肉日益强壮有力,而且手受了伤也容易恢复。②要学会 出拳用劲方法:在实际运用出拳打击之前,拳可虚握并适当放 松肌肉,特别是在出拳的时候应做到拳紧肩松。拳头只有在击 中目标瞬间.才骤然握紧,使拳力集中到拳头.并在目标点上 爆发出来。如此先柔后刚.刚后必柔,刚柔相济的用劲方法是 出拳用劲(包括其它攻击技法运用)的妙道,因为这样可以使 手腕和肘关节保持灵活性,能增加出拳速度和攻击力,提高动
作准确性,也有利于出手后弹性自动回收0在持久对抗中,也 是保持手臂实力的要诀0
动作要迅猛协调有力.许多自由搏击初学者,不知道 如何又快又狠地发拳。对他们来讲,迅猛地发拳同时保持身体 的平衡比较困难。这主要是他们未掌握好全身协调出拳的动 作及其机理。实际上要淮确有效地发出有力的拳,除前述正确 用劲要素之外,还取决于另外四大要素:
必须以身体为轴心作为发力之源。用拳攻击,其力并不 出自手臂。
严格地说,手臂只是力量的运载工具,而只有正确地运用 身体才能提棵足够的力量。
李小龙
出拳时,手臂主要是传达双肩和髓部猛烈转动时所产生 的力量,同时身体既要保持上下一体又要放松.对此,可以这 样理解,即出拳时是以双肩和觥部沿想象的身体中轴顺时针 或逆时针上下一体地扭转发拳,也可理解为出拳时,上体象被 固定在直径与肩同宽的圆筒中,绕垂直轴放松地或左或右地 旋转。(图 154,155,156)
必须保持正确的基本姿势,以规范简捷的动作全身协 调地出拳.综合前述,正确有力的拳击必须是在基本姿势的基 础上,手臂不做预动而直接以脚蹬地,以身体纵轴为发力之 源,旋腰顺肩,柔出刚发的一个整体协调的动作过程。其中正 确的姿势(戒备势)是充分发力的基础,一旦基本姿势被破坏, 无法保持平衡,更别说发力了 •而规范的拳法动作和出拳时的 全身协调配合,是动作实用性和聚力于一点、发力于瞬间的保 证.在掌握拳法发力机理后,只需科学而正确地反复训练,就 可达到这一拳法要求。
出拳必须与灵巧的步法配合一致,才能在变幻的搏击 中,真正实现和发择出拳法威力。正确的出拳和灵活敏捷的步 法相配合,可以在准确的时机、适当的距离内使攻击力量完全 爆发于目标,从而产生“以步击人"的惊人效应。倘无拳步一体 的能力,任你千斤巨力也是徒劳。
切记:“随足攻击”是自由搏击攻击技法运用的至理名言, 此种能力可通过相应的出拳(踢腿)'孑步法的各种配合训练来 决得,
①必须要配合攻击意念。即出拳(出腿)击打目标瞬间,要 有击透目标的意念,而非点到为止。这样才能获得较深和较强 的“穿透力”,对攻击目标产生更大的破坏效果。此种攻击意识 的另•妙处在于:由于攻击意念和动作力点指向目标之后.即 使对方有后闪动作,也能击中对方。自由搏击者倘能达到上述 各项要求,必能使打出的每-拳都有足够的杀伤力。
要攻守一体。在自由搏击中,双拳必须紧密配合,一手 出手防(当然包括身体其它部位良好姿势的配合),使攻守 -体.换言之,在出拳攻击时,必须注意招法的组织、联系及身 体要害部位的防护。要养成收发之间将手随时摆至适当高度 的习愦,以防御对方任何可能的攻击。此外,还必须养成动拳 原路迅速收回的习惯。
出拳动作要隐萩。无预动的隐蔽攻击,往往使对手猝 不及防,因对手根本无法事先判断,如此当然增进攻击成功 率.隐蔽出拳不仅包括精简规范的意思,亦是指出拳时拳要先 于身体和步法动作而发。不妨在训练中体会其妙。
5-出拳攻击必须虚实配合,井旻与各种攻击(防御)技法 联用。出拳虚实配合有两大作用:①可以控制出拳力度,不致 用招过老,无法应敌之变;②可以声东击西,查敌虚实,迷惑对 手,乘虚而攻。另外,自由搏击拳腿肘膝摔等长短武器可以并 用,所以在实战中施用拳法,必须注意与其它攻击技法的配 合,以长短互补,立体攻守,发挥出整体威力。
