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劲
八卦掌创始人董海川先生的墓碑上记有:“公神力得自天 授,而技艺又获自仙传”“十数勇士围攻,所到皆疲”“此后遂 无有能敌之者”“名声大噪”“请艺者,自通显以至工贾与达官 等几及千人”。董海川先生弟子尹福先生,身材修长,人称“瘦 尹”,但掌力无比沉厚,讲究冷脆硬快、爆发顿挫、弹抖吸化。 董海川先生弟子程廷华先生,技艺神奇,掌力浑厚,讲究缠裹圆 活、爆炸缠抖,人称“神力眼镜程”。尹福弟子马贵、门宝珍, 程廷华弟子程有功、冯俊义等,无不臂力沉厚,只要单臂一出, 对方问都问不动,更不用说进招动手!程廷华弟子李文彪先生, 塌掌按在对方胸上,只须三成劲,劲到人伤,武林人士众口皆 碑,无不称道。所以说八卦掌法不仅讲究掌法、步法、身法,更 讲究劲力,如果掌上未能练出内劲,则不能称其为八卦掌。
八卦掌法变化多端,有穿、点、云、探、推、托、带、领、 开、合、劈、撩、撞、削、缠等,因而八卦掌的劲力就有穿劲、 点劲、云劲、探劲、推劲、托劲、带劲、领劲、开劲、合劲、劈 劲、撩劲、掖劲、撞劲、削劲、缠劲。
除了以上各种劲力外,由于练功时要走圈,走圈时讲究拧腰 吸胯,滚钻挣裹,奇正相生,“转掌如拧绳”,能产生别具一格 的劲力。诸如颈生梗劲,臂生拧劲、裹劲、钻劲、撑劲、滚劲、 沉劲、螺旋劲,腰生拧劲、塌劲,足生踩劲、趟劲、摆劲、扣 劲,身生横劲等无比神妙。
八卦掌劲力不是所谓的笨力气,是通过一掌前伸、一掌护 后、拧裹钻翻的掌法练习把笨力气转化成一种内劲。这种内劲必 须在内外三合即达到六合的境界时才能真正产生。因为必须掌握 八卦掌的功理功法,追求六合,这种内劲讲究刚柔,刚柔相济才 谓真劲。它还讲究虚实,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即刚中有柔,柔 中有刚,才称得上虚实。如果能掌握刚柔相济虚实变化,那才是 妙不可言呢!
八卦掌的劲力有三种施用:一种是“打”,掌臂动作产生的 自然劲,打在对方身上伤皮而不伤内。另一种是“发”,发的时 候要意念向前,伸长手臂,可以击人于一丈之外而不伤其内。再一种是“伤”,伤的时候要用“寸劲”,用前足踩、后足蹬,力行 于腿;提肛溜臀,力行于腰;含胸圆背,力行于肩;沉肩坠肘, 力达于手。“哼”地一声,丹田力发,一种又疾又重又突然又短 暂的浑身之力爆发而出。打在对方身上如中电击,如中重捶,伤 其五脏六腑。如果双足扎地,桩如山岳,双臂抖动,弹簧之力, 骤然爆发,也叫“抖劲”。如炮弹之炸裂,伤敌于眨眼间,也叫 “爆炸力”。
所以说出劲要螺旋,“寸劲”是爆炸,是八卦掌的劲力的最 突出表现和代表。八卦掌讲究掌法,讲究步眼,讲究身法,但这 一切都要体现在劲力的施放上才能克敌制胜,这一切是不可分 的,是统一的互为作用的。尤其是劲力,是决定胜负的最后关 键。所以八卦掌老前辈说:“八卦掌讲究掌法赢人、步眼臝人、 身法贏人、功夫贏人。”所谓“功夫赢人”即劲力贏人。练习八 大掌、八八六十四掌、游身八卦连环掌是练习外三合、内三合、 内外六合,气沉丹田,练习八卦掌的内劲。如想内劲早日练出 来,还必须操手。再与掌法、步眼、手法灵活结合,方能更 加奏效,达到自卫防身的目的。
