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萝斋1944年遗著)
自 志
拳道之大,实为民族精神之需要,学术之国本,人生哲学 之基础,社会教育之命脉o其使命要在修正人心,抒发感情,改 造生理,发挥良能,使学者精明体健,利国利群,固不专重技击 一端也。若能完成其使命,则可谓之拳,否则异端耳。习异拳 如饮鸩毒,其害不可胜言也。余素以立己立人为怀,触目痛心, 不忍坐视,本四十余年习拳经验,探其真义之所在,参以学理, 证以体认,祛其弊,发其秘,舍短取长,去伪存真,融会贯通,以 发扬而光大之,会成一种特殊拳学,而友人多试之甜蜜,习之 愉快,因佥以“大成”二字名吾拳,欲却之而无从也,随听之而 已。本拳之所重者在精神,在意感,在自然力之修炼,统而言 之,使人体与大气相应合。分而'言之,以宇宙之原则原理以为 本,养成神圆力方,形曲意直,虚实无定,锻练成触觉活力之本 能。以言其体,则无力不具,以言其用,则有感即应。以视彼一 般拳学家尚形式,重方法,讲蛮力者,固不可相提并论也。诚以 一般拳家,多因注重形式与方法,而演成各种繁冗、畸形怪状 之拳套,更因讲求蛮力之增进,而操各项激烈运动,误传,误
授,自以为得意者,殊不知尽是戕生运动,其神经、肢体、气管、 筋肉,已受其摧残而致颓废,安能望其完成拳道之使命乎?余 虽不敢谓本拳为无上之学,若以现代及过去而论,信他所无而 我独有也。学术理应一代高一代,否则错误,当无存在之必要 矣。余深信拳学适于神经肢体之锻炼,方因而益智,尤适于筋 肉温养,血液滋荣,更使呼吸舒畅,肺量加强,而本能之力亦随 之渐长,以实现一触即发之功能。至于致力之要,用功之法,统 于篇内述之,兹不赘述。但此篇原为同志习拳较易而设,非问 世之文者比也。盖因余年已老,大家迫求,只得以留惊鸿爪影 于雪泥中寻之。仅将平日所学拉杂记载留作参考。将来人手 一篇,领会较易。但余素以求知为职志,果有海内贤达将本拳 予以指正,或进而教之,则尤感焉。以一得之愚,得藉他山之石 而日有进益。日后望徒学诸生,一方面尽量问难,一方面尽力 发挥。倘有心得,希随时共同研究,以求得精奥,而期福利人 群,提高国民体育水平,实为盼甚,否则毫无价值也。如此提高 而不果,是吾辈精神之不笃,或智力未符故耳。夫学术本为人 类所共有,余亦何人而敢自秘,所以不揣浅陋,努力而成是篇。 余不文对本拳之精微之处,难以阐发净尽,所写者,仅不过回 录而已,实难形容其底蕴,以详吾胸中之拳道事,一隅三反,是 在学者,余因爱道之诚,热心倡导,虽不免言论之激,失之狂 放,知我罪我,笑骂由人。
习拳述要
近世操拳者,每以筋肉之暴露、坚硬,夸示人前,以为运动 家之表现。殊不知此种畸形发达之现象,既碍卫生,更无他用,
143 最为应理家禁忌,毫无运动之价值也。近年以来,余于报端曾 一再指摘其非,虽有一般明理之士,咸表同情,而大都仍是庸 俗愚昧,忍心害理,尤其信口诋人,此真不齿,故终不免诸多衔 怨者。大凡从来独抱绝学,为人类谋福利者,与极忠诚之士和 聪明绝顶者,社会从来鲜有谅解,水准之低,概可想见。余为拳 道之永久计,实不敢顾其私,希海内贤达共谅鉴之。
按拳道之由来,原系采禽兽搏斗之长,像其形,会其意,逐 渐演进,合精神假借一切法则,始汇成斯技O奈近世拳家,形都 不似,更有何益于精神与意感乎?然亦有云:用力则又滞,用意 则灵之说。询其所以,则又瞠然莫辩。用力则筋肉滞而百骸不 灵,且不卫生,此固然矣。然在技击方面言之,用力则是力穷, 用法则是术罄,凡有方法,即是局部,便是后天之人造,非本能 之学也。而精神便不能统一,用力亦不笃实,更不能假宇宙力 之呼应,其神经已受其范围之所限,动作似裹足而不前矣,且 用力乃是抵抗之变象,抵抗是由畏敌击出而起,如此岂非接受 对方之击,则又安得不为人击中乎?用力之害,诚大矣哉。要 知用力用意乃同出一气之源,互根为之。用意即是用力,意即 力也,然非筋肉凝紧僵硬,注血之力谓之力,若非用意支配全 体之筋肉松和,永不能得伸缩自如,遒放致用之活力也。既不 能有自然之活力,其养生与应用,吾不知其由何可以得。要知 意自神生,力随意转,意为力之帅,力为意之军。所谓意紧力 松,筋肉空灵,毛发飞涨,力生锋棱,非此不能得意中力之自然 天趣。本拳在二十年前曾一度称“意拳七举一“意”字以概精 神,盖既本拳重意感与精神之义也。原期唤醒同人,使之顾名 思义,觉悟其非,而正鹄是趋,孰知一般拳家,各怀己见,积重 难返,多不肯平心静气,舍短取长,研讨是非之所在,情甘抱残 144
守缺,奈何!奈何!遂致余愿无由得偿,吁可慨也,余之智力所 及,绝不甘随波逐流,使我拳道真义永坠沉沦,且又不时大声 疾呼,以振其麻痹而发猛醒,此余区区之诚,不能自己者也。
浏览53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