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0月,由苏瀛汉、苏君毅、林建春、郑国荣、陈春仙、林伊锋组成的永 春怡云武术研究会代表团,一行6人,应邀到台湾台北参加“2004国际鹤法学术 研讨会”,在会上发表论文,演示功法,并到台南、高雄、台中、嘉义、大甲等地,与当 地的白鹤拳友进行学术和技艺交流表演。当时台南年近九旬的老拳师李金水 (1917—2008),就说他们的拳术是“永春郑礼教派的”。年近八旬(1927—2014)的 老拳师何善法师的“三步点槌法”,在1997年来永春怡云武术研究会拜访溯源时,

就说是“永春吉师”200多年 前的清朝乾隆年间,去台南 永康市盐洲里(原盐行皮寮) 传授的,至今已经七传,并把 吉师塑像为“吉相公”膜拜, 奉为传台“三步点槌法”之开 山祖师爷。他十多年来,多 次带徒来永春学习白鹤拳, 又把在永春已经失传的“三 步点槌法”等11个套路,经 9年时间,回传给永春怡云武

术研究会的苏君毅,并正式收其为第七代传人人谱。他们创立“永吉馆”.把在怡 云武术研究会学习的白鹤拳和传授源自永春的槌法在台湾传艺,并远传瑞士。何 善发在台湾享有“国宝级”人物之声誉,其子6人及曾吉连、王清冲等为其股肱。 曾吉连在怡云武术研究会学有十余套永春白鹤拳械,现为台南大天后宫主任委 员,十多年来活跃于两岸民间信仰及武术文化交流之中•现为“国际南少林五祖拳 联谊总会”副主席,台湾“五祖拳协会”主席。

2006年春节,胡金焕、林建华、苏瀛汉、高楚兰、阮东等随福建省体育局副局 长刘珂率领的福建省武术代表团一行10人,应邀到台湾台南麻豆访问,参加“武 艺大会师”交流表演。当时全台有50多支南北武术文艺团体联袂表演,其中就有 很多人表演了不同流派的白鹤拳.他们都说传自永春。福建武术代表团拜访了当 地的武术馆社和名家,了解到台湾的武术现况和拳缘,并建立了友好联系。图片26

2006年福建武术代表团参加台南武艺大会师(自左至右高楚兰、 林建华、苏瀛汉、魏齐祺、刘珂、胡金焕、王国昌、何炜、阮东、陈升)

 

2009年11月.林建华、苏君玉、林玉品、郑成旺随福建省武术代表团赴台湾 台北,参加2009年“全球华人传统武术交流大赛”,并到宜兰、台中、台南大天后 宫、麻豆等地参观访问,结识了不少武友。

通过这3次的学术研讨、技艺交流、访问表演,台湾武术界人士均确认台湾的 武术是从大陆的福建、广东一带传过去的。中南部武术与福建武术的渊源尤为深 厚,白鹤拳者则都确认他们的拳法源自永春。不论是“洪门汉留天地”的“金台山” “金春山”勤习堂系的鹤拳(亦称“操子拳”“鸟拳”),台中、虎尾“二高”系的白鹤拳, 还是当地的长肢鹤拳、短肢鹤拳、游鹤、醉鹤、猴鹤、独脚鹤、邱鹤、太祖化鹤、欺鹤 等都是源出永春的白鹤拳。

同治初年,有位永春人只身从大陆渡海经由澎湖来到台湾屏东县,由于人生 地不熟,且身无分文,便栖身于一个乡村小庙。后经村中杨姓人家的好心收留,便 在杨家中居住,帮做农活杂务。杨家人见其身怀绝技、身手不凡.遂拜其为师,在 家中传授拳法。该师父只说其家乡在福建永春,并无告明姓氏,于是大家就称其 为永春师父.所传拳法亦称为永春拳。杨姓在当地本是兴旺家族,青壮年们都从 永春师父练武。后来。亥拳法逐渐从杨家传至村庄百姓,又传至屏东、宜兰等县, 最后遍布台湾。该派永春拳在台湾流传已有七代,习练者无数。台湾永春拳协会 会长、该拳法第四代传人杨文旗先生,于2009年率队到厦门参加“海峡论坛•海 峡两岸传统武术交流大赛”后,专程赴永春谒拜始祖方七娘,完成了认祖归宗的 夙愿。

