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运动”,是“人们根据生产和生活的需要,遵循人体的生长发育、生理机能 活动能力变化与适应性的规律,以及动作技能形成规律与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 以身体练习(体育动作)为基本手段,结合日光、空气、水等自然因素和卫生 措施,达到全面发展身体、增进健康、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成绩水平、丰富社 会文化娱乐生活为目的的种社会活动”。周西宽主编的《体育基本理论教 程》认为“体育是人类为适应自然和社会,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而自觉地改 善自我身心和开发自我潜能的社会实践活动” 。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尽管人们对体育的表述不同,但对于 体育具有“健身强体”这一基本功能是一致的。

(二)武术概念的体育表述

随着西方文化(包括体育文化)的大规模进入,尤其是1840年后,人们 开始用“体育”的视角审视“武术”(主要是明清“传统武术”)。

在武术体倉化的理解过程中,把武术作为体育项目的一种、作为一项民 族传统体育项目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武术体育观逐步确立。这种体育观的确 立突出地表现在武术概念的表达上。

体育说的初期探索阶段

沿着“体育说”的思路,该阶段对于武术的认识基本是科学、正确的, 对于武术的功能也给予了初步的探索,。该时期代表性的武术概念主要有如下几 种:

1932年的《国民体育实施方案》中认为,“国术(武术)原我国民族 固有之身体活动方法,一方面可以供给自卫技能,一方面可作锻炼体格之工

具”气

1943年《中央国术馆成立十五周年纪念宣言》中认为,“所谓民族体育者, 即我国固有之武术也……不独在运动上具相当之价值,且对于自卫上有显著之 功效”气

1957年3月16日,张之江先生在全国政协二届三次会议上作了题为“不 要忽视国术的研究整理工作”的发言,其中指出“中国武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 来最主要的体育活动方式,这个体育活动方式,在民族健康上、民族自卫上以 及在民族医学治疗上,都曾发生过很大的作用和效果”

1957年12月11日上午,《体育文丛》召开了武术技术改革问题座谈 会,“会上发言很热烈,大家一致认为武术是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应为促进 健康、增强人民体质服务”

上述讨论,对武术概念的限定做好了铺垫,其主要认识成果为,武术属 于体育的范畴;它具有技击、健身、培养思想品德等方面的功能。当然,上述 认识存在严重的不足,把武术看作民族体育的全部,显然有失偏颇。

体育说的片面理解阶段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百业待兴,武术进一步向体育化的道路 迈进。1953年,国家第一任体委主任贺龙在全国民族形式体育大会上讲话强 调:遵循武术自身规律,科学全面地继承传统,是武术创新的基础和进一步的 发展方向。1954年,负责武术工作的领导人张轸重申推广武术,要循序渐进, 不要急于求成。但由于随后的“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这种理性的认识 被打断,随着武术界对“唯技击论”的批判,武术进人了 “片面发展期”- 竞技武术套路迅速发展起来。为此,对武术的概念表述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强调套路而忽视武术的技击特点成为该时期武术认识的主流,此时期,代表性 武术概念表述有:

1961年体育学院本科讲义《武术》中认为,“武术是拳术、器械套路和 有关的锻炼方法所组成的民族形式体育。它具有强筋壮骨、增进健康、锻炼意 志等作用,也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一项民族文化遗产”。

1978年体育院系通用教材《武术》中认为,“武术,是以踢、打、摔、拿、 击、刺等攻防格斗动作为素材,按照攻防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相 互变化的规律编成徒手和器械的各种套路。它是一种增强体质、培养意志、训 练格斗技能的民族形式的体育运动”

体育说的定型与完善阶段

1978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在中国大地荡漾。 武术的理性认识得到恢复。在“积极、稳妥”方针指导下,在竞技武术套路取 得有益尝试的情况下,国家不失时机地开始了散手、推手等对抗项目的试点工

作。相应地,武术的概念表述也发生了变化,代表性的有:

1983年出版的全国体育通用教材《武术》认为,“武术是以踢、打、摔、拿、 击、刺等技击动作为素材,按照攻防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规律组成套 路,或在一定条件下遵照一定的规则,两人斗智较力,形成搏斗,以此来增强 体质、培养意志、训练格斗技能的体育运动”。这一概念表述较为烦琐,且犯 了“定义过窄”的错误,将重要的武术功法排除在外。对于这一点,曾于久在 1985年就已经指出,他认为,“武术除了套路运动形式、对抗运动形式以外, 还有一些不附属于任何拳种的以单个动作形式出现的练功方法。虽然,这些形 式的练功方法流传不广,掌握的人不多,比赛场上很少出现,但这些练功方法 符合武术的性质、特点,是地道的武术动作。在武术概念中对这种运动形式也 应有所提及”

