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阴阳、八卦与手诊
当一位病人被诊断为某种疾病晚期的时候,大多也同时宣 布其预后不良。其实,在疾病的早期,征兆刚刚出现时,及时就 诊治疗,是完全可能治愈的。可是,又如何能及早发现、诊察疾 病,防患于未然,从而使机体保持健康旺盛的生命力呢?这是人 类十分关心的问题。本节从八卦的观点简单介绍一门新的学科 —中医手诊。为此我们先介绍生物全息理论。
什么叫全息?全息系指照相术,是一种光学照相的新方法, 全息照的“象”并不是物体的“形象”,而是物体光波。全息记录 的是来自物体光波波前的信息,既记录了反射光波的强度,又记 录了反射光波的相位,然后用此信息再现物体的形象。用激光 照射全息图,就可以极其逼真地看到物体的三维象,即立体形 象。更重要的是,全息照片碎裂成小块后,将每块碎片再现时, 仍然给出整个物体的形象,这是因为每个碎片都贮存着物体反 射光波的强度和相位。正像用玻璃镜照你的面容一样,当玻璃 镜打成了碎片,每块碎片都同样能照出你的面容,这是因为每块 玻璃碎片都具有玻璃镜子的全部特性,能提供你面容的全部信 息。但是普通照相就没有这种功能,它只能记录物体反射光波 的强度,不能记录反射光波的相位,所以普通照相只能显示物体 的平面形象,没有立体感,当你把底片撕碎了,任何一片碎片也 显现不了物体的全部形象,因为它没有全息的功能。
全息理论借用了全息照相的时空原理,也即全息理论具备 了重演再现原形的性能,以及小局部寓含大整体的特性Q所以, 全息理论是历史的和整体的缩影。
中医学的诊断正是利用了全息方法,借助外部信息推断体 内情况,叫做“司外揣内”“由我知彼,由表知里”“有诸内,必形 诸外”的法则。这正是全息论的应用。
我国科学家张颖清在研究生物的整体与其相对独立的局部 之间的相关性时,发现生物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其生物特性与 生物整体相似,即局部C存着整体的信息,局部是整体的相对缩 影。这种现象称为生物全息现象,因此形成了《生物全息论》这 门新兴科学。
继张颖清《生物全息论》(1980年)之后,叶眺新又提出了 “自然全息”的理论,认为整个宇宙、自然界,大到宇宙的宏观系 统,小到电子、质子旋转的微观系统,都存在着全息律。
《周易》太极八卦是一幅宇宙全息缩影图。八卦是一个宇宙 大全息,六十四卦则是整个自然界、社会、人类的全息图。
人体是一个大八卦全息,人体的各个局部如面、手、足、眼、 耳、腹等则均是小八卦全息图。就是说,通过对面、手、足、眼、 耳、腹的观察,都能了解人体内各脏腑的情况。
二、手是人体的一扇窗户
手是人体中枢系统指令的忠实 执行者。手的构造极其完美,它进行 最频繁的运动却很难感到疲乏;不 少环境信息或人体信息都是通过手 去感知的;在黑暗中,手代替眼睛探 找出路;遇到强光的照射,手会马上 去挡住强光保护眼睛不受伤害;当 面临危险,人体受到攻击的时候,手 即冲在前面救急扶危,化险为夷;当 情绪骤变时手心会出汗;在不允许用语言表达时,往往是手去表 明心态,更不用说手代替哑人说话了……
实际上,生物全息律就是从手起步的,单单一侧手上就有 24组全息穴位群,双侧共48组,主要定位穴有576个,分布于 双手。1980年张颖清发现第二掌骨侧自接指端起到接腕端止, 共有十二个穴位,依次是头穴、颈穴、上肢穴、肺心穴、肝穴、胃 穴、十二指肠穴、肾穴、腰穴、下腹穴、下肢穴、足穴(图1 -8)。这 组穴位群对应的人体部位及器官的各个穴位,其分布形式正好和人体整体相同,我们称这组穴为全息穴。临床还发现,第一掌 骨侧、第五掌骨侧(尺侧)同样可以定穴。
专家们还发现,整个掌面几乎分布着反映人体器官、部位 有关病症的对应区域,这给人们自我检查健康带来极大方便。
总之,手记录着人体生命进程的全部信息,是人体对内、对 外的一扇窗口,也是一面自照镜子,人体内部器官的一个焚光 屏。
三、八卦与手诊
