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并含胸虚 怀,左手左脚随身而动,左脚里并右小 腿内侧,左手云拦右肩前,右手云挑右 肩侧上。随即向左后撤步,并随左后闪 身,左脚踏实,成左侧弓步;同时,左手 经身前向下而左做拦探手至左胯侧;和 以左手,右手向拇指侧扭摆,向前上而右拦挫额前方,再成右云 拦手,眼看右手(图3 - 254)。
3. 见图3-254说明,但左右相反(图3-255)0
(1)身随步移,步随身变,手随身云转。非上下相随,左右相 连,无以协调一身,合整内外,缠环相连、往复无端而一体浑然。
故而三动应步步相连,环环相扣,一气 . 呵成。
庄⑵太极拳以松柔为体,以圆活为 匕 J 机,机法相生,又以自然为准。两手左 Y 1 上右下,右上左下,回环里云,拦下挫 JLh) 上,护中反打,即退即攻。
(71 (3)此云手非同外搬云手,而是里
\ AA 拦云手。其实,云手不管哪种,都含摩
qj- 天拨云之意境,都是亲合先天自然之
意。故说,左右闪身,拧腰转肩,两手拦
图3-256 环,圆活无滞,尽在人天浑然中,不拘于
拳式小架。心容天地,意满寰 宇,身势全在无限中。意浑 宏、气浩然,自是真韵。
四+七、大搂膝拗步
1. 接上动。随向右移身, 右腿直立,左脚撤并右脚内 侧,脚尖点地,成左丁步;同
图3-257 时,又随展身并稍右转,左手
里拦,右手上挑,两手心相对,成右托抱球,眼看右手(图3 - 256) o
2. 屈右膝下蹲,仆左腿,铲蹬左脚跟,脚尖朝上,成左仆步; 同时,随含胸虚怀,沉裹左肩并内旋滚臂,左手插下至裆右前,手 心朝左;右手随之俯掌提吊右耳侧,转脸左看左脚前(图3- 257 )o
3. 随俯身,左手向前并经左脚前做搂手。继之,随提顶前 撞身前移,左膝屈而前弓,左脚踏实,右脚跟拔起,右腿蹬直,成
李派太板七 M■如应令Z /Q4,,'刀 如<我*:/ >芸元。4 /V李派太板七 M■如应令Z /Q4,,'刀 如<我*:/ >芸元。4 /V图 3-261图 3-261大左弓步;同时,又随向前而俯伸上体,左手继续向后搂抻臀左 侧,手心朝后;右手则向头顶前推撑,指尖朝左,成左搂膝拗步, 眼看左手,心在右手(图3 - 258) o
李派太板七 M■如应令
Z /Q4,,'刀 如<我*:/ >芸元。4 /V
李派太板七 M■如应令
Z /Q4,,'刀 如<我*:/ >芸元。4 /V
图 3-261
图 3-261
4. 随起身直立后坐,右脚跟落地,左脚尖外摆,重心仍偏前; 左手自然垂按左胯侧,右手俯掌后抽右肩前,眼看右手(图3-
259) o
5. 随向前进身并半左转,右脚前提左脚内侧,脚尖点地,成 右丁步;同时,右手上挑里拦右脸前,左手撩挑左肩前上,两手心 相对,成左托抱球,眼看左
手(图 3-260)o
6. 见图3-257说明, 但左右相反,走向偏西北 (图 3-261)。
7. 见图3-258说明, 但左右相反(图3 - 262)。
妄点
图 3-262图 3-262(1)动作有起伏,但变
图 3-262
图 3-262
图 3 -265图 3 -265图 3-264图 3-264图 3-263图 3-263换有序,承接自然,仍须轻柔、缠绵。禁忌断续、生硬、格楞、造 作,使起伏变换饶有风味。
图 3 -265
图 3 -265
图 3-264
图 3-264
图 3-263
图 3-263
浏览28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