1988年12月,全国武术专题讨论会在北京召开,大家一致同意将武术的 概念表述为“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运动形式,注重 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这一概念相对简化、符合逻辑学的要求。但 遗憾的是,该概念仍然把武术功法排除在武术之外。

2003年周伟良先生将武术定义为:“武术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以套路 和格斗包括功法练习为活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这 一概念表述简练,逻辑性较强,可看作目前关于武术概念“体育说”较完善的 表达方式。

2009年7月,中国武术研究院召集武术学者对武术概念进行了激烈的讨论, 最后将之表述为“武术是以中华文化为理论基础,以技击方法为基本内容,以 套路、格斗、功法为主要运动形式的传统体育”。这一表述延续了周伟良先生

的观点

(三)学者对武术体育说的批判

目前学术界普遍采用1988年12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武术专题讨论会上对 武术概念的表述,“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运动形式, 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该定义相对简化、符合逻辑学的要求。 但遗憾的是,该概念犯了 “定义过窄”的错误,将重要的武术功法排除在外, 基于这样的认识,不少武术学者对此概念提出质疑,并给出了新的概念限定。 如前文周伟良先生总结的武术概念,可看作目前关于武术概念“体育说”较完 美的表达形式。2004年随着全国武术功法比赛的迅速开展,周伟良的这一定 义更是得到学界的普遍认同。

把武术认定为一项体育项目,有着积极的作用,它有力地促进了武术项 目的发展,但武术概念体育化的过程也是一个争鸣与讨论的过程,不同的声音、 观点层出不労。

“武术属于体育,又高于体育张之江先生认为武术与体育是交叉而 非包含的关系,他说:“吾解析国术之功效,可以分为体育与技击两方面,属 保健者曰体育,属于技击者,则真如乎体育范围之外。……由是言之,谓国术

中包含有体育之效用则可,谓国术为体育之一种,则未当也。”(1)张耀庭认为“武 术的文化层次很高”,竞技武术具有典型的体育属性,而传统武术具有典型的 文化色彩,因此“我们仅仅把武术限定在体育这个范畴内是远远不够的。

康戈武先生认为,“从整体上说,在冷兵器时代,把武术定位于‘军事 技术范畴’,把攻防动作视为杀敌护身的招数,练习技击之术的目的是降服敌 人。当今把武术定位于‘体育运动领域’,把攻防动作作为运动内容(或素材), 练习技击之术的目的是强身、防身、修身。两者相比较,练习的内容基本 相同,但由于“导向性的潜意识”的不同,武术的发展会出现新的变化。

于志钧先生认为,“目前出自高等体育院校的武术史,都把武术定义为 体育运动。这样写出的武术史,必然是用今天的体育运动观点向前推,在历史 上寻找体育的蛛丝马迹,编写武术史。这与广大国人对‘武术’的认识,差距 太大。于先生认为武术是古代的个体技击术,他说:“武术不是泛义的‘打 斗’,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对个体(单个人对单个人)技击术需要的产物。它是 古代个体技击术,包含徒手(空手)技击、器械(手执器械)技击和徒手对手 执器械的技击三个组成部分。暗器应属于一种特殊的器械。

洪浩博士认为“武术只能部分地转变为体育项目”,“武术还包括一些 不具备体育属性的实用武术。

李印东博士认为武术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别。广义的武术“亦称‘武 艺’ ‘功夫’,旧称‘国术’,是以技击为内容,以身心练习为基本手段,中 华民族传承的个人防卫实践活动”,而狭义的武术“又称武术运动,是在继承 传统武艺基础上形成的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的民族体育项目,表现为套路、 对抗等多种运动形式

台湾学者邱瑞瑯认为武术是指“具有中国文化内涵的技击性运动”,“武 术的本质是技击,是以锻炼搏杀技术为其最终目的,并非以体育为其目的”

