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势训练:在起式定桩式不变的基础上,左脚上一大步,同时左肩前领左手单掌向前。 如图(80)。右脚上步踩在左脚前方,同时左手下压,右手前劈,左右肘二肘相合,双手交叉, 右手紧贴身体向后抽到右胯,左手贴在右腿。如图(81)。
接上式,左脚上步,同时右手推左肘,在腰转动时向前横击,脚手齐到。如图(82) 0
接上式,双脚脚跟不动,脚尖向右转动,使身体向后转动,同时右肩前领右手单掌向前。 左脚上步踩在右脚前方,同时右手下压,左手前劈,左右肘二肘相合,双手交叉。左手紧贴身 体向后抽到左胯。如图(83)。
接上式,右脚上步,同时左手推左肘,在腰转动时向前横击,脚手齐到。由此一左一右或 走四正步,因人而异,反复训练。
收式:接上式,双脚脚跟不动,脚尖向左转动,使身体向后转动,同时右肩前领右手单掌 向左下劈出,左手上插保护右腮。双脚脚跟不动,脚尖向右转动,使身体向后转动,同时右肩 前领右膀,向右上方冲击,左手下按。提右脚,右手摸过左肩,右膝和右肘相合,左手掌心贴 右肘并顺右手上升,双手相贴,尽量高举过头。左脚,向正前方迈步。右脚在原地,脚尖微微 向右偏45度,不能拔跟,形成左脚弓,右脚绷。左掌在前右掌在后,指尖向前方,有把两个木 桩按到地下之意,同时口中呼“咦”声(雷声),返本归原。如图(84)。
武术文化:明白十六种拳法之六合之法,合是内三合外三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 力合。此三合只存于内也,外三合:手与足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成其六和也。
第五节:揉中节训练
关心人体中节的训练方法。中节的肾是先天之本,在肾脏的上方有人体先天之本的肾 上腺,让人急中生智。
揉中节训练的方法如下:
双足自然站立,全身放松,左脚向左移动一小步,使双足宽度一米为宜。(左式)左手由 上腹部弧形向下腹部做回旋地按摩,这时候运动揉以为轮,在手随身体左侧由心窝向下揉按 至左足跟部再由身体向右四转而附于右足外踝,继而又由身体后仰由外踝上揉至后腰,再由 后腰近回心窝为一次,共做7次。如图(85)、图(86)、图(87)、图(88),右式与左式相反方 向即可也做7次。
揉中节可全面锻炼身体体能及腰、颈、肩、肘的技能及眼睛的见性训练,属实战训练姿 势。
武术文化:明白十六种拳法之八正之法,正是直也,看正隙有斜,看斜隙有正成其正直 也。
第六节:练武术桩功
桩是拳的生命,从练武术桩功中明辨阴阳之理,调养阴阳之气,内外兼修,积精蓄锐。
练武术桩功的优点:1.练桩功经济实惠,不需要器材与着装,不受时间和场地限制。2. 桩是拳势锻炼的基础,是武术动作的后盾,不仅方便易行的练习人的平衡能力,就像中国拱 桥力学的原理一样稳定自身重心,产生人体应力均布。而且是最好的健身方法。3.练武术 桩功时可深入理解武术桩中阴阳交合的矛盾,掌握桩的刚柔、虚实、动静,激发人体潜能。
补充运动能量:桩功练出的养生与技击效果明显,如同人吃饭也是补能量,吃补:①解馋,② 充饥,③增加体内养分。桩补:①静力补充体能,②增强动力,③调整心力。5.传统武术有 好桩,才能练出好拳。
武术桩的类别有:卧、坐、立、蹲、行,不同的武术桩有不同的基本要求:
一、 养生桩:本书认为练养生桩因人而异,养生桩提倡做腹式呼吸,禁张嘴呼吸。一般不 守穴窍,不讲周天可避不良反应,并根据人不同的生命年龄,生活习惯,不同身体状况,可灵 活改变桩势难度,只要坚持训练就有较明显的强身健体效果。养生桩的训练可以达到强身、 技击、养生、调治疾病之功效,可使人“正气存内,邪不可入”,达到防病治病的效果。
