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拳是中华武术的优秀拳种之一,它以站桩开始、弹腿入门、套路求法、散打求真, 循序渐进;它以求艺度形的技艺特色引导人们逐渐进入刻意求真的练功境地。提倡"习艺 尚德,学拳明理,艺德并举”,开拓思维,启发悟性,风格独特,姿态潇洒,深受人们喜 爱。

经过数百年的发展、演变,查拳形成了内容丰富,功法全面,艺理俱精,融查滑、 炮、洪、腿拳于一体的完整体系。

第一节查攀起源的传说

查拳是流传全国及海外的一个影响较大的拳种,在山东的聊城、济宁等地盛行。关于 它的起源,说法不一,一说是因不知其详情,此拳待查而取名查拳二说是一位查姓拳师创此 拳后要给拳术命名,便在《古兰经》中查选合适的字,结果查来查去也没有查到,遂取查找 之义起名查拳;三说是一位名叫查尚义又名查密尔的人,从西域来,留下此攀,取姓氏为拳 名,称为查拳,等等,说法不-,对它的起源年代,说法也各不相同。迄今为止,还没有确 凿的史料佐证。关于查拳的起源也是众说不一。其中有种传说流传较广,拳谱中也有记 载:

相传在唐朝年间,有一支东征的军队,路经冠县时,留下了一位身负战伤的青年将 领,名叫滑宗歧。在当地百姓的精心照料下,滑恢复了健康.为了报答人们的调养之恩, 他便把自己擅长的*架子拳”技艺传授给村民,后随其习武者日众,滑便将旅居长安的师 兄查元义请来共同施教。查元义,又名密尔,武艺精良,尤善“身法势"拳。

“架子拳力动作饱满,舒展有力,因此被称为“大架拳”;身法势”动作紧凑,快 速小巧,人们叫它为“小架拳气 后来,查元义、滑宗歧相继故去,当地人为纪念恩师, 便把他们所授之拳易名,用老师的姓氏代之。查元义所传的“身法势”就叫做“查拳”,滑 宗歧所传的“架子拳”就叫做“滑拳七

第二节查滑拳与查滑门

"架子拳财共有四套,后来叫做头趟滑拳、二趟滑拳、三趟滑拳、四趟滑拳,其中“三 趟滑拳"套路长,招法多变,被认为是拳中精华而从不轻传,故有“师傅不传三路滑”之说。

“身法势“共有十套,分别叫做头路上手势、二路行手势、三路摇穴势、四路撩阴势、 五路快速势、六路六脚势、七路梅花势、八路飞虎势、九路二十四势、十路串通势,后来称 这十个套路为十路查拳,并附有十路查拳歌诀:

头路上手母子拳,二路行手势相连; 三路飞脚摇穴,势,四路撩阴势当先; 五路快速风魔起,六路六南埋伏拳; 七路梅花上手势,八路飞虎带连环, 二十四势龙摆尾,”串通十路仙人传。

.因查元、滑宗歧两人既是师兄弟,又同场授徒,情同千足,故查拳、滑拳历来被视 为一门°善查拳者也多会练滑拳,久之沿袭成规,形成了 “查滑拳、“查滑门”。拳谱中 也有“查滑是一家〃之说。

第三节 查拳技艺的发展

查拳于清代康熙年间,已在黄河流域盛传。王位东先生在光绪三十年《查拳谱诀录》序 中记“大清康熙岁月,兴武华夏,民康牧阜,盖天下武学善查拳者,莫过于沙姓夫妇……指 穿牛腹,堂断枷棍”;“江湖查氏娘亦是德硕可见,艺海年华,冶诸般武艺熔查拳,善舞 查钩,一代巾帼英杰”。在冠县阳谷等地被拳师们称颂的“飞腿沙亮气 也是生于康熙年间 的查拳大师,他年轻时曾与东平拳师展良玉较艺,失败后矢志练武,功成艺就,尤以腿法 见长,不仅成为一代名师,并因此走上仕途。道光十一年的”冠县载“沙亮,字 智公,雍正五年武进士改侍卫,授巡捕营守备,历升陕西延绥镇标左营游击,乾隆十三 年征大金川力战阵亡…”在沙亮之前见于文字记载的还有白作义、金广聚、何成武、 何明武、燕子飞、杨海全、赵洪秀、郭登云、何兴等七代拳师。至今这些拳师习武的奇闻 轶事仍在民间流传,如白作义传下“子母槌”,金广聚精于“三路滑”,郭登云人称“神枪 手”等等°,

