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程氏八卦掌的源流

第一节董海川与八卦掌

一、董公墓志铭

八卦掌是中国民间传统武术中著名的内家拳法。自清末董海 川先生将其传世至今,八卦掌以其鲜明的风格特点和卓绝的掌法 而享誉武林,日益受到国内外众多武术爱好者的喜爱。有关董海 川先生的生平与八卦掌的早期源流,由于缺乏详尽的记述,历来 众说纷纭,真伪难辨。而董海川先生也没有谈过此拳的确切来源 和师承。为叙述方便,现将董海川先生原墓地的4块碑文完整抄 录如下,供广大武术爱好者研究和考证(董海川墓碑原立北京东 直门外小牛坊村红桥大道旁,后移至万安公墓)。

碑文一董先生墓志铭 (1883年)

(碑额有“后生宗鉴”款识)

先生姓董讳海川,世居文安城南朱家务。少任豪侠,不治生产。法郭解 之为,济困扶危,不遗余力。性好田措,H骋于茂林之间,群兽为之辟易。 及长,遍游四方,所过吴越巴蜀,举凡名山大川,无不历险搜奇,以壮其襟 怀。后遇黄冠,授以武术,遂精拳勇。不意中年蹈司马公之故辙,竟充宦 官。先生嫉恶如仇,时露英气,同人即起猜嫌,改隶肃邸。因老气骸,始得 寓外舍。请艺者,自通显以至工贾与达官等几及千人,各授一艺。尝游塞 外,会数人各持利器,环而击之,先生四面迎拒,捷如旋风,观者群雄无不

【租氏八卦掌】

称为神勇,惮其丰采。及至弥留之际,从者启其手足诚如铁汉,越三日,端 坐而逝,意者以为羽化。都中门人服编素者百余人,因营葬于东直门外,距 城里许,哀痛难忘,议立表识,以伸响往之忱。

光绪九年春二月立石 铁岭贵荣撰 沈阳清山书

武遂古郡王振郭_亭刊

碑阴铭文:

(额題“徽则攸远”)

铭曰:先生其灵气之所钟也,何生而有异于人。脱令壮年,仗剑以从 军,吾焉知其所不扫荡乎烟尘,即不幸而为隐君子,亦可续屈以完身。及郁 折而白圭有站,岂其有隐痛而生不逢辰。然身虽泯而名则荣,其谁曰不抱璞 而全贞。呜呼,自古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不禁抗怀屠狗,独黯然其销魂。

大清癸未春

铁岭贵荣撰

沈阳清山书

尹福、马维祺、史继栋、程廷华、宋长荣、孙天章、刘登科、焦敏降、 谷毓山、马存志、张均、秦玉宽、刘殿甲、吕成德,安分、夏明德、耿永 山、魏吉祥、锡章、王辛盛、王怀清、沈长寿、王德义、宋紫云、宋永祥、 李万友、樊志涌、宋龙海、王永泰、彭连贵、付振海、王鸿宾、谷步云、陈 春林、王延桔、双福、李长盛、徐兆样、刘宝贞、梁振圃、张英山、郭玉 亭、赵云祥、张全奎、焦春芒、刘凤春、司元功、张铎、清山、何五、何

六、郭通海、余鹤年、冯嫌、李寿年、陈泮。

小门生:张逸民、马贵、杨竣峰、刘金印、方志、奎玉、土志、世亭、 居庆元、刘印章、耿玉林。

碑文二 文安董公墓志 (1904年)

名之于人大矣哉,有汲汲求名而名不传者,有操必传之术而及韬光养 晦,转以自匿,久之宏中肆外而名以日显。若吾师董公殆其人欤。公讳海 川,文安人,生有神力,幼以武勇名乡里,弱冠后技益精。访友于江皖,迷 失道入乱山中,终日不得出,度无生理。忽有人于山巅招以手,及攀藤附葛而,则人谓之“师候汝久矣。”因导之行,见庙宇奇幻,类非人 肽,蜿蜒而入历数处,-道者装,童颜鹤发,遥谓之闩:“汝来何迟乎。” 遂授以缶刺进退之法,练神导气之功。凡其所传,皆平曰所未闻未睹者。居 久之又谓闩:“汝行矣,可以问世矣。”遂麾之使出。比回视,则烟云漂渺, 失其处,鳴!此公至诚所感,所遇者其殆仙欤。公神力得自天授,而技艺 乂获仙传此后遂无有能敌之者后缘事人肃邸效力,蒙赏七品首领职。 以故公在都之时多,公性情退让,不欲见异于世,然既负绝技,游其门者常 数十百人。名由是历久弥彰。公往矣,至今者人士_费称道弗衰。福等久 恭门,米忘汲芳徽,今特略志梗槪,铭诸贞石。大清光绪岁在阏逢执仲春 上浣门人尹福等敬立 光绪三十年 碑阴“永垂不朽”