二、 技击桩:练技击桩是为自己更好地发挥武术技击水平,桩的基本要求训练重心和力 量时,要求符合人体的机体组织和运动关节的生理功能、使生理中的机体组织合理运动,关 节韧带功能得到最佳的潜能训练。以心、意、气、力带动躯体合理拧转。严格要求思想参与 训练,体会变化中的变化。从“象”上看桩功的阴阳显之于外,高阳低阴、起阳落阴、正阳侧 阴,定势桩的高低可在阳复阴来的过程中产生静T清T明T聪的感觉和静极而动,阴者变 阳;动极而静,阳者变阴的理性认识,人体的阴阳合者,体壮而劲力充实。阴阳不合者,体弱 而举动失措。从“数”上看桩功的阴阳,阴复阳来,阳复阴转,阴阳转接变化不穷。人体周身 上下,手阳足阴、肘阳膝阴、肩阳胯阴,应切记阴须合阳,阳须合阴。明辨阴阳之理,方可伸屈 自然、攻防有术、高低适意、起落有度,阴阳转接使虚实相生。从“理”上看桩功的阴阳,桩功 的定势可上下、左右、屈伸、动静、起落、进退、反侧、收纵的产生人身三体、九节的阴阳变化, 静力桩功的养生作用很大,由静变动可用于技击实战,只要心动则手足相应、肩胯相合、肘膝 而随,使周身的一举一动有进攻和防守的方法,武术技击时对手前俯为阳、迎拉必前跌,对手 后仰为阴、推送必后翻,认识阴阳的变化必将尝到技击取胜的甜头。
定桩:定桩是定于静势,由静力均匀地增强人的整体力量,静力训练的优点在于人的活 动,走路、说话、感觉思考等,都是要消耗能量的,人的大脑要消耗人体25%的氧气和其他能 量,静力训练时思想和躯体都相对静了下来,思想集中在激活人的健康与技击能力上,把能 量集中储蓄起来。训练蹲式定桩以增加周身上下相互矛盾的支撑劲力,以静力产生周身上 下的肌肉、骨骼、韧带、筋腱的柔韧性及承受能力、增加腰脊腿部的劲力,从而达到内壮且外 坚的目的。定桩时间因人而定。
顶桩:以墙体为立面,用头顶墙体,头顶天、脚立地,训练者身体笔直,从双脚的脚心直至 头顶顶墙的力点,形成直角三角形的“股”。由脚心直至头顶产生一股劲力,“发为血稍,其 发欲冲冠,血稍、发脚心到天门,再无别疑真豪雄”。使四稍调领、循环,不怕泰山势压顶,训 练者用意再思维。
行桩:行桩就是走与跑,如人趟水、踩泥,如虎窜、马跳均可,基本上以“鸡步”桩法为主。 行桩运动,可使四肢与躯体摩擦,调节周身奇经八脉及十二条经络,调节人整体的阴阳平衡。 加强本能反应能力。以有助于内五脏六腑及两肋的开括舒展,可以通行周身的气血。行桩 和倒地式桩是模仿技击实战的基本式,走路式和倒地式的演练不仅能强身健体,而且用技击 与倒地时的自我保护,传统武术中一般以模仿动物动形态,姿势:熊、虎、鹿、鸟、猿等禽兽的 形象与本能而练。行桩可走寸步、垫步、快步、剪步,如二三尺远则用后脚垫一步。中国小说 和影视中的梅花桩属于行桩。练梅花桩受器材与装备的限制,而且不如在平地绿地练桩安 全,武术行桩训练是顺应自然界的运动,人足踏实地练功是与自然亲近,技击的脚步以寸步
为先,以快半步取胜。站在人造的梅花桩上放弃自然,表现形体美时自己局限自己。如果是 为了演戏,当然要费时费力,有些杂技艺术比梅花桩更费时、更冒险,中国阿的力大师空中走 钢丝的桩是本书认识的天下第一难度桩和惊险的桩。练武术桩者要正其心、守其德、不逞 能、不费时、而求省时更可受益。不练难度桩和惊险桩,同样可以练好中国武术。
