磕臂功是练习双方利用手臂相磕对击,以锻炼手臂硬度的一种功法。本 套功法包括定位磕臂法、进退步磕臂法和摆扣脚换位磕臂法。
定位磕臂法―、磕臂功的动作说明
练习双方面对面并步站立,互行抱拳礼3接着练习双方左右开步,左右 手握拳,双方先以右小臂内侧挥摆至体前对击,随之翻肘向上至头上方用 右小臂外侧对击,然后由上至下同时向对方侧肋处横臂以小臂外侧对击, 同时另一手臂随摆体侧,目视手臂方。左臂对磕与右臂对磕方法相同,唯左 右手臂不同。


摆扣脚换位磕臂法
练习双方同时开步屈膝蹲变成马步,双手握拳,先以右小臂内侧挥摆至 体前对击,双方同时脚尖向外以右摆步弧形行走,同时翻肘向上至头上方 用手臂小臂外侧对击,接着双方身体右转,同时左脚脚尖内扣,弧形上步蹲 变成马步,且双方位置互换,由上至下同时向对方侧肋处横臂以小臂外侧 对击,同时另一手臂随摆体侧,目视手臂方。左臂对磕与右臂对磕方法相 同,左右手臂不同,方向不同。

磕臂功的练习指导
- 双臂磕击时触位要准确,用力要适当,以练习者能承受为宜。
- 左右手臂的进退步和摆扣脚换位等练习都可双人互换练习,每次练 习50~丨00次。
(3 )移位磕臂练习时要注意步法、身法、臂法、眼法等四法的协调配合 (4)初学者以定位磕臂法为主,随着时间的推移、功力的增长,再进行 进退步磕臂法和摆扣脚换位磕臂法的练习。
第三节弹腿拳盘脚功
盘脚功是弹腿拳的一种独特功法,是通过练习者的双脚踩、磕、踢、击等 不同脚法来增加练习者双脚的抗击能力,同时也是提高身体平衡能力的有
效方法。
―、盘脚功的动作说明
- 踩脚功
练习者左右开步,自然站立,双手 臂自然下垂于体两侧,目视前方。接 着右、左脚依次提起向下踩踏另一脚 的脚面,双脚交替进行,双手侧展于 体侧,目视脚方。




2.磕脚功
练习者左右开步,自然站立,双手臂自然下垂于体两侧,目视前方。接着 右、左脚依次用脚弓磕击另一脚的内侧,然后再用右、左脚外侧磕击另一脚 的外侧,双脚交替进行,双手侧展于体侧,目视脚方。

3.踢脚功
练习者左右开步,自然站立,双手臂自然下垂于体两侧,目视前方。接着 右、左脚依次用脚面踢击另一脚的脚后跟,双脚交替进行,双手侧展于体 侧,

4.击脚功
练习者左右开步,自然站立,双手臂自然下垂于体两侧,目视前方。接 着两腿屈膝下蹬地,身体凌空用左右脚底互相对击于空中,同时双手臂屈 肘上提,目视下方。

二、盘脚功的练习指导
- 盘脚功练习时用力要循序渐进,踢击力度以练习者能承受为宜
- 凌空对击脚底时,两脚底要相合一致。
- 各种盘脚功练习次数为50~丨()0次。
- 注意支撑脚要扣趾抓地,以稳同身体,不可摔倒,且要呼气发力,以 增加训练效果。
第四节弹腿拳踢靶功
踢靶功是由持靶者与踢靶者双人配合的一种两人功法,是持靶者持单 耙和双靶以不同的喂靶方法,与踢靶者左右腿踢出的不同腿法进行配对练 习的方法此功法能显著提高踢靶者的功力,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练习双方以实战姿势对站,喂靶者静止或移动所持的单靶或双靶于体 前给踢靶者喂靶,踢靶者以左右弹腿攻踢脚靶,双手臂自然摆动,目视靶 方。弹腿踢靶法
―、踢靶功的动作说明
- 蹬腿踢靶法
练习双方以实战姿势对站,喂靶者静止或移动所持的单靶或双靶于体 前给踢靶者喂靶,踢靶者以左右蹬腿攻踢脚靶,双手臂自然摆动,目视靶 方。

