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天达摩苏王在紫光阁同草原跤手比赛,早晨 五点钟准时到达,不准迟到。大蒙牛和二蒙牛得知要跟王爷摔 跤,早已吓呆了。王爷在蒙古跤手心里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怎能 跟王爷摔跋?二位茶不思,饭不想,一夜没合眼。第二天四更天 起床,穿好了牛皮跤衣(叫卓都格),由专人将二位带到了紫光 阁院内。赤背穿跤衣,在廊下风口处专等和王爷交手摔跤。北京 有一句俗话: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腊月二十三天气奇冷,滴水成 冰。二位空着肚子,在那儿冻一会儿就僵了,还能摔跤?

再说达摩苏王头天就做好会大蒙牛和二蒙牛的准备工作。早 晨起床,吃完了早饭,内穿紧身褡裢(跤衣),外罩狐狸皮斗篷, 坐着暖轿车来到紫光阁,大家众星捧月一般,将他们迎进屋内, 稍加休息。此时大蒙牛和二蒙牛早已冻僵了。

皇帝和王公大臣就坐观政,坐上(裁判)一声令下,由达摩 苏王和大蒙牛对摔。大蒙牛的两腿已冻得不能活动了,达摩苏王 的跤衣又小,对方根本没法抓握。达摩苏王采取速战速决的战 术,上场跳起了黄瓜架,直抓大蒙牛大带,背步用了个揣,将大 蒙牛头冲下,脚冲上摔倒在地,大蒙牛头被震晕了(可能是脑震荡),口吐白沫就休克了。二蒙牛一见伙伴被摔死过去,连吓带 冻一紧张也坐下了。可能是巧合,二蒙牛也得了急病了,二人皆 昏过去了。达摩苏王大获全胜,皇帝大加赞赏,扑户们无不称 赞,自此有神力王摔死大蒙牛、吓死二蒙牛之说。据《天桥一 览》记载,“咸丰年间,彼时有称达摩苏王者,亦称神力老王爷, 善于掼跤。为皇帝保镖后,镇守外藩。相传当时蒙古有大蒙牛和王爷比武,皆被击败,故有神力老王爷踢倒大蒙牛,摔死二蒙牛 之说。后来说者,遂皆崇神力老王爷为鼻祖。

(四)善扑营人物简介

善扑营个个是摔跤的高手,私场属你好才能进营,进了营相 当现在进了国家队,我们略表几人。


  • 大祥子


大祥子叫祥德泉,其祖父辈皆为内务府侍卫,善扑营扑户。 大祥子是咸丰时期善扑营头等扑户,后晋升为翼长,记名副都 统。崇舞所著《道咸以来朝野杂记》撰文“祥翼长,忘其姓名与 号。本善扑营出身,因其身体格外魁梧,且臂力特大,世皆称之 大祥子。当恭邸与英、法各国议约之际,特偕此公同往,以备不 虞。后以功渐至记名副都统,光绪甲午前犹存。”

大祥子家住东城南小街,从十几岁开始从父习文练武,每天 早晨随其父到朝阳门城根练功,初练腰腿功夫和拳脚功。随着年 龄的增长,身体逐渐丰满健壮,高出同龄孩子一头,力量大一 倍,且食量特大,每顿能吃五斤牛肉三张大饼。他父亲用48斤 重的大城砖做了个大拧子,每天加练力量功法,年龄稍大便常随 父亲上庙(人营),看扑户们练弓、刀、石、马、步、箭和跳胳 驼,有时下场一试身手。因其“身材格外魁梧且臂力特大”又是 小字辈,营里扑户皆是他父亲同事,因此“世皆称其大祥子”, 成名后也如此称谓,所以世人皆“忘其姓名于号”。大祥子为人 忠厚老诚,诚恳待人,从不以强压弱,以武欺人。从小就比别人 高大,上学时坐在后排。当时私塾上下午上课,没有休息,学生 上厕所需拿出“出恭”牌子,将此牌挂在教室门口,一次只能去 一个同学。学生们借此到室外玩耍,活动身体,每次大祥子均让 给小同学,不与其争抢。有一次大祥子闹肚子,由于他不去抢拿 “出恭”牌以至拉一裤子粪便,给同学间留下话柄。直到他成名 后,同龄伙伴还以此开他的玩笑。大祥子憨厚老实,上学用功, 练功刻苦,品学兼优,从不在弱者面前炫耀自己,常帮助弱小同 学,从小养成了良好的道德品质。

