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脉起于食指之端入挟于鼻孔注胃经。
“灵枢”经脉篇说: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外 侧(商阳穴)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 上廉入肘外廉(曲池穴)上孺外前廉上肩出艇骨之前廉(肩端 也)上出于柱骨之会上(拄骨、肩井二穴)下入缺盆(缺盆二穴 在肩横骨陷中)络肺下膈属大肠。
—18.扶突
2
一,17.天鼎
--15.肩结
3 42J7.温润(那)'Z 1°-手二里 5.阳溪6.偏吠S.下廉9.上廉
(经)(络) -*
图173手阳明大肠经经穴图
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环出挟口,交人中,左 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图173手阳明大肠经经穴示意图)。
'(三)足阳明胃经
胃脉起于鼻交入大趾间出其端注脾经。
“灵枢”经脉篇说: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茎之中,上行至 鼻根部与旁侧足太阳经交会(睛明穴),下沿鼻外侧,经承泣、 四白、巨醪等穴进入上齿中,回出还绕唇经地仓绕过唇下交会 于须唇沟任脉处(承浆穴),再向后沿口腮后下方出大迎循颊 车上行耳前下关沿着发际到前额头维。
其支者(面部的支脉),从大迎前,下走人迎,沿喉咙经水 突进入缺盆,向下通过横膈,属于胃,联络脾脏。
其直者(外行主干),从旎盆直行到乳部的乳中,乳根,向 下经不容而至脐旁的天枢,再直下进入位于少腹之侧的气冲。
其支者,起于胃口沿腹侧向下到气冲会合,再下行至髀 关,直抵伏兔,经过梁丘下至膝盖过犊鼻,沿着胫骨外侧前缘 经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至解溪、冲阳,进入第二足趾外侧, 经陷谷、内庭至外侧端的厉兑。
胫部支脉,从膝下三寸(足三里)处分出,进入足中趾外 侧。
足附部支脉,从附上(冲阳)处分出,进入足大趾内侧端与 足太阴脾经相接。(图174.175足阳明胃经经穴示意图)。
11.气舍---11.气舍---26. 外陵 *---r [ 27. 大巨-* 客^ 28. 水道-> f 29. 归来-* £— -?—30. 气;申-v b - —?26. 外陵 *---r [ 27. 大巨-* 客^ 28. 水道-> f 29. 归来-* £— -?—30. 气;申-v b - —?25.天枢大肠募)25.天枢大肠募)下下10.车迎迎- 颊大人一10.车迎迎- 颊大人一12.缺盆
11.气舍---
11.气舍---
26. 外陵 *---r [
27. 大巨-* 客^
28. 水道-> f
29. 归来-* £— -?—
30. 气;申-v b - —?
26. 外陵 *---r [
27. 大巨-* 客^
28. 水道-> f
29. 归来-* £— -?—
30. 气;申-v b - —?
25.天枢
大肠募)
25.天枢
大肠募)
下
下
10.
车迎迎- 颊大人一
10.
车迎迎- 颊大人一
—二14确就.气户
-15.屋翳
-16.膺窗
?17..乳中
?18.乳根
19.不容一厂承满 *■-21.梁门[-关门23.太乙十滑肉门_-十19.不容一厂承满 *■-21.梁门[-关门23.太乙十滑肉门_-十大迎大迎图174足阳明胃经经穴图(一)
19.不容一厂
承满 *■-
21.梁门[-
关门
23.太乙十
滑肉门_-十
19.不容一厂
承满 *■-
21.梁门[-
关门
23.太乙十
滑肉门_-十
大迎
大迎
S
市丘 鼻 阴梁 犊 33.34.35. 4112X2—^! 3
4 36.足三里(合)
3
4 37.上巨虚(大肠下合)
2
4 40,丰隆(络)
—N 41.解溪(经)
冲阳(原)
陷谷(俞)
内庭(荥)
厉兑(井)
周荣周荣21.大包- (脾之大络)21.大包- (脾之大络)16.腹哀16.腹哀3J15.大横1.3$ 14.腹结33J15.大横1.3$ 14.腹结313.府舍13.府舍-n 12.冲门-n 12.冲门
周荣
周荣
21.大包- (脾之大络)
21.大包- (脾之大络)
16.腹哀
16.腹哀
3
J15.大横
1.3
$ 14.腹结
3
3
J15.大横
1.3
$ 14.腹结
3
13.府舍
13.府舍
-n 12.冲门
-n 12.冲门
浏览82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