我们已经知道,手对于人体各部分及器官是全息的。要了 解手各部位与内脏器官的配属,就要把手分区。经验证明,古代 八卦分区有其深刻的内涵,而且所配属的内脏器官与实际多相 符合。手掌的八卦方位是以阴阳理论为基础来划分的。每个方 位对应着人体的相应脏腑。
古代医家根据八卦、阴阳、五行相关内容推演,得到下述八 卦、五行配以相应脏腑器官的定位:
乾位:属金,主头,督脉。
坤位:属土,主腹,任脉。
震位:属木,主足,心脏
巽位:属木,主股,肝胆。
坎位:属水,主耳,肾、膀胱。
离位:属火,主目,小肠。
艮位:属土,主手,脾胃。
兑位:属金,主口,大肠。
经专家的反复研究、实践,普遍的情况,手掌上八卦的位置 记述如下:中指下方为离位;与之对应的腕部为坎位;两位中间 为明堂;明堂桡侧大鱼际部为震位;尺侧小鱼际部为兑位;食指根部为巽位;与对应的小鱼际下 部为乾位;小指、无名指指间及小 指下方为坤位;与之对应的大鱼 际下部为艮位(图1-9)。
但是,临床实践发现,八卦的 位置连同其所配属脏器的位置会 变化,有时表层及深层各配属的 脏器截然相反,不过变化也有规 律,随着病变的不同发展时期,不 但位置,色泽也变异,还会引起其 他手区变异,发生全身性症状时,手部将较全面地反应。
下面简述手掌八卦方位与健康的关系,参考图1 -9。
震位:五行属木。此处代表神经系统功能。该位隆起高 耸,颜色红润者表示身体健康,神经及精神正常。该位纹路散 乱,多毛状线、交叉、星文等,此人精神紧张,生活失调,易患神经 官能症。
巽位:五行属木。此处代表肝胆功能。该位隆起、高耸、 粉红色,表示肝胆功能良好。若该处纹路散乱、皮肤粗植、颜色 较暗,提示肝功能比较衰弱。
离位,五行属火。为心脏所主。关系到血液循环及两眼 视力。该处隆起高耸、颜色粉红而无乱纹者,表示心脏机能健 全,视力良好。该位纹路散乱,色暗,表示心脏机能较差;若过于 低陷,且青筋浮者,多系心力衰弱或心火旺。
坤位:五行属土。为小脏器官所主。如隆起且颜色红润, 表示胃肠、泌尿、生殖系统功能正常。该位纹路散乱,皮肤粗糙 且颜色较暗者,提示大小肠及泌尿功能较弱。如果位置低陷,筋浮骨露,肤色枯白无血,大多生殖机能较弱,妇女多属宫寒、不孕。
艮位:五行属土。为脾胃所主。该位隆起,肉软光滑者, 表示脾胃受纳运化功能良好,能供应全身营养,则体力强壮。该 处纹路散乱,皮肤粗糖,有椭圆形暗色呈现,表示脾胃功能不佳, 暗色明显,说明正在患胃病,若低陷,青筋浮起,薄而无肉者,其 胃功能不足。不过一般人此处多有青筋微露,若不明显,则不属 于病变。
坎位:五行属水。提示泌尿生殖功能。该位隆起,肉软光 滑者,其泌尿生殖系统功能良好。该此纹路乱、皮肤粗粮且色暗 者,多属幼年期营养较差,体力较弱,成年之后,因元气不足,容 易疲劳;该位低陷、肉薄、青筋浮起者,其肾功能较弱;若此处缺 陷过于严重,易患不育症。
兑位:五行属金。为呼吸系统及大肠功能所主。该位隆 起,肤色红润,表示身体健康。该处纹乱,皮肤粗糖,色暗,表示 呼吸系统功能较弱;该位低陷、筋浮骨露、皮肤枯白者,提示呼吸 系统感染,包括肺气肿病。
乾位:五行属金。主心理状况及呼吸功能。该位隆起、色 鲜,则心理健康。此处纹乱、皮肤粗糙、色暗者,多属七情郁气及 神经衰弱;该位低、筋浮骨露、肤枯白者,多因呼吸系统衰弱而影 响健康。
中医手诊内容十分丰富,本节只能粗略介绍到这里,读者有 兴趣深人了解中医手诊,可参看有关专著。
第四节 阴阳、八卦与气功
—、综述
中国是气功之乡,《周易》则是中国气功的发源地,它蕴藏着 丰富的气功原理。几千年来,中国人就用气功来治病、防病及健 身,气功在我国民间广为流传,被视为神奇力量的象征。多少武 林高手,多少中医名医、神医,他们内功精湛,精通脉络之分布, 善施助“元”之气,使病者起死回生,恢复了健全的体质。为了深 入了解、探索气功这门科学,科学家、医务工作者也积极主动参 加气功研究和临床实践。这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又一伟大贡 献。
气功是什么?气功是一种用意念和吐纳结合的功夫,即是 用意识调整呼吸和姿势,促进气循经络运行,加强脏腑功能的气 化,调和血气,平衡阴阳,以达到健身治病的目的。