大祥子十八岁经正蓝旗推荐人善扑营候等儿,头一次摔灶王 对(腊月二十三大赛),就艺压群雄,屡屡取胜。当时摔跤比赛 不分体重级别,大小个不等均在一起摔,大祥子人高马大,力量 过人,占一力,头一场抽签就对一名小个胶手,其人相貌不扬, 但小巧灵活,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占一巧。常言道“以力降十 会,以巧破千斤”。双方一交手,大祥子频频进攻,对方力量不 支,几个回合被大祥子踢倒在地,大祥子摔的善(即不出狠), 把对方摔倒后,还上前搀扶对手,对方站起身又和他重新摔。大 祥子一愣,我贏了怎么还摔啊?又和对方摔起来了。对方乘他发 愣的机会,上步下蹲、头人其裆,两手抱腿,用上了黑狗窜裆, 大祥子向下坐力,纹丝没动,对方连续几次想把他扛起均没奏 效,全场观者无不大笑,正坐(主裁判)见此情景把红签向下一 扔髙声说,算你贏了。原来大祥子不懂规矩,按规矩应把对方摔倒后双手摁压对方,使其不能站起,并大声高喊(给王爷请安), 以告知正坐或偏坐,当“坐上”(裁判)看见后才能给签算你胜, 胜方持签到廊下报号注册。当把对方摔倒后,坐上(相当于裁 判)没看见,这下跤算白摔,大祥子虽然赢了,但给全营留下笑 柄。此次大祥子由候等儿晋升为三等扑户。大祥子人营后仍然勤 学苦练,一年后,弓、刀、石、马、步、箭无不精通,深受上司 的赏识。每当进营训练,人营当差,均兢棘业业,常得到同事的 称道和长官们赞许,并连连晋升直至副都统。

一天,大祥子到东四牌楼买茶叶,正向前走,忽然前面一片 嘈乱,从远处跑来一辆轿车,两匹高头大马,由南向北拼命狂 跑,很多行人向路旁躲闪,这时候甬路(旧时的马路)中心有一 盲人,正持竹竿沿路慢慢走来,面对惊马奔来毫无反应。悲剧即 将发生,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大祥子急忙抢步向前,左手向上一 扬,右手猛力一推马车辕子,大祥子心急力猛,辕马正在狂跑, 被横着一推,连车带马向外倒去,翻倒在路旁,旁观者被惊呆 了。盲人此时才知道所发生的事情,万分感谢大祥子,随车跑来 的车主人也是千恩万谢,大祥子此时倒有点不好意思了,拍拍身 上的土,买茶叶去了。从此大祥子单臂翻惊车,传遍京城,家喻 户晓,老少称颂。

有一年盛夏,大祥子到护城河洗澡,见河边有几个土混混, 在一老者瓜棚下吃西瓜,吃了大半,几个小子说瓜生,想不给 钱。卖瓜老者苦苦哀求,为首的混混把老者推倒在地。大祥子忙 穿好衣服过来给劝解说:“朋友,老人是小本经营,不容易,别 跟他一般见识,把钱给他算了。”混混们见有人挡横,几个人一 齐拉打大祥子,大祥子闪展腾挪没让他们得手,几个小子一看打 不倒他,为首的一声呼喊,抄家伙,就把老者切瓜的刀和支车棍 拿起来了,将大祥子团团围住,想以多取胜。大祥子将上衣脱

下,在手上拧了个麻花,左抢右踢,指东打西。这帮混混始终没 能得手,被打得东倒西歪,大祥子双脚一使劲,用了个小钻子 脚,脚掌上粘了一块泥饼,一盘腿泥饼像射箭似的正打在为首的 那小子脸上,脸马上就肿了。大祥子又是一个盘腿,打在另一小 子头上,头上起了个大包,双手梧着头蹲在地上,另几个混混不 敢动了,不知道大祥子使的是什么暗器。大祥子说:“你们几个 小子白吃人家的瓜还打人,今天是教训教训你们,以后再叫我撞 上决不轻饶,快把钱给人家。”这几个小子给了瓜钱,头也不回 地跑了。卖瓜老者千恩万谢,大祥子整理好衣裳进城回家去了。