卧式桩练习方法:有仰卧、侧卧和俯卧三种,其卧式锻炼主要用于武术的强身锻炼。仰 卧桩的动作姿势,取仰卧姿势要求身体平躺自然,促使身体放松,下卧后双手下按、以腹式呼 吸保持呼吸流畅,再灌劲到手(腕),足(踝)关节的末端。然后自编自练实用的段锦和易筋 经,进行循经的自我按摩,调理气血平衡。也可练敲齿、运眼等细微的动作或循经按摩身体 等等。侧卧时躯干微屈以舒适为宜,于左侧卧时,左上肢自然弯曲,五指舒伸掌心向上,置于 侧面抱头,右上肢自然微曲于胸前,五指松开,掌心朝下,左下肢直蹬,踝关节上翅,右下肢膝 关节屈曲约为120度角,做曲直、蹬腿七到八次。俯卧时先做几次鱼跃式,足部小腿部及上 身均以腰为力点向后上翻,躯干正直,抬头后仰,继而做俯卧撑练习。卧式练习仰、侧、俯,穿 插进行,有益健康。
坐式桩:同卧桩、再增加正坐的头部和腰部拧转。
立式桩:立桩,就是自然立正、稍息的姿势。同坐再增加足趾扣地,侵扑站就是立桩。人 体的重心足有落地生瘢的意念。
听桩:以近至远,思物、想景,内视静观。听风声、听雨声、听自己淋浴由上而下的水声、 听音乐等。以毛发触觉探信息,以脚心获感应都是听桩的训练。
柱的动静:静为本体、动是作用,由心意指导动与静。静:分为三步:1.放松;2.入定;3. 胎息。静的第一步,是放松,放松全凭心意作功,通过后天促练先天。放松过程中,引内气下 行,找淋浴时水由下而下的冲凉感觉,眉喜眼笑,不到唇,自上而下逐渐随意气节节松开,十 分舒适,习练者也可人为地去小动,认识意与气的缓慢运行,呼吸平静,不求意守何位。一切 由上而下自然放松。静的第二步,是入定,运用矛盾的调和求得不动之动。似如习练者处于 深水之中,手抱一株浮于水面的大树,在风平落静之中沉降升浮的幅度非常小,这就是入定 的训练。静的第三步是胎息,胎息时形不动,已处于神气合一,此时人体的一切消耗,已降到 极低的限度,使脑与心有足够的氧,调动启发潜在的神经元,产生生理平衡的条件和技击所 需的灵性,提高人的本能。
桩的受益:桩中运有阴阳,动静、虚实,刚柔相交,激发人的正气与潜能。可内外温养,不 用于技击时、可防病治病,用于技击可制敌取胜。①桩练人的以心养神,健脑益智,调息。② 桩练人的四肢百骸的气血,增长骨骼、关节、韧带、肌肉等功能,增长体力。③桩的静力促使 血液循环的通畅,增强人体新陈代谢,吐故纳新的能力。④桩要合生理规律,合生命医学去 练,产生一种内向的激发,从而给大脑一种良性刺激,对人产生一种抑制性保护。⑤桩在静 力作用下使思想产生人之所以能,使心首先能信与能。产生动静相宜,动后必有静的平衡伴 随,静后必有动的作用产生。
桩的奥妙:桩功是以锻炼和培养内功为主的功法。每势桩功,都可体会包含着气沉丹 田,产生重力效应,使小脑与丹田似乎有根连线,气感达到丹田,使人的腹部产生本体觉,让 人的重力于地球引力垂直于丹田。练好桩功是为了能更好地稳固周身,坚实根基,增强自身 内在功力与内在机能的转换,也可以达到舒筋活络、伸筋拔力、通畅气血,达到强身、技击、养 生、调治疾病之功效,以求得内外兼修的目的。接上式,左手上翻手掌超越头部时,右肘随身体右转向身后下砸,左手托于右手掌指,接 上式,左手左脚向前迈出弓步,左掌上翻,身体回收时左掌上翻至头部,左肘随身体左转向左 后方下砸,右手托于左手掌背,如图(90),由此反复转动10次以上。
露钻天拳式的具体训练方法如下:身体立正,上左手左足成左弓步,左手腕上翻护于左 膝关节内侧。如图(89)。
鸥钻天拳式主要是训练身法,鹦是一种凶猛的鸟,样子像鹰,比鹰小,能在树木中穿越林 木捕食鼠、兔和小鸟,飞行能力极强。鹦钻天拳式体现武术身法,在训练中象形于鸥直冲云 霄,往返树木捕鸟捕鼠的技能,
第七节:鹤钻天拳式的训练
武术文化:明白十六种拳法之十二进退之法,进是步低也,退是步高也,当进则进,当退 则退成其进退。
第八节:虚实劲的训练