于均刚博士认为新中国成立以后,“把拳术纳人到体育的范畴,……其 弊端愈来愈明显,学者亦多有察觉。

易家严先生更是发出了“五千年中华传统文化孕育出来的武术,岂能是 一个体育属性所能涵盖的”呼喊,并提出了 “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武术的本质是文化”的观点

《中华武术》杂志第一任主编昌沧同志一直以来反对把武术仅仅作为体 育项目来看待。2005年他就指出“不能只囿于当前把武术圈在‘体育范畴’内。 实事求是地说,体育远远包涵不了它。最近他进一步发挥了这一观点,他 认为,“体育不能完全概括武术,竞技、健身,都只是武术的功能之一,但不 是它的全部。……把它局限在体育项目里,会限制它的发展” ^为此,昌沧先 生发出了 “应该给武术的发展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当务之急是应该给武术 重新定位”的呼吁。

武术临近的属概念是体育(民族传统体育)已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质疑, 武术要发展,必须重新给予新的界定。

(四)武术与体育的关系:相异、交叉与包含

历史发展的逻辑,武术应当包含军事武术、传统武术和武术运动三个有 机组成部分。它们与体育的关系分别是相异、交叉和包含。

军事武术属于军事文化的范畴,与体育风马牛不相及 军事武术是指产生于中国古代社会,主要流行于军中,以实战为主要目的, 以简洁、讲究配合为主要特点的武术样式,它属于军事文化的范畴。军事战争 的残酷性决定了军事武术“一招制敌” “招招毙命”的特点,它与体育没有任 何关系。

林伯原先生认为,“在中国古代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直存在着军旅武 术和民间武术两大并行体系,这两个体系……构成了中国古代武术的格局。 此处,林先生明确地说明了军旅武术(军事武术)是古代中国武术的重要组成 部分。其他的研究者也有的提及了军事武术的问题,如温力先生在其专著《中 国武术概论》中以“冷兵器时代军事武术和民间武术的关系”的题目专列一节 对军事武术和传统武术的关系进行了说明,张志勇把武术分为广义武术和狭义 武术(武术运动)两种,其中广义的武术包括军事武术

阐释学的理论认为“只有将自己的视野扩大时,才有可能看清其真面 目……欲求意义之确定,也必须扩大存在境域与阐释语境的层次” ®,在更为 广阔的视阈内研究武术,将有利于武术研究深度、广度的提升。可惜的是军事

武术并没有引起研究者广泛的关注,以至于当前的武术研究或者站在传统武术 的角度,或者站在武术运动的角度,或者仅仅是两者的结合来考察、研究武术, 导致研究的不全面、不深人和研究术语运用的混淆。

体育不能涵盖传统武术,两者是交叉而不是相属关系 传统武术是指产生在中国古代社会并发展至今的,主要流行于军队以外 (民间),以套路、格斗和功法练习为有机活动内容,以家传或师徒传承为主 要方式,以提高技击能力、修身养性为主体价值取向,注重体用兼备的武术样 式,®它由民间(军队以外)类似于军事武术的部分逐渐演化而来。它属于传 统文化的范畴,其主体具有俗文化的特征。传统武术的成熟期是“明清”,明 清以前则是传统武术踢、打、摔、拿、击、刺等技术动作,以及武舞等相关技 术的积淀期。

“在记忆中,到了上个世纪末叶,‘传统武术’一词,才引起人们注意, 并逐渐成为使用率极高的武术用语之一。” ®以前,涉及传统武术含义的有“旧 有武术” “旧有武技” “武术遗产” “各地区群众中流行的传统拳术、器械、

对练等优秀套路和各项拳术的基本功,内容健康等。

传统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是中国文化整体发展的结果,并跟 中国文化整体具有某种同源同构的‘全息映照’关系”,武术“包含有中国文 化的全部‘文化基因。它在活动样式上表现为“舞对合彀”,在技术表 达上追求“脱化神明”,以追求技击价值为主体价值取向。®传统武术的这些 特点显然与我们所认识的“体育”概念不同。关于这一点,阮纪正先生明确地 指出,“中国传统武术的内涵和特质,跟作为当今一个体育运动项目的‘中国 现代武术’则是明显有所区别的……中国现代武术‘体育化’的走向是必然的, 但我们不能因此把这‘现代武术’跟‘传统武术’混为一谈,并用体育化的‘现 代武术’取代非体育性的‘传统武术。