大祥子在京城武术界颇有人缘,交友甚广,和晚清京城武术 名家张长祯(醉鬼张三)是莫逆之交,二人经常在一起切磋技 艺,交流经验。每天到东单北闹市口茶馆喝茶,闹市口茶馆是京 城有名的清茶馆’茶馆室内古朴典雅,所用茶具均是由江西特制 的细瓷茶具。来此喝茶的除内务府的人外,就是京城武术名家和 善扑营左翼的扑户们。这也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情投意合 者,三五成群在一起喝茶聊天。大祥子和张三爷是茶馆常客,伙 计在门口给他们二位留一张桌子,放好茶壶茶碗,老二位来与不 来都给茶钱。每天到茶馆天南地北地聊上大半天,无非是聊一些 京城趣闻轶事,大家很少炫耀自己,也有人想和大祥子试试手, 看看他的功夫,均被张三爷给拦了。张三爷跟大家说:“大家都 是武林界的朋友,低头不见抬头见,一动手,谁输了都不好。会 伤了大家的和气。再说大祥子是老佛爷(慈禧太后)的红人,要 是把大祥子碰伤了,老佛爷传跤点名要看大祥子摔跤,上不了 场,谁担得起啊!”其实,大祥子心里也明白,知道大伙想算计 他,跟他过过手,大祥子也不在意。

一次,大祥子刚进茶馆见张三爷正和几位朋友在此喝酒,其 中一位武林界朋友见大祥子到来,忙站起来迎候说:“祥爷,来来来,一起喝酒。”大祥子素来滴酒不沾,婉言拒绝。怎奈对方 执意要大祥子喝,将酒壶(锡壶)高高举起,非要给大祥子满 酒,大祥子两指一夹酒壶嘴,壶嘴就瘪了,对方倒酒不出,引得 大家哈哈大笑,个个称赞大祥子的指力。

还有一次大祥子在茶馆喝茶,又碰上那几个混混了。这几个 小子上次在河沿吃了亏,回去一打听,知道了大祥子的底细,想 找机会报复,这次是有备而来,来到大祥子面前说:“听人说你 是善扑营的扑户,那天我们没留神被你的暗器打了,今天咱们比 试比试。”茶馆掌柜和茶友们忙上前劝解,以免闹出事端。那几 个混混缠住大祥子不放。他们依仗人多势众,想制服大祥子,找 回夏天在瓜棚挨打的面子。大祥子站起来,对为首的混混说: “我站在这儿不动手,你要能把我摔倒就算你有能耐。”那小子上 前抱着大祥子的腿,大祥子向下一坐劲,没被抱动,混混一招手 又叫过一个来,两人各抱一条腿,同时向上抱,大祥子又一铆 劲,使了个金刚倒坐,两腿像生了根似的纹丝没动。大祥子看他 没安好心,想教训教训他们。茶馆内地方小,家具多,怕伤人毁 物,搅了茶馆的买卖,就说:“咱们到门外比试比试,门外宽敞, 你们一块上。”茶友们为大祥子捏了一把汗,这帮小子是东城一 带的混混,皆是亡命之徒,也是练家子。大伙怕大祥子吃亏。大 祥子却泰然自若,来到门外。闹市口是繁华地区,京城人又都爱 看热闹,听说要比武,大家都围拢过来,一时茶馆门口聚满了围 观的群众。门口路边有一辆大车,车上装有两三千斤皇粮,车主 在此打尖吃饭,给牲口喂料。大祥子来到车前,把棉袄脱下来, 对混混们说:“你们不是想动手吗,别着急,等我把棉袄压上, 别被大风刮跑了。”说着伸手一抄大车的轴头(早年大车是木轴, 长出一节来),大祥子一直腰,车轱辘就起来了。两三千斤的粮 食,再加上车的自重,几千斤重的大车被大祥子一只手就给抄起来了。他把棉袄压在大车轱辘下面,双手一拍,对混混们说: “来吧!你们大伙一起上。”再看那帮混混吓得目瞪口呆:这哪是 人啊,简直是大力神,还跟人家打什么?赶紧跑吧,几个混混夹 着尾巴逃之夭夭了。茶馆里的聊友和围观的人们无不惊骇,纷纷 称赞大祥子真乃神力也。这时大祥子把车轴辘扳起,拿出棉袄, 大家一抱拳说:“见笑,见笑。”此时,茶友们无不敬重,并称 之为大力神。

