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咏春小念头的练习,首先要全身放松;其次需去除杂 念。练习之初练习者发现咏春小念头的每一个步骤都是靠练习人 体自己的正常反应,出拳和出掌都像是一种自发性的本能,练习 只是把这种本能强化并增强其威力而已,练习最终的目的就是让 全身畅通,强壮体魄!因此,这种拳术确实很适合于体力不是很 好的人练习。

关于咏春拳的练习,切记在无人干扰的情况下,去除杂念练 习,持之以恒,身体会越来越好。

小念头,为咏春拳最基础、最根本的拳术套路,又可称为 “小练头”,是咏春拳的入门套路。通过学习“小念头”,可充分 学习咏春拳中的各种格挡方法及攻击技术,并进一步明确咏春拳 中的核心技击原理“守中用中”的准确含义。

练小念头直接关系到以后学习咏春拳的成败,因此在本门中 流传着一句话叫“学会了小念头,就等于学会了一半咏春拳”。

小念头整个套路均在原地打完,目的是用来锻练下盘功力; 整套小念头在练习时都要求全身放松,及心平气和地去操练。小 念头在劲力上要求首先是“舍力”,具体练习时全身放松,出手 轻灵、敏捷、自然,这样才能从“舍力”到“卸力”到“借 力”一步步提高

练习小念头注意沉肘的作用,会力气更大;做摊手时不用

力,放松,则对手作用于你的摊手的力会贯入你的双腿,使你的 马步更稳。做其他的膀手等等也不用力。要注意肘是用力点,也 是力量的源泉,而你的意念是向着对手,向前!

要用自己的“念头”打小念头,意念想什么动作就是怎么 样,比如想打摊手就摊手,想打膀手就膀手。即念力,放松,不 用力,比用力更加强大!

咏春的马步有下坠的凝聚力量,有吸对手的力量的作用,对 手的体重就轻了,你的重量就等于重了,你就越稳;进攻时用三 角形的结构的作用:马步坠下的在三角形的一点还有两边的排开 的力量;圆形的结构,很容易把人的力量从一个方向带向另一个 方向,即把对方进攻的力量御掉。

打小念头,一开始是学动作,第二次打时就是用意识打小念 头,放松的念力贯输出去。意识配合肘底劲发挥强大力量。故功 力训练时可着重练练肘底劲。

最后,建议凡学习小念头者,最好将每一招式结构逐一分 析、研究其作用配合圆形的运作,集中精神以缓慢及均衡速度, 用意念来推动每一招式,如能心领神会,对练习小念头会產产生 无穷乐趣,达到满足和享受的境界。

此时,练习者已知如何将小念头套路技法在搏击决斗中自由 应用了 ^

―、二字柑阳马

二字柑阳马(图1),是咏春拳的基本功夫。这种桩马不仅 仅可以锻炼练习者掌握咏春拳基本能力,并且攻守的招式皆可由 这种桩马衍生变化。例如,可以由这种姿势直接变势成问手式, 或直接发出击或防守动作。(图2)

图片108

二字柑阳马,另一技法作用就是在搏击中,以两手握拳屈肘 成肘法向后顶击身后攻击的缠抱的对手,可见这种姿势的妙用是 无法用言语形容完的。(图3、4、5、6)图片109

通过二字柑阳马动作剖析,马之柑(钳)而膝靠中,是咏 春拳中线捷径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手桥的子午归中上、 下互为呼应。出脚则遵循省距离、省时间、省体能的宗旨,将有 限的资源置放于最需要投资的地方,以达至“以小胜大,以巧 胜掘,以弱胜强”的战略目的。

咏春拳注重“力从地起”,“腰马合一”,马的重要性是如何 强调也不过份的。但咏春门人的马步却大多不正确,是以术语有 云:“十个咏春,九个坏马。”可见其犯错之多。

众所周知,咏春拳正身坐马时是站“二字柑阳(羊)马”, 那何谓二字柑阳(羊)马?怎样才是正确的二字柑羊马?