下面简要介绍几个程氏八卦掌 中的主要手法,供八卦掌爱好 者操手的参考。
塌掌
立正姿势,头正颈直,微收下颏,嘴微闭,舌抵上颚,用鼻呼吸,双手在身体两侧自 然下垂;精神贯注,气沉丹田;二目向前平视(图5-79)。
上身正直,姿势不变,重心落于左腿,屈膝下坐,左足 向下扎地,出右足,膝微屈,五趾抓地,在地面向前搓踩;同 时,右手五指掌心向前,沉肩坠肘,伸臂打出,高与胸齐;左手 在腹前下按,自然沉于腹前,打出时气沉丹田;二目向前平视 (图 5-80 )。
右足收回仍成虚步,重心落于左腿;同时,左手、右手 都半握拳,收于腹前;二目仍然向前平视(图5-81)。
上身正直,姿势不变,重心落于左腿,屈膝下坐,左足 向下蹬力,出右足,膝微屈,五趾抓地,在地面前搓踩;同时, 右手五指斜向上,掌心向前,沉肩坠肘,伸臂打出,高与胸齐,左手在腹前下按,自然沉于腹前,打出时气沉丹田;二目向前平 视(图 5-82 )。
【要点】
按以上动作反复练习多遍,遍数多少由自己决定。
右手练习完毕后,要用同样动作练习左手,遍数与右手 遍数相同。
打出时手臂、手掌不要一直向前推,要弧线打出,即打 出拋物线。
在沉肩坠肘的同时打出手,要与前足的搓踩同时,要用 “寸劲”,有向前下方按塌的意思,故又名“单塌掌”。
可以在身前的桌子上点燃一支蜡烛,用单塌掌打击,直 至烛灭,然后可以重新点燃,重新练习。手掌与蜡烛的距离可由 近慢慢移远,距离越远功力越大、越深厚。
练习此掌时可上大步,后足紧跟半步,仍保持进步打击 的姿势,称为“活步塌掌”,在实战中非常实用,应多练习。
穿掌
立正姿势,头正颈直,微收下颏,嘴微闭,用鼻呼吸; 双手在身体两侧自然下垂,全神贯注,气沉丹田;二目向前平视 (图 5-83 )。
上身正直,姿势不变,重心落于左腿,屈膝下坐,左足 向下扎地,出右足,膝微屈,五趾抓地,在地面向前搓踩;同 时,右手五指向前,掌心向上;左手五指向前,掌心向上,贴在 右前臂处,一齐沉肩坠肘,向面部前上方伸出,称“穿掌”。穿 出时气沉丹田;二目向前平视(图5-84)。
右足收回成虚步;同时双手下落,按于腹前;二目仍然 向前平视(图5-85 )。
上身正直,姿势不变,重心落于左腿,屈膝下坐,左足 向下扎地,出右足,膝微屈,五趾抓地,在地面向前搓踩;同 时,双掌姿势不变,一齐沉肩坠肘,向面部前上方伸出,穿出时 气沉丹田;二目向前平视(图5-86)。
【要点】
按以上动作反复练习多遍,遍数多少由自己决定。
(2 )右手练完后可练左手。
穿掌时一定要沉肩坠肘,手和足的动作要同时完成,穿 出整劲。
练习此掌时可上大步,后足紧跟半步,称“活步穿掌”。
盖掌
上身正直,双足分立,操手时左足向身左横移半步;同 时,左臂屈肘,左掌提置右肋前;右臂屈肘,右掌掌心朝前,自右 肩上向头颈后方漫头停于头上;二目向左前方平视(图5-87)。
左足足外沿用力;同时,右掌掌心朝前,自头顶之上向 左肩前松肩催肘尽力横推,撞出“寸劲”;二目向左前方平视。 如此反复练习多遍(图5-88)。