大祥子为人忠厚老实,勤学苦练,人营后青云直上,几年的 时间由三等扑户晋升为头等扑户、前清门侍卫领班、副都统。每 天进营训练,人宫当差从不懈怠。由于大祥子身材特殊,每次皇 帝出宫狩猎,祭坛,祭陵,善扑营为御前先锋,他都近侍皇帝左右。

咸丰朝是多难的朝代,鸦片战争的爆发,八国联军人侵北京 城,吓得咸丰去了承德,美其名曰“木兰秋珎”。直到割地赔款 后才躺着(死了)回到北京,京城这摊子事就交给了恭亲王奕忻 了。朝臣们一分为二,有的随驾去了承德,留下来的跟恭亲王办 朝政,和八国联军办交涉,恭亲王是中国方面首席代表,去通县 与英、法联军议和,除随行大臣外,特选宫廷侍卫随行,以备不 虞,由侍卫处负责在各营挑选,抽调身高体壮、武艺高强的青年 侍卫应选。大祥子摔、打、踢、拿无不精湛,被选为近侍随行。 随侍恭亲王到达通州,同八国联军谈判议和,联军代表已恭候厅 前。恭亲王到时,洋人欲意先行,大祥子抢先一步用手一拦将其 挡着不能向前半步,请恭亲王先行,各国代表随恭亲王鱼贯而 入。恭亲王人坐后大祥子侍立其后,好似半截铁塔作为屏障,使 恭亲王有了安全感。谈判完了步出大厅,大祥子抢至门口伸手将 洋人拦着,请恭亲王先行,洋人欲意发作怎奈大祥子的胳臂像道 闸门,被拦着不能前进半步,洋人只能随恭亲王身后出厅。恭亲王对其甚为满意,回京后大加赞赏,“后以功渐至记名副都统”, 同治朝晋升为御前侍卫,前清门领班,善扑营左翼翼长,钢儿 达,威震两营,至今仍被传为佳话。

2

  • 小鬼崔传奇


小鬼崔,姓崔名熹,字永福,是清善扑营著名跤手,因练得 周身筋肉如寺庙中泥塑的小鬼一般,人送绰号小鬼崔。

清末道光年间屡遭战乱,经济衰退,国库空虚,国内银根枯 竭,清王朝统治日益衰败。这种状态也极大地影响着宫廷侍卫和 各营亲兵。光绪初年采取了“分年递裁,期为十年裁尽”政策, 善扑营也在裁减之列,年老体弱的扑户逐渐被淘汰。大清侍卫头 等扑户奎六递手本请辞,被加恩调南海子旧宫当差。

在京之时奎六晚上没事,看小伙子们摔跤,跤场很热闹,每 天均吸引四邻街坊观看。因为不是正规训练,跤场是来者不拒。 其中有一位小青年姓崔,叫崔永福,身体瘦小枯干,每天也来摔 跤,皆被对手摔倒。第二天还继续摔,从不间断,别人拿他开玩 笑,给他起了个外号叫脆骨崔,他也不在意。

奎六爷见小崔真有毅力,每天挨摔还能坚持练。有一次,小 崔摔完了上气不接下气,在场边一蹲。这时,奎六过来一拍小崔 肩膀,小崔赶紧站起来说:“大爷您有什么事。”奎六问小崔的家 庭情况做何营生,小崔说:“我是京东人,父母双亡后来到北京, 投靠我二叔,我二叔在后门桥开碾房,我在碾房看磨帮闲。”奎 六说:“我看你好练摔较,你要信得过我,回家跟你二叔商量商 量跟我走,我教你练摔跤。”小崔上下一打量奎六,五十挂零的 年纪,满面红光,两眼有神,气语不凡,一想自己没家没业,吃 饱了盼天黑哪儿都成,于是,对奎六说:“大爷让我回家跟我二 叔商量商量,您听我回话。”小崔回到碾房跟二叔一说,他二叔满高兴,心想在我这儿也干不了什么活,身小力单体弱多病,倒 应当出去闯练闯练。第二天把奎六请到柜上,崔掌柜说:“我是 他二叔,这孩子父母已故去了,在我这儿吃闲饭,干点杂活。跟 您去学点能耐