练习双方以实战姿势对站,喂靶者静止或移动所持的单靶或双靶于体 前给踢靶者喂靶,踢靶者以左右踹腿攻踢脚靶,双手臂自然摆动,目视靶 方0
- 踹腿踢靶法

- 勾腿踢靶法
练习双方以实战姿势对站,喂靶者静止或移动所持的单靶俯身于体前 给踢靶者喂靶,踢靶者以左右勾腿攻踢脚靶,双手臂自然摆动,目视靶方。
- 飞弹踢靶法
练习双方以实战姿势对站,喂靶者静止或移动所持的单靶于体前给踢 靶者喂耙,靶位高于自己的头位,踢靶者身体凌空以左右飞弹腿攻踢靶面, 双手臂自然摆动,目视靶方。(图2-49、图2-50)

二、踢乾功的练习指导
- 持靶者双手持靶时要牢固,示靶要准确。当踢靶者踢击靶面时,持 靶者的手臂要肌肉紧收,以对顶踢靶者的攻击力。
- 踢靶者踢靶时要腿法标准,发招快速有力,脚落靶位时以靶心位置 为最佳。
- 踢靶时可单种腿法练习,也可多种腿法交替练习。
- 每次练习踢靶功以30~40分钟为宜。
第五节弹腿拳悬桩功
悬桩功是弹腿拳的高级功法,指练习者以一腿支撑身体,另一腿悬空踢 出不同的腿法,并保持静态姿势,即是悬桩功。此套悬桩功包括弹腿悬桩 功、蹬腿悬桩功、踹腿悬粧功和勾腿悬桩功四种方法。其功效重在定架稳 势,调养气息,培养双腿功力,使练习者下盘稳固、出招劲猛力大等。
练习者右腿屈膝,脚趾抓地支撑身体,左腿向体前绷踢成弹腿,同时仑 手握拳侧展于体右侧,左手握拳翻肘屈臂砸落于体前方,呈静止姿势,0视 前方。(图2-51、图2-52)
—、悬桩功的动作说明 1.弹腿悬桩功
- 蹬腿悬桩功
练习者右腿自然站立,脚趾抓地支撑身体,左腿向体左侧发蹬腿蹬出, 高与腰齐,同时上体稍左转,右手臂握拳屈肘上架于头上方,左手握拳直臂 向体左侧打出,高与肩平,呈静止姿势,目视左方。左、右腿互换练习,方法 相同,唯左右腿不同。(图2-53、图2-54)

图 2-53 图 2-54
3.踹腿悬桩功
练习者右腿屈膝,脚趾抓地支撑身体,上体稍侧倾,左腿向体左侧下方 直膝发踹腿踹出,同时右手握拳屈肘外挡至头右侧方,左手成掌直臂向体 下方推出,呈静止姿势,目视左腿方。左、右腿互换练习,方法相同,唯左右 腿不同。(图2-55、图2-56)
二、是桩功的练习指导练习者右腿屈膝,脚趾抓地支撑身体,左腿向体前勾脚尖发勾腿踢出, 上体稍前倾,右手变掌举架于头上方,左手变勾勾拉于身体后侧,勾尖向 上,呈静止姿势,目视左腿方。左、右腿互换练习,方法相同,唯左右腿不同。 (图 2-57、图 2-58)

- 悬桩功要左右势互换练习,两腿要均衡发展,不可偏废任何一腿。
- 悬桩功分柔练和刚练两种练习方法,所谓柔练就是指悬桩姿势要轻 松自然,全身不可有丝毫用力绷劲之感,以达周身气血通畅;所谓刚练是指 成悬粧势时周身要用力绷劲,不可有丝毫松懈,旨在增力练招。练习时柔练 和刚练两种方法要交替进行,不可偏颇任何-法。
- 悬桩功每次练习时间视练习者的功力深浅而定,应由短到长,从起 初的数十秒增至数分钟,直至练习时间为20~30分钟。
- 练习悬桩功时双腿会感到酸胀疲累、两腿晃抖等,这些都是练功的 正常反应,不必介怀,随着功力的增长,上述现象会逐步消退。每次练完功后可用双手拍打、抖捏双腿,以缓解疲劳。
- 练习悬桩功时宜选择空气清新、地面平整、安静的环境和场所,利 于精力集中,增加功力。
第六节弹腿拳放松功
放松功包括手臂放松法、腿部放松法及腰背放松法。放松功的功效在于 通过抓握、抖摆、推拉、震颤身体各部位,使练习者身体的骨骼灵活,肌肉松 快,气血循环通畅,以减轻心理和生理的疲劳感,同时为下一次训练做好体 能上的储备。本套放松功是由双人配合练习完成的。训练学中有句名言, “没有疲劳的训练就不能称之为有效的训练”,而放松功则是缓解和消除疲 劳的有效功法之一。
—、放松功的动作说明 1.手臂放松法
练习时甲乙双方双脚左右自然开步,面对面站立,一方用左、右手抓握 另一方的手腕,做上、下、左、右、前、后等不同方位的抖、摆、推、拉动作,进 行放松手臂的练习,目视对方。(图2-59至图2-64)
腿部放松法
练习时甲乙双方双脚左右自然开步,面对面站立,一方用双手抓握住另 一方的脚踝,随之上、下、左、右、前、后做不同方位的抖、摆、推、拉动作,另 一方一脚支撑身体,双手臂自然随摆。(图2-65至图2-70)

