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乾卦和坤卦,是三个阳爻与三个阴爻相对,表示天与地是相互 对立的。
艮卦和兑卦,下面两爻表示是四象中的太阴与太阳相对,而上 面则是一个阳爻与一个阴爻相对,因为艮卦的卦象是山,兑卦的卦 象是泽,所以叫做“山泽通气”。
震卦和巽卦,上面是表示四象中的太阴与太阳相对,下面表示 一个阳爻与一个阴爻相对,而震卦的卦象是雷,巽卦的卦象是风, 所以叫做“雷风相薄”;
坎卦和离卦,下面是表示四象中的少阳与少阴相对,上面表示 一个阴爻与一个阳爻相对,而坎卦的卦象是水,离卦的卦象是火, 所以叫做“水火不相射”。(见来知德《易经来注图解》第28页。)
引述:
这是从具体的卦体和卦象上对乾卦、兑卦、离卦、震卦、粟 卦、坎卦、艮卦、坤卦八卦进行的分析。其中“天地定位”、“山泽 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几句,原来出自《周易?说 第:“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金景芳、 吕绍纲先生认为,这几句话有很多不可以理解的地方,怀疑是后人 把以前研究《周易》的思想参入进去的,不是孔子本人所作。并认 为,宋代人从先天、后天的角度对它进行解说,只是让人知道这种 做法的不可取之处,丝毫没有解决问题。现在把金景芳、吕绍纲二 位先生的观点援引在此,以俟知者。
八卦相合〔即数
数合相卦人
八七六五四三二一
天一地八,乃天地自然之数也。乾始于一,坤终于八。今兑二 艮七,亦一八也。离三坎六,亦一八也。震四巽五,亦一八也。八 卦皆本于乾坤,于此可见。故曰:“乾坤,其《易》之门耶?”〔85〕 “乾坤毁,则无以见《易》”(86〕。一部《易经》,乾坤二字尽之。
伏羲之卦起于画,故其法皆以画论之。若宋儒谓:天位乎上, 地位乎下,日生于东,月生于西,山镇西北,泽注东南,风起西 南,雷震东北。则谓其合天地之造化,不以数论也。
[84)相合,即相加的意思。
(85)“乾坤,其《易》之门耶?”,出自《易经?系群下》,原文是:"子曰,乾坤, 其《易》之门耶J孔子论述乾坤二卦,认为,明白《乾卦》、《坤卦》两卦的含义,是 明白《易经》的基础,说明乾坤二卦在《易经》中的重要性。
【86)“乾坤毁,则无以见《易》”,出自《易经?系辞上》,原文是:“乾坤成列,而 《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毁,则无以见《易》J乾代表天,坤代表地,意思是说天位与 上,地位于下,而《易经》就建立在这一基本的矛盾对立之中。天地毁灭了(也就是乾 坤二卦毁灭了),就无从体现《易经》的原则了。这也是说明乾坤二卦在《易经》中的 重要性地位。
上图用八卦次序数相合得九,此图用八卦配《洛书》(87)数相 合得十。术学家分用,各有取义。拳学家合用,无甚分别。
浏览99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