虚实劲包含精灵之意在内,不可不练。虚实劲,是训练动与静、进步与退步、进攻与防守 的矛盾变
化,从运动的矛盾变化之中增长功夫。
虚实劲的练法如下:
起式:(轻步站)身体侧身站立,左脚在前,脚跟着地,脚尖微微翘起离地,脚趾下扣左肩 前领,以静视动。如图(91)。
上右脚左转身体同时左右手前后拉开,右脚前踩,脚趾抓地。如图(92)。
重心由右脚跟向前移动到脚心、脚掌、脚趾,把进攻调整到最佳的可进可退状态。如图 (93)。
接上式左脚垂直后跳三步,右脚跳一步,身体重心落到右脚。象形于猴子缩身下蹲,也 表现猴有纵身之灵。如图(94)。
接上式,大步上左脚,身体左转的同时右手下插,左手前伸。如图(95)。
向后转身,左右手前后拉开,右脚前踩,脚趾抓地。继续相反方向的动作训练。
武术文化:明白十六种拳法之十六虚实之法,虚者精也,实者灵也,精灵为玄妙之至成其 虚实也。*'
大学时期的武术歌:[铁要趁热打,人要自动练。]〔人身血脉似条江,一处不到一个 伤。][人怕不动,脑怕不用。][锻炼不刻苦,纸上画老虎。][烈火炼真钢,武术保健康。] [练武不用心,等于胡乱精。][丝不织,不成网;体不练,不强壮。][要想身体健,天天把武 练。]
第九章:年富力强时期的武术训练
.年富力强时期的人工作和学习的压力很大,一般都是用闲暇时间习练武术。这就产生 了关于闲暇问题的研究,最早研究闲暇问题的人是马克思,他给困暇时间下了科学的定义: 闲暇时间是满足绝对需求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留下的从事其他活动的时间;是劳动者用于消 费和用于从事自由活动的时间;是为全体社会成员本身发展所需要的时间。中国人自古就 很会计划时间,所以有“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至理名言。但是在当今仍然 有些闲暇的人群,没有合理地把时间(光阴)预算好、利用好。大众的闲暇中有一些人在蹉 跄岁月,让光阴流逝。
政府为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减轻人民的学习和劳动强度,要求普遍实行每周40 小时工作制,增加了人民的闲暇时间,为人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创造了条件。有些人将宝贵 的时间,沉溺于打扑克牌、麻将牌甚至以牌赌博,赌博行为成为精神“鸦片烟”,难戒。有些 人过度追捧歌星、影星、网络游戏等,为自己的精神填空,白白地耽误时间(岁月)。这样过 度地让光阴流逝,是缺少追求,极端空虚,亏待自己的表现。
年富力强时期有的人事业有成,应酬比较多,因此是百忙之中坚持武术训练,所以武术 以训练单把和养生功夫为主。并且注意比较多的应酬中,不能狂饮伤身,暴食伤胃。武术训 练人群开始养心、养精气、养血气、养脏气。武术训练及工作生活要做到劳逸有节,有居有 常。人到年富力强时期(中年)明白世理是非,后学武不晚,武术历史上有37岁练拳大师, 练到出神入化的武功,成为中国一门武术的师祖,并将所学得的内家拳、流传最广,该拳在中 国武术近代史上造就了无数的豪杰大侠,有抗日英雄,有打败俄国大力士的豪杰,有孙式太 极创始人等名人。武术历史上也有60多岁开始习武练就了一身武功的真实典范。
人有一定的道德修养后学练几式真才实学的武功,可保住身体现今福。成年人人体的 生理活动都受工作环境生活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好的武术训练方法,创造出一种适合 人的生命历程的轻松、娱乐、自由、舒适、明快的氛围,可改善并提高生活质量,差的武术训练 方法费时费力,受益微小。