练习时甲乙双方双脚左右自然开步,背对背站立,一方双手臂反挂另… 方手臂,双脚蹬地,利用腰背将另一方悬背于后背上,随之俯身弓腰,双膝 上下微颤,进行放松对方腰背的练习。(图2-71至图2-73)


二、放松功的练习指导
(1 )每一种放松法练习以30~50次为宜。
- 做放松功时双方应互换练习内容。
- 放松功抖摆用力时要因人而异,循序渐进,不可用力过猛,以双方舒 适为度3第三章弹腿拳套路展示
腰背放松时,身处下位的练习者头部不可低于自身腰位的水平面, 以防将上位的练习者从头而越摔出,造成伤损。
第一节弹腿拳基本动作
武术抱拳礼:(图3-1)

- 拳:一^手四指并扰,手指依次向内卷握,姆指压在食指和中指的第二指节上。(图3-2、图3-3)

要求:握拳有力,拳面平整,发拳时手腕要直,力达拳面
(3)勾:•手五指第•指节捏拢,屈腕。图3-6、图3-7

要求:捏指平齐,折腕拱背,力达勾尖。
二、步型
(1)弓步:一腿屈膝平蹲,另一腿直膝蹬地,形成前腿弓、后腿蹬的姿
势,上体自然挺立,双手臂屈肘抱拳于腰间。(图3-8、图3-9)

要求:脚趾抓地稳固,立身沉臀。
- 马步:左右脚开步宽于肩位,屈膝平蹲,双手臂屈肘抱拳于腰间。 (图 3-10)

要求:平膝蹲步稳固,挺胸立腰,敛臀圆裆。
- 歇步:一脚脚尖外展,另一脚由后插步,脚跟翻起,双腿屈膝下蹲, 双手臂屈肘抱于腰间。(图3-11、图3-12)
要求:左右脚拧、插稳固,上体挺身转腰。

- 仆步:一腿屈膝下蹲,另一腿直膝向体侧平展,双手臂屈肘回抱于 腰间。(图3-13、图3-丨4)

要求:立腰沉臀,后脚脚趾稍外展,前脚脚趾稍内扣。
- 虚步:一脚脚尖稍外展,屈膝下蹲,另一脚脚尖虚点地于体前,同时 双手屈肘于胸前。(图3-15、图3-16)
要求:左右腿虚实分明,上体稍前倾

(6)并步:两腿直膝并拢而站,双 手臂屈肘回抱于腰间。(图3-17)

要求:挺胸立腰,收臀夹腿。
(7)独立步:一腿直膝站立,另一腿屈膝扣脚上提,双手臂屈肘回抱于 腰间。(图3-18、图3-19)

要求:脚尖内扣护裆,支撑脚抓地站稳,挺胸沉气。
三、腿法
- 弹腿:一腿支撑身体,另一腿屈膝绷脚尖向前踢出,双手臂屈肘回 护于腰间,上体自然挺立。(图3-20、图3-21)

要求:大腿带小腿,发腿快速有力,力达脚尖。
- 蹬腿:一腿支撑身体,另一腿 屈膝勾脚尖向前踢出,双手臂屈肘回 护于腰间,上体自然挺立。(图3-22) 要求:蹬腿直线而出,力达脚跟, 发腿快猛。

