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周天导引法,简称漫步周天,它是以五行拳的 拳式精华与真气运行法相结合的一种能旺盛真气运行的 导引方法。五行拳,属内家拳,有《内经》之艺的誉 称。它按人体脏腑经络、生理功能的特性,分别制定不 同拳式,使人通过练习,可以达到旺盛周身真气运行, 通畅经络,有益脏腑,从而获得祛病延年之目的。为 此,以它来作为真气运行法的动功,是必然的选择。”
五行,是古人对金、木、水、火、土五种形质的总 称。它们的含义在历史上是发展着的。开始,它们仅代 表着构成宇宙的5种基本物质元素,后来人们又延伸其 含义,分别赋予特定的属性,又形成了相互联系、相互 促进、相互制约的说理工具和逻辑推理符号。
以脏象经络为形体结构的祖国医学,是在采取了以 阴阳五行为说理工具的先进逻辑思维之后,才形成自己 独特科学体系的。这种情况,被完整地反映在祖国医学 最早的经典著作《内经》之中。《内经》按五行特性分 别将其纳于五脏,如肺属金、肾属水、肝属木、心属 火、脾属土;六腑亦分别按表里关系含于五脏,籍以阐 明五脏六腑的生理特性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生克制
化,秩序井然,使人体的脏腑经络、四肢百骸构成了一 个有机的整体。
五行拳有劈、钻、崩、炮、横五式,分别应于金、 水,木、火、土五行。练习劈、钻、崩、炮、横五种拳 式,可以分别有利于肺、肾、肝、心、脾五脏。漫步周 天则利用其机制,在更符合人体生命生理活动规律的基 础上,强化导引与五脏六腑相联属的经络或部位,尤其 是以贯通任督二脉,实现真气周天运行为主导,进一步 带动全身真气的盛旺通帽运行。
五行拳有“三顶、三扣、三圆、三敏、三抱、三 垂、三曲、三挺”八原则,这些原则,基本上都是有利 于真气运行的。例如:头上顶,有冲天之雄,后三关易 开;舌上顶,沟通任督,实现周天运转;掌外顶,气贯 周身,畅通经络。漫步周天承认这些原则,同时更要求 在执行这些原则的时候,应做到舒适自然,刚柔相济, 切忌僵持紧张,故意作为,以免影响真气的流畅运行。 例如:拳,要求为空心拳,拳尖在食指第二关节,拳中 空隙,应以能容纳鸡卵为准;掌,要求为三角掌,掌尖 在食指端,五指自然分离,中指、无名指微屈,使五个 指头形成近似三角形。
五行拳从《内经》五行之理,已为《内经》之艺。 因此,漫步周天既为真气运行法的一种动功形式,则须 更进一步要求尊从《内经》:“恬慵虚无,真气从之”的原 则来练习。动功是动中求静的,这里“动”是指形体说 的,“静”是指精神说的。精神安静,在动功中从何而来 呢?其源大约有二:其一,专心致志、精神集中,一心 在拳;其二,从容安舒、和顺适随,自然导引。二者兼 备,为而不恃,凝神调息与形体运动紧密结合,真气自 然更能“从之”而生,旺盛运行。
漫步周天的呼吸方法,与真气运行法静功的特定调 息法同。以鼻呼吸,只注意呼气,不注意吸气。动作速 度要与呼吸频率相一致,呼吸与动作必须相互配合、协 调而不脱节。呼吸要求不结不滞,动作要求不僵不懈, 二者配合。一般规律是:预式过程吸气,成式过程呼 气,一呼一吸完成某种拳式一个单元的全部过程。如遇 动作简单而呼或吸尚未终了,可稍停顿,予以配合。动 作带动呼吸,而又要服从于呼吸,方能协调一致。当 然,初学者是免不了感觉有些别扭的。但是,随着功夫 的积累,久而久之,-自然水到渠成。
漫步周天在套路上有两种练法:第一种,5种拳 式各从三体式开始,各自收势;第二种,从三体式开 始,劈、钻、崩、炮、横5种拳势连续练完,再收势。 现本文介绍的属于第一种。至于第二种,待有了一定的 功夫之后,自可触类旁通。限于篇幅,这里就不再赘述 了。
凌,周天在步法上,也有两种练法,一是死步式: 在成式上坐腿不向前跟步;二是活步式,在成式上坐腿 向前跟步。现本文介绍的是活步式。但初学者,为了便
于掌握,可先纺习死步式,有了一定基础后再练习活步 式,就比较容易了。
漫步周天在拳式结构上,每个拳式单元,都是由该 拳式的预式和成式组成的。拳式单位有左右之分,其命 名是根据式中的主拳来确定的,左右可交替连续练习。 至于线路的长短,趟路的多少,可按本人情况和场地情
况而定。一般要求:收式应在起式原地乳回身后进行; 还要求还原成与起式同方向的并足立正式。初学者回身 时,宜于向右转,至功夫纯熟后,则左右均便,与并足 立正式方向相一致。 ?
总之,漫步周天是五行拳的一个发展,它会更加适 合人体生理的活动,促使真气的盛旺运行。“漫步周天妙 无穷,沟通任督法最灵,何须着意文武火?轻行三五气 蒸腾二
浏览2,45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