在武术“体育说”的理解过程中出现了“体育不能涵盖武术”“传统武 术整体上不属于体育”的呼声,作为折中方案,以至出现了“武术属于体育, 又髙于体育” 的认识出现。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传统武术与体育是交叉而非 相属的关系。

武术运动属于体育范畴,两者是包含的关系

武术运动是指在中国近现代社会中产生并发展至今的,中西文化融合的 产物,它属于体育文化的范畴,主要包括竞技武术、养生武术等武术样式。

竞技武术是指在传统武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专业人群为活动主体, 以竞赛项目为主要训练内容,最大限度地发挥和提高训练者的运动竞技水平, 争取获得优异运动成绩为目的的一种武术运动。其运动形式主要有竞技武术套 路、竞技武术散打和太极推手、武'术短兵等。@它体现着以传统武术为母体、 拥有稳定的训练群体、具有严格的竞赛规则、表现激烈的竞争对抗和追求强烈 的功利目的五个方面的内涵。®养生武术是指在传统武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以普通人群为活动主体,以健身、娱乐为目的的一种武术运动。

严格意义上来讲,只有在中西文化融合背景下产生的、武术体育化的产 物——武术运动整体上属于体育的范畴,这也正是武术狭义定义所在。

三、武术:保存、保养和体认生命的学问

武术是一个动态演化的概念,经过几千年的发,武术由先秦的军事技 术逐渐发展到明清时期的综合实用技术,近现代又慢慢演变为一种体育技术。 目前,我们普遍把武术当作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来看待。在“体育观”的影 响下,学界比较一致地认为武术临近的属概念是“体育”。最近,该观点已受

到越来越多学者的质疑,武术到了进行重新限定的时候。

通过历史的考察,本研究认为武术应包括军事武术、传统武术和武术运 动三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们和体育分别是相异、交叉和包含的关系。把武术简 单地归结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显然已不符合历史和目前学界研究的实际需要。 那么,武术的概念到底如何来限定呢?

e79a8706efd117f6-9e2c5840f1042f9c-03172fa96d2c03e9e996e1bb1bfdad7a e154002750821088-e38be3ca4675d66a-20a3bc72f210228d36568ffe7a93c697

(一)武术成学——武术界的心声

“武术是一门特殊的学问,是一门拥有庞杂的技术体系和理论体系的传 统学问。武术成“学”是武术界的追求,它可以让我们找回失落了的“武道” 精神,让武术走出浅薄化和神秘主义的怪圈,重塑形态,再造尊严。

孙式太极拳创始人孙禄堂有《形意拳学》《八卦掌学》《太极拳学》《八 卦剑学》留世,王芗斋认为“我国拳学兴自战国时代”,并于1947年在北 平太庙(现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成立了“中国拳学研究会”,其后人有《大 成拳学》《意拳拳学》®等专著问世,马凤图先生认为“武术不只是一门技艺, 而是一门学问”,这些传统武术家纷纷对武术的拳学思想和体系进行了可贵的 探索。

新中国成立后,武术更是成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院校还有专门 的武术/民族传统体育系,招收学士、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目前还有相应的博 士后流动站,®武术界出现了高学历、高素质的研究群体,武术成学更是成为

时代的呼唤。

武术成学就要探讨武术的科学体系,为此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不少这方 面的研究文章,对武术的学科结构体系探讨结果,大约出现了以下几种观点:

温力(1993年)研究认为,武术学科的理论体系分为武术的中国哲学 和社会科学基础、武术的生物学和其他学科基础两大分支。®

张选惠等人(1994年)在习云泰教授、周西宽院长的指导下研究认为, 武术学科由应用理论、技术理论、专业技术和基础理论四个知识群构成。其中 基础理论主要设置武术概论、内功养生学、阴阳五行概论、技击心理学概述、 武术史、武术科研方法论等;专业技术区分为套路技术(徒手和器械,器械分 长、短、双、软)、散打技术(进攻和防守技术)和功法技术(柔功、内功、 硬功、轻功)三类;技术理论主要有拳理学原理、功法学原理和技术流派概论; 应用理论包括武术教学法、武术训练法、武术竞赛学和组织管理学等。®

蔡宝忠等人(1996年)研究认为,武术学包括武术理论体系和武术技 术体系两部分,其中武术理论知识群包括基础理论、应用理论和技术理论三个 知识群。®武冬(19%年)则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上对武术技术体系的结构 进行了研究。@刘宏伟等(19%年)把武术理论体系则分为基础理论和应用理