经过历代拳师的辛勤传播和发展演变,清代乾隆年间,查拳已在山东的冠县、任城 、(今济宁市)逐渐形成了三个不同的技术流派。从查拳的拳谱资料和技艺传播的地.域分 析,冠县两式查拳师承上的分途约在清朝雍正年间,而任城一脉查拳技艺的形成还要早 些。约在清光绪乙丑年以后,三派查拳始远近闻名。

冠县的“张式”查拳,快速敏捷,拳法严谨,以冠县城外张伊庄(又名一里庄)人张 其箍为代表。张其维,回族,生于清咸丰癸丑年1853年),是冠县查拳名家张乾的高足。 他武功卓绝,掌指力量惊人,能戳穿牛腹,终生好武,授拳严楷。在他亲自督练训导下, 培养出了一批查拳精英,民国时期曾在河南设场授拳的张西彦、张风岭、常振芳,同期在 中央国术馆出名的张英振,以散打闻名全国而今旅居台湾的张英健,建国后传艺于山西的 张锡太,以及李超群、何振全、宋义洲、何亭英等人均出自他的门下。

冠县的“杨氏;查拳,舒展大方,势正招圆,以冠县城里南街人杨鸿修为代表。杨鸿 修,回族,生于清扃治甲子年1864年),是冠县查拳名家张金堂和马老为的得意门生。 他身材高大却非常灵巧,自青年时练功就刻意求真。由于家境贫寒,他靠推车售粮维持生 计。为了坚持练功常常披星戴月。据说他每日绝早起床,腿上绑沙袋,身上穿沙衣,边走 边练,往返十数里,收功回家时,天还没有大亮。经勤习苦练,终成一代查拳名师°民国时期以“大枪杨鸿修”、“快拳杨”闻名武林。杨鸿修的弟子,也大都秉承他的苦练精神, 如闻名全国的武术家王子平、马金彪,以散打、摔跤出名的何振江、于振声、马裕甫,授 徒有方的王兆林、米广亭、马永魁等人,都曾有过一段艰辛的习拳史。

任城的产李式"查拳,刚劲有力,招势连贯,以济宁人李恩聚为代表。李恩聚,字会 亭,回族,生于清咸丰己未年1859年)。李氏家族,祖辈习武,尤精查拳、弹腿和捣捶。 李恩聚自幼在其父李振荃的指教下勤习苦练,20岁时,被河标营录为营官。后在父亲的支 持下离家出走,寻师访友,增进武功。他做过保镖、开过镖局,晚年在上海精武会执教。由 于他执教严谨,授徒极少。济宁人沙荣民是其主要传人。

第四节查拳拳系的形成

查拳的基本功套路,由以腿法见长的"弹腿”、以仆步穿掌"为主要动作的“滑抄” 和以拳法为主的“捣捶”组成。查拳先辈们将拳术中的基本动作化整为零,编成功法练习 颇具创新意识。这些基本动作简单易学,左右对称,既可单练,又可串连对练,可以引导 初学者打下坚实的基本功基础。在进入套路散打的高级练功阶段后,坚持练习这些基本功 法,对促进技艺的掌握与使用,仍然大有裨益。

查拳的基本套路由最初的十路发展为正、副各十路,器械和对练项目也从无到有。查 剑三路、查刀四路、查枪六路、查棍二路、查镜十二路、查钩二路等器械单练套路,以及四 路查拳对打、鲁八杰对打,康八腿对打、板搭铐子对打.六路短打等拳术对练和“对扎 枪”、“对摔棍”、对刺剑”、“锐进枪”等器械对练项目,都具有鲜明的查拳风格。另外 还吸收了四套滑拳、三套炮拳、四套洪拳、两套腿拳,形成了规模较大的查拳拳系。