河北国术馆教职员:

李盛清、何忠麟、何万财、何淑珍、樊连印、卢书英、邱长通、博海 、五成、卢蕴苓、王林明、何淑荒、李荣贵、霍文秀、李绪纶、何忠 义、董信言、何忠祥、何玉明、何淑容、赵近喜、霍芳淑、周学义、霍瀛 海、郑延杰、霍金章、李长立、霍常永、崔信仁、卢瑞庆、王双龄、卢润 、阎启喜、卢云发、黄绪斌、卢蒲容、唐崇瑞、卢金祥、李荣、卢书延、 周志、卢树堂、赵殿英、卢润身、王修祥、周书年、付崇安、卢德声、王 步云、卢清声、杨长明、卢道声、林景周、卢撮声,李长德、卢盖声、赵良、卢爱声、刘宋智、尹福>

碑文三 公墓志 (1930年)

董公海川,河北文安人,力大貌奇,方腰骈肋,素好技击,勇武过人。 弱冠后侠游九华山上,得遇仙传,艺遂大精。十数勇士围攻,所到皆疲。尤 有奇者,屋顶黄鸟群噪,公纵身上跳,连擒其三。更有剑击专家,特与公 赛,公则赤手空拳,夺其械踏其足,赛者皆靡。董公手长过膝数寸,故拳掌 出人意外,皆难防范,有异相因有异术,名噪一时,争相师事,前后门徒不 啻千百,深恐支派繁衍系统紊乱,爰公议二十字传统并刊碑以垂永久。

传统字:海福寿山永,强毅定国基,

昌明光大陆,道德建无极。

第五世后学汪慧书丹

中华民国十九年三月二十六曰

马贵、门宝珍、冯俊义、张殿凯、何金奎、尹玉障、卢书魁等公立。

碑文四 文安董公墓志 (1930年)

公董氏讳海川,文安人,生有大力,以勇武称干乡里。弱冠后,遂以武 术名,游其门者数十百人之多。至今都人士犹称道弗衰。此其艺断非常人所 能及也.盖赏读公之略历,始知公之技艺,实为得之于仙者矣,至于仙传之 妙,前人论其详,书魁毋赘述,所最令人钦佩者,公之性情退让,不欲见异 于人,而卒享大名于后世,噫!公之艺术,冠绝群伦。书魁虽未得为公之 徒,而既私淑诸人殆无异亲炙于公门下也。书魁受业获益良多,故感公之大 德而铭之于石云。

第四世后学卢书抵等敬立

第五世后学汪慧敬书

中华民国十九年次上章敬拜,仲春月上浣敬立。

上述碑文中所谓仙传之词或许不足为信,单从只鱗片爪的生 平简历中,董公其人已跃然纸上。

几点说明:

董公的碑文已模糊不清了,再过几年就更认不出字迹了, 特此在本书中列出,供八卦掌爱好者研究参考。董公的轶闻轶事 是我听老前辈所讲,很多书上是找不到的。故而录述于此,以使 人增加对董公的了解,也可增添一些读书的乐趣。

程廷华先生的故事都是真实的。现在有的杂志上还说程 廷华是义和团,属讹传。今将其事列人书中,可使读者了解真实 的“眼镜程”。本章中特别写了刘凤春、张占魁、刘德宽等人, 这些人虽是董公弟子,但都是程廷华所传,他们在发扬传播程式 八卦掌中的地位很高,故记之。本书写了程廷华先生的一些最重要的弟子,有关这些弟子的内容都是真实的。但报章杂志上常有 谬传,如有人把程有功写成程廷华之子,这是大错特错的。本书 写出这些老前辈的事迹,一是为纪念这些前辈,二是拨乱反正, 三是为了进一步宣传介绍程式八卦掌。

浏览1,369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