“马”来源自古代驰拼沙场的骑兵,将士们冲锋陷阵无论是 闪避或追击敌人,都倚靠坐下的战马,好的将士便要达到人马合 一的境界。“扎马”或“坐马”是锻炼“马步”的基础,而马 步就是保持坐马的姿势来步行(当然行走时就不是二字柑阳 马)。扎马或坐马若是长久不动时又名“站桩”,站桩亦是修练 功力的一种方法。大部份的武术扎马都是双膝向内柑紧如坐真马

第三章小念头套路技法应用

一般,咏春马比其他武术拳种扎马为小,故不“柑马”,而称 “拼阳(羊)”(此处只取其意,不是说如真羊大小)。有说“柑 阳”应为“柑羊”,此说颇为矛盾,在此不作争论。至于说以内 拊之力将敌方之腿拊住,实际却是绝不可行。

咏春二字马“马开步半”,即开马后两足尖分隔约一足半的 长度。“二字”就是指坐马时两足尖与两足跟形成一中文之 “二”字,意思是双足尖的距离比双足跟的距离略短,若过短便 成“八”字,若等长便成“四”字,若过长便成“倒八”字 了。有些咏春建议双足要构成一等边三角形,那就是不折不扣的 八字马

当双足构成一“二”字,双足向前延伸交会,便形成一等 腰三角形(不是等边),三角腰长约如一手臂由膊至拳尖的长 度。从物理学上说,以此姿势出拳,足部便有最强的抓地力。 (这只限于正身二字马,正身子午马或侧身马却有不同,此点略 为复杂,暂且不谈。)若是“八”字、“四”字、甚或“倒八” 字,那就绝不能“力从地起”了。

二字柑阳(羊)。正确的柑阳马,当双足构成“二”字后, 由足尖到足跟拉一直线,眼从此线向前看去,足尖、足跟、膝、 臏关节要连成一直线,即四点置于同一平面上。从肌肉学上说, 这姿势能发挥腿部三重伸展肌的最大力量,亦不会对关节做成不 正当的扭曲和压力。

从侧面看,正确的重心线应位于脚中心后约一英寸(即前 足腕之下),而体重则平均分配在重心线的前后。收臀提肛后, 骶骨与股骨要拉成一直线,这就是“六合发力”、“腰马合一” 的一个要点和秘诀。这时双腿微微内柑以保持前说之四点于一平 面再整体下坐,内拊之力切忌过大,否则便会变成坏马之“挟 马”。再此重申,千万不可练内坩之力以求将任何东西拊住,这 只是笑话。再有一说以柑膝力以防敌方扫脚而不易跌倒,此是笨

方法,不练也罢。

站二字柑阳马必须端正平衡,姿势正确,重心分布恰可,松 沉而稳,始能达到“力从地起”、“腰马合一”、“六合发力”的 要求。

二、交叉摊手

交叉摊手,是单手摊手的混合变式运用(图7)。与单手摊手 法略有不同,但在搏击中应用时,交叉摊手同样可以让对方的拳 力沿着小臂偏离你的中线,从而达到卸力的效果。(图8、9、10)

图片111图片112

无论是交叉摊手或单手摊手技法招式,在搏击中应用时都要 随时随势而动,不要束缚小念头套路的摊手固定招式形式上,因 为咏春拳推崇“以无招胜有招”来适应搏击的形式,任何形式 的锻炼无非是引导练习者达到最佳搏击搏击效果的能力。

交叉摊手,在搏击中运用时同样需要其他攻守技术的配合, 在防守凑效时即刻配合其他技法实施还击或攻击。

三、交叉梗手

交叉梗手,是单手梗手的配合形成的双手交叉梗手动作。 (图 11)

图片113

交叉梗手也称为下路梗手,它主要用于防护对付对手中下路 的攻击。当对手用拳法向下路发动攻击时,以交叉梗手之单手法 向下卸开对手的拳法攻势,并可乘机配合拳法或掌法对对手实施 乘机反击。(图12、13)

图片114

当然,交叉梗手以双手配合应用时,同样可用双手交叉成梗 手下削卸对手直线拳法攻击或直线正身法踢法攻击。(图14、 15、16、17)

梗手,无论是单手或双手交叉梗手运用时,也可以在正身粧 马时实施消卸防守动作,亦可以配合侧身马或问手式之类的动作 直接变势。图片115 图片116

四、日字冲拳

日字冲拳,是小念头中出现的第一个咏春拳拳法,这种拳法 不仅仅是基本的拳法技术,又是咏春拳搏击中常用的威力拳法左右手均可运用。(图18、19)图片117

咏春拳左右手出拳,实际上是从内圈出手,这也是咏春的基 础中的基础。任何的招式中,都离不开此规则,如果从外圈出 手,往往会自己两只手产生矛盾而打架。比如你左拳打出,此时 应该慢慢收回,同时右拳从前胸由下至上,贴着左臂的上面打 出,这样既不会打到手,也是练习对抗发力(左拳收,右拳出, 这样肩部才不会前倾,才能产生足够的力量))。咏春中有专门 这样的练习,两手的摩擦也是一种听劲的训练(听劲在咏春中 很重要,闭目黐手就是听劲的高层次)。