“副拳”的来历,据拳谱记载,是在查拳与其它拳种的技艺交流过程中吸收、发展而 成的。这些拳术套路,大多保留了原来的精华动作,再融进部分查拳动作而成。副拳中包 括滑拳四套、炮拳三套(三、六、九路)、洪拳四套(一、三、四、七路)腿拳两套。

器械与对练项目,大多通过交流、吸收使原套路演变成具有查拳风格的技术套路。如 “一路查枪”是由《转环枪”演化而成,二路查枪是由"梨花枪”演化而成,"三路 查刀"是由“太祖十八刀”演化而成,“一路查剑”是由“昆吾剑”演化而成。由此可见, 查拳拳系的形成过程是一个交流、吸收、兼并、发展的过程。

第二章查拳的风格与特点

第一节查拳的风格

历经数百年的实践、演变,查拳逐惭形成了现今的三大技术流派。三派的套路内容不 同,练法也各得其径,各索其妙,但其拳理相同,对动作的要求也大体一致。求艺入门要 求“学拳先明理,习艺先尚德气练拳之前要求“敛凡俗之气,聚武运之神气行拳走势要体 现周身劲整,内外合J”,做到“行拳有人若无人,施法无人若有人”,"蝇虫钻耳而不 动,毒蛇缠身而不惊”,“全神贯注,意、气、力合一气特别对动作势法的要求更为严格, 不单讲求外形,而严于表里合一,强调“意气如树之根茎,动作似树之枝叶,不求本仅求表 则艺浅易枯"对每一势、每一招的要求是"高一寸为过,低一寸则欠,快一分显僵,慢 一分偏松”,细心揣摩,精心推敲。形成了形神兼备、结构严谨、功架整齐、虚实分明、 动作舒展、脆快有力、攻防有致、清晰连贯的查拳风格。

第二节查拳的动作特点

查拳动作的内外要求主要有十六个字,人们称之为'查拳品气这十六个字是:工整、 流畅、轻灵、飘逸、纵速、雄浑、缜密、端严。

工整:指求拳学法要认真细致不可潦草。初学时不得贪多求快,演练则要循规蹈矩。 周身上下要协调一致,意识与方法要密切配合,做到“无意不行拳,行拳则有法,有法须 有意气

流畅:劲自腰发,贯于腿臂,行于手足,自然流畅;挺胸收腹,拧腰顺肩,动作顺 达;意随拳行,力随意发,无僵滞,不呆板,忌拙力节奏明快。

轻灵:行拳走势潇洒自然,眼随手动,头随势转,形神兼备,敏捷爽快,气势奔放而 不失规矩。

纵曜:窜蹦跳跃,要远纵轻落,快速轻巧。

雄浑:气势饱满,静时似猛虎蹲尬山巅,如蛟龙盘踞海底。敛气纳神,势法含而不 露,意气蕴藏于内。

缜密:方法要丝丝入扣,环环相连,靠打摔拿手脚并用;出手进招要无懈可击,防专 之法应天衣无缝。

端严:招势完美,运行轨迹简洁而规矩,理精法全。

第三节查拳的技击特点


  1. 出手疾,回手快,触发寸劲


拳诀载:“出似离弦箭,回似火烧手;

抢在他力前,跟在他力后;

打上发寸劲,切忌乱出手。”

对阵交手多以快致胜,“出似离弦箭”,即进招要像离弦之箭一样迅疾。但出招之时, 往住又是最容易暴露自己的弱点和空隙之际,有经验的拳师多在此刻寻找战机.