两足分立,操手时左足向左横移半步;同时左臂屈肘, 左掌提置于右肋前,同时右臂屈肘,右掌掌心朝前,自右肩上向头颈后方漫头停于头上;二目向左前方平视(图5-89)。
左足足趾外沿踩地用力,同时右掌掌心朝前,自头顶之 上向左肩前松肩催肘,尽力横推,撞出“寸劲”;二目向左前方 平视。如此反复练习多遍(图5-90 )。
【要点】
出左足外沿踩地与撞掌要同时进行。推撞时要沉肩,力 催掌心,虎口圆撑,拇指尽力外展,这样掌力才能浑厚,才能打 出“寸劲”。
撞掌时一定要气沉丹田。
操手时的行进方向不是向前,向左打时是向身左行进, 反之,向身右行进是横着走。
推撞
左足在前、右足在后站立,操手时左足抽回成虚步;左臂自右臂下向前外旋翻动, 一边掌心上翻一边向前缠压; 二目向前平视(图5-91)。
上左足,右足跟进; 同时,双掌掌心朝前,掌腕 贴拢向胸前推撞,推撞时要 沉肩坠肘,打出浑身之力; 二目向前平视。如此反复练 习多遍(图5-92)。
右足在前、左足在 后站立,操手时右足抽回成 虚步;右臂自左臂向前下外 旋翻动,一边掌心上翻一边 向前缠压;二目向前平视 (图 5-93 )
上右足,左足跟进;同时,双掌掌心、朝上,掌腕贴拢向 胸前推撞,推撞时要沉肩坠肘,托出浑身之力;二目向前平视。 如此反复练习多遍(图5-94)。
【要点】
出足、出手要同时,推撞时一定要沉肩、肘,前足踩后 足蹬,撞出浑身之力,爆出“寸劲”。
推拨时一定要气沉丹田。
如此左右反复练习多遍,次数由自己决定。
撞掌
(1)右足前、左足后双足分立,上身正直,屈膝坐身,重心 前四后六;操手时,右足向前上步,左足在后跟进,重心不变, 双足向地面下扎地;同时,双臂内旋,抬至胸前,双掌掌心向 外,圆臂屈肘,向身右撞出,撞出的同时要向右拧腰;二目向身 后平视(图5-95 )。
双足不动,上身保持正直;在向右拧腰撞出双掌后,双 臂外旋,翻成掌心向上时用双掌掌背向腰际砸下;二目向身右平 视(图 5-96 )。
右足向前上步,左足跟进;在向下踩力的同时,双臂内 旋,抬至胸前,双掌掌心向外,圆臂屈肘向身右撞出,撞出时仍 向右拧腰;二目向身右平视。如此反复练习多次(图5-97)。
【要点】
操此掌时,右足前进时,要向右拧腰,同时向右撞打; 左足在前时,双掌要向左拧腰同时向左撞打。如此前进,反复练 习多次。这样才能练出腰劲和横劲。
撞打时要沉肩坠肘,气沉丹田,虎口圆撑,双掌掌指相 对,掌心朝外,栂指朝前,尽全力打出。此掌是前行横向撞打, 故老前辈称其曰“螃蟹掌”或“双撞掌”。
掳带
从立正姿势开始,操手时右足进步,五趾抓地向地面搓 踩;同时,双臂外旋拧成掌心向上时,右掌在前,左掌掌背贴在右 前臂之上;同时沉肩沉肘,双掌自下颏向面前穿出;二目向前平 视。名曰“穿掌”(图5-98)。
双足向下扎地;同时,双掌握成拳,向身体右后方掳 带,掳带时要向右拧腰,右掌心朝下,左掌心朝上,要掳带出冷 劲、狠劲,全身之力;二目注视双手动作(图5-99)。
双足同时前进半步;同时,左拳变掌,位置不动,自然 停于右肘之下;右拳变掌,虎口朝前,向面前推出;二目向前平视,名曰“黄鹰掐嗉”。如此反复多次练习之(图5-100)。
【要点】