踹腿:一腿屈膝支撑身体,另一腿向体侧直膝横踢,脚尖内扣,双手 臂卡于腰间或前后自然打开,上体稍侧倾。(图3-23、图3-24)
要求:拧腰开胯,展腹发力,力达脚底。

- 勾腿:-腿屈膝支撑身体,另一腿脚尖上翘于体前呈弧形由下向上 抄踢,同时双手臂屈肘卡腰,上体稍前倾。(图3-25)
要求:拧腰摆胯,直膝跷脚发力,力达脚勾。

第二节弹腿拳动作名称
上趟预备势
- 虚步十字手
- 并步双冲拳
- 马步侧顶肘
- 马步连环拳
- 独立上冲拳
- 马步双冲拳
- 马步挂砸拳
- 弓步架冲拳
- 格肘连环弹
- 弓步一字拳
- 仆步下砸拳
- 马步双夹肘
- 弓步架冲拳
- 格肘连环弹
- 弓步一字拳
- 仆步下砸拳
- 马步双夹肘
- 弓步架冲拳
- 格肘连环弹
- 弓步翻背拳
- 歇步单推掌
- 弓步下插掌
- 马步勾亮掌
- 分掌侧踹腿
- 弓步勾掠掌
- 左右冲拳弹腿
- 上步连环托掌
- 并步侧冲拳
下趟
- 震脚双挡臂
- 勾踢下砍掌
- 挂掌飞弹腿
- 弓步上架掌
- 双勾右蹬腿
- 弓步连环拳
- 仆步下砸拳
- 马步双夹肘
- 弓步+字拳
- 擂拳连环弹
- 马步双冲拳
- 弓步反背拳
- 歇步单推掌
- 弓步下插掌
- 马步勾亮掌
- 分掌侧踹腿
- 弓步撩勾手
- 左右冲拳弹腿
- 上步连环托掌
- 并步侧冲拳
- 弓步连环劈拳
- 弓步单冲拳
- 马步架冲拳
- 虚步十字手
收势
第三节弹腿拳动作说明
此趟弹腿拳是由武术名家武祥一 脉相承、传留与笔者的一套名拳,与 世面所传的十路弹腿或十二路潭腿 拳路结构迥异,但技术风格相似,是 上趟与下趟合二为一组成的拳趟。
上趟
预备势:两脚并步站立,两手臂自 然下垂于身体两侧,两手变掌,两眼 目视前方。(图3-26)

要点:呼吸自然,意念专注,周身 舒畅。
右脚后撤移步,左脚随即回点脚 尖于地面成虚步,同时双掌由腰间向 体前屈肘推出,右掌在外,左掌在内, 高与肩平,目视前方。虚步十字手
要点:移脚蹲步快速,双手臂微屈 肘,两掌用力前推,力达掌外沿a向后 坐步与向前推掌应形成争力。
2.并步双冲拳
左脚向前移步成左弓步,双掌向 上攉架至体两侧,随即变拳向体前立 拳冲出,接着右脚蹬地向前落脚成并 步,同时双拳回收腰间,然后再次向体 前平拳打出,目视前方。(图3-28至 图 3-30)

要点:双拳连打要紧密连贯,拳距 与肩同宽,力达拳面。
图 3-29
- 马步侧顶肘
右脚侧开一步,两脚蹲变成 马步,同时双手臂屈肘向左右两 侧顶击,左右肘与肩平,目转视右 方
。(罔 3-31)

要点:屈膝蹲步与顶肘协调 一致,开胸展背发力,力达肘尖。
双腿屈蹲马步不变,双拳直臂向裆前冲出,随之双臂以肘关节为轴,双拳 向面前翻打,接着双手臂向体两侧截打,目随视右拳方。(图3-32至图3-34) 要点:马步沉稳,“三拳”连变,一气呵成,力达拳面、拳背和拳轮。

5.独立上冲拳
右脚向内侧移半步,同时用力下 震脚,左拳变掌由外向内横摆至体右 侧,同时右拳由下向上直臂冲出,且 左腿屈膝上提成独立步,目转视左 方。(图 3-35、图 3—36)

要点:震脚有力,左腿屈膝上提护 裆,右冲拳紧贴头侧。
要点:马步扣趾沉稳,翻腕、拧臂、 冲拳快速有力,力达拳面。
左脚向左侧落步屈蹲成马步,双 手变拳屈肘回收于胸前,随即翻腕拧 臂向身体两侧打出,目转视右拳方。 (图 3-37、图 3-38)马步双冲拳