“回似火烧手”,指出击之手要像被火烧灼般地收回,迅速转入防守状态。

“抢在他力前”,赶在对方出招发力之前出手,便能打乱对手的方寸。

”跟在他力后”,在对方发出招势力尽之际,乘虚而入,迅速出招,便能轻易地取胜。

“打上发寸劲”,是说在拳、掌接触对方身体的瞬间,迅速地将全身的力量贯注手 上发出,其劲短促、迅疾,故曰“寸劲”。这种寸劲的生发不单是股肱之力,而是整个身体 的活顺之劲。

对阵交手切忌乱出手,其意义首先在于储存体力。在体力相等的双方对垒时,发招出 手多的一方,体力必然先衰;善于储存体力的一方,在竞技后期会占尽上风。另外,弱点 最易在出招之际暴露,有经验的对手会乘虚而入,轻易取胜。

  1. 虚打实上,避实就虚


俗话说,能打不如会打,会打不如巧打。交手对阵不仅是一场体力技术的较量,而且 更是一场智力的角逐。其中既有阴阳转换,更有真假虚实,是战略、战术、计谋的综合体 现。

临阵交手,如果对方以静待动不肯出招,就要运用引手”诱招。而引手”必须朝 对方的要害部位发出才会奏效。如“出手点睛气 々抢扑面门”等动作一出手,即使引诱 不出对方的动作,也会遮拦其视线,达到我偷步前靠、虚打实上之目的。因而拳诀中记载:

就怕不出招;

闪身向上靠;

出手是奇招;

顺转最为妙

交手对阵时刻处于一种虚实转换的状态,出拳如此,步法亦如此/实战中谁能掌握利 用好虚实变化的规律,谁就能获胜。

.3.明莘暗曜,手脚并用

拳谚说s “手是两扇门,全靠脚打人”,"手打三分,脚打七分气查拳的腿法很多,有 踢、弹、蹬、踹、勾、挂、铲、蹒、点、扫、顶、撞等。技法丰富多样,这些腿法多集中在 «弹腿”、“腿拳”中进行练习。散打中有时也单独用腿,但是绝大多数是手腿并用,上下 配合。手的动作多引诱对方暴露空当,或诱迫对方移动重心,为腿击创造条件。两者的配 合非常紧密,特别是明拳暗腿的用法更为巧妙,使人防不胜防。因此拳诀中记载:

"出手遮太阳,绣腿暗里藏

上下一齐用,英雄败当场

  1. 多法巧用,组合连击


将实战中常用的踢、打、摔、拿等各种方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打摔结合或踢拿 相配的组合动作,练习精熟后用于实战,会收到连贯、巧妙的技击效果。

还有些人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善于使用某些动作的习惯在散打中灵活运用,也能取得很 好的效果

第三章查拳的功法

查拳的功法分为三个阶段、三乘功法。即:初级阶段站桩活气,中级阶段打桩增力, 高级阶段行手练法。

第一节站桩活气

学拳入门先从站桩开始,站桩要求心静神匿、调息活气,目的在于以气运身、以气度 形。查拳站桩以立体桩和马步桩为主。立体桩旨在调息和气,马步桩旨在以气度形,因此 二者的动作和练法各不相同。

立体桩:两腿分立,距离与肩同宽,松腰松肩。’上肢动作有两种,一种是两臂微 屈,自然垂于体前,两手自然伸开,掌指微屈内台,两掌心斜向下腹部。另一种是松肩, 松肘,两臂举于胸前,两手掌指自然伸开,两掌距离与肩同宽,掌腕放松,掌指微屈内 合,拇指一侧朝上,掌心朝向肚脐。

练习时要求:全身放松,两眼微闭,舌抵上颈,鼻吸鼻呼,深匀自然,除杂念,意入 静,以达调息活气之目的。

  1. 马步桩:在立体桩的基础上,以调气度形为主。练习时成马步步型。上肢可以屈 肘抱拳于腰间,也可以做冲拳、推掌等动作,姿势要准确,劲力要顺达・单侧练习时要注 意拧腰顺肩。要求:呼吸深匀,静止用力,目视拳掌,达到意、气、力合一。


持续练习的时间因人而异,要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待有了一定基础之后,可以 手持重物进行马步桩的练习,以达到增强力量的目的

第二节打桩增力

打桩是在套路练习阶段.为增进技击技能、提高技击力量和肢体的抗应能力而设置的 练习内容。用胯、腿、膝、脚和肩、臂、肘、腕、拳、掌等部位,配合简单的技击动作和 方法击打沙糠袋、沙包、木桩、树桩等。打桩分为动、静两种练习形式。