“台中二高”师张常球(1880-1929),为方世培之子方永华之徒。清朝光绪末 年,张渡海往台湾时为日据时代,暂居台北建成町同乡所开设之“建成美皮行”内, ,'暗馆”教拳。民国成立后,在台北成立“二高白鹤拳柔术”道场,后在台中前清武 举人赖田家中设馆授徒,登门求教者,络绎不绝,取名“武德堂”,对外以“白鹤拳柔 术”为号召,不直接称“纵鹤拳”,有子张伊蝶承其衣钵。

“虎尾二高”师林国仲(字义高.1884^-1968),福州人,先拜方世培之孙方阿凤 为师,学习纵鹤拳两年,不幸其师英年早逝,复拜方世培之侄方永苍为师习艺。林 于日本据台时代入台,住云林县虎尾.应当地“台西客运”董事长黄朝深之聘.传授 黄家及乡梓子弟.从此“虎尾二高''系之纵鹤拳在台流传。后日人禁中国人学习武 术.林遭遣返福州。台湾光复后,他于1947年往台定居.遂在台湾各地设馆授徒. 门生日众,有子林英明等克绍箕裘。

又有据传是郑礼系的蔡忠一蔡公颂派下几传的拳师林德顺(蕊师)者,民国初 年往台,谋生于台湾嘉义南靖糖厂。1927年.受台南柳营富绅“故舍”刘故礼聘为 家教.传授食鹤拳5年。刘故艺成后,仅教其子刘银山兄弟3人及少数亲戚子弟, 是故林可称为台湾食鹤拳之祖师。

20世纪初(1900)之清末,台南有名为阿友师者,在台南关庙地区传教永春白 鹤拳;40年代则有长肢鹤师父蔡玉临.其授徒遍及台南县市。

20世纪30年代,又有隐于台北树林的永春白鹤拳师邓武,以医武为生,专以 整治伤科为业,惜其传承未详。70年代,南投县的一位洪姓老先生.传的也是永 春白鹤拳。近几年又有来自台湾的拳师,到永春认祖归宗,交往热络。

(二)西播粤港

早在清乾隆年间,永春白鹤拳就随永春籍总兵周自超( 1760-1837)传入广 东。周自超是永春县人,自幼聪颖,习文练武,勇力过人。他先中武举,再于乾隆 五十八年(1793)赴京考试,中武进士一甲第三名,钦点武探花,被委为御前侍卫; 随御驾至热河,勇抓刺客,以功赐独眼花翎,诰封武功将军;后奉命赴厦门,率水师 防御沿海水域,因战功擢为崖州参将、广东海门总兵,兼管平海。周自超任广东海 门总兵期间,治军甚严,重视军士的武艺、实战训练。在进行军事武艺训练之时, 周自超亲自向军士传授白鹤拳法,将永春白鹤拳艺传至广东。

永春武生林俊,乃武举人林捷云之子,家学渊源,精于永春白鹤拳术,善骑射, 武艺超群。他好打不平,以侠义闻名。鸦片战争后,林俊目睹社会腐败黑暗,决心 要推翻清朝统治。他以教武术为名,在永春、德化、南安一带发动联络一大批人, 聚义于金峰殿、万春寨、魁星岩、山门岩苦练武艺。清咸丰三年(1853),林俊聚众 数千,号称红线会,据德化县城起义,响应太平军。林俊起义军转战八闽,先后攻 克福建十八州县,所到之处,开仓济贫,释放监犯,以洪秀全的名义张贴布告,号召 民众起来推翻清政府.震撼八闽,被天王洪秀全封为“英烈王三千岁”。咸丰七年 (1857).林俊率军北上拟与太平军会师时,在闽北顺昌被袭击身亡,其手下万余 人,失散流寓于各地,有部分辗转逃匿至东南亚和江西、浙江、广东等地。其部属 原多为永春白鹤拳弟子或武艺高手,为逃避官府追捕,隐姓埋名,或打工,或以 教拳为生度日,所传拳艺出自永春,当地人则把其拳称为“永春师父”所授之“永 春拳”。