论两部分。

1987年,首届全国武术学术研讨会上就提出了尽快建立“武术学”的建议这一年的12月5日,北京大学武术协会举办了武术科学讨论会,会上北京大 学武术协会的罗卫民用逻辑学的观点对现行的武术定义提出了质疑,并提出了 建立武术学的观点。

徐才先生在为“我国第一部武术科学论文专集” 作序时指出“武术科研 的课题是多方面的,而在近期的迫切课题之一是,为创立‘武术学’的科学体 系而群策群力。人们翘盼着‘武术学’的科学著作早日问世。这是国人的期待, 也是世界人民的期望”

1996年“由国内十数位武术界、社会科学界、自然科学界对武术理论有 较深造诣的专家、学者联袂编写”的《武术学概论》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 标志着“武术学”的确立

(二)武术——关乎生命的学问

相对于西方而言,中华民族是一个“贵生”的民族。中国古人很早就把 长寿看作人生最大的幸福,把早死视为人生最大的不幸。如《尚书》中就明确 地将“寿”看作“五福”之首,将“凶、短、折”(早死)看作“六极”之冠。

牟宗三在进行中西哲学对比时认为,“中国文化之开端,哲学观念之呈现, 着眼点在生命,故中国文化所关心的是‘生命’,而西方文化的重点,其所关 心的是‘自然’或‘外在的对象’ ” ®。中国哲学不同于希腊哲学,希腊哲学 的对象是自然,是以自然界为主要课题(习于外看),而中国衍学是生命的学问, 其主要课题是生命(惯于内求)。®无独有偶,山东大学高旭东在进行中西文 化比较时试图以生命之树与知识之树作为比较的起点来系统地表述其对中西文 化的一些基本差异的看法,他认为,“大体说来,中国哲学就是生命哲学,中 国的道教就是生命宗教,中国文化就是以生命为本的文化”,选择生命之树“是 中国文化的传统,从而使中国人对生命的爱护胜于对知识和真理的追求。

武术是中国人的生存方式、是中华民族的名片。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 中国武术更多地渗透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它“不仅具有严密的哲学体系、 系统的技击理论、独特的人体模型、完整的锻炼体系,具有强身健体、祛病延 年、防身御敌、制人取胜、修身养性、悟道怡情等一系列神奇功效,而且还依 托一定的政治、经济背景,跟军事、宗教、教育、医疗、艺术、嬉戏等活动紧 密相连和相互渗透,表现出中国人特有的文化精神、哲学智慧、社会心态、风 俗民情、审美观念、艺术情趣、思维定式、行为方式,因而是中国文化的一个 显著象征” ®。这一点仅从“天人合一”和“阴阳五行”对武术的影响可见一斑。

张岱年先生认为“中国哲学有一根本观念,即‘天人合一认为天人 本来合一,+而人生最高理想,是自觉地达到天人合一之境界。物我本属一体,

内外原无判隔” ,著名历史学家钱穆亦有类似的认识,他认为“中国文化特 质,可以‘一天人,合内外’六字尽之。受其影响,传统武术修炼讲求“求 整劲” “形神兼备” “内外双修” “德技互补”的“泛和谐价值观”,追求“个 体身心和谐” “人与社会和谐”和“人与自然和谐”。正是在此意义上,有学 者认为太极拳与推手因与“人与自然和谐的哲学观、人与人和谐的伦理观、人 自身和谐的养生观与人类对生态文明的向往和追求相一致”而“很可能是未来 武术的重要形式”

“不通阴阳五行学说,……而欲谈中国文化,恐怕终究是隔雾看花、隔 靴搔痒,很难做出切实的成绩来。” 明代唐顺之在论述枪法时指出,“凡枪 以动静两分,动则为攻,静则为守。攻内有行,守内有固,此为攻行守固以无 为是也。凡攻,至交妮得气处,止棍头接着为得气。攻而有两,行则以守,攻 而后行,内有守,攻而不行,方激而后行以守激不行而再激行,得以前攻,行 激守,皆为正。攻内有化,为斜。以金、木、水、火、土为正五行,五行有变, 上下跳跃走步谓之不正,为斜,斜偏也。偏以勾、隔、劈、绞为外五行,因偏, 故不及。子午正攻无制攻行之说,乃进枪之要诀也。外有虚空,无之要,乃攻 行之内,发用之道也。王宗岳、苌乃周更是完整地将阴阳、五行理论融入“理 根太极,故名曰太极拳” 的太极拳和苌氏武技中,《太极拳论》《苌氏武技书》