练习完右手的“霸王请客”多次之后,可以换手换足, 练习左手的“霸王请客”多次。双手掳带时要用出全身之力,硬 抓硬掳硬带对方手臂,恨不得一下子把对方拽倒,毫无客气之 情,故而老前辈称其为“霸王请客”。
穿掌时双臂不许伸直,要有向下的沉劲。双手掳带时一 定要气沉丹田,掳带后立即上步“黄鹰掐嗉”或直拳打出。
弹抖
横抖
(1)双足分立,重心在双足;双臂在胸前下垂,双手放在腹 前;二目向前平视做好练习的准备(图5-101 )。
双足分立,重心在双 足;双臂向胸前抬起,双掌掌心 相对,宽与肩齐,准备向左抖 出;二目向前平视(图5-102 )
双足分立,重心在双 足;在双足向下扎地的同时, 用腰劲使双臂自然弯曲,向身 体左侧横向抖出,抖出浑身之 力,力要突然要爆炸;二目注 视双掌动作(图5-103)。
双足向下扎力;同时 双臂自然弯曲,用腰劲向身体 右侧抖出,抖出浑身之力,力 要突然要爆炸;二目注视双掌 动作(图5-104)。
挤打
双足一前一后站立, 左前右后成重心前四后六的四 六步;双掌掌心向上合拢于胸 前;二目向前平视,做好挤打 出的准备(图5-105)。
前足踩,后足蹬,双 足向下扎力;左掌在前,右掌 在后,双掌贴拢,掌背朝前, 突然向胸前挤撞而出,要抖出 浑身之力;二目向前平视。如 此反复练习多次(图5-106)。
双足换成右前左后, 成重心前四后六的四六步;双 掌掌心向上合拢于胸前;二目 向前平视(图5-107 )。
右足踩,左足向下蹬 力,双足向下扎力;同时,双 掌掌背朝前,掌指相对,在胸 前成圆抱姿势,向胸前抖出, 抖出浑身之力;二目向前平视。 如此重复练习多次(图5-108 )。
撞打
左足前右足后,前后 分立,成重心前四后六的四六 步;双手握拳,合抱于胸前; 二目向前平视(图5-109)。
前足踩后足蹬,双足 向下扎力;同时,双拳贴拢, 双臂成圆抱姿势,向胸前抖撞 而出,撞出浑身之力;二目向 前平视(图5-110)。
换成右足前、左足后的四六步;同时,双手握拳,收回 于胸前;二目向前平视(图5-111)。
飞4)右足踩,左足蹬;同时,双拳贴拢,双臂成圆抱姿势, 向胸前抖撞而出,撞出浑身之力;二目向前平视。如此反复练习 多次(图5-112)。
【要点】
不论横抖、挤打、撞打,关键在于双足或前后足的扎地 之力,要用腰劲,出手要突然,要沉肩坠肘,劲力要整,如炮弹 之爆炸。故又名“爆炸力”。
力量抖出时,一定要气沉丹田。
第六章程氏八八六十四掌
第一节程氏八八六十四掌简介
程氏八八六十四掌包括八个单换掌、八个双换掌、八个顺势 掌、八个背身掌、八个转身掌、八个磨身掌、八个翻身掌、八个 回身掌,合称八八六十四掌。把每八掌的第一掌摘出来练习,就 是所谓的程氏八大掌。
目前社会传练的八大掌各不相同。程廷华先生众弟子所教八 大掌也不尽相同。但都有单换掌、双换掌、顺势掌,故而人们称 之为老三掌。这一切都是因为程廷华先生故去太早的缘故。那么 程氏八卦掌以谁为准绳呢?我认为应以程有功、程有龙、程有 信、程有生先生的八卦掌为准,程有功是程廷华先生之兄的儿 子,其八卦掌法为程廷华先生亲手所传。程有龙是程廷华先生的 长子,其八卦掌得自程廷华先生一部分,又得自程廷华之四弟程 殿华一部分。程有信的八卦掌全部由程有功、程有龙和程廷华的 各著名师兄所授。程有生得自其父程殿华所传。