永春拳传至广东,在南雄、肇庆以及红船梨园中传授,红船中黄华宝、梁二娣、 陆锦、孙福等人学得此技。黄华宝、梁二娣将此拳传给佛山梁赞,梁赞功成艺就后 在家乡古劳开馆授徒,传陈华顺、陈贵、粱奇等。陈华顺再传其子陈汝棉及叶问、 彭南等,其他拳师也在广东各地陆续授徒。永春拳遂从南雄、肇庆、佛山、顺德传 至南海、番禹、中山、珠海、香港及世界各地.辈有传人.代有高手。由于永、咏语音 相近,语义相通.久而久之.流传到广东的永春拳就衍化成繇春拳或咏春拳,并在 永春拳的基础上有所演变、发展,自成体系,成为广东的一大名拳而享誉世界。

广东咏春拳与福建永春白鹤拳在拳理和技术上有很多是基本一致的。鹤山 咏春拳学者古修玄曾在网上撰文《梁赞与古劳咏春拳》中指出:“咏春拳源于永春 白鹤拳。”咏春拳保留着福建永春白鹤拳高姿平马(广东称二字钳羊马)的步型,讲 究,•守中用中,中线防守,中线进攻,乘空必入,逢膀必闸,以软制硬.以快打慢,,及 “柔中带刚,刚柔结合,来留去送,甩手直冲,以横消直,以直带横”的技击风格。

近年来,在香港或广东咏春拳传人的著作中,都明确指出了“咏春拳源自永春 白鹤拳”的历史事实。佛山市武术协会副主席陈锦良于2012年12月23日在《珠 江商报》上发表的文章记叙了这一历史事实:佛山赞先生的首徒“找钱华”(陈华 顺)临终前特嘱儿子陈汝棉,咏春拳的师祖传授就是“永春拳”。为逃避清廷政府 追捕,把“永”字改成“咏”字,希望在清政府被推翻后,把“咏春拳”改回“永春拳”。 众师兄弟雷汝济、陈锡侯、吴仲素、吴小鲁、叶计问(叶问)等9人赠送的牌匾至今 尚在,上面赫然写着“永春国术社”的字样,佛山咏春拳的祖师灵位上写的也是,.永 春历代先师”。在广东顺德的咏春拳馆中所供奉的祖师神位,清清楚楚地写着“永 春白鹤先师灵位”,佛山黄飞鸿纪念馆中“宝芝林”还原的历史场景中也写有“前传 后教白鹤先师”字样供奉于堂上龛内。事实表明,无论是如何传承,如何衍化(其 经过可留待以后继续研究探讨),广东的咏春拳就是源于福建的永春拳,其密切的 渊源关系是毋庸置疑的。

早在1991年10月8日,以颜石吉为团长的“台湾咏春拳委员会访祖团”,一 行18人,前来永春谒祖,受到了热烈欢迎,永春县领导非常重视。在翁公祠武术 馆(前身为中央国术馆永春分馆)举行谒祖仪式时,上香敬果,行礼致祭,一一如 仪,令人感受到中华武术的魅力和凝聚力。宾主双方均做了交流表演、交谈探讨。 他们说,他们同样是奉方七娘为始祖.是源于永春白鹤拳,是同门同根同源的。