也好,但不知您老贵姓。”奎六说:“免贵姓奎我叫 奎六,原来在善扑营当差,而今老了调南海子旧宫当差。我看这 孩子挺有出息的,我也一个人,让他跟我作个伴。”崔掌柜万分 感谢,奎六爷说:“不算什么,多添双筷子,什么时候想家随时 叫他回来。”崔掌柜留奎六爷吃完饭,又嘱咐小崔几句:“听老爷 子的话,好好干活练功。”第二天小崔辞别崔掌柜,跟着奎六爷 出左安门向南八里地,进小红门到旧宫。旧宫在万字地(南苑), 东边是皇帝行宫,每当皇帝到南海子行围狩猎,旧宫是休息的场 所。

南苑亦称南海子,是元、明、清三朝的苑囿,位于京南,离 永定门八里地,东西长,南北宽。园内泉源密布形成了许多储水 的湖沼,据乾隆年间疏竣南海子里的河流、湖泊后统计,南海子 里共有苇塘水泡子、头海子、二海子、三海子、饮鹿池、瀛海子 等25处,凉水河由大红门东、九孔闸人园横穿南北,凤河流经 西南,俗称四十里苦海(《元史•河渠志》)。大都城郊被叫做“海 子”的还有柳林海子。大都南郊一带由于湖沼星罗棋布,适于围 猎则被辟为“广四十顷”的围场名下马飞放泊,“曰下马者,该 言其近也”(《日下旧闻考》)。明永乐十三年(1414年)下令扩 充元下马飞放泊,建造围墙“辟四门僚以崇墉”,将其改建成一 座名副其实的皇家苑囿,清初,将其扩大,并用砖砌成围墙。建 六座园门,即南大红门、北大红门、东小红门、西小红门和东角 门、西角门。南苑为明、清两朝封建帝王迸行郊游、狩猎、练兵 的场所。在水草丰茂的凉水河畔建有晾鹰台、杀虎台、大台子、 二台子、三台子、单台子等围场。民国初年大台子等处改建成庙宇,叫三台山。每年正月十五、四月十五、九月十五庙会,香火 甚为旺盛。届时四乡八镇的香客,作买作卖的商人蜂拥而至,着 实红火了几十年。

南海子围场方圆四十里,放养了很多獐、狍、野鹿、黄羊、 四不象子(麋鹿)等动物,皇帝到秋冬季节率王公子弟、文武百 官至此行围狩猎,园内建有新宫(新衙门)、旧宫(旧衙门)、园 灵宫、万字地等行宫供皇帝餐饮休息、避暑养病、住骅之所。乾 隆年间,还在行宫附近修建了很多庙宇,供皇帝和后妃们理佛上 香,如永慕寺、永佑寺、德寿寺、龙王庙、关帝庙等寺庙。旧宫 在万字地(南苑)东六里地紧靠凉水河,建筑宏伟、楼台殿阁、 古树参天、环境优静,是休息的好去处。到了清朝末年,行围狩 猎、演武骑射已逐渐废弃,各行宫庙宇派专人管理,清朝历代皇 帝将园内土地租赁给私人,或赏赐给各寺庙宫院开发耕种,所得 租银收人用来维修园圃,及补贴管理人员日用杂费。旧宫原本有 几个人,其总管人员因年老体衰告长假了,因此出缺,将奎六爷 调此当差,管理宫院。奎六爷每天率众浇花扫地,练练摔政。在 善扑营当差多年,虽年迈却身板硬朗,酷爱摔跤,想把绝技传给 后人,一眼就看中小崔了,奎六见小崔虽瘦小体弱,但很有骨 气,是摔政的料,就把小崔带回来了。