直拳
直拳在自由搏击中.是最常用、最基本的在力拳法,+:要: 在远,中距离使用(在近距离亦可灵活运用)•其运动轨迹成 统.易运用身体力量『动作中,R动作简捷直接,预示小.灵活 性火,启动快.命中率高,力录可轻可重,运用范围十分广瑟. 有很强的攻击威慑力和实战运用价值。直拳特别是前手直拳. 在单位时间内比其它拳法的连续出拳数量多'搏击中.直拳遥 用得法,还可配合腿法抑制善「迫近内围近战的对手,始终将 对手置于外围。因此,掌握•手犀利的直拳.对于-个优秀的 自由搏击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般,育拳可以分为前手宜拳、前手刺拳、后手直拳和前 手中段直拳及后手中段直拳丘种。
1-前手直拳
方法:山戒备势起."脚微蹬地.身体G拧转,重心稍偏 前.左肩前倾.同时臂内旋.以左拳向前直线冲出,拳心向卜•
74 • 呼气发力,力达拳面,眼视攻击方向。,:图157,158)动作完 成后,速由原路收回,恢复戒备势。
要领:①出拳时.拳同肩高,拳与小臂、拳背与鼻尖成, 直线。②左肩左臂放松,蹬地转腰、顺肩.抖臂、紧拳爆发用力, ••气呵成。③出左拳同时,右手微上举置于下颊之侧,垂肘护 中段•保持自护姿势并要养成习惯。另外,出拳时,要注意变换 头部位置,头随手变,以增加防御的效果-
攻击目标:以上段头部,特别是下颁足面为主攻目标。
作 用:前手直拳攻击力并不猛烈、无决定性击倒威力. 但动作简捷灵活,速度很快,离攻击目标又近,具有很好的突 袭效果.难防易中,是自由搏击运用最多的快招拳法.亦是自 由搏击者必须掌握的基本功。前手直拳可用于主动连续攻击. 削弱对手实力;也可用来阻截遏制对手攻势I还可做各种诱导 假动作.试探、迷惑对手,为其它强力的攻击技法(如肘、膝)的 运用创造良好的条件。所以前手直拳乂有先锋拳和引拳之称. 实战中,若要击出前手重直拳则需全身协调,利用步法和身体 冲力,把握最佳时机和距离。如果迎击靠上来的目标,则威力 更可倍增。总之,前手直拳是控制战局,掌握主动、攻守兼宜的 必备拳法。
2-前手剌拳
方法:与前手直拳相同•
要领:出拳轻快突然,力量不大不小,甚至只是点击,上 体和傲部转动极小(或不转动),前移亦很小。出拳时手皆并不 完全伸直,更有利弹性回收,连续发拳。
攻击目标:上段面部弱处。
作用:前手刺拳是由前手直拳派生而出的一种快招拳
75 • 法主要区别在于前手直举快敢,前手刺拳则出拳轻快)多用 来扰乱对方心理,造成错觉,破坏对方防御体系.迫使或引诱 对方防守失当。最大作用就是可以为其它技法的运用创造有 利机会。其灵活变化,能加强攻击机动性。搏击中,刺拳也可 以依靠拳臂猛向前伸展,加上向前滑步和上体前倾送臂的速 度,以及对方舞上来的速度,获得最大鞭击性打击力量。
.前手中段直拳
方法:由戒备势起,动作方法与前手直拳基本相同,唯
上体略向斜前方倾斜,同时膝关节弯曲,降低身体高度,左拳 由下向前方直接出拳。(图160)
要领;①肩膀同出拳臂成一直线,右手自护,下颓内收• ②其余动作要领同前手直拳.整个动作需连贯一致。
攻击目标:中段心窝、腰肋、腹部。
作用:攻防反击皆宜,运用灵活性不如前手直拳,但攻 击威力相对要强,以出其不意运用效果较好。实际运用时,也 可不屈膝降重心,而直接向前下直冲攻击。(图161)需因人 因时.随机应变。
浏览2,07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