- 马步挂砸拳
马步不变,双手臂屈肘回挂至头两侧,接着双臂直肘由上向下同时向体 前砸拳,上体稍前倾,目随视拳方。(图3-39、图3-40)
要点:挂拳紧贴头部两侧,砸拳至裆前,力达拳轮。

- 弓步架冲拳
双脚向左蹬拧地面变成左弓步,
上体向左转,左拳屈肘上架于头上 方,同时右拳直臂向体前立拳打出, 目视右拳方。(图3-41)

要点:架拳、冲拳同时进行,蹬地
转腰,力达拳面。
左脚蹬地,身体稍起,右拳屈肘内格,右腿向体前低位、中位连环弹出, 左拳上架不变,目视前方。(图3-42、图3-43)格肘连环弹

要点:右腿弹踢快速、有力、连贯,力达脚尖。右格肘回护胸前,左支撑
右脚向前落步成右弓步,同时左右手臂直肘立拳分别向身体前后冲出, 高于肩平,目视右拳方。(图3-44)
要点:落步出拳一致,双臂成一直线,力达拳面。

11.仆步下砸拳
身体重心左移,左腿屈膝下蹲,右腿直膝成右仆步,同时右手臂微屈肘 向下砸拳,左拳不变位于身后,目视右拳方。(图3-45)
要点:下蹲仆步与下砸拳相合一体,沉臀俯身发力,力达拳轮。

12.马步双夹肘
双脚蹬地移变成马步,同时左右手臂屈肘回抱于胸前,上体含胸裹背, 两小臂外侧相贴,目视前方(图3-46)

右脚蹬地,身体稍起,左拳屈肘内格,左腿向体前低位、中位连环弹出, 右拳上架不变,目视前方。(图3-48、图3-49)

要点:双臂夹肘内含裹劲,马步沉稳。
要点:左腿弹踢快速、有力、连贯,力达脚尖。左格肘回护胸前,右支撑 脚稳固。
左脚向前落步成左弓步,同时左 右手臂直肘立拳分别向身体前后冲 出,高与肩平,目视左拳方。要点:落步出拳一致,双臂成一直 线,力达拳面。
15.弓步一字拳
身体重心右移,右腿屈膝下蹲,左腿直膝成左仆步,同时左臂微屈肘向 下砸拳,右拳不变位于体右侧,目视左拳方。
要点:下蹲仆步与下砸拳相合一体,沉臀俯身发力,力达拳轮。
17.马步双夹肘
双脚蹬地移变成马步,同时左右 手臂屈肘回抱于胸前,上体含胸裹背, 左右小臂内夹,目视前方。 要点:双臂夹肘内含裹劲,马步
沉稳。

要点:右腿弹踢快速、有力、连贯, 力达脚尖。右格肘回护胸前,左支撑脚 稳固。
左脚蹬地,身体稍起,右拳屈肘内 格,右腿向体前低位、中位连环弹出, 左拳上架不变,目视前方。(图3-54、 图 3-55)格肘连环弹

右脚向前下落成右弓步,左拳由上向下于胸前盖压拳,随之摆至体左 侧,同时右臂以肘关节为轴向前翻打,身体稍前倾,目视右拳方。(图3-56)

要点:左、右手臂在胸前立圆翻转,翻拳活肘,甩臂发力,力达拳背。
- 歇步单推掌
双脚蹬拧地面,上体向左后方转 拧蹲变成歇步,同时左拳屈肘回收腰 间,右拳变掌向体前推出,目视掌方。 (图 3-57)

要点:转身灵活,转拧变歇步稳 固,转腰抻臂发力,力达右掌。
- 弓步下插掌
上体稍起,左脚向体后撤步成右弓步,同时右掌屈肘横按于右臂肘窝 处,左拳变掌直臂向体前下方插击,目视左掌方。(图3-58)

要点:移步快捷,插掌勇猛有力,力达指尖。
身体向左快速拧转蹲变成马步,左掌变勾由前经体侧向后勾起,勾尖向 上,同时右掌屈肘向上抖腕亮掌,目转视左方。(图3-59)