奎六把小崔带到旧宫,前后转了一圈,将旧宫人员叫到一 起,见了个面。一切交割完毕,来到下房,对小崔说:“你就住 在这儿,咱这儿没几个人,你每天扫院子、浇花,到小红门给我 打趟酒,就这点事,从明儿早晨五更开干。”小崔走了几十里路, 也有点累了,晚上吃完饭就躺下睡了。第二天早晨听到鸡叫立马 起床,推门一看,奎六在院里,已经干的满头大汗了。小崔看了 一会奎六爷扫地,问奎六爷:“我干什么? ”奎六爷拿了把扫帚 (用一种草制成的)说:“我教你扫地。”小崔心想,扫地谁不会呀,还用教。只见奎六爷拿起扫帚,前腿虚,后腿实,前把低, 后把高,酷似跤架。一哈腰就扫起来了。扫了一会儿,直起腰来 对小崔说:“看见了吧,就这样扫,每天扫一遍。”小崔接过扫帚 按照奎六爷的姿势开始扫地。奎六爷在旁边看着他扫完,奎六爷 又拿来一支木桶,对小崔说:“来,到井台上打水去。”奎六爷骑 马蹲裆式一骑井口(水井有石盖,中间有一圆孔),将水桶放入 井内,向下放绳子,用手一抖,满满一桶水,双手上下倒绳,双 臂绕满绳子桶也出井口了,将桶提到池边浇花,再去打水。可是 小崔按照奎六爷的要求,双手将绳子向下放到底,抖了半天,只 有半桶水,反复几十桶,浇完花天已大亮,旭日东升。小崔累得 两腿发抖,上气不接下气,小臂也脱皮了,青一块紫一块的。这 时,奎六爷又拿了一把铜酒壶交给小崔,一指门前那几棵树,对 小崔说:“用脚踢树干,把鸟轰走,每棵树就踢一下,每天不管 有鸟没鸟照踢,踢完了树马上拿酒壶到小红门去打一壶酒。”旧 宫离小红门六里地,要他一炷香的功夫就得回来,晚了就没有热 饭吃。小崔按照奎六爷吩咐,踢第一棵树,用脚一踢,树上的露 水就掉一身,他也踢完了,全身也湿透了,来不及换衣服拔腿就 跑。到小红门外关厢东来合烧锅打完酒,立马再往回跑,到旧宫 还没熟饭呢。一天下来筋疲力尽,全身疼痛,也没吃饭躺下就睡 着了。

第二天鸡叫起床,按前一天的样子照来一遍,小崔心想:我 是来练摔跤的,每天干这么多活,哪有劲练功啊。他就问奎六 爷:“您怎么不教我练功啊?”奎六说:“你先把这几样练好了, 我再教你。”从此,日复一日,天天如此。每天奎六爷跟他一起 干,不时地增加难度,扫院子架要低,手要快,步要稳;水桶加 大,重量增加;每天踢树速度加快,全身不落一滴露水;打酒回 来全身轻松;根据奎六爷的指挥,每天下午将宫门口的伞墩子由东边挪到西边,第二天再挪回来。后来奎六爷叫小崔用小臂插入 伞敏子的口内,转身走矮子步。开始只能走几步,练了一段时 间,就可以双臂伸直绕宫墙走一圈。半年以后,再看小崔像变了 一个人似的,胳膊粗了,腰也壮了,太阳穴鼓着,眼角努着,脯 肉翻着,翅子肉煸着,壮二棒子,大勺盔子,短脖子,小脑袋, 好似城皇庙内的小鬼,以此得名为小鬼崔。晚上奎六又给他加练 腰腿功。先练抻筋,耗腿,再练绊子空。奎六不厌其烦地教,小 崔认真地学,练了一段时间再增加难度。抻筋时两脚下平放两块 砖,双手着地头触小腿,练一个月后,逐渐增加难度,将砖平立 起,两脚放平,不歪不晃。又练一段时间将砖立起来,双手要求 着地。头触脚、脸要贴在胫骨上。涮腰时,小辫梢上拴一铜钱, 前后涮腰使铜钱擦地,划〇形大圈,圈越大腰越长功夫越深。 然后双手反握小树作小钻子脚翻腰,叫拿七寸。随着功夫的加 深,双手逐渐向下移位,手越低难度越大。