广东与香港毗邻,广东一些咏春拳师傅也就把技艺带到香港继续传承,其中 有叶问系的江志强一支就经常活跃在各项武术活动中,为其佼佼者。

1957年,漳州的永春白鹤拳师郑文龙(1911 1984)南渡香港,郑为原籍永春 的永春白鹤拳师张苍荣(人称苍师)之徒孙。张苍荣在清光绪二十二年( 1896)携 女香娘移居漳州北桥街塔庵,受聘当香店之“制香师傅”,收店中学徒杨华为徒.授 以永春白鹤拳,后杨华入赘张家,改姓名为张杨华(人称赏师, 1871-1944),以继 宗桃。1922年创“捷元堂”行医授拳,1933年主教龙溪国术馆。漳州、龙岩地区的 永春白鹤拳均系张杨华所传。郑文龙先在捷元堂习艺,再入龙溪国术馆•协助教 务并深造,后再随一永春人“头梳师”学习一些与张杨华不同的永春白鹤拳。郑文 龙1957年往港后,于70年代初创“福建少林永春白鹤拳社”于北角英皇道330号 2楼,曾受聘执教官塘社区中心潮艺社、西贡潮州同乡会等社团。首徒李刚,是香 港国际武术协会创办人之一.任秘书长;1987年又创设“闽南武术社”;2005年与

一班学生正式向香港警察总部申请社团牌照,获准成立“香港永春白鹤拳研究会” 并任会长,在香港传授永春白鹤拳;平时应各大报纸杂志邀请,撰写武术评论文 章,被誉为“武林铁笔”,现为国际南少林五祖拳联谊总会副主席,致力弘扬永春白 鹤拳。

20世纪50- 70年代,一些永春白鹤拳弟子纷纷往港定居,也就把永春白鹤 拳带到了香港,于亲友中互相习练、互相传播。

四、永春县部分白鹤拳武馆及研究机构

福建省永春县是武坛奇葩白鹤拳的祖庭(故乡),古老的白鹤拳在这里代代相 传,伴随着永春的发展和壮大。300多年来,永春白鹤拳习者日众,高手辈出,影 响深广,传播远扬。时至今日,白鹤拳仍然是永春人生命中的一部分,是永春人民 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不论男女老幼,练武人群遍及城乡的各个角落。各种武 馆以及武术研究机构不断充实、发展,对白鹤拳的技术与理论研究愈加深入。同 时接待源源不断的来自国内外的白鹤拳爱好者,以顺应永春白鹤拳在世界范围内 的快速发展。目前,在永春县的主要武馆和研究会有:永春翁公祠武术馆、永春大 羽武术馆、永春桃源武术馆、永春怡云武术研究会、永春白鹳武术研究会、永春白 鹤拳孝德研究会、永春白鹤拳昌栋研究会、永春联兴武术研究会、永春杰龙武术 馆、永春白鹤拳鹏翔研究会、永春县英才武术健身研究会、永春白鹤拳达埔研究 会、永春白鹤拳众翔研究会、永春县云鹤武术研究会、永春白鹤拳国宏研究会、永 春白鹤拳精艺研究会、永春白鹤拳世讽研究会、永春白鹤拳尚武研究会、永春白鹤 拳团德武术研究会、永春白鹤拳文化研究中心、永春县辉龙武术协会、永强武术散 打研究会、永春白鹤拳德艺研究会、永春藤牌武艺研究会等,都在传承、研究永春 白鹤拳。

(―)永春翁公祠武术馆

永春翁公祠武术馆位于闽南古镇五里街镇新亭路. 成立于1928年冬,前身为“中央国术馆永春分馆”,是集 武术培训、表演、咨询接待、交流访问等为一体的现代化 综合武术馆。该馆以“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弘扬白鹤拳武 术、促进全民健身、共建和谐社会”为理念,崇尚“武德双 馨”,坚持,,务真求实、开拓进取,,的创业精神,为社会各界图片27

培育、输送了大批精英人才。本馆学员曾多次代表省、市、县参加香港国际武术 节、闽台南少林传统武术交流大赛、海峡论坛•海峡两岸武林大赛等世界性武术 交流大赛。在海峡两岸比赛中,该馆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得到社会各界的高 度赞赏。2011年,该馆被命名为首批泉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并授予泉州 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永春白鹤拳传习所”称号。图片28

