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传统武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研究
(一)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及其意义
1987年,时任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主席的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在《我 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具体为: 一方面,要使人类目前的追求与需要得到满足,另一方面,也不对未来的追求 与需要造成危害的发展。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保护总体上的生态完整与 自然资源总量,实现社会的持续性进步,为“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核心。
可持续发展强调的是,将当代发展和未来发展结合在一起,并以未来发展 的可能性,当作制定当代发展战略的基础,也就是说,今天的发展需要为明天
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并且需要从长远利益出发,寻求社会、资源、人口、环境、 经济各要素间相互协调的发展,绝对不可以为了眼前的利益,而损害长远的利益 “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
(二)传统武术的可持续发展
在当今社会,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传统武术,受到了各种 因素与条件的制约,与此同时,各种思想观念与社会现象也在冲击着传统武术, 因此,对传统武术的可持续发展应多加重视。
传统武术的可持续发展指的是,不仅要促进传统武术今天的发展,还要注 意传统武术的未来发展,从而使其进入稳定、健康、持续的良性循环当中,以 此使后人长久的需求得到满足。袁伟民在《认真贯彻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努力 实现体育事业的持续发展》中,明确地提出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传统武术作为一种文化,一项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用新的发展观审视其未来发 展的问题,所具有的现实与理论意义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一系列的措施与手段,为传统武术未来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使传统 武术得以持续、长期发展,是传统武术可持续发展的冃标。
二、传统武术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传统武术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一样,同样会受到诸多因素的 影响,也会面临很多的困难。概括来讲,以下是影响与制约传统武术可持续发 展的主要因素与条件。
(一)传统武术发展环境的恶化
重竞技武术,轻传统武术
自20世纪50年代起,竞技武术(以传统武术为基础)逐渐兴起并发展起来。 竞技武术的两大活动内容为散打与套路,其以运动员和教练员为活动主体,其 根本目标是依据竞赛规则,取得优异成绩。
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将发展武术的重心放在了竞技武术上,竞技武术在 资金、政策等方面都有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基于此,其得以飞速发展。不仅在 各省市,以及大部分体育院校都建立了竞技武术专业队,而且竞技武术还成为 全运会、亚运会,乃至奥运会的比赛项目。
相较于竞技武术,传统武术一直处于自行发展的状态,发展道路艰难。特 别是近些年来,武术申奥进程加速,因此更加忽视传统武术的发展,这严重阻 碍了传统武术的发展。
缺乏激励机制
倘若一个体育项目缺少比赛机制,就会缺乏激励因素,进而缺乏活力与生机。 到目前为止,大多数传统武术都没有举办过大型的正式比赛,更没有完备、统 一的竞赛规则。即便有比赛,也是竞技武术比赛的附属品,或者是直接被“竞技” 串了味的传统武术。
练习与学习传统武术良好氛围的形成,受到了竞赛机制匮乏的制约,从而 使传统武术发展的后劲不足,这对传统武术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现代体育项目的冲击
传统武术练习人数的减少,是现代体育项目对传统武术造成冲击的重要表 现之一。西方现代体育项目自鸦片战争之后,开始大量涌入中国,这对传统武 术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从事西方现代体育项目的人越来越多,导致从事传统武 术的人越来越少。这严重制约了传统武术的可持续发展。
(二)缺乏必要的经济支持和回报
一定的经济实力,是所有体育项目发展的基础,传统武术同样不例外。传 统武术资金的缺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由于传统武术不属于亚运会、全运会的比赛项目,国家与地方为了 获得金牌,就会将主要资金投入到比赛项目当中。经济投入的不足的窘境,导 致传统武术的发展呈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局面。
第二,在市场经济逐步深人的同时,人们的经济意识也在进一步加强。由 于练习传统武术在短时间内没有任何经济回报,这样,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之下, 一些民间传统武术爱好者改变了初衷,并将传统武术放弃了,转而投人到追逐 经济利益的大军中。正因如此,严重地威胁了传统武术的可持续发展,甚至使 一些传统武术失传了。
第三,传统武术未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向产业化发展,没有争取企业赞助, 这样就会没有持续且合适的经济来源,在这种背景之下,传统武术的发展一直 处于低迷状态。