要点:变步快速,转身轻灵,抓勾、亮掌合一。
- 分掌侧踹腿
双脚蹬地,身体上起,双手变掌上 摆至头上方,随之右脚向左脚后插 步,双掌由上向下经体前立圆环绕一 周至胸前相抱,右掌在下,左掌在上, 接着左腿屈膝上提向体侧踹出,同时 左右手分推掌于体两侧,目视左腿 方。(图3-60至图3-62)


要点:立圆摆掌,连贯圆润,分掌、 侧踹协调一致,拧腰展胯,力达脚底。
- 弓步勾撩掌
左脚下落成左弓步,左掌变勾弧形侧摆至体后,勾尖向上,同时右掌由 下向上撩于体前,目视前方。(图3-63)
要点:勾手、撩掌一致,转腰送肩,力达掌心。

左右冲拳弹腿
左勾手变拳由后向体前直臂打出,同时右脚向前弹出,右掌变拳屈肘回 抱于腰间,接着右脚向前落步,右拳向前直臂打出,且左脚同时向前弹出, 左拳屈肘回抱于腰间,目视前方。(图3-64、图3-65)
要点:冲拳、弹腿同动一致,左右连动快速,力达拳面及脚尖。

左脚下落,右脚向前上步,同时双 拳变掌,左掌、右掌、左掌依次向体前 立圆绞绕托掌,另一掌回收胸前,目 视前方。(图3-66至图3-68)
要点:上步与连环托掌协调,托掌 快速有力,力达掌心。


右脚蹬拧地面,身体左转,左脚向 前上步成并步,同时右掌变拳向体侧 立拳直臂打出,且左掌回护于右肩 处,目视右拳方。(图3-69)
要点:并步拧腰发力,力达拳面, 快速有力。

29.震脚双挡臂
右脚上提向下震脚,同时左脚脚尖点地,接着上体左转,左脚向左上步 成左弓步,双手变拳,双臂屈肘由右向左挥击,双臂与肩同宽,双拳高于头, 目视前方。(图3-70、图3-71)
要点:震脚有力,转身、挥臂一致,力达双手臂。

30.勾踢下砍掌
双拳变掌由左上方向体右下侧砍 击,同时左腿微屈膝,右脚脚尖上勾, 在体前弧形勾踢,目视腿方。(图3-72) 要点:勾踢、砍掌配合一致,沉身、 转腰发力,力达脚勾及掌外沿。

右脚向前落步,左右手臂屈肘回 挂于头两侧,接着双脚蹬地,身体凌 空发右弹腿,同时双掌变勾向后摆 起,勾尖向上,目视腿方。(图3-73、图 3-74)
要点:挂掌反勾与凌空弹腿相合 一体,腾空要高,弹腿要猛,力达脚尖。

左右脚依次落地,左脚向前上一 步成左弓步,问时双勾变掌由体后向 体前叠腕架推,右掌在外,左掌在内, 目视双掌。(图3-75)

要点:移步快捷,推掌有力,双臂
肘关节微屈
33.双勾右蹬腿
左脚蹬地,身体上起,双掌变勾由前向体后勾起,同时右腿屈膝向前直 蹬,高与腹部,目视前方。(图3-76)
要点:右蹬腿与双勾手形成争力,蹬腿快速,力达脚底。
34.弓步连环拳
右脚向前落步成右弓步,双勾变拳由后向前直臂立拳打出,接着身体向 左转180度,双拳屈肘回抱腰间,随之双脚蹬拧变左弓步,双拳向体前直臂 立拳打出,目视拳方。(图3-77至图3-79)
要点:弓步转换快速,双拳连打快猛,力达双拳面。

要点:转身、蹲步、劈拳三动合一,力由腰发,力达拳面。身体重心左移,左腿屈膝下蹲成右仆步,同时右拳由前经上至右脚处砸 击,且左拳随摆于体左侧不变,目视右拳方。
36.马步双夹射
双脚蹬地,身体上起移变成马步, 同时左右手臂由外向内屈肘回抱于体 前,左右小臂内夹,目视前方。(图3-81) 要点:含胸裹背,力达小臂内侧,
马步扣趾沉稳。