翁公祠武术馆馆长潘成庙在指导法国巴黎拳师习练永春白鹤拳

图片29

俄罗斯安德烈等学员来翁公祠武术馆学习白鹤拳

永春白鹤拳由杰出女性方七娘所创,经300多年的传承和发展,早已蜚声海 内外。1928年10月,国民政府在南京举办全国第一届国术考试(亦称国考),永 春各门派拳师集中在县西校场选拔,从中挑选出潘世讽、潘嗣清、潘孝德、李万悦、 宋忠达、王忠瑛、林宝山等人赴试,取得证书荣旋。嗣后,“中央国术馆永春分馆” 正式成立,由林宝山、潘世讽先后任馆长,参加国考的拳师及其他名家担任各职, 一改私家教拳旧俗.转为集体传授新风。生徒除来自永春本县外,还有部分来自 福州、泉州、厦门、漳州、德化、南安、安溪等地区,令永春白鹤拳步上一个新台阶。

翁公祠国术馆成立翌年,应新加坡、马来西亚侨领陈嘉庚先生之邀,组成以潘 世讽、潘孝德为领队的“中央国术馆闽南国术团”。该团一行20人,历时1年,出 访新加坡、马来西亚各地巡回表演献技、弘扬国粹,为我国民间武术团体首次出 访,开创以武术对海外进行文化交流之先河,意义重大而深远!陈嘉庚先生热情 接待国术团,与全体团员合影留念,并写下两副意味深长的对联相赠:“勿忘黄帝 儿孙任人鱼肉;相率中原豪杰为国干城。”“谁号东亚病夫此耻宜雪;且看中华国术 我武维扬。”为弘扬国粹,该团应海外侨胞要求,留下部分拳师,先后在新加坡、马 来西亚各地授徒传艺,生徒济济众众,为永春白鹤拳风靡东南亚奠定了坚实基础, 对推广、传播、发展武术起着很大作用。1931年,由潘孝德任馆长,培养了大量武 术人才。1935年,国术馆组队参加在厦门举办的福建省第七届运动会武术比赛, 荣获银质奖章两枚。同年,组队参加泉州各县武术比赛,取得冠军锦旗一面。 1936年,参加在莆田举行的第三绥靖区军民运动会,获“团体总优胜”。

改革开放以后,曾一度停办的翁公祠武术馆于1985年8月10日正式复馆. 并隆重举行了翁公祠创办武术馆57周年暨复馆纪念大会,全国政协委员、澳门归 侨联合会主席、著名书法家梁披云先生特地题写了“福建永春翁公祠武术馆”馆 名。经选举由潘孝德之子潘成庙出任馆长,此后20多年,翁公祠武术馆不断发展 壮大.每年教授国内外学员上百人,弘扬了中华传统武术。

20世纪80年代,翁公祠武术馆积极响应国家体委挖掘整理武术遗产的号 召,积极地参加各项武术活动及赛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1986年3月,福建永 春翁公祠武术馆被福建省体委授予“武术遗产挖掘整理工作先进馆社”称号。该 馆先后组员参加海峡论坛•两岸传统武术交流大赛、闽台南少林传统武术交流大 赛等重要赛事并获得优异成绩,扩大了两岸民间体育交流,为促进海峡两岸文化 交流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2007年8月,该馆受英国国际空手道网络联合会邀请前往授艺。德国、日 本、英国、法国、俄罗斯、苏格兰、马来西亚、新加坡、以色列等武术团体和习拳者每 年都前来永春寻宗谒祖,研习白鹤拳。2009年,翁公祠武术馆组织学员参加境外
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冬令营福建永春才艺营开营仪式,并与新加坡、马来 西亚及中国台湾、香港、澳门的青少年一起交流。2008年,武馆教练学员参加了 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一一中华武功》栏目的拍摄;先后受中央电视台四套栏目 组、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香港有线电视《聚焦中国》栏目组、台湾中天电视台、福建 电视台新闻频道与经济频道、福建日报、广东电视台等媒体的采访,报道武馆传承 永春白鹤拳的活动实况。2012年8月,该馆组织学员参加“郑成功杯”传统武术 比赛,获得11金4银3铜的优异成绩。与此同时,各大媒体纷拥而至,对翁公祠 武术馆进行全方面报道。2012年,翁公祠武术馆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成立了两个 分馆;2013年,又在莫斯科成立分馆;2014年,在德国成立了分馆。翁公祠武术馆 在世界多个国家传播永春白鹤拳,大力促进了白鹤拳的国际交流。