  1. 静功:用拳、掌、指做静止倒立,或将拳、掌、爪、肘、膝、脚顶在墙壁、木桩、 沙包之上,静止用力,使之气力合一,改善肢体的血液循环,提高局部的抗应能力。

  2. 动功:掌插豆缸或沙缸,拳打沙袋,用胯、腿、肩、肘、膝撞击沙包,脚踢沙袋 或沙包。有了这些基础以后,再去踢打木桩或树桩。


动功和静功都要做到运气聚力,以意使法,设桩为敌,以意促气,以气催力,意、气、 .力合一。静功练习必须持续-定时间,随着适应能力的提高而将练习时间延长。动功则要求快速出招,劲力顺达。

第三节行手练法

行手练法,是查拳技术的上乘功法,须在全面掌握套路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旨在通过 各种形式将套路中的技击动作付诸实战。

行手练法包括活手功r活腿功、操行手、打散手四种形式。

活手功:将拳法、掌法、勾法、肘法等上肢技击动作编成各个独立的组合用法来 进行练习,体会冲、推、摆、劈、蔓叭砸、贯、顶、刁等攻势用法和架、挑、格、扣等防 守用法。起初应采用一攻一守的方式练习,攻者不防、防者不攻,进者练攻、退者练防, 以求练习者思想放松,专注于进攻或防守。进攻者要熟练地运用技法击打对方的有效部 位,防守者的手眼身法步要能跟上对方的招法变化,并及时抓住对方攻势中的空隙和薄弱 环节进行破解。

待双方均能熟练掌握攻守方法后,要打破原来的动作组合而自由选择方法使用。练习 时仍先采用一攻一防的形式,使双方思想专一。再经过一个阶段的练习,双方都能熟练掌 握自由选用的方法后,则采用自由对搏的形式,不拘攻防而随意运用上肢各种打法。

  1. 活腿功:将各种腿法编成组合进行练习,体会弹、蹬、踹勾、挂、蹒、点等进 攻用法和闪躲、靠、挡等防守方法。练习方式与活手功相同,先是规定动作的攻与防,然 后是自选技法的攻与防,最后是自由攻防。

  2. 操行手操行手是在活手功、活腿功的基础上,将手法、腿法融于一体,编成动 作组合进行练习。动作中手腿并用,技击的难度较大。仍采用一对一的形式,先练习规定 动作的攻防。在熟练掌握组合动作的墓础上,再打破组合而自由选用方法。依然是攻者不 防,防者不攻。在自由选用方法全部熟练掌握之后,再进行自由攻防练习。

  3. 打散手打散手是查拳上乘功法中最高的练功阶段。双方在熟练掌握查拳技击技 艺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打散手。交手前应根据双方的年龄、体质等具体情况规定场地的范围 和限定时间。据拳师们回忆,过去打散手-般不戴护具,只规定几个禁打部位,如裆部、 面部、咽喉等。通常采用三局两胜或五局三胜制。为了提高实战能力,也采用坐庄擂台赛 的形式进行。技高体壮者对技艺略低或体质较弱者时多采用一人抵打两人或连打两局的办 法进行强化练习。


打散手,旨在培养胆量和提高运用技法的灵活性及实战意识。因此,要求“宁可勇进 挨打,不能退步躲招”,只有在"热''战中才能培养出实战的反应与意识,因而拳陷中说: “一胆、二力、三法”,“进为上策,闪躲为中策,退为下策。”

第四章查拳的动作内容
与练习方法

第一节 查拳的动作内容与要求

学习查拳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学习基本动作练基本功的初级阶段,学习掌握套路技 术阶段,运用动作方法阶段。要熟练掌握这三个阶段的动作内容,短则要三至五年,长则 需八至十年甚至数十年。