程有龙的最著名弟子孙锡堃先生功夫深厚,名望卓著,他的 八卦掌可以代表程有龙先生,曾著有《八卦掌真传》一书,影响 很大。该书写的就是八大掌。八大掌是单换掌、双换掌、顺势 掌、背身掌、三穿掌、磨身掌、翻身掌、回身掌。但程有功先生 说:“三穿掌不能排在八大掌内,三穿掌应是转身掌。”孙先生 为什么不写转身掌而写三穿掌?也许孙先生不会转身掌,也许出于保守,不得而知。但综合四程的掌法来看,八大掌中确不能有 三穿掌。所以程有信先生的八大掌是单换掌、双换掌、顺势掌、 背身掌、转身掌、磨身掌、翻身掌、回身掌。八大掌由单换掌开 始,在单换掌的基础上加以变化而成双换掌。顺势掌是顺时针换 势;背身掌是逆时针换势;磨身掌要贴身而换,必须有原地的摆 步、扣步;转身掌必须有忽左忽右的动作;翻身掌要抒腰翻身; 回身掌必须有打了就走,走了又回的动作。所以说“有单必有 双,有顺必有背,转身掌左旋右转,磨身掌不离轴心,翻身掌如 翻身之怪蟒,回身掌似鹞子回头把身回”。
程廷华的所有弟子都传授八大掌,程有功、程有龙、程有生 也是传授八大掌。惟有程有信先生留下了八八六十四掌。程廷华 先生故世时程有信只有9岁,虽然没有得到程廷华先生的亲传, 是程廷华先生著名弟子们所亲传,但他们对程有信先生既不能丝 毫保守,也不能有所保留。只要有信先生要学,他们必然倾囊相 授,因而有信先生学的掌法非常复杂和繁多。经过有信先生60 余年的实践和练习,总结出了八八六十四掌。即八个单换掌、八 个双换掌、八个顺势掌、八个背身掌、八个转身掌、八个磨身 掌、八个翻身掌、八个回身掌。可以说这/V八六十四掌是程氏八 卦掌二代、三代百年来的实践结果,是千锤百炼而成,是历代老 前辈的心血结晶。
八大掌的技击特点是:单换掌讲究出手成招,一下见成效; 双换掌是继单换掌后接二连三打击;顺势掌是顺对方来手劲力方 向,顺势而化而打•,背身掌是逆对方来手劲力方向,逆势而打; 转身掌是忽左忽右、左旋右转的打法;磨身掌是在对方面前原地 摆步扣步,贴着对方而打;翻身掌是在被对方压制的逆境中用翻 身打法摆脱逆境,出奇制胜;回身掌是打了就走、突然回身、出 其不意战胜敌人。所以八八六十四掌就是八种单换打法,八种双 换打法,八种顺势打法,八种背身打法,八种转身打法,八种磨 身打法,八种翻身打法,八种回身打法。通过练习,可以大大丰 富八卦掌的实用打法,大大提高八大掌的实用价值,从而系统地 总结出八卦掌的技击特点、把握以掌为法、以走为用、斜出正 人、脱身换影的原则指导,会把八卦掌越练越精,越练越明,从 而真正地学会八卦掌。
练习八大掌与六十四掌时均离不幵走圈,可以走中速也可以 走慢速,可走中盘、上盘和下盘,但以中盘中速为宜。练功时一 定要以意当先,要以意领气,气沉丹田,以意领气,以气领力, 更要“意如飘旗,又似点灯”似的用意念来指导和统帅每个动作 和动作的攻防意向。走圈时一定要自然呼吸,气沉丹田。换势时 可用自然呼吸,气沉丹田,也可以用腹式呼吸,配合动作,气沉 丹田。但采用腹式呼吸配合动作气沉丹田时要慎重,过于向丹田 沉气或呼吸不当有时会造成胃出血和小肠疝气等弊病。