(二)永春怡云武术研究会

永春怡云武术研究会位于永春县县城桃城社区,其前 身为怡云白鹤拳培训中心,研究会正式成立于1999年,创 办人为泉州市武协副主席、永春县永春拳协会副会长、福 建省武术协会常务理事、国际南少林五祖拳研究会副会 长、中国武术七段、永春白鹤拳九段、国家级非遗项目福 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苏瀛汉先生。研究会由苏瀛汉亲任 会长,曾国强、苏君毅任副会长,苏君毅兼任秘书长,郑东 辉、郑海川、林金艺、吕明福、吕良团、陈兴群、苏君玉等为副秘书长,理事共75人。

怡云武术研究会的宗旨是:团结各武术文 化工作者、爱好者及热心武术文化事业的各界 人士,共同弘扬中华武术,挖掘整理、继承发展 永春白鹤拳的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开展技术学 术的交流研究,努力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的开 展,继承传播、发展传统武术文化,促进对外交 流,为民族的文化传承和发展做出贡献。

苏瀛汉先生出生于武术世家,祖上苏继元 于明嘉靖年间抗倭有功,知县事详文福建宪 司,旌赏为“义士”,名登清乾隆《永春州志》,故 习武家风世代罔替。他于1960年正式递帖拜 著名永春白鹤拳宗师潘世讽(武秀才,讳禄咏,图片30图片31

1858—1931)之哲嗣潘瑞荡(字嗣涤.1903—1976)和郑联甲(字世冠,1891 — 1966) 二位老师学习永春白鹤拳和中医骨伤科.深得二师青睐,倾囊相授,得其衣钵,旋 即辅师助教,教学相长,并独立行医授武,迄今从事武术活动已50余年。1984 年,苏瀛汉担任“永春白鹤拳挖掘整理小组”组长,并被确认为“永春白鹤拳”代表 人物之一。1985年任翁公祠武术馆副馆长兼秘书长、教练,长年教有一大批学 员。1984—1986年应福建省体委调聘,参加福建省武术挖掘整理小组工作,撰写 有《永春白鹤拳拳械录》和《五兽拳拳械录》,参加《福建武术拳械录》的部分编写和 编审工作。1986年分别获得全国和福建省武术挖掘整理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并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把珍藏多年的白鹤拳古拳经、拳谱贡献给国家,获全国 “雄狮奖”二等奖和福建省“三贡献”二等奖。同年成为福建省武术协会委员。

1990年,苏瀛汉与福建体育学院洪正福、林荫生合作,由苏执笔出版《永春白 鹤拳》一书,由中国武术协会审定、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发行,并收入《中华武术文 库》。2001年11月参加福建省传统武术演武大会,荣获大会优秀奖(最高奖)。 2002年6月,他携子苏君毅、徒陈兴群到河南太行山参加“中国传统武术名家功 夫研讨会”,宣读论文,演示功法•与各名家交流研讨。

2004年10月,苏瀛汉代表中国武术代表队.参加在郑州举行的“首届世界传 统武术节”武术比赛,以永春白鹤拳获大会男子南拳E组、F组一等奖(金奖)。同 月,率永春怡云武术研究会代表团一行6人,应邀参加在台北举行的“2004国际 鹤法学术研讨会”,宣读论文,讲述拳史,演示功法.并到台中、台南、高雄等地交流 技艺,颇受瞩目及欢迎。其与儿子苏君毅整理校注辑纂的《原传白鹤拳家正 法—古典白鹤拳谱》一套6册,也在台湾首发,成为“2004国际鹤法学术研讨 会”上之重要巨献(台湾宣传刊物上语)。其撰写的《永春白鹤拳基本技术》和《永 春白鹤拳的六门八法》也载编于台湾“2004国际鹤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 2005年,《台湾武林》第26,27,28期,刊登苏瀛汉与儿子苏君毅撰写的《永春白鹤 拳技手图说》上中下3期,其中第26期以他为封面人物。自1983年起,他撰写的 2 0多篇武术文章、论文、史料,分别在大陆的《武林》《中华武术》《体育文史》和台 湾的《台湾武林》《力与美》《中华国术》和菲律宾等地的杂志刊登或被报刊转载.主 编该会内部刊物“鹤道”,致力于宣介永春白鹤拳。2005年由人民体育音像出版 社和广州俏佳人公司联合摄制的“中华武术展现工程”之《永春白鹤拳一苏瀛汉 系列》中英文双语教学光盘15套18碟.2006年在全球发行。图片34 图片35 图片36 图片37 图片38 图片39 图片40 图片41 图片42 图片32 图片33

