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 著作。作者刘鹏。北京体育学院出 版社1993年7月出版。作者为陈 照奎弟子。在本书中重点讲解了陈 式二路炮捶的练法。共分五章。第 一章“陈式太极拳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章“内功”;第三章“太极炮捶的 特点”;第四章“太极炮捶之体—— 健身法”;第五章“太极炮捶之用 ——技击法”。全书约20万字,图 解600多幅。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陈式 太极拳主要拳法套路之一c为陈长 兴在陈王庭创编的太极拳五路、炮 捶一路、108式长拳的基础上编定 而成,与老架二路一起,成为陈式太 极拳的流行套路。一路拳的特点是 架式舒展大方,步法轻灵稳健,身法 中正,劲力较二路柔和,以缠丝劲为 核心,内练丹田,速度快慢相间,动 静适宜,以腰为轴,圆转运行,节节 贯穿,绵绵不断。主要的拳势动作 为:预备势、金刚捣锥、懒扎衣、六封 四闭、单鞭、白鹤亮翅、斜行拗步、初 收、前趟拗步、掩手肱捶、披身捶、背 折靠、青龙出水、双推手、三换掌、肘 底捶、倒卷肱、退步压肘、中盘、闪通 背、云手、高探马、右擦脚、左擦脚、 蹬一根、击地捶、翻身二起脚、兽头 势、旋风脚、小擒打、抱头推山、前 招、后招、野马分鬃、双震脚、玉女穿 梭、摆脚跌叉、左右金鸡独立、十字 摆莲、指裆捶、白猿献果、雀地龙、上 步七星、退步跨虎、转身双摆莲、当 头炮、收势等。较有代表性的介绍 一路拳的著作有顾留馨的《陈式太 极拳》、陈正雷的《陈氏太极拳械汇 宗》等。
【陈式太极拳老架二路】陈式 太极拳主要拳法套路之一。为陈长 兴根据前人传承下来的拳架编定。 二路拳又称“炮捶”。以松柔入手, 开始几个动作与一路拳相同,进而 由柔人刚,刚中含柔。二路拳中多 发劲动作,身法上有窜跳腾挪之势, 有震足动作。速度较一路快,体现 出脆刚的风格。但它的发劲或其他 外展动作仍然是由内及外,根于内 而形于外,以内功作基础的。主要 拳式除了与一路拳相同的外,还有 翻花舞袖、飞步拗鸾肘、连珠炮、倒 骑麟、海底翻花、转身六合、裹鞭炮、 劈架子、伏虎、抹眉红、黄龙三搅水、 扫膛腿、左冲、右冲、倒插、夺二肱、 连环炮、四门当头炮、穿心肘、窝里 炮等。
【陈式太极拳老架】即陈式太 极拳大架。见该条目。
【陈式太极拳大架】陈式太极 拳套路。又称陈式太极拳老架。指 经陈长兴改造后的陈式太极拳一
路、二路拳法。
【陈式太极拳小架】陈式太极 拳套路之一。风格古朴简捷,流传 范围相对较窄°除具备陈式太极拳 的一般特点外,在行拳中架势较低, 圈小圆活,多用马步,紧凑协调,劲 力上松柔轻灵,蓄巧走化,爆发刚猛 有力,弹抖迅捷。因其拳势圈子较 小,又称“小圈拳二分一路、二路拳 法。现代主要传人有陈鸿烈、陈立 清等。
【陈式太极拳竞赛套路)新编 太极拳套路。为“四式太极拳竞赛 套路”之一。依据传统陈式太极拳 套路改编而成,共56个动作,依次 为:(1)起势;(2)右金刚捣锥;(3)懒 扎衣;(4)右六封四闭;(5)左单鞭; (6)搬拦捶;(7)护心捶;(8)白鹤亮 翅;(9)斜行拗步;(10)提收;(11)前 趟;(12)右掩手肱捶;(13)披身捶; (14)背折靠;(15)青龙出水;(16)斩 手;(17)劈架子;(18)翻花舞袖; (19)左掩手肱捶;(20)左六封四闭; (21)右单鞭;(22)云手(向右);(23) 云手(向左);(24)高探马;(25)右连 珠炮;(26)左连珠炮;(27)闪通背; (28)指裆捶;(29)白猿献果;(30)双 推手;(31)中盘;(32)前招;(33)后 招;(34)右野马分鬃;(35)左野马分 鬃;(36)摆莲跌叉;(37)左右金鸡独 立;(38)倒卷肱;(39)退步压肘; (40)擦脚;(41)蹬一根;(42)海底翻 花;(43)击地捶;(44)翻身二起脚; (45)双震脚;(46)蹬脚;(47)玉女穿 梭;(鳌)顺鸾肘;(49)裹鞭炮;(50) 雀地龙;(51)上步七星;(52)退步跨 虎;(53)转身摆莲;(54,)当头炮; (55)左金刚捣锥;(56)收势。
【陈式炮捶】即陈式第二路太 极拳,又称“太极炮捶〈动作较陈 式一路太极拳复杂,难度也较大,运 动刚猛迅捷,较适合青壮年练习。
【陈式炮拳】即“陈式太极拳 二路
浏览1,2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