双脚蹬地拧变成右弓步,上体右 转,左拳向体前打出,右拳向体右侧打 出,左右手臂形成十字形姿势,左右拳 拳心均向下,目视左拳方
。(图3-82) 要点:蹬地转腰发力,力达双拳 面,两拳高与
肩位。38.擂拳连环弹
右腿微屈膝,左臂以肘关节为轴依次向里翻至向外砸拳,同时左腿向体 前低位、中位连环踢弹腿,右拳不变于体右侧,目视腿方
。(图3-83、图3-84) 要点:左拳、左腿上下配合一致,弹腿连踢,快速脆爆,力达脚尖,擂拳 力达拳面。

左脚向前落步,上体向右拧转,双腿蹲变成马步,同时左拳旋拧,平拳直 臂向体左侧打出,右拳随动于体右侧,目视左拳方。(图3-85)
要点:落脚蹲变马步时要整体侧进,双臂平展成一条直线。以步催拳, 以桊发力,力达拳面6

40.仆步下砸拳
身体重心右移,右腿屈膝下蹲成 左仆步,同时左拳由上向下立拳砸击 至左脚处,且右拳随摆于体右侧,目 视左拳方。(图3-86)
要点:蹲步、劈拳齐动合一,沉臀 俯身发力,力达拳轮。

左腿微屈膝,右臂以肘关节为轴依次向里翻至向外砸拳,同时右腿向体 前低位、中位连环踢弹腿,左拳不变于体左侧,目视腿方。
要点:右拳、右腿上下配合一致,弹腿连踢,快速脆爆,力达脚尖,擂拳力
达拳背。
44.马步双冲拳
右脚向前落步,上体向左拧转,双腿蹲变成马步,同时右拳旋拧,平拳直 臂向右侧打出,左拳随动于体左侧,目视右拳方。(图3-91)
要点:落脚蹲变马步时要整体侧进,双臂平展成一条直线。以步催拳,以拳发力,力达拳面。

45.仆步下砸拳
身体重心左移,左腿屈膝下蹲成右仆步,同时右拳由上向下立拳砸击至 右脚处,且左拳随摆至体左侧,目视右拳方。
要点:蹲步、劈拳齐动合一,沉臀俯身发力,力达拳轮。
双脚蹬地,身体上起移变成马步,同时左右手臂由外向内屈肘回抱 于体前,左右小臂内夹,目视前方。要点:含胸裹背,力达小臂内侧,
双脚蹬地拧变成右弓步,上体右 转,左拳向体前打出,右拳向体右侧打 出,左右手臂形成十字形姿势,左右拳 拳心均向下,目视左拳方。
要点:蹬地转腰发力,力达双拳 面,两拳高与肩位。
右腿微屈膝,左臂以肘关节为轴依次向里翻至向外砸拳,同时左腿向 体前低位、中位连环踢弹腿,右拳不变于体右侧,目视腿方。
要点:右拳、右腿上下配合一致,弹腿连踢,快速脆爆,力达脚尖,擂拳力 达拳背。
左脚向前下落步成左弓步,右拳由上向下于胸前盖压,随之摆至体右 侧,同时左臂以肘关节为轴向前翻打,身体稍前倾,目视左拳方。
要点:左、右手臂在胸前立圆翻转,翻拳活肘,甩臂发力,力达拳背。
50.歇步单推掌
双脚蹬拧地面,上体向右后方转拧蹲变成歇步,同时右拳屈肘回收腰 间,左拳变掌向体前推出,目视掌方。(图3-98)

要点:转身灵活,拧变歇步稳固,转腰抻臂发力,力达左掌。
右脚向体后撤步成左弓步,同时左 掌屈肘横按于体前,右拳变掌直臂向体 前下方插击,目视右掌方。(图3-99)
要点:移步快捷,插掌勇猛有力, 力达指尖。

52.马步勾亮掌
身体向右快速拧转蹲变成马步,右掌变勾由前经体侧向后勾起,勾尖向 ,同时左掌屈肘向上抖腕亮掌,目转视右方。(图3-100)
要点:变步快速,转身轻灵,抓勾、亮掌合一。
正面
双脚蹬地,身体上起,双手变掌上摆至头上方,随之左脚向右脚后插步, 双掌由上向下经体前立圆环绕一周至胸前相抱,左掌在下,右掌在上,接着 右腿屈膝上提向体右侧踹出,同时左右手分推掌于体两侧,目视腿方。(图 3-101 至图 3-103)
要点:立圆摆掌,连贯圆润,分掌、侧踹协调一致,拧腰展胯,力达脚底。