由人民体育音像出版社和广州俏佳人公司联合摄制的
“中华武术展现工程”之《永春白鹤拳——苏瀛汉系列》
中英文双语教学光盘1518,2006年在全球发行

自1990年至今,永春怡云武术研究会苏瀛汉会长参加了历届“国际南少林五 祖拳联谊总会”和各级政府、部门举行的学术研讨和演武活动,获得多个一等奖和 多项荣誉称号。2007年,他与儿子苏君毅应永春华侨中学之聘为该校武术指导. 开展“泉州南少林武术进校园”课程研究,创编白鹤拳拳功操,在该校开展活动,有 2 000余名学生参与习练,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曾两次对此进行报道。他们所创 编的白鹤拳操在泉州市全市老体协学习推广,并受聘在永春县老年大学任教永春 白鹤拳班。同时为泉州市中小学体育教师举行两场专题永春白鹤拳讲座。几十 年来,苏瀛汉笔耕不辍,著述颇丰,授武行医,致力于传承弘扬白鹤拳文化,培养出 一大批国内外学员。

2014年,怡云武术研究会举行了第四届理事会全体会议,会上进行了班子换 届。敦聘李刚、吴嘉瑞、曾国强先生为名誉会长,敦聘郑海川、吕明福、林金艺、吕良 团为名誉副会长,苏瀛汉为创会会长,会长由苏君毅担任,副会长有郑东辉、苏君玉、 陈兴群、曾华炼、张时瓦。苏君毅现为政协第十四届永春县委员、国际南少林五祖拳 研究会副秘书长、泉州市武协委员、中国武术六段、永春白鹤拳八段、武术一级裁判 和福建省社会武术准高级教练。多年来,他参加全国传统武术比赛、国际南少林武 术大赛、海峡论坛•海峡传统武术大赛等省、市各级武术比赛,共获得40余枚金 牌、银牌。他还多次应邀赴台湾进行武术交流,2011年应邀赴埃及传授永春白鹤 拳;2013年为“共庆中国年一-八闽文化走进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活动讲师团” 成员出访二国,在悉尼、布里斯班、印度尼西亚巴厘岛3地共为300多名学员传授 永春白鹤拳械;2014年9月作为泉州武术文化代表团成员前往日本横滨,参加 “东亚文化之都艺术节”交流,与日、韩艺术团体共同演绎3个文化之都的艺术魅 力。2015年5月,怡云武术研究会会长苏君毅、副会长苏君玉亲率队员参加由中 国武术协会主办的全国传统武术锦标赛,苏君毅获得了青年组传统南拳、其他长 器械和对练两枚金牌;苏君玉获得女子组南拳金牌、双器械银牌;潘景致获得传统 南棍金牌,克利斯获得传统南拳银牌;孙伟杰获得传统器械金牌和拳术铜牌;苏君 琪获得青年组南拳、双器械银牌。

苏君玉在第四届理事会上当选为副会长兼秘书长。苏君玉现为泉州市武术 协会委员、永春白鹤拳八段、福建省社会武术准高级教练员、中国武术六段。多年 来,她参加由中国武术协会主办和省、市主办的国际传统武术大赛以及2008年第 六届全国农运会武术比赛中,共获得28金10银的佳绩。同时多次出访马来西亚 等地。