《素问》说:“气出乎胸,即室先想心如日,欲将入手疫室,先 想青气自肝而出,左行于东,化作林木;次想白气自肺而出,右行 于西,化作戈甲;次想赤气自心而出,南行于上,化作焰明;次想 黑气自肾出,北行于下,化作水;次想黄气自脾而出,存于中央, 化作土。五气护身之毕,以想头上如北斗之煌煌,然后可人于疫 室。”这是一种用意念的功夫。人疫室之前,脑子里首先建立一 套意念:肝发出青气化作林木防卫东方;肺发白气化作兵戈防卫 西方;心发赤气化作火焰防卫南方;肾发黑气化作水凛之气防卫 北方;脾发黄气化作土气防护中央。东西南北中五方有五气卫体,就意念头上有如辉煌灿烂的北斗一样,这样可进入疫室,进 行防病、治病。
气功的秘诀就是“和于阴阳,法于术数”(《内经》)。气功中 关于术数主要指吐纳数息法。如《素问》曰:“肾有久病者,可寅 时面向南,净神不乱思,闭气不息七遍后,以引颈咽气顺之,如咽 甚硬物,如此七遍后,饵舌下津,令无数”。又如陶弘景的《养性 延命录》中讲:“纳气有一,吐气有六,纳气一者谓吸也,吐气六 者,吹,呼,唏,呵,唬,嘻者皆出气也”,“吹以去风,呼以热,唏以 去烦,呵以下气,嘘以散滞,嘻以解极。”这就是六字诀气功法。 《医方解集》曰:“调息之法……或数息出,或数息入,以一至十, 以十至百,摄心在数,勿令数乱。”说明术数在气功中的作用是 十分重要的。
气功注重气的运行,包括大周天运行法、小周天运行法、丹 田运气法。大周天运行法在于畅通十二经脉,小周天运行法在 于沟通任、督二脉,而丹田运气法则让丹田之气行于经络。所谓 “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关键在于练内气。
中国气功在《周易》、《内经》、《周易参同契》等的影响下,吸 收了气运原理、阴阳互根、术数等理论,奠定了中国气功学的理 论基础。气功科学的发展,已经远远超出了治病、防病、健身的 范畴。著名人体科学研究者王伽林提出意识支配内脏的理论, 即在气功状态下意内作用过程,能够显著改变人体“不随意机 能”的活动。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说:“气功是打开人体科学的窗口。
二、气功的类别
气功的分类法很多,这里试加以规范化。
分类的主要依据是:气功的功类、内容、体态、作用、形式及目的。
按气功的练功内容来分类有:
命功:肾精以及身躯有形之物谓之“命”。命功是从练精开 始,经聚津生精、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等阶段。一般是从守下丹 田开始的,如周天功、强壮功等。下丹田是精囊,前列腺或卵巢、 子宫等有关生殖器官的所在地,也是精气聚汇以及任脉、督脉、 冲脉交汇之处。对下丹田的意守、调息、存养、观想等修炼,能激 发体内能量的凝聚,产生储能效应,也能调节、充实肌体及液体 的循环,发挥肌体激能性效应。
性功:心性神的意识活动谓之性。古称“心为地,性为王,王 居心地上”。性功集中于意识活动的锻炼,主要是练神。可以从 意守上丹田(泥丸)开始,也可不意守而任其自然。佛家的“以一 念代万念”等疗法属于此类。性功较适合脑力劳动者锻炼,但一 定要在老师指导下练,以避免出偏差。
性命双修功:属于较高级阶段的修炼。可先修性功,再修命 功以完成双修;也有上练神慧修性,下练真精修命的双修。因为 性和命是人体生命中相依存而且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双修就 是性与命的双修,以达到天与人合一,人与天地同体的高深境 界。
按练功的体态分类:
站功:以站式练功,也称站桩。站对增力壮体、发动真气、培 养元气、提高健康素质效果明显。站功也是武术的基本功。站桩 也是发放外气的基本功,适合于不很虚的病人、健康人和体育爱 好者。 、