右脚下落成右弓步,右掌变勾弧 形侧摆至体后,勾尖向上,同时左掌 由下向上撩击于体前,目视前方。(图 3-104)
要点:勾手、撩掌一致,转腰送肩, 力达掌心。
55.左右冲拳弹腿
右勾手变拳由后向体前方直臂立拳打出,同时左脚向前弹出,左掌变拳 屈肘回抱于腰间,接着左脚向前落步,左拳向前直臂立拳打出,且右脚同时 向前弹出,右拳屈肘回收于腰间,目视前方。(图3-105、图3-106)

要点:冲拳、弹腿同动一致,左右连动快速,力达拳面及脚尖。
56.上步连环托掌
右脚下落,左脚向前上步,同时双拳变掌,右掌、左掌、右掌依次向体前 立圆绞绕托掌,另一掌回收胸前,目视前方
。(图3-107至图3-109)

要点:上步与连环托掌协调,托掌快速有力,力达掌心。
左脚蹬拧地面,身体右转,右脚向前上步成并步,同时左掌变拳由体前 向体侧立拳直臂打出,且右掌回护于左肩处,目视左拳方。(图3-110) 要点:并步拧腰发力,力达拳面,快速有力。

要点:上步、出拳协调一致,拧腰发力,力达拳面。
59.弓步单冲拳
左脚蹬地向前上步成左弓步,左拳屈肘回收腰间,同时右拳直臂平拳向 体前打出,高与肩位,目视右拳方。(图3-113)

图 3-113
上体右转,双脚拧变成马步,右手屈肘上架于头上方,左拳直臂向体侧 平拳打出,目视左拳方
。(图3-114)
要点:柚腰拧胯发力,架拳和冲拳同动一致,马步圆裆,扣趾沉稳。

61.虚步十字手
身体重心右移,左脚尖回收体前 成虚步,同时双拳变掌由腰间向体前 十字推出,右掌在外,左掌在内,两腕 相贴,目视前方
。(图3-115)
要点:移步平稳,左虚步和右实步 要分明,推手合力而出。

左脚蹬地回收与右脚成并步,同时双掌变拳回收腰间,目转视左方,随 即双手下垂于体两侧,行拳意念终止,呼吸自然。(图3-116、图3-117)


行武术抱拳礼:(图3-118)

弹腿拳实用战例解析
解析1:
实战时,对手突然起右弹腿攻踢我裆腹,我急速用十字手向下拍打破化 来腿,同时身体前倾,含胸收腹,目视来腿方。
实战时,对手突然起右高蹬腿猛踢我头面,我身体急速向前进步,用双 手呈十字形由下向上推拦来腿,防化对手,目视来腿方。
解析2:
要点:在防化腿攻时,身法、手法要协调一致,力达十字手双掌掌心。眼 睛下视来腿,且要用余光关注对手是否有上盘的进攻,以防袭击。
要点:推拦时双手臂撑圆,进步与十字手要一致有力。此动作用力大 时,常可将对手掀翻在地
6解析3:
实战时,我突然上左脚身体前移,发双手冲拳攻打对手的胸部,对手随 用双拳左右外磕破化我的进攻,随之我变招回抽双拳后,再将双拳向对手 心窝打出,使对手受到重创。
要点:双拳连打要快速紧密,力达拳面。双拳击打对手的心窝时要意想 双拳有穿透其胸膛的力量。
实战时,对手突然从我身后用左手抓拉我头发欲施行拳攻时,我顺势身 体右转,右脚后撤,双脚蹲变成马步,同时双手臂屈肘发右顶肘反攻对手的 心窝要害,使对手受到重创。
解析4:
实战时,对手突然上步用双手锁 固我脖颈,欲施行膝法攻击我,我屈膝 下蹲,身体下沉,用双拳迎打对手左右 大腿根的内侧,接着身体重心前移,双 肘上翻用双拳拳背猛击对手的面门, 使对手受到重创。要点:双拳迎打及时准确,身体重 心前移与翻肘砸面拳要同动一致,劲 力浑厚,以突出以身助拳的精要。
要点:蹬地转腰抖肩,力达肘尖。右脚后撤蹲变成马步时,应将对手的左 腿锁控住,以便我下-步施行肘击。
浏览1,88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