练功时, 不是练一掌就休息一下,然后再练几掌又休息一下,而是一圈又 一圈,一掌又一掌地接着练,这样才能出功夫。就像打铁一样, 不能打几下就凉一凉,那就打不成了3刚把劲练出来,把气走顺 就休息,也就练不成功夫了。练功时会出汗,出汗可以促进人体 的新陈代谢,可以把体内的风湿赶出来,但练功后一定不要再被 风吹或马上洗冷水澡,这样容易得各种疾病。学习六十四掌的目 的是健身,是为了丰富自己的掌法,也为了更透彻地领悟八卦掌 的“诀窍”。在一天内谁也练不了六十四个掌,所以每天练功时 可练八大掌或选择自己喜爱的几个掌来练3不受苦和累练不出功 夫,但练功过力也易使身体受损,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来决定 每天练什么,走多少圈,练多长时间,在实践中找出一套适合自 己的练功方法,达到既能够早出功夫,又能强身健体,益寿延 年。
走圈时练习左右势的“青龙探爪”,一定要双臂“滚钻挣 裹”,即“转掌如拧绳”。滚是圆形的旋臂动作,钻是在旋臂中前伸,挣是向外的撑开,裹是向里合抱,这四个动作合起来就会产 生双臂的螺旋劲。练“转掌如拧绳”时要五指向上自然弯曲,每 一指的屈伸大小、指与指的开合多少都会使掌的劲力发生变化, 因而要在意念引导下去找“劲”。练习“青龙探爪”时不仅头、 颈要拧向圆心,掌、腕拧向圆心,腰也要向圆心拧90%即所谓 的“转磨”。八转掌有推磨、转磨、拉磨之说。推磨是拧腰不足 90。,转磨是90。,拉磨几乎要拧腰180°,很难练,以重点采用 转磨为宜。转磨时一定要里足直行,这样才能形成真正的拧腰 90°,如果里足不直行,而是向圆心掰着足尖走,就失去拧腰的 意义了。这就是八卦掌法最讲究的“转掌如拧绳”。只有“转掌 如拧绳”,才能练习双臂的螺旋劲和身上的横劲,才能腰如轴立, 忽前忽后,斜出正人,才能练出八卦掌的功夫和技击方法。年深 日久,只要意念一到,就会感觉丹田鼓动,内气充盈,全掌贯满 气和力,觉得自己的手掌又粗又大又宽又厚,仿佛存在无穷的力 量,这才是八卦掌的“掌”,也就是八卦掌的真功夫。“转掌如 拧绳”是练习八卦掌的“诀窍”,是八卦掌的“精髓”,而里足直 行又是“转掌如拧绳”的关键。“转掌如拧绳”是董公亲授,历 代老前辈无不将此句话作为八卦掌之真谛、真经和准绳传于后 人,这也是练习八卦掌时每掌之间用“青龙探爪”衔接之所在^ 走的圈数越多越出功夫,走多少圈也不算多。希学练八卦掌者不 可轻视忽略之。
八大掌的练功路线是:
单换掌是先向左走“青龙探爪”左势,走一定圈数后, 在起势之处换单换掌,然后向右走“青龙探爪”右势,走相同的 圈数后在起势处换单换掌右势,当换成“青龙探爪”左势时,此 掌才算练习完毕。
双换掌的练功路线与单换掌相同。
顺势掌是先向左走“青龙探爪”左势,走一定圈数后,
在起势之处换顺势掌,换完后仍是“青龙探爪”左势,仍是向左 走圈。只有加练一个单换掌,换成“青龙探爪”右势,向右走相 同圈数,在起势处换顺势掌右势,仍是“青龙探爪”右势,再加 练相同单换掌,换成“青龙探爪”左势,才算此掌练习完毕。
背身掌的练功路线与单换掌、双换掌相同。换完左势换 右势,才算完成此掌。