  • 初级阶段的内容与要求


初级阶段的动作内容分为基本动作和基本功套路两部分。

  • 基本动作:指查拳中的手型、步型、手法、腿法、步法、跳跃」平衡等单个动 作练习。这些动作是构成查拳套路技术的基本内容,正确掌握这些动作是学习查拳套路技 术的前提。具体内容有:


手型:拳、掌、勾、爪。

步型:弓步、马步、横裆步、仆步、虚步、歇步、丁步。

手法:有推掌、分掌、削掌、挑掌、撩掌、砍掌、劈掌、甩掌、按掌、穿掌、插掌、 插爪、架掌、靠掌、托掌、缠掌、撞掌、抄掌、抡拍掌、切掌、摆掌、击掌二十二种掌法 和正勾手、反勾手两种勾法;顶肘、盘肘、挑肘、格肘四种肘法;冲拳、对拳、建挑拳、 抄拳、摆拳、撩拳、劈拳、栽拳、贯拳、砸拳、架拳、压拳、崩拳、弹拳十四种拳法。

腿法:有弹踢腿、蹬腿、踹腿、铲腿、后撩腿、单飞腿、里合腿、外摆腿、前扫腿、 后扫腿、挂腿、蹒腿。

步法:有上步、退步、盖步、插步、击步、垫步、踏步、行步、跃步。

跳跃:有腾空飞脚、腾空摆莲脚、腾空连环飞脚、腾空转身飞脚、腾空箭弹腿、腾空 蹬腿、腾空旋风脚.腾空跃步、翻身跳、旋子。

平衡:有提膝平衡、盘腿平衡、扣腿平衡、侧身平衡、探身平衡。

在学习基本动作之前,还伴有许多辅助练习,如:耗腿、压腿.撕腿、压肩、吊肩、 吊腰、下桥、甩腰了翻腰、撕叉、卧叉等等。

  • 基本功套路:以基本动作为内容,按一定的规律组合编排而成。进行基本功套 路练习的目的是为了使练习者掌握好基本动作,尽快过渡到套路技术阶段。查拳的基本功 套路主要有十路弹腿、十路滑抄、十路捣捶三种。


弹腿:是以弹踢腿、蹬腿、蹒腿、踹腿、箭弹腿为主要动作,配合弓步、仆步、歇步、 虚步四种步型,拳、掌、勾三种主要手型,以及五种步法、八种拳法、七种掌法、两种商 法、一种勾法和一种平衡动作所编成的十趟基本功套路练习因为弹腿简单易学,深受人们所喜爱,所以流传较广。弹腿的歌诀也较多,大都意思相近,现选其中两种附录于下, 供爱好者研究参考。

张其维先生遗留的拳谱载:

受得名师实手传, 头路顺步单鞭势, 三路劈盖夜行势, 五路栽捶步要斜, 七路双坎十字腿,

九路捧锁阴阳手,十路箭弹贵常盘; 多踢多练是根源,奥妙无穷在里边; 练成能壮英雄胆,事到临头千招变; 一三五七九,二四六八十,名叫铁连环,

王位东先生遗留拳谱载:

查拳弹腿最为先, 一路顺步单鞭式, 三路盖马腋行式, 五路栽胯力要猛, 七路双压人淮进, 九路虚步虚插掌, 蹬弹绊盘并奔踢, 世人莫看式法单, 练常了自有机变,

根据弹腿动作的实际内容,又有人总结出下列歌诀: 一路顺步拳,盘肘冲压把腿弹; 二路双连环,冲拳弹踢步要粘; 三路先震步,弹腿抡劈伴砸拳; 四路搂插掌,蹬腿歇步踽腿串; 五路侧身砸, 六路仆搂手, 七路双砸压, 八路用歇步, 九路虚插掌, 十路弹腿压,

滑抄:是以仆步穿掌、腾空跳跃为主要动作内容,锻炼起伏敏捷、提高弹跳力的基本• 功练习。跳跃动作有腾空飞脚、腾空摆莲脚、 还有抡臂、舞花、蹒腿、扫腿及弓步、马步、 法、七种掌法。滑抄的歌诀是:

滑抄本是拳中基, 起首连环穿仆步,

捣捶:是由弓步、马步、仆步、虚步、歇步、丁步六种步型,雄、掌、勾三种手型, 弹腿、挂勰、踹腿、箭弹腿、缠腿、蹒腿六种腿法,对拳、冲季、压拳、抡砸拳、架拳、 撩拳、栽拳、挑拳等主要拳法,以及五种掌法、六种步法、两种勾法、三种肘法、一种平九路扫蹒暗踹腿,十路飞脚摆靠挤。

衡动作组成的基本功套路练习,其中尤以突出功架、腿法和拳法为主。捣捶的歌诀是:

套路技术阶段的内容与要求三套基本功套路愆习各具特色,但都功架整齐,步法灵活,一路一法,左右对称,虚 实分明,攻防合理。既可反复练习其中的任何一路,也可一至十路连续练习,还可以相互 串练,根据需要灵活运用。

查拳的套路数量较多,练习时一般以十路查拳为主要内容,兼习滑拳、洪拳、炮拳、 腿拳和查刀、查剑、查枪、查钩、查锐等器械套路。在这一阶段,习练者对所学内容进行 “消化吸收七为过渡到拳法的应用阶段而积累技法、提高技能。

学新套路之初,练习者要仔细揣摩动作过程,手、眼、身、步、法密切配合。在熟练 掌握套路后,进而要求做到功架整齐、节奏分明、劲力顺达、意识明确,练出查拳的风格 并熟悉套路中的各种技击方法,对每个招势、各个部位的细节动作都能进行准确的讲解和 示范,对套路中的攻防招势和组合方法能剖析、会使用。拳术、器械套路都是这样。

  1. 运用动作方法的阶段


运用动作方法的阶段是查拳的最高级阶段。在这一阶段的练习中,主要通过对各种动作 的运用,体会查拳技艺中的技击方法和手段。但这一•阶段并非不练套路技术,一味地交手 散打,而是在全面熟悉掌握套路技术的基础上,侧重于方法的实际运用。

由套路技术到散打运用,中间有一个过渡阶段,就是查拳的拳术对练和器械对练。通

过这一阶段的练习,进一步体会攻防原理和方法。按固定程序编好的攻防对练与散打实战 的区别在于:前者练形求法,后者运法求用。在交手实战中能得心应手地运用各种方法, 这一阶段的学习方告结束。

第二节查拳的锻炼方法

  1. 诱导练习法


这种方法是拳师用语言提示动作要求,引导学习者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1. 食复练习法


现代运动生理学研究表明,对动作的重复练习,是强化运动技能、形成巩固的动力定 型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据说查拳大师杨鸿修早年习武时每天早晨要踢100趟弹腿,其高足王 子平在济南随其练功时也是如此。反复地强化练习,不仅能做到功架工整、劲力顺达、方 法自然,而且能使心肺机能得到锻炼,增强耐力。

  1. 竞技促进法


在散打阶段,将所学的技击方法运用于实战,可以检验练习者的功力和技法,培养勇 敢顽强、敢于拼搏的实战意识。这种竞技形式在比赛中称为“打擂台”,在与其它拳种的技 艺交流中称为“交手”、“过手七在本派练习时称为“打散手”。

第三节查拳的技击方法

查拳技击方法的运用形式很多,现将几种常见的形式简述如下:

  1. 顺势法


拳诀中说的“借招发招,顺势发势”,指灵活运用方法、避实就虚、顺着对方的来势 而出手发招击打对方。运用顺势法时,多采用闪身移步或弧行上步的步法。

  1. 防反法在防守中反击,而不是先防后打。拳诀曰:“引手找空隙,寸长打寸短。” 对方拳脚发出之时,也是暴露自身缺陷、漏洞之际,又是其优势向劣势转换之机,趁此时 发招反击效果最佳。

  2. 拦截法用"横劲破直劲”的方法拦截对方的攻势。'

