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济生静功缠丝太极拳


一、注意事项|陈济生静功缠丝太极拳





在学习和打静功缠丝太极拳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速度要均匀



初学静功缠丝太极拳时宜慢不宜快,从慢上练功夫,打基 础,先把动作学会,把要领掌握好。熟练以后,不论速度稍快或 稍慢,都要从头到尾保持均匀。打一套静功缠丝太极拳,正常的 速度是用7分钟的时间。有的人慢练,可长达10分钟,初学也 不能太慢。



(二) 架式不可忽高忽低



初学时架式可以高一点,也可以低一点,但在“起势”就要 确定高低程度,以后整套动作,要大体上保持同样的高度(除 “下势”动作之外)。体弱者最好采用高架式练习,随着动作的熟 练和体质的增强,再练中架式或低架式。



(三) 要活当掌握运动量



静功缠丝太极拳运动虽然不如体操运动和其他长拳运动激 烈,但是由于它要求上、下肢各关节都在一定的弯曲度下做慢动 作,这就延长了身体有关部位的运动时间,所以还是有一定运动 量的。特别是下肢的运动量比较大一些,因为打这种拳,一方面 要求两腿分清虚实,身体的重量经常由一条腿来负担,而这条腿



. 178 ?



又是在弯曲的情况下来支撑的;另一方面,由一个姿势转到另一 个姿势,身体重心由一腿过渡到另一腿上时要求缓慢,用的时间 较长,这就大大增加了下肢的负荷量.所以初学的人练完一趟静 功缠丝太极拳,往往会感到两腿酸痛,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每次锻炼的时间长短、趟数多少、运动量大小,应根据工作 和学习情况及自己的体质而定。一般健康无病的成年人,每日可 练习一小时左右,老年人最好在早晨练习。初学者和体弱者要根 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适当调节运动量,可以连续打一趟或两趟, 可以单练一节或几节,也可以专练一两个势子,如“揽雀尾”、 “大履”、“云手”等。患有一般伤病的人要有所区别,如关节炎 患者,每日练习的次数可适当多一些,但每次的运动量不宜太 大;肠胃病患者的练习次数和运动量也可适当增加一些,以改善 消化系统的功能等等。



此外,初学的人如果没有专人指导,可以采用互教互学的办 法,例如,先由一个人按照图解的动作说明,来指导其他人学 练,然后依次轮换。这比一个人自己看图解学拳,要快一些,好 一些。





浏览451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