年富力强时期人的武术训练目的:强腰壮肾,祖国医学称人体的肾是人的先天之本。人 由卵子受精诞生生命,首先形成的两个小点就是人的肾脏,相继生长出两根生命线(一阴一 阳)上循产生眼睛,(人类将来采集信息的窗口)就这个先天之本而言,两个肾脏同时出现质 的病变危及病人的生命,如果一个正常人给一个正常的肾给病人换肾,两个只有单肾的人一 样能正常生活。这就可见肾的潜能很大,人的毛血管和人的肺泡也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在为 人体工作,说明它还有很大的潜力。
武术训练可比喻成种瓜种豆的农业生产,好比用科学种健康的田。武术必将促进智能 和体能的能力,使习武者工作和学习方法更好,体能更强,工作能力更强,武术练到壮年与壮 年开始练武都一样很有生活品味,乐趣在其中,中年心旷神怡地练武筋骨隆盛,肌肉满壮练 技击也很实在。
年富力强时期武术锻炼内容丰富,开发人的身体和智商的潜能创造生活。练易筋经 (强身房事养生功)——站立式:双脚与肩同宽,脚趾扣地,膝盖挺直,股骨内夹,骸关节放 松,由头部开始往下逐渐放松,眉开,眼笑眯眯,嘴唇放松,放松直到下腹。做腹式呼吸,有配 偶的成人每次吸气充实下腹,力达阴部,不可强求,先左手曲肘上升,过头右手托左肘,推左 手顶天,右手还原,左手肘贴下身甩为半式,然后右手曲肘上升过头,左手托右肘,推右肘顶 天,左手还原右手肘贴身下甩为第二个半式,左右相加为一式,整个过程以自然为主,因人而 异向上升,微微用力,向下甩力达指尖,熟练后可达足趾尖更有益劲力。每次不超过50下, 每天不得超过两次。无肾亏者练可易筋,有生殖机能后天障碍者,只要不是器质性病变的功 能障碍,练可受益,锻炼创造生活质量,重症者也要充满自信心,只需在每天起床时按摩大腿 内侧,方向由膝部向腹部按摩,每天3 ~5分钟即可(男性练习者,如遇按摩起阳,禁止立即 过夫妻生活,这样有利于培养本能,有益将康)。
第一节:云遮日月把的训练
起式:侧身站立,左脚在前,脚跟着地,脚尖微微翘起离地,右脚满脚着地,脚趾微微抓地 之意。左肩在前,头顶悬,下颌内收,舌尖微卷上顶,气沉丹田,聚集丹田之气调和气血。而 两肘垂在两肋要害之处,肘与手要做到“出洞入洞紧随身”以防敌方的攻击。下颊内收,可 保护咽喉,沉肩含胸缩小正面受打击的目标是拳艺中的顾法。如图(96)。
拳式训练:在起势式桩式不变的基础上,左脚上一大步,同时左肩前领左手单掌向前, 掌心向内,左肘与左膝对齐,右脚蹬直,右手紧贴左肘。如图(97)。
接上式,右脚上步踩在左脚前方,同时右手上举前劈向前,左手下压,身体向右转动。腰 转动时左脚上一大步,右脚蹬直,身体做到起为横,落为顺。同时左肩前领左手向前,右手推 左肘,腰转动时上步时
要求脚手齐到。如图(98)。接上式,左手转动并向前伸,双脚脚跟不动,脚尖向右转动,使身体向后转动,同时右肩 前领右手单掌向前,左脚蹬直。左脚上步踩在右脚前方,同时左手上举前劈向前,右手下压, 身体向左转动。腰转动时右脚上一大步,左脚蹬直,身体做到起为横,落为顺。同时右肩前 领右手向前,左手推右肘,上步时要求脚手齐到。由此一左一右或走四正步,因人而异,反复 训练。
图(96) 图(97)
收势:左脚迈一大步,右脚在原地,脚尖微微向右偏45度,形成左脚弓,右脚绷。右掌向
左臂方向下劈,左掌摸在右肩指尖向前方,左右就是一对阴阳关系,鹰有捕捉之精、熊有防守 之能,使本训练更合理于健身与实战需要,双手上下交错,身体一起一落如践蹿,向右转动, 左手掌下压护裆,右手披转到身体的正前方。如图(99)。