  3. 推身法:靠身击打的形式很多,方法也不尽相同。有肘打、膝打、肩撞、腿别等 诸多技法,’都要贴近对方身体、适时发招方可奏效。

  4. 迎进法:拳诀说“交手量胆艺,妙手迎着打”,“对阵交手,一胆二艺七 迎进法 是在对方起势之时,判断来势而采取的攻势。此时稍有犹豫便会丧失良机。拳师们视“迎 进法”为技击的上乘之法,自散打练习之初就着意培养学生在对方势起之际就做出决断的 胆识,迎进逼匕以求一举而胜。


第五章查拳的基本动作

第一节手型与步型

、手型



四指并拢卷握,拇指紧压于食指和中指的第二指节上,五指卷紧(图一 1①)。拳的部 位有:拳面、拳眼、拳心、拳轮、拳背。拳在运用中有立拳和平拳之分。立拳,拳眼朝 一上,拳面胡前(图一 1②);平拳,拳心朝下,拳面朝前(图一 1)。

1



四指并拢伸直,拇指弯曲紧扣于虎口处(图一2①)。掌的部位有:掌心、掌背、掌根、 掌外沿、掌指、指尖。掌在运用中有侧立掌、立掌、侧掌、平掌之分。侧立掌,多用于推 掌,要求手掌侧立,小指侧朝前(参见图一2①);立掌,多用于摆掌、分掌、按掌,要求 屈腕立掌(图一2);侧掌,多用于插掌、穿掌,要求掌、腕挺直,拇指一侧朝上,指尖 朝前(图一2③);平掌,多用于上穿掌,要求掌、腕挺直,掌心朝上,指尖朝前(图一2

2



屈腕,五指第一指节捏拢。勾的部位有:勾尖、勾顶。勾在运用中有正勾手和反勾手 之分。正勾手的勾顶朝上,勾尖朝下(图一3①);反勾手的勾尖朝上,勾顶朝下(图一 3②)。

3 4



四指并拢伸直,拇指微屈紧靠虎口处,屈腕、屈肘(图一4附图)。爪的部位有:爪 心、爪背、爪指(图一4

5 6


、步型(注:爪仅运用在李式查拳中)

  1. 弓步


两腿前后分开约脚长的45倍,两唧全脚掌着地,脚尖微内扣;前腿屈膝半蹲,大 腿接近水平,膝部与脚尖垂直;后腿挺膝蹬直,上体正对前方(图一5)。屈左腿为左弓 步,屈右腿为右弓步。

  1. 马步


两脚左右分开约脚长的3倍,全脚掌着地,脚尖正对前方;两腿屈膝半蹲,.大腿接近 水平,膝部不超过脚尖,身体重心落于两腿之间(图一6)

3 .仆步

两腿左右分开约脚长的45倍,两脚全脚掌着地,脚尖朝前。一腿屈膝全蹲,膝宵 与脚尖稍外展;另一腿伸直接近地面(图一7)。左腿伸直为左仆步,右腿伸直为右仆步“

4.横裆步

两腿左右分开约脚长的45倍,两脚全脚掌着地,脚尖朝前。一腿屈膝半蹲,大腿 接近水平,膝部不超过脚尖,脚尖稍外撇;另一腿挺膝学直(图一8)。右腿屈朦为右横裆 步,左腿屈膝为左横裆步、 "
7 8 9

  1. 虚步


两腿前后分开,后腿屈膝半蹲,大腿接近水平,全脚掌着地,脚尖外撇约45° ,膝与 脚尖朝向相同;前腿微屈,膝微内扣,脚背绷平,脚尖虚点地面,身体重心落于后腿上

(图一9)。左脚在前为左虚步,右脚在前为右虚步。

  1. 歇步


两腿交叉,屈膝全蹲,后脚尖与前脚跟齐。前脚全脚掌着地,脚尖外撇;后脚前脚掌 着地,脚跟抬起,大腿贴近前腿小腿外侧。臀部坐于后腿的脚跟处(图一 10)。右腿在前 为右歇步,左腿在前为左歇步。

  1. 丁步


两腿并拢屈膝半蹲。一脚全脚掌着地支撑,另一脚脚尖点地靠于支撑脚内侧(图一 llo左脚尖点地为左丁步,右卿尖点地为右丁步。

10

11

浏览10,099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