转身掌的路线是先向左走转左势“青龙探爪”在起势处 换转身掌,随之在大圈上走4步小圈。3圈后换成“青龙探爪” 右势,向右走10圈,在起势处用相同动作,方向相反换转身掌 右势,在大圈上走4步小圈,换成“青龙探爪”左势时,才算此 掌练习完毕。
磨身掌的路线是先向左走转“青龙探爪”左势,“磨身 掌”在原地摆步扣步。右势换掌也一样,当换成左势“青龙探 爪”时,此掌才算完毕。
翻身掌的练功路线与单换掌的相同,换完左势掌再换右 势掌。
回身掌的练功路线是先向左走“青龙探爪”,在起势处换 回身掌。换掌时只向圆心“迎门劈掌”,随之向圈外走出,再换 回圈内,即打了就走,走了又回。右势掌换法一样。换成左势 “青龙探爪”时,此掌才算练习完毕。
八大掌八八六十四掌的路 线图如下。大圈是练习八大掌 和六十四掌的圈,也是单换 掌、双换掌、顺势掌、背身 掌、翻身掌换势之圈。中圈是 转身掌换势之圈,小圈是磨身 掌换势之圈,带箭头的直线是 回身掌的换势路线。
第二节程式八八六十四掌的练习方法
一、单换掌
八个单换掌是推窗望月、行步撩衣、提膝冲掌、进步沉掌、 片旋两门、懒龙缩尾、平手回合、抽梁换柱。其中的第一掌推窗 望月为程氏八大掌的第一掌。
程廷华先生所授八大掌中的第一掌为单换掌,史计栋先生、 梁振圃先生、刘凤春先生、张占魁先生等等的第一掌均为单换 掌。单换掌是练习八大掌的根本,是八卦掌法之正宗真传,足见 单换掌在八卦掌法中的重要性。
正值董公寿辰之日时,程廷华先生领着刘凤春先生去拜寿, 叩过头后,程廷华先生才跟董公谈:此人名叫刘凤春,是我的要 好兄弟,久慕师父和八卦掌的威名,想拜在师父门下,学习八卦 掌。董公看了看刘凤春先生,见刘先生较矮小,不经意地说: “他行吗?能练得出来吗?”程先生代刘凤春表示了决心。于是董 公说:“那你教他练个单换掌吧!明年这时再来,我看看再说。” 程廷华先生和刘凤春辞别董公回来后,亲教刘凤春先生练习单换 掌。开始练习八卦掌的走圈时,身体会一起一伏的。程先生个子 高大,于是就用手掌按着刘凤春先生的头顶随之走圈。一年后, 又当董公寿辰之日,程廷华先生和刘凤春先生又去拜寿,当提起 此事时,董公已忘了,说:“有这么回事吗?那就让凤春练练我 看看。”于是刘凤春先生就在董公面前练了程先生教的那个单换 掌。一年来,刘先生什么都不练,每天就是练一个单换掌,功夫 早出来了。董公一看很高兴,于是刘凤春先生才得以拜董公为 师,学习八卦掌。刘凤春先生感谢程先生的栽培和帮助,经常
【程氏八扑掌】
说:“我的八卦掌是跟程师兄学的”,就是指此而言。刘凤春先 生一个单换掌就练了三年,功夫十分纯厚,未逢敌手,名噪当 时,有“一个单换掌打遍天下”之说。可见练习单换掌的重要 性。
单换掌一.•推窗望月
1.起势
沿圈站立。头正颈直,微收下颏,有上顶之意;嘴微 闭,舌抵上颚,用鼻呼吸;含胸圆背;双肩、双臂向下放松,掌 指向下,在身体两侧自然下垂;双足并立,精神贯注;二目向前 平视(图6-1 )。
双臂外旋,肘部微屈,掌心向上,经体侧徐徐托起,高 与眉齐,吸气收腹;二目向前平视(图6-2)。
双臂里旋,向内屈肘,掌心向下,掌指相对,在体前徐 徐下落,置于小腹前;同时,坐身屈膝,呼气松腹,气沉丹田; 二目向前平视(图6-3)。