奎六爷教他利用树练勾子,用麻莲草练得合落。奎六爷每天 陪小崔摔較、练手、遛绊,小崔功夫日见长进,练就一手绝招叫 “大得合落”。开始时奎六爷还能抵抗几招,时间一长体力不支, 连连败北。小崔不忍摔老爷子,奎六对他要求很严,到后来奎六 爷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了。小鬼崔在旧宫每天练功不 止,风雨无阻,转眼三年,小崔功成技熟。

一天,奎六爷将小崔叫到跟前说.•“咱们三年没回城了,也 该看看你二叔去了,明天咱爷俩进城,我到营里给你补个缺。” 第二天,奎六爷请了一个月的假,把宫里的事交代清楚。爷俩收 拾收拾零用的东西,出小红门进左安门来到后门碾房已是中午 了。小崔到柜房见他二叔,崔掌柜一见小崔都不敢认了,小崔给 二叔磕头,述说这几年学艺的经过,崔掌柜说:“真难为你了。” 对奎六爷千恩万谢,吃完饭奎六爷去善扑营看老朋友去了。小崔

到营房下坡摔跤场看看小伙伴,大家一见脆骨崔都大吃一惊,几 年不见变了一个人。有知道底细的就说:“脆骨崔你投名师学艺 多年,来,来,来,脱了衣裳露两手我们看看。”小崔推辞不过, 把衣服一脱,大家一看,目瞪口呆,好嘛,走的时候骨瘦如柴, 现在腰宽膀阔,肌肉丰满,当年拿他练手的小伙伴,想跟他过过 招。给小崔一身褡裢说:“穿上,咱们试试。”小崔穿上褡裢,摔 了起来。真是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二人一搭手,小崔一把 偏门一把中带,向里一拉,用了个大得合落,对方就肌下了。小 崔没敢用力,对方就背过气去了。大家七手八脚地把他捧起来遛 遛,半天才缓过来。有不服气的接着跟他摔,均不是他的对手。 大伙一看连续几个谁也赢不了他,都不敢跟他摔了。

小崔是汉族人,按制善扑营扑户皆由各旗推荐,奎六爷又托 人给他补上了旗籍,给小崔准备进营的用品,如靴子褡裢等。带 他到善扑营给挂上号。由翼长、钢儿达审视问话,笔贴式给登记 编号,补了个它希密(候等儿),每天进营当差练功,到跤场摔 跤,等到上冬腊月二十三抢等儿。小崔还是住在二叔柜上,跤场 小伙子们对他特别亲热,每天练功摔跤单等腊月二十三的大赛到 来。

到腊月二十三日,小崔起了个大早,穿好了褡裢、靴子、套 裤,腰系骆蛇毛绳,外穿大斗篷。五更前到达西苑,标名挂号就 等抽签。比赛采取单败淘汰制,输一场就被淘汰,抽签是用古 牌,按参赛人数捉对比赛,最多32人摔16对跋。抽古牌点按号 找对,候等儿都由各旗推荐选派,都是各旗的佼佼者。待王公大 臣们到齐了,正坐(裁判)宣布比赛开始,场地铺上毡子和地 毯,同时摔八对,皇帝亲临观跤,中间为正坐,再设左右偏坐, 比赛为一跤定胜负。因为同时摔多对跤,胜者把对方摔倒后,必 须按着对手同时高喊:“给王爷请安!”正偏坐看见了,抽一支红签扔在地上,胜者捡起签到廊下挂号注册。小崔在奎六爷的调教 下,把比赛规矩礼法记在心里,上场前活动下腰腿,将斗篷脱下 来交给查六爷。坐上(裁判)一声令下捉对开摔,小崔的对手是 个大块头,身材魁梧,高小崔一头,小崔不敢轻易让对方抓握, 用手法和步法与之周旋。常言道长怕拿腰,短怕薅,胖子就怕三 转摇。小崔三转两转,看准机会上手抓对方偏门,底手抓中带, 使了一个动作叫三道箍大得合落,上手向上一支,底手向里一 拉,前腿挂对方底腿,对方可就上吊了。小崔每天用两臂打水, 两条胳臂结满了老茧,就像房梁。这时小崔一叫劲对方全身发软 就背过气去了。小崔一撒手对方倒下了,大家一看摔死了一位, 过来几位将中心带解开,扶起来捶后背抹前胸,好大功夫才醒过 来。坐上向下扔签,小崔拾起签来,到廊下挂号。头一场搭手对 方就趴下了,小崔露脸了。下一场照方子抓药,又是一下大得合 落,对方又背过气了。一连三场连中三元,三位都是吃的大得合 落,全都背过气去了。小崔旗开得胜,入选善扑营晋升为三等扑 户。在营当差,奎六的同辈大加赞赏,称奎六带出一个好伙计。