坐功:也称坐禅,以坐式练功。坐姿有多种,有垂腿坐(如坐 在発子上,两腿垂下着地)、盘膝坐(有自然坐法、单腿盘坐、散盘 坐、双盘坐)。坐功是练气功的清静法门、周天搬运法门的重要方法。此法易起动真气而不外散,能打通经络乃至观察内境(即 人体内的经络、脏腑的气化现象)。坐功不但能延年益寿,还是 探索气功奥秘的重要方法。
跪功:两腿跪下,臀部坐在小腿与足上,两手掌合并于胸 前。僧人常练此功。
卧功:以卧式练功。有仰卧法及侧卧法,与坐功相似,但起 动真气较慢。此法适应极度虚弱者、高度疲劳者和行动不便者, 也可为一般练功者在睡前、醒后作辅助练功。
行功:在行步中练功。这是近代发展起来的功法,颇盛行, 但要求有一定的功夫,即能在行路时也保持练功状态。武术特 别是八卦掌很重视步法。现在所传的行功动作,很多是从武术 中的某些动作演变而来的。五禽戏也属行功,如熊形步、鹿形 步。太极拳体系中的“狮子揉球炼丹法”也是行功。行功较易学 易练,有和畅气血,疏通经络的作用,甚适宜慢性病人锻炼。
三、阴阳八卦各种功法
与周易八卦有关的有多种练功功法,如硬气功、软气功、软 功、轻功、动功、静功、道家功、佛家功、儒家功、动静结合功等。 下面作些简单介绍:
硬气功:硬气功是气功师把真气运行到身体的指定部位,使 该部位发生暂时性的变化,从而呈现出超出常人机能的表现(实 际上也还是真气功能的一种表现现象)。武术和杂技中多采用 此类功法,如气断钢丝、铁砂掌劈砖、寸板过钉、力托千斤、头碰 石碑、揉锤掼顶、铁掌开石等,所谓金钟罩、铁布衫等均为此类。
软气功:就是医疗气功,多用于养生、防治疾病。
软功:即是柔软功。先柔而后软。通过各种身躯的全面训 练,如踢腿、弯腰,各种压腿、压肩、撕腿、搬腿、摆腿、劈腿、展胸、舒臂和肩的正反侧压搬等等练法,提高了柔韧性,增强柔软功 能。如杂技表演的顶碗、叼花等,都属于软功。
轻功:称作飞和功,又称飞行术。通过各种手段得法的训 练,如增强负重活动等,弹跳力逐渐提高,使身躯轻灵敏捷,达到 “身轻如燕”、“疾行如风”,能“蹿房跃脊”、“飞檐走壁”、“陆地飞 行,等等。
动功:是通过编排的动作去锻炼。常称此为“内练一口气, 外练筋骨皮”。练动功可达到壮骨、强筋、神气合一的目的。它不 仅可以用于强身,还可用于制敌。
静功:练功时形体保持不动。站功、卧功、坐功都是静功。这 种功法在外表上是保持不动及安静,但是气在身体内部却在不 停的动,不断调集气血。也就是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阴极复动, 一动一静互为根基。
道家功;以中医学的理论为基础,以修身养性为主的功法, 称为“性命双修功”。它以静坐为根本,修性又修命。性是心源, 命是气海。性即离火,命即坎水。性须清静,命须固蒂,清静则心 空一切,固蒂则息息归根。性即是神,命是精和气。二五之精,妙 合而凝。人始生,性即无极之真,命即二五之精。皆在止念,心息 相依,方为道功。
佛家功:以虚无为宗旨,以明心见性为主。目的在于断惑证 真,妙契佛性。佛家着重修性,不修命。以性养神,以神化为精气。
儒家功:着重于心性的陶冶、锻炼,以存心养性为基础。主 张在日常生活中砥砺意志,正心存诚意,养浩然之气,以求豁然 贯通。
静动结合功:就是练动功又练静功,动静相结合的功法。要 求外动内静,由动而静。如易筋经、蛤蟆气功、各种站桩,等等。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各种功法虽然门派林立,但通过几千年 的探讨、研究、流传,互相有些影响,因此各派功法往往有相同相 似之处,并且还有博采众长,各具特色的特点。
八卦与其他科
第一节八卦与军事
自古以来,八卦就被军事家所重视,八卦之六十四卦中,对 军事有不少论述,内容丰富。如《师》、《同人》讲战争准备,强调必 须有德才兼备,精明能干的指挥员,军队要有严明的组织纪律等; 《复》讲军队要熟悉地理、地形,避免迷失方向;《离》讲戒备;《晋》 讲战略、战术。A卦特别强调警戒、提高警惕性,重视联防,等等。
我国古代军事家如孙膑、诸葛亮等,运用八卦治军、打仗都 是很有成就的。诸葛亮的八卦阵、八阵法是很有名的战略、战 术。孙膑的《孙子兵法》被誉为“兵学圣典”,对中国军事学的发 展影响深远。《孙子兵法》也被国外军事学家视为至宝。《孙子兵 法》如此高深,就是因为它是根据阴阳八卦的方位、阵法而产生出来的。