向圈上直上左步;同时,双臂外旋,掌心向上,掌指向 前,左掌前右掌后向面前穿出;自然呼吸,气沉丹田;二目向前 平视(图6-4 )。
2.青龙探爪(左)
重心左移,右足微蹭左足内踝骨处,沿弧线向圈上上右步, 足尖微向里扣,合膝掩裆;同时,双臂里旋,滚钻挣裹,左掌在 前,高与眉齐;右掌在后,置于左肘之下寸许,双臂合抱向圆心推出;头颈、腰部齐向圆心拧90°,成“青龙探爪”左势;双足 交替向左走转,10圈为宜;自然呼吸,气沉丹田,以意领气, 气达掌指,“转掌如拧绳”也(图6-5 )。
闭门掩肘
行走到起势处时,右足足尖向圆心,在左足前扣成丁字步; 同时,面对圆心,右掌不动;左臂外旋,屈肘立臂,向右拧腰的 同时向右掩肘,掌指向上,掌心向内;二目前平视。掩肘时前臂 要有向右的滚动,要有拧裹力(图6-6)。
推窗望月
上体左转,左足尖外展在圈上摆左步,右足不动;同时,左 臂内旋,掌心向外,在胸前屈肘横臂向前圆撑,高与肩平;右掌 停于左臂内侧;二目向前平视。切忌端肩,臂要圆屈,有向前的 撑撞之力(图6-7)。
叶底藏花
身体继续左转,右足在左足前扣成丁字或八字步,左足不 动;左臂仍圆撑不变;右臂外旋,掌心向上,掌指向前,向左拧 腰,同时向左腋下穿出;坐身合膝,后足不许拧动,以免破坏扣 步步型和腰的拧劲;自然呼吸,气沉丹田;二目向左掌前平视 (图 6-8 )。
青龙返身
身体右转,右足在圈上上步;同时,右掌掌心向上,随转体 动作,自左臂下向前上方穿出,高与头平;同时左臂外旋,掌心 向上,掌背贴于右前臂之上;二目注视掌的动作(图6-9)。
青龙探爪(右)
向右走转;同时,双臂里旋,滚钻挣裹,螺旋前推;右掌在 前,掌指高与眉齐;左掌在后,置于右肘之下寸许,双臂合抱; 头颈、腰齐向圆心拧成90°,向右走转10圈;二目向圆心平视; 要沉肩坠肘,提肛溜臀,自然呼吸,气沉丹田(图6-10)。
青龙探爪(左)
当行至起势处时,用同样动作,惟方向相反,换“推窗望 月”右势;当换成“青龙探爪”左势时,此掌才算练习完毕(图 6-11)0
收势
接上势。双足并拢;双臂外旋,肘部微屈,掌心向上, 经体侧徐徐托起,高与眉齐,吸气收腹;二目向前平视(图6- 12)
双臂里旋,掌心向下,掌指相对,屈臂经体前徐徐按 下,落置小腹前;坐身屈膝,呼气松腹,气沉丹田;二目向前平 视(图 6-13)。
立正,精神贯注;二目向前平视(图6-14)。
【要点】
初学者要一招一势地练习,动作正确后可以用连续动作完成 此掌。
当左右势的单换掌练完后,可收势。也可不收势,以“青龙 探爪”左势向左走圈。接练单换掌二或双换掌一。
【用法】
闭门掩肘
当对方上右步、出右手向 我打来时,我立即在对方身体 右侧的右足后面扣左步,同时 向右拧腰,左臂屈肘,前臂直 立,向右抒动,立掩对方来 臂,右手藏于左肘之下,随时 出击(图6-15)。
推窗望月
立即向前摆左步、跟右 足,同时左臂内旋,掌心向 前,向前横臀挤撞,右掌置于 左臂之后助力(图6-16)。
(3 )叶底藏花
假设敌人推我左肩(图6-17 )。
浏览2,32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