练习时能看到的只是表面的,而两手打架是练习者对咏春的 基础不了解产生的后果。

咏春的日字冲拳刚开始练的时候可以不用很大的力打,初练 主要以纠正动作体会要领,力度和速度在初练时都是次要的,主 要是养成正确的动作习惯,至于累的问题可能是你的身体素质有 待加强,可以用哑铃进行前臂的肌肉训练,尽量少练上臂,咏春 发力主要靠腰、肩、背部和前臂肌肉,对于长桥发力来说,上臂

 

第三章,卜念头套路技法应用

肌肉(主要是胧二头肌)是阻力肌,要少练,至于你说速度快 就没力量你可能你还没体会咏春的发力技巧,要以正确的动作要 领用力较小的出拳,多练几组,慢慢体会,有体会或有进步后再 不断加大力度、加快速度,同时也可以多打墙靶可以练习拳头的 渗透力和穿透力,加上练习持重冲拳,练打击力量和打击速度, 最后强调一句,一定要记住,咏春的发力要建立在肌肉充分放松 的前提下才能正确、有效的发力。

咏春拳攻击的宗旨就是“寻找最近的距离然后发起最直接 的攻击”,日字冲拳的攻击路线就是以进攻对方中线为原则的攻 击拳法。进攻时直截了当并且可以在极短的距离内快速发力 (当然这个里的大小还要看个人的功力,一般都是用寸劲),并 且双拳交替的速度非常之快。

曰字冲拳的应用一般都是在打开对方中路空当之后快速的配 合步法连续进攻,此时的杀伤力是相当可观的。(图20、21、 22)图片118 图片119 图片117

曰字冲拳时,重心要马步扎稳才有力发挥出。如果日字冲拳 学会后不要刻意的练速度,否则会忽略一些细节导致动作错误, 所以在练习时出拳收拳时刻注意中线出与收之间间隔尽量小一 些,间隔小了,幅度也小速度会自然提高。发力时除了马步,记 住腰力、臂力都能用上。实战时可以先用咏春的其他招式来化解 防守对手空当对手有空当时,日字冲拳的作用就最实用,对着对 方中线来个3、4拳就可以让人疼痛。

五、摊手

摊手是小念头中日字拳后的第一个手法,也是咏春拳中配合 实用最多的手法,左右手均可运用(图23、24)。在一定意义上 讲,摊手就是松手放手之意,而在咏春中所谓的摊手是指摊开对 方攻击的拳脚。

摊手是顺应对方的攻击而变的,所以在咏春拳中摊手属被动 手法,而不是主动的。在搏击中具体运用时,又可形成上路摊 手、中路摊手、交叉摊手。

摊手手法形成过程,即在二字拊阳马的基础上,手肘由自身 中心线向前缓慢摊出。当手肘距中心一拳距离时,整个摊手完 成。正确的摊手从侧面看,手臂呈V字型,手掌是平的。

在搏击中,摊手可作探敌势之用,并可以此手法可变多种手 法,例如膀,伏,标,撑,荡,等等手法。

摊手的作用是防御对方对自身攻击的直拳,也就是把对方的 手逼出中线,并且,可以作为反击的过渡手法,因为摊手可以变 出很多手法的,所以可以作为反击的过渡手法。

摊手在搏击中运用时,可在与对手交战中用摊手配合日字冲 拳,逼近对手由外门实施“消打同时”打法;此即谓外门摊手 配合日字冲拳消打法。(图25、26、27)图片122 图片123

六、圈手

圈手,是小念头中紧随摊手之后形成的手法动作,左右手均 可运用。(图 30、31、32、33)

图片124 图片125

圈手在搏击中运用时,多数是以圈抓对手攻击手腕臂为主。 (图 34、35、36、37)

图片126 图片127

作为咏春中以腕部运动为主的手法,在一定意义上讲,圈手 之意是指绕过对方攻击的手脚,小念头中圈手是以肘部为力点, 以腕部为轴心,目的在于强化腕部軔性与灵活协调性。圈手在咏 春中是以巧力对拙力变向转化的一种手法,在摊手、拍手、护手 中得以实施转变,因此圈手不是主动形的手法而是在被动中转换 的一种手法。其主要转化方式体现于腕部的圈转。

做圈手其要点是,肘部定中不可外翻,腕部内扣要紧,圈手 时以缓慢圈出为主,正确的圈手由正面看,好似用手腕由内向外 画圆圈。

圈手除了用于圈抓对手攻击手腕,还可以由圈手变化配合日 字冲拳等手法攻击或反击,或者以手圈手由外侧扣抓对手攻击腿 的小腿。

七、护手

小念头拳套中,护手一势是四指合并朝天,置于胸前如拜佛 状的动作,左右手均可动作。(图38、39)