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精通《周易》八 卦,造诣高深,他将八卦应用于战略决策,成效卓著。举个例说, 八卦图上有八个门,但只有两个吉门,一个是乾位西北,为“开 门”,因乾为天位,该门也叫“天门”;另一个是艮位东北,为“生 门”,这两个门称为吉门。还有一个门,就是坎位为北京“休门”, “休门”主休养生息。这三个门都为毛泽东所用。“开门”和“生 门”不仅是吉门,而且有居高临下之势,合起来形成一把锋利异 常的“剪刀”,所向无敌,终于一块块地剪掉了国民党的八百万军 队,获得了全国性的胜利。毛泽东决定建都于坎位为“休门”的 北京,所以北京和平解放了。毛泽东的这个布局绝不是偶然的, 这个布局与八卦的布阵安营策略完全一致。
第二节八卦与现代科学
八卦的基础是阴阳学说,也即一分为二或对立统一规律的 宇宙观。它上论天文,下讲地理,中谈人事,从社会生产到社会 生活,包罗万象,无所不有。八卦能干什么呢?它文能定国,武能 安邦,上能富国,下能强民,其科学价值可谓大矣。
《周易》八卦对自然科学的贡献是重大的,举几个实例。
现代计算机用的二进制数字就是依据八卦的阴阳符号研究 出来的。如000坤,001震,010坎,011兑,100艮,101离,110 巽,111乾。
被称为自然科学发展的三次浪潮:第一次是以象数结合的 《周易》整体观为代表;第二次是以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为代表,以仪器观测和数据分析为特征;第三次是20世纪60年代以 来的系统科学为开端,相继出现耗散结构理论、混沌理论、分形 几何、一元数学、物元分析等等新学科,这些学术理论和方法都 与《周易》八卦象数分不开或有着共同特点。
第三节八卧与政治、历史、数学、
哲学、文学、法律、气象
八卦的六十四卦基本分三大类,即物质生产、社会生活、科 学知识。所以八卦在科学、技术、社会各领域应用很广。
一、八卦与政治
八卦讲天道、地道、人道及治国之道。包括、思想、政治、经 济、军事、工农业、科技文化教育及刑法,等等。八卦成为我国历 代王朝治国之本,为历代君王所重视。不仅皇帝自己要通晓八 卦,还要选择易理高深、卦术高超的能人为军师。如周文王请姜 子牙为军师;秦始皇焚书时唯《周易》不焚;刘邦任张良为军师; 唐太宗任徐茂功为军师。至于三国的诸葛亮,明朝的刘伯温,也 都是易理高深,赫赫有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二、八卦与历史
我国周朝以前,因无文字记载,所以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对 当时历史和社会情况几乎一无所知。后来相继发现古都遗址和 大量古墓,挖出数以万计的甲骨文,记载着周及以前大量的占卜记录,何其真实又何其宝贵。从此以后,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才 逐步弄清西周的社会、历史状况。可见当时“八卦”内容之确实 与高明,这在世上是罕见的。
三、八卦与数字
伏羲是我国数学的鼻祖。八卦就是伏羲画的,八卦是数学 的一种表现形式,它讲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是说,八卦 是数学组成的。八卦的卦有卦数,爻有爻数。数贯穿八卦的始 终。如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两卦相 重,又产生新的卦数。
各卦的爻数与二进制的关系:
坤震坎兑艮离巽乾
000 001 010 011 100 101 no 111
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根据我国八卦图发明了计算机二进 制,震动了世界科学界,故八卦有计算机之母的冠称。