(二) 传统武术理论基础薄弱
传统武术形成于农耕文明中,在传统武术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受到儒释道 等各家思想的影响很深,其是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基础上建立的理论基础
传统武术所吸收的“天人合一” “精气”“阴阳”等理论,都是一些比较模糊、 难懂,且不易接受的理论。由于当时社会文化水平的有限性,无可避免,使很 多传统拳术理论具有一定的封建迷信色彩。基于此,在面对简洁、丰富、精准 而直接的现代体育理论时,就显得比较晦涩、单薄,难以进行研究与解释。
(三) 传统武术传承方式的局限性
由于血缘与师徒的传承方式,是大多数传统武术的传承方式,因此,一定 会使一些传统武术拳种失传。
第一,传承的封建保守意识,导致传统武术“近亲繁殖”。中国长期以血 缘关系为纽带所维系的家族制度,以及稳定的农耕生活,限定了传统无数的传承。 传统的传承虽然对各门派在技术上的精益求精,形成独特的技术传统与风格有 利,但是,也使传统武术逐渐消失于历史长河之中。
第二,传统意义上的传统武术对言传身教非常重视,只要找不到理想传人, 此拳派就会消失。特别是近几年,由于文化观念、政治、社会生活、经济的改变, 导致越来越多的人真正愿意“十年磨一剑”,愿意勤学苦练,进而使很多拳种 没有了传承人,这些加速了传统武术的消亡。
在今后的发展中,倘若传统武术没有大量风格各异的继承人与传统拳种作 为“资源”,随着时间的推移,传统意义上的传统武术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 会变得异常艰难。
(四) 传统武术训练手段的原始性
现在,身传口述依旧是传统武术的训练模式,这一模式是历代拳家经验的 积累,一定含有科学理念,并且行之有效,但是,其中也包含着许多低效、不 科学且原始的训练方法3
传统武术中的务实精神(如“拳打千遍,身法自现”)虽然有可取之处,但是, 相较现代先进的科学训练方式,这种重实践、轻理论的单一训练方式显得比较 原始。相较于现代训练学中完整、科学、系统的训练方法与理论(包括技术、 心理、智能、身体及技术训练等),其显得更加陈旧、粗糙。
这种原始的训练方式,严重阻碍了传统武术自身优势的发挥,进而对其可 持续发展的进程造成影响。
(五)传统武术发展的滞后性
传统武术产生于一个相对封闭的文化环境。进入21世纪后,人们的思想、 价值观念、认识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面对这种情况,传统武术显得无所适从。 与社会的飞速发展相比,传统武术未及时进行自我更新,导致其具有严重的滞 后性。
第一,传统武术的外在表现,比如,传承方式、训练方法中的内容,无法 被现代人接受。虽然传统武术的实质是人们的精神财富,值得人们去学习、继 承与发扬,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有了越来越细的分工。导致传统武术 的多元化价值功能,成为影响传统武术发展的双刃剑,为人们带来多面利益, 与此同时,也制约着传统武术的发展。
第二,人们参与的积极性受到了传统武术习练特点的影响。现代社会,由 于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导致人们的价值判断越来越趋向于简洁、易学、 高效、实用,尤其在青少年中表现的特别突出。而传统武术想要有所成就,就 必须要经过长期且艰苦的锤炼。“娱乐比不过跳舞,健身效果比不过健美操” 的观点,使传统武术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
三、传统武术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及其实践
(一)传统武术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的构建 1.传统武术发展基础理论的构建
自身的科学化,是传统武术发展的基础,主要包括:技术体系的建构、理 论体系的建构、拳种内容的整理与归纳,以及科学标准的确定。
(1 )技术体系的建构
技术体系的构建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内容。
①保留传统武术完整的技术训练体系
按照传统武术固有的技术体系,来建构各个传统武术拳种体系,使传统武 术技术的失传得以避免。不同拳种技术完整训练体系包括:功法一套路一拆手 一递手(喂手)一散手一攻防实战。
②建构新的技术体系
在传统技术体系的基础上,以习练者的不同需求为依据,来对技术内容进 行编排,从而整体、归纳出新的技术体系。比如,针对大众练习者,可按照技 术的难易程度,将其分为初级、中级、高级技术内容。
(2 )理论体系的建构
想要建立完整的传统武术理论体系,就应该去伪存真,并与武术技术紧密 结合在一起,对于技术的修炼来讲,理论体系应具有指导作用。除此之外,在 传统理论基础上形成的现代意义的武术理论,就是用现代科学知识解释传统武 术理论无法回答的问题,并对传统的拳理进行了诠释。
(3)拳种内容的科学归纳整理
传统武术的竞赛、推广,以及段位制的实施,在客观上,要求对现存的传 统武术内容做进一步的归纳、论证、整理、认定、挖掘,由此将具有代表性的 传统武术门类确定下来。
(4 )拳种的科学认定标准
以各传统武术技、理、史完整的体系为依据,来认定一个传统武术拳种, 基本内容应包括:规范的基本技术、完整的技术体系、科学的理论体系、清晰 的历史传承,以及突出的风格特点。
2.传统武术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构建的要求
(1 )立足传统武术本体
传统武术理论科学研究的内核层是,立足于武术本体构建的武术理论体系。 传统武术理论的实质是,对武术实践活动由经验到理性的总结与提升,其将传 统武术发展变化规律揭示出来,并且用科学的传统武术理论来对其实践活动进 行指导,从而对传统武术的全面发展起到推动的作用。
理论来源于实践,传统武术理论当然也不能与其实践活动脱离,而传统武 术活动的主体同样应该围绕武术技艺的传承展开。按照逻辑结构,传统武术理 论大致可以分为练与用、教与学这样的过程,而这一切的载体就是人,因此, 传统武术理论科学研究是以人为主体所进行的研究。
浏览1,08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