右手披转到左臂及身体的正前方时,左手贴靠右肘后向上前伸,双手下按,有把两个木 桩按到地下之意,同时口中呼“咦”声(雷声),返本归原。整个动作过程劲力发于脚跟,行于 腰际,用于浑身所需之点。
武术文化:明白十六种拳法之十胫之法,胫是惊起四稍并发成其胫也。
第二节:四把锤的练习方法
3岁~ 100岁都可以训练四把锤。练习方法如下:
侵扑站:侧身站立,左肩领前,左足在前,右足在后,前虚后实,左足尖微翘离地,足跟着 地,全身重心在右腿上。同时,两臂从容下垂,手指向下,两肘微弯护肋,两臂内扣,舌顶上 额,胸门含劲,心守气沉,肛门上提,浑身自然,两目向前方平视。如图(100)。
虎扑、虎步箭穿:承侵扑站,左足向前进一步,成左弓右箭步,同时两手由小腹向前钻出, 有自下向前上扑之意。左肘靠住左肋腰际,左手置于膝盖上方,手指张开前顶,掌心内涵。 右手在后垂于裆际,有向下捺水中之瓢意。头向前顶,下须内收,肩、膝、足尖要三尖照,两眼 瞳上翻,注视前方。
承上式,双手回抽再向前撩掌,左脚向前垫步,右腿在后蹬直,左脚落实,右脚毫不停滞, 急速越过左足竭力向前窜出一大步,屈膝下蹬,右手后缩至右胯傍贴住,左手前臂前伸,肘贴 住腰肋际,手掌置于左膝上方,指如鹰抓。虎步箭穿时身手宜勇往直前,动作着实稳固,脚步 跳跃不能飘浮,要体现虎步箭穿的力
饿虎蹲山:承上式,身体向后下蹲,有后撞之意,坐于右腿之上,左腿屈膝悬提于右腿前, 足尖上翘,两膝向里裹劲,两大腿合住劲,两肩下垂,两肘裹收护肋,手指柔软,左肩前领,下 须内收,目光前视。如图(102)o
横拳:承上式,左足向前一步成左弓右箭步,同时右手掌变拳,与肩胯合劲,从右胯处自下 而上,循弧形向前提击,高与胸齐。当右拳提前至小腹时,左掌与之会合抱住右拳,虎口扣住右 臂腕弯,手指向上,掌跟前吐和右拳一股劲儿向前抬去,两肩里扣,两肘下垂裹劲,伸拳不过膝, 手臂似曲非曲,似直非直,头向前顶。如图(103)。
转身挑领:承上式,身体向后转动,右拳变掌向身后劈去,右臂斜横于胸前,手背靠于右胯 际,左手曲肘上扬,手背朝着右前方,指尖上顶,两臂相反交错,两肘裹劲,两臂交向裹于胸前, 如绳索捆住一般。同时,头向右转,以眼角射人,待身腰随着右转,右肩领前,左脚站与右脚齐, 身子站定时,前胸与正前方成斜角,即胸前面对左前方。如图(104)。
承上式,起把:上身右拧,上左腿,腿有“刮地风”之意向前扫踢,右手上撩,掌心向右前方, 左手自脸旁下撩,撩至胸前,则掌心向下以掌根击出下捺止于裆际,肘向里裹劲,手背朝外,手 心朝里,左足前虚,右足后实,双目注视前方。
落把:承上式,左腿屈膝下蹲,身子下沉,全身重心落左足上,同时,左手自下而上,经过胸 前上托右脸颊,右手自上而下,以中节肘部带动手,指尖前顶,竭力向下砍劈,左右两手一沉一 托和身法一起动作,不可先后,右手劈罢,紧贴膝里侧,臂膊垂直,指尖向下,右肩前领,腰要直, 胸内含,两膝里裹,裆劲扣住,身子不可前俯,不可左右歪斜,目光前视。如图(106)。
冲天炮:承上式,右手自下而上挑,手指张开前顶,手腕要直,左手自右腮沿胸前下捺,手 指张开向前,掌心向下捺实,置于裆际。同时,悬提右足顺势向前一步,屈膝坐实,左腿在后 蹬直成右弓左箭步,头向上顶,手与足在一条直线上,目光前视。如图(107)。
鹰捉:承上式,右脚向前进半步,左脚在后顺势上一步,左手小腹而沿前胸经右肘弯上托 提,再由右掌虎口吐出停住,掌根向前,指尖上顶,两肘相向裹劲,左眼角从右小臂处前视,用 眼角射人。如图(108)。