四、 八卦与哲学
八卦就是一部哲学大典。如现代所说的“矛盾”、“两面性”、 “一分为二”等就是八卦中的“阴阳学说”的相应名词和观点;又 如“事物发展规律”、“对立与统一法则”、“唯物辩证法”、“逻辑思 维”、“多层次思维方式”,以及爱因斯坦“相对论”等等,都出自八 卦或与八卦紧密相连。由此可见八卦在我国古代哲学和现代哲 学中的伟大作用。
五、 八卦与文学
八卦中的《卦辞》和《爻辞》,都具有高深的文学思想和艺术价值。其写作手法也很特别,如运用比喻的手法,用丰富多彩的 表现方式和浓厚的故事色彩,简练生动,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0
六、 八卦与法律
从八卦的卦象和古代大量的预测记载,可看到我国很早就 有刑法,统治者及奴隶主掌管着生杀大权,进行残酷统治。 《困》、《革》、《天雷无妄》、《天水讼》等卦都是论法、治狱的。古代 也进行法制教育,要求人们遵法守纪,不要妄动,多做好事,不作 坏事等。在审判上也提倡不冤枉一个好人,不放过一个坏人,等 等。八卦还可用来预测犯罪和官司的信息。
七、 八卦与气象、天文
八卦中用于预测气象的论述很多,如《坤》、《屯》、《中孚》等 都是专论气象信息的。
1940年,我国的刘子华先生留学法国时,用八卦测出天上 第十颗行星的密度、速度、轨道,解决了当时天文学家的难题,震 惊了世界。
第四节八卦与古楚筑
在我国,不论农村还是城市,凡是修造房屋或陵墓,一般都 要请风水先生或阴阳先生提着八卦图看风水、论方位。可以说, 中国的古都、寺院、亭台、神殿、庵堂、庙宇等,多数是按八卦方位 和八卦理论建筑的。
举明朝北京城为例,它主要是以八卦思想为基础进行规划、 设计和布局的。北京的地理位置在八卦中系坎位“休门”,主休 养生息,是建都的理想地方。明朝北京城简图如下:
1.永定门2.左安门3.右安门4.广渠门 5.广安门 6.东便门7.西便门 8.正阳门9.崇文门 10.宣武门11.朝阳门 12.东直门13.阜成门 14.西直门 15.安定门 17.天坛18.地坛19.日坛 20.月坛21.社稷坛
从布局看,北京之外城在 南,为乾,为天,为阳;内城在北,
为坤,为地,为阴。外城是内城的 屏障,又合乎“乾坤照应”、“阴阳 合德”。
外城东南角呈曲突状,内城西南角呈洼陷状,东南为兑卦 方位,兑为泽,西北为艮卦方位,艮为山,符合“天地定位,山泽 通气”。外城有七门(图中之1 ~7门),七为少阳之数;内城有九 门(图中之8 ~ 16门),九为老阳数。天子“九五”尊位,内主外 从,故内用九,外用七。
内城配置:南面三个门,奇数,为阳;北面两个门,偶数,为 阴;内城主门——正阳门的门高九尺九寸,是老阳数。
上述说明,北京的城门配置及设计,是根据《周易》阴阳八 卦思想为基础的。
北京的主轴线南起永定门,北至鼓楼,长十五里,纵贯城中
心,将北京分为东西两部分。“十五”取数是以《洛书》纵向配置 的中间三个数字9、5、1为依据的。
五坛(图中17 ~ 21)的配置:天坛在外城南端内侧,圆形,体 现为天、为乾、为阳的思想。地坛在内城北面外侧,方形,体现为 地、为坤、为阴的思想。日坛在东,月坛在西,社稷坛在内城中 央。五坛的设计及配置也是以八卦乾坤阴阳的观念为基础的。
第五节八卦与佛教、道教
―、八卦与佛教
我国佛教十分重视“八卦”的研究。佛教认为八卦的阴阳符 号:阳为天、为神,阴为地、为鬼,人在阴阳间,可以成神,也可以 成鬼。多做好事、美事者,死后变成纯阳,升天为神;作恶、干坏 事、损人利己者,死后变成纯阴,下地为鬼。
二、八卦与道教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老子。“道”以老子的《五千言》为理论 基础,认为“道”是有情有信,无为无形,无所不在,惚惚恍恍的 万物;“道”是天地万物的根本,天地之前就有“道”,“道”在周行 不殆地运动着,变化着,产生了阴阳感,才产生了天、地、万物和 人。提出先阴而后阳的太极八卦理论。即“无为道”,无声,无臭、 无为、无形;“有生于无”;“有”与“无”异位而同体。