图片128

通常情况下,护手在搏击中多以向一侧形成侧掌攻击或反击 动作,或者以手背向一侧形成弹手弹挡开对手攻击手的动作。 (图 40、41、42)图片131图片132

护手中手肘的正确位置是处于与肩部同一垂直切线;因而使 心窝、手掌及前臂三点合为半边三角形的形态。此形态不但可以 作为实战中防守子午线及其周圆中的位置,而手肘及屈曲的臂膀 部分更严密地保护了肋下的空虚部位。当使用护手动作时,手肘 不能贴身,而是距腰肋间约一拳之距,形成护手的挡防作用。

在小念头拳套中,护手一势是锻炼肘力的动作。在实战中, 护手担任了第二防线的保护及出击任务。这就是“护手”得名 的来由。

护手在具体运用时可分为上、中、下三种变式。

上路——如敌人出手时露出上中路破绽,护手可立即标出强 攻对方;此是“以打为消”之诀。

中路——当敌人的攻势接近第二防线时,可变为摊手将对方 攻势接着。

下路——护手可随时化作梗手以消解敌 人攻势。

如果是受重力所压——当敌人以重力压在护手之上时,只要

将手肘翻起变成膀手,便自然将其压力卸下去。

八、伏手

咏春小念头三式“拳招”中,伏手占其一。伏手与摊手的 关系,是前者在后者之上,后者在前者的内门。伏手就是手臂贴 伏在对方手臂之上而处于其外门的意思。伏手,左右手均可动 作。(图 43、44)

图片133

在小念头中的伏手,是四指放松,连全掌一起尽量屈曲向内 如钩状(故有人称此式为“曲手”),手肘尽量收于中线并缓慢 推出;此时,练习者即可觉前臂近肘处有肌肉顶(注:此字不 清,疑似“鼓”、“隆”之意)起。此处肌肉,如久练之下将甚 发达,而此肌肉正是“手腕力”之发源地。这是伏手要重复锻 炼三遍的理由。

伏手,一般多是以问手、护手防护时,随对手的攻击手法动 作伺机成伏手贴伏压消对手的攻击手臂。(图45、46、47、48)图片134 图片135

实战中,伏手并非如小念头中的“曲手”形状,而是以掌 背向天,掌心贴在敌人桥手之上的形式出现。如以肘底力配合手 腕力突然向下一按,便是“窒手”的动作;如继续下按之力, 便是“揿手”(注:读“禁”,正字为“揿”或“接”,有

“按”之意)。此外,伏手更可变为标指手、擒拿手,或将掌心 翻上即变成摊手、掌心翻侧便成扰手;其千变万化之处,便是其 在三式“拳种”中占一席位之原因。

在“黐手”对练中,伏手与摊手的关系相当微妙而密切, 两者相生相克,作用却往往相反。

咏春之伏手即护手随之的变式,亦蕴含控制之意。名列摊、 膀、伏三大手法之一,妙用无常亦无穷。咏春拳常以其为内力练 法,但咏春功法即打法,功技是合一的,在实际运用中是在接桥 之时,变幻手法,控敌之桥手,封死对方的变化,(常要求一控 二,甚至控制对方重心),为同时之破桥作保障。大致而言,以 手臂接桥为膀,手心向上接桥为摊,手心向下,向前,向左,向 右接桥控桥即为伏手,内中精义,须在黐手中体悟,言语难以尽 述。至于小念头中的伏手练法为钩形,是为了阐述中线原理,使 习者明白守中、用中、破中的基本法度。养成归中(归肘)的 良好习惯。还有一个秘密是:结体。当你将小念头中伏手动作定 住。你就会体认到你的手臂内侧及胸腹内侧都处于放松状态,而 手臂外侧、身体背侧以至下肢背侧都同时处于一种拉抻,撑张, 绷紧的结构,此即是所谓的“阴松阳紧”。这是咏春发力的诀窍 之一,关系到攻击力度,攻击的效果如何。概而言之,咏春之伏 手,既是功法,又是打法,在功法则为结体,在打法则为控桥。 功技合一,实为妙用无穷。运用之时,并不拘泥于手形如何,咏 春打的是本能反应,手型变化无可无不可,一切以效果为原则, 并视一切拘泥成法为原则性错误。前人有言:咏春如水。后辈应 深思其意。

九、侧掌

护手,亦蕴含控制之意,是咏春拳重要中转手法之一,侧掌 即是由护手最利于变势的动作之一,左右手均可动作(图49、图片136 图片137

50、51、52),妙用无常亦无穷。

浏览3,793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