过了新年,正月十九大赛叫“宴九”,各营进花名册,东西 两营对抗,两营各摸半副古牌,天对天,地对地,大五对大五, 摸完牌自己找对。小崔新人营正是血气方刚,摸了张二板,下场 找对手,对方也正在找二板呢,小崔一看这位好似半截黑塔,肩 宽背厚,膀阔腰圆,正是东营主将花胳膊赵四,当时有“西营的 绊,东营的块”之说。二人交手之后,小崔巧用崩扒找褂的“大 得合落”得意技将对方摔倒。当时连正坐都惊呆了,站起身来髙 声叫好。宴九大赛是两营对抗赛,扑户们由此晋升,所以竞争异 常激烈,王公大臣,甚至皇帝均亲临观較。大家都为小崔叫好, 小崔一战晋升为二等扑户,自入营不到一年连升三级。自此小崔 每次上庙(进营)训练或比赛必胜,每胜必用“大得合落”,每 用对方必死(窒息),各营扑户均惧怕小崔三分。每次大赛各营 扑户碰上小崔都自认倒霉。平常两人闲谈常用小崔赌咒:“谁要 是亏心叫他人营对上小鬼崔。”

民国初年小鬼崔在北城开粮店为生,晚年常住天津,京津跤 坛的名将小孩王、卜恩富(卜六)都曾受教于崔二爷,并将善扑 营所用物具传给卜恩富。

1

  • 瑞五与潘老虎


潘老虎是瑞五的徒弟。瑞五老爷是善扑营左翼的头等扑户, 金鸡教习。在善扑营中也是数得着的人物。但他的徒弟在京都跤 坛中并非是叱咤风云的人物,名不见经传,但起到了承前启后的 作用,不得不写上几笔。潘老虎名潘恩宝,哈德门外花市人。其 父略有小资,家境倒也殷实,因喜爱摔跤与善扑营头等扑户禁卫 军教训瑞五结为知己,送子恩宝至瑞五爷处,下二五更的功夫练 摔较,至十七岁时身体硕大,臂力过人,随人旗籍进善扑营当 差。进营三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灭亡,潘恩宝没了事由(没工 作)闲歇在家。

潘恩宝有一师弟乃山东人,家境贫寒,十几岁流落北京给一 家羊肉床子(羊肉铺)放羊谋生。小孩长的黑,又无冠名,因排 行在四,以排论名,此人便是50—60年代杂技名人黑王四。

有一天瑞五老爷大佛寺散场后看见一个十四五岁的孩子,身 材硕大浑身漆黑,引起了扑户爷的注意,打发下人截住这个小孩 细问其详。小孩说:“我是山东人,姓王,排行在四,世人叫我 小四,给人放羊混饭吃。”经过一翻交谈,五老爷问王四愿不愿 练摔跤,王四说愿意练。于是从次日起每晚到五老爷家练功夫。 三个月后功夫长进显著,五老爷也很高兴。转眼(春节)一年, 春节后不见王四来练功夫,五老爷派人四下找寻,恰巧在隆福寺

王四被五老爷撞见。问他为什么不来练功夫了,王四告诉五老爷 说:“没了事由了”。五老爷略加沉思,然后告诉王四说:“这样 吧,我给你对个饭铺,每天三顿饭都到饭铺去吃,月底我去结 账。”从此王四又从新开始练。一晃就是两年。王四练得膀大腰 圆,力大无穷,但终因起步太晚摔跤没有练出什么名堂。后加人 关玉和(关麻子)杂技班,在各地演出。到了 1958年前后,王 四参加吴桥杂技团演出时,还是压轴的节目。时年已在60开外, 躺在地上手脚拖住五副双石头,然后在站上13人,负重在1000 公斤以上。黑王四力大之名享誉大江南北。

 

浏览5,021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