道教则是南北朝天师张道陵所立。道教吸收了儒家学派的 一些教义,如忠孝节义、人义礼智信、男尊女卑等思想;后又把 八卦五行生克叫做“精气论”而提出“不动者为无极,感而逐通是太极”,先无极,而太极;阴阳相感而有天、地、人;天、地、人又 有无极、太极;后又把五行、八卦、十天干、十二生肖、春夏秋冬等 用来注老子的《道德经》,丰富了“道”的学说。老子的《道德经》 曲解了《周易》阴阳的原理,认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阴在先,阳在后”。
第六节八卦与十天干、十二地支、十二生肖
八卦中的十天干是很重要的。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在《史记》 中称十天干为十母,称十二地支为十二子,天干地支合称干支。 大概先有天干,后有地支,再后有甲子,统称干支甲子。
十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其中甲、丙、 戊、庚、壬为阳,乙、丁、己、辛、癸为阴。
天干与五行:
甲乙同属木,甲为阳木,乙为阴木;
丙丁同属火,丙为阳火,丁为阴火;
戊己同属土,戊为阳土,己为阴土;
庚辛同属金,庚为阳金,辛为阴金;
壬癸同属水,壬为阳水,癸为阴水。
十干配方位:甲乙东方木,丙丁南方火,戊己中央土,庚辛西 方金,壬癸北方水。
十干与五季:甲乙属春,丙丁属夏,戊己属长夏,庚辛属秋,壬癸属冬。
十干与外五行:十干配身体。甲为头,乙为肩,丙为额,丁齿 舌,戊己鼻面,庚为筋,辛为胸,壬为胫,癸为足。
十干与内五行: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庚大 肠,辛肺,壬膀胱,癸肾。单为腑,双为脏。
十干化合:甲己合化土,乙庚合化金,丙辛合化水,丁壬合化 木,戊癸合化火。
十二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其 中子寅辰午申戌为阳,丑卯已未酉亥为阴。
十二支配五行:
寅卯属木,寅为阳木,卯为阴木;
已午属火,午为阳火,已为阴火;
申酉属金,申为阳金,酉为阴金;
子亥属水,子为阳水,亥为阴水;
辰戌丑未属土,辰戌为阳,丑未为阴土。
十二支配方位:寅卯东方木,已午南方火,申酉西方金,亥子 北方水,辰戌丑未四季土。辰、戌、丑、未在每季的最后一个月, 故称四季土。
十二支配四季:寅卯辰为春,已午未为夏,申酉戌为秋,亥子 丑为冬。
十二支配脏腑:寅为胆,卯为肝,已为心,午为小肠,戌辰胃, 丑未脾,申大肠,酉为肺,亥为肾,子膀胱。
十二支化合:子丑合化土,寅亥合化木,卯戌合化火,辰酉合 化金,已申合化水,午与未合,午为太阳,未为太阴,合而为土。
十二支用于记每月时辰:23时至1时为子时,1时~3时丑 时,3时~5时寅,5时~7时卯,7时~9时辰,9时~ 11时已,11 时~ 13时午,13时~ 15时未,15时~ 17时申,17时~ 19时酉, 19时~ 21时戌,21时~ 23时亥。
干支数还用于年、月、日、时,人称“四柱'例如1989年3月 4日12时用干支记为:己已年戊辰月己酉日庚午时。
干支记年,六十年为一周期,故人生60岁也称花甲之年。
十二生肖是: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十二支配十二生肖及支数:
十二支 | 子 | 丑 | 寅 | 卯 | 辰 | 已 | 午 | 未 | 串 | 酉 | 戌 | 亥 |
生肖 | 鼠 | 牛 | 虎 | 免 | 龙 | 蛇 | 马 | 羊 | 猴 | 鸡 | 狗 | 猪 |
支数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浏览81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