就是极好的诠释,两书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典哲学文化与武术文化的最终契 合”,“对后来传统武术的理论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

武术是中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对中国文化的全息映照9也许正因 为此,陈式太极拳要求“学太极拳先学读书”,认为“书理明白,学拳自然容 易” 无独有偶,武式太极拳家李锦藩亦叮嘱弟子们学习武式太极拳要把它

当成一种传统文化来学习。

(三)武术的基本功能——保存,保养和体认生命

作为“华夏文化瑰宝,世界体育明珠”的武术具有保存、保养和体认生 命三个方面的功能。其中保存生命是武术发展的不竭动力,保养生命是未来武 术发展的推动力,体认生命则是武术的最终目的。

保存生命 武术发展的不竭动力

技击是中国武术的原始功能、本质属性。先秦时期,艰苦的生洁条件、 频发的战争、使力尚武的历史现实造就了早期的武术以技击为主要价值取向。 秦汉至隋唐,尚武风气依然延续,武术的技击功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颂扬。

中唐以后,中国文化由汉唐时代雄阔高亢向精致内敛、婉约阴柔转 化“一个尚武、好战、坚固和组织严明的社会,已经为另一个活泼、享乐

和腐化的社会所取代了。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加之火器逐渐配备部队, 军事武术下移民间的速度加快,传统武术由此得以发展、完善。

明清时期是中国武术发展的“轴心期” ®,呈现出如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一、 拳种大量出现,门派林立,而且出现了少林寺、武当山等“武术圣地”;

二、 “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武术与气功、养生学结合日益紧密,“内 外兼修”成为武术活动的主要特征;三、武术论著大量问世,以太极、八卦、 阴阳五行为基本理论体系的拳学理论基本形成;四、军事武术与传统武术联系 密切,分野也越来越大;五、武术功法(内功、外功、轻功〉成为传统武术的 三大重要组成部分(功法、套路和搏斗运动)。该时期,人们对传统武术的 价值认识逐渐深化,多元价值认识更加清晰,在“实用理性”的文化氛围中, 传统武术成为一种综合实用技术,“艺、体、用”三合一的价值体系凸显出来,

“打练合一”成为传统武术的主要特点。尽管如此,追求攻防实用仍是武术的

基本功能。

近现代,伴随着军事武术的消沉,在中西文化融合的社会环境里,武术 被当作体育项目来看待。此时在传统武术的基础上又产生出养生武术、竞技武 术(套路、散打)等武术样式。该时期,尽管存在反套路的思想,但总体而言 传统武术“打练合一”的风格被传统武术家自觉确认。武术的技击功能并没有 丢失。散打自不必说,养生武术(如木兰拳),其套路编排仍是以技击动作为 主编排而成的即便追求“高、难、美、新”的竞技武术套路也是如此。这一 点,在武术的定义中有明显的体现。

可以说,技击是武术不变的灵魂,是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也是武术 发展、变化的不竭动力。

保养生命未来武术发展的推动力

武术具有健身的功能,先民已有较清醒的认识。从《管子小匡》中的“有 拳勇股肱之力,筋骨秀出于众者”的记载可以看出当时的人也许已经认识到“拳 勇”与“筋骨秀出于众”的关系。从《史记太史公自序》屮“非信廉仁勇, 不能传兵论剑,与道同符,内可以治身,外可以应变,君子比德焉”的记载。 我们可以看到先人对“传兵论剑”与“治身”有一定关系已有所认识。唐代的 《开元释教录》有“宫中常设日(曰)百僧斋,王及夫人手自行食,斋后消食, 习诸武艺” ®的记载,说明“习武艺”与“消食”有一定的关系。

明清之际,武术与导引养生开始大面积地交融、融汇。明代问世的《易 筋经》“构建起了武术功法的理论框架,辑录了丰富的武术功法,收人了促进 武术功法训练成效的保障措施,并且始终沿着以增进习练者身心健康的方向不 断发展”,可以说《易筋经》的出现“标志着武术功法运动已经在武坛中率先

浏览1,285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