怡云武术研究会创会近二十年来,积极开展国内及国际武术交流,与日本、英

20155月,怡云武术研究会会长苏君毅(左三)、副会长苏君玉 (右三)率队参加全国传统武术比赛,获得641铜的好成绩

国、瑞典、瑞士、意大利、俄罗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 宾、缅甸等国家及中国台湾、香港等地区进行广泛的联谊交流和教学活动,举办定 期和不定期的永春白鹤拳培训班,参加国际、全国、省等各级武术赛事、学术研讨 和全民健身活动,获得了 300余枚的金银奖项和多种荣誉,培养出数百名外国学 员和逾千国内学员,有的学生已分别在其所在国传授白鹤拳。该会成员还多次出 访马来西亚、菲律宾、日本等地.苏瀛汉和苏君毅还应邀前往埃及讲学并传授永春 白鹤拳。他们配合中央电视台、福建电视台、东南电视台、广东电视台、黑龙江电 视台、厦门电视台、泉州电视台、永春电视台、台湾八大电视台、东森电视台、中国 国际广播电台、香港电台电视部、《泉州晚报》、《东南电视报》、《海峡都市报》、《中 华武藏》、《三联生活周刊》、《海峡体育》、美国《功夫》杂志、中国青年出版社等新闻 媒体对永春白鹤拳的拍摄工作,并接受其采访、专访,协助政府有关部门举办 2002年国际永春白鹤拳演武大会和2005年的“中国•永春 日本•冲绳演武大 会”,同时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性活动.为永春白鹤拳文化的挖掘整理、传承弘扬、创 新发展做出了贡献。

(三)永春大羽武术馆

永春大羽武术馆位于大鹏山麓、五里街镇大羽村中,大羽村是白鹤拳创始人

方七娘的高徒前五虎之 白鹤拳一代宗师郑礼的故乡,被誉为“中国永春拳 第一村”。300多年来,白鹤拳在这个小山村中代代相传,高手辈出,并不断向海 内外推广和发展,成为世人瞩目的白鹤拳圣地。

大羽武术馆创办于1926年, 为永春白鹤拳名师郑文存(1906- 2005)所创。郑文存自幼秉承家学 习练永春白鹤拳,9岁时便随父亲 郑兆强到马来亚谋生。在马来亚 期间,他在父辈的指导下一丝不 苟,刻苦练功、日久天长,功夫日益 精进。在18岁那年,郑文存在马 来亚战胜了当地的许多武术高手。 1924年,年仅18岁的郑文存只身 回到大羽,初时在大坪开设武馆教 授徒弟。1926年回到大羽村开设 大羽国术馆,传授白鹤拳法,兼治 风伤病痛,开始了他传艺授徒的人 生。随着名声渐渐传开,先后有吾 峰、蓬壶、德化等地弟子上门求教, 或请其到该地传授武艺,郑文存也 就开始将白鹤拳艺传向各地。1942年,郑文存应国民党八十一军聘请担任该部 国术教官,专门向士兵传授白鹤拳法及大刀术,从此博得了“大刀文存”的称号。

抗战胜利后,郑文存辞去军事教官职务,回到蓬壶、一都、晋江、南安、集美等 地继续收徒授艺。新中国成立后,本想弃武从农的郑文存,耐不住弟子们的请求, 只好继续收徒授艺,一直到了 80多岁时,他还在闽南各地传授白鹤拳。在长达 80年的授武生涯中,郑文存传下门徒无数,可谓是桃李满天下,且其弟子在参加 各类武术交流比赛中均获得优异成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郑文存响应国家 号召,积极参与国家挖掘整理武术遗产活动,做了大量的工作,并主动将《白鹤拳 拳家正法》一书送省展览。1983年,郑文存先生被评为全国千名优秀武术辅 导员。图片44图片45

1995年,90岁高龄的郑文存将大羽武术馆传给了长孙郑庆勇.由郑庆勇担任 馆长,负责大羽武术馆馆务。郑庆勇出生于1961年,10岁开始跟随祖父郑文存。

浏览5,781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