虎扑:承上式,左肩下塌前拧,右肩后抽微掀,双手并力下捉,捉毕左手落于左膝上方,曲 肘贴肋,右手后抽,落于裆际,掌根向下捺劲,两掌张开,指尖前顶,形同虎爪。同时,左足随 着两手下捉,向前一步屈膝前弓,右足在后蹬直成右箭步,头向前顶,下额里收,整个上身顺 着捉劲朝前倾斜,目视前方,头与足在一条线上。形成虎扑之式。同图(101)o
熊反膀:承上式,左腿后退一大步同时转身以左肩前冲,左右手随左肩转身时前后展开。
握地炮:右拳和右膝上起向前上方端去,高与眉齐,左手随右拳上提,虎口贴着右肘弯里 侧,双手拳面向下击打,右肘与右膝齐,手臂挺直,左手随右手下落,同时身子下蹲。
碰意:承上式,双手随着身体左转,以右肩领前双手由左胯间变掌向上弧形转动,双手手 臂贴紧并同时向上伸直,左掌在右掌虎口上,十指张开,掌心向前。同时双脚跳起相碰,双腿 蹬直。
收势:四把之收势,承上式,左脚上一大步,左肩领前先形成鹰捉下落势,后形成虎扑之 势的同时发声“咦”。如图(109)。
武术文化:明白十六种拳法之十四,五行之法,内五行要发,外五行要遂,发而即遂成其 五行也。
第三节:韧劲式的训练
韧劲一式,是科学训练体能的好把式。韧劲一式的训练难度与训练强度可开展竞技比 赛活动。竞技比赛形式类同于体操,体能上的难度与强度类同于体育运动的田径项目。对 训练者产生的好处、益处可经得起科学评论。中国武术可竞技的功法很多,韧劲一式的训练 内容和效果很好,可以开展武术功法文比,融合或充实,国家需要的武术功法竞赛内容。
韧劲的基本练习方法如下:
身体直立,迈左脚上50厘米上体左转45。角,左手伸掌,抱右手拳面,贴于肚脐,肘微 曲,双肩下沉,上体前倾5度~10度角,发声“和”。
正式功法:右腿下蹲,左膝贴于右膝,上左脚掌面轻落于地面,左小腿与左大腿形成90。 角为最佳定式,此刻重心完全由下蹲的右腿承担,上体向左拧转到右肩的肩尖对齐轻落地面 的左脚尖,在上体拧转的同时右手下插、下搂到左胯,左手上起前伸,以此式稳定半分钟的时 间。如图(11。)。
接上式,左脚尖微微提起小步向前下踩,右脚向前迈进一大步,同时左脚上跟步于右脚 的后方,双手前后散开,保持似曲非曲,似直非直的矛盾弯度,双掌中指对地,五指似荷叶张 开,右手小指和肘尖都向前。双掌掌心和手指有灌气的感觉后,桩步不变,重心由前脚掌移 动到后脚跟。以此式稳定半分钟以上的时间。如图(111)0
接上式,上体拧转到左肩的肩尖对齐轻落地面的右脚尖,在上体拧转的同时左手下插、下 搂到右胯,右手上起前伸,重心由前脚掌移动到后脚跟。以此式稳定半分钟的时间。接上式, 右脚尖微微提起小步向前下踩,左脚向前迈进一大步,同时右脚上跟步于左脚的后方,双手前 后散开,保持似曲非曲,似直非直的矛盾弯度,双掌中指对地,五指似荷叶张开,左手小指和肘 尖都向前。双掌掌心和手指有灌气的感觉后,桩步不变,以此式稳定半分钟以上的时间。
韧劲这一把式的训练要求和标准很高,拧转腰的最大生理角度,使鼻子尖、膀尖、脚尖这 三尖对齐于一条直线。使以腰为中心的拧转产生储蓄能量,腰关节在拧转到最大、最佳角度 时有巨大的反作用力(内力)潜伏在体内,韧劲这一把式的合理拧腰,最大范围的缩小了进 攻过程的被打击面积。韧劲这一把式的定式,既要求任意一条腿可支撑身体重量,稳定重 心,又可由稳重的踩鸡步任意调换重心,保持身体平衡。韧劲一式增强人的体能非常明显, 技术打击能力很强,属于非常实用的传统武术把式。
武术文化:明白十六种拳法之十五动静之法,静为本体,动为作用,若言其静未露其机, 若言其动,未见其迹,动静发而未发,为之动静成其动静也。
浏览71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