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打的灵敏性是运动员动作技能和运动素质在运动过程中的综合体现,
113
一 ◎第六章◎一散打的身体训练一 ◎第六章◎一散打的身体训练 ? …? U
一 ◎第六章◎一散打的身体训练
一 ◎第六章◎一散打的身体训练
是协调、准确地完成动作以及在短时间内迅速变换身体位置的一种能力。它 主要取决于运动员有机体各器官的功能、各项运动素质、心理品质和个性特 征以及技能储备等。散打运动对运动员的灵敏性要求较高。运动员灵敏性 好,则可以快速躲闪对方的进攻,并施以快速、准确的技术伺机反击,否则 很难达到较高的运动技术水平。散打的灵敏素质主要包括运动反应能力、时 间感知能力、空间感知能力及适应调整能力等方面。
1 主要训练方法
(1)游戏法。
①追捕。
目的:提高速度和灵敏性。
方法:学生分散在长方形场地上,选2人担任追捕手。
鸣笛后开始,追捕手在场内奔跑,追捕分散在场内的学生。凡被触及的 人,必须用一只手按在被触及的部位。如第二次被触及时,就要用另一只手 按住第二次被触及的部位。在第三次被触及时,就要退出场地。最后剩下两 个人时,游戏停止,由这两个人担任新追捕手。
规则:跑到场外者不准再进入场内;追捕手用手可触及其他人身体的任 何部位。
建议:根据人数的多少,场地大小,可适当限制活动时间;根据场上情 况,可安排交换追捕手。
②听信号。
目的:发展灵敏性。
准备:排球场或空地。
方法: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甲、乙两个队。
比赛开始,教师发出一声哨音后即计时,甲队队员追拍乙队队员。教师 发出两声哨音时,乙队队员反过来追拍甲队队员。当听到教师发出第三声哨 音时,则全体学生原地站好。
游戏进行到一定时间,队员拍到对方队员次数多的为胜。计算集体得分 时,则将每队个人的得分相加,以积分多的队为胜。
规则:必须在听到教师哨音后,才可做规定动作;逃跑者必须在规定的 区域内奔跑,越出者以被拍及论处。
建议:教师可用一只哨子,也可用一个单音哨和一个双音哨;两队的队 员不要离开太远。
③偷袭反击。
目的:发展快速反应能力,提高快速奔跑的能力。
准备:在场地上划两条相距25 m?50 m的平行线,平行线后为双方的 大本营。在两条线后2 m处,各划一直径为2 m的圆作为双方“俘虏”的 收容所。
方法: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各成横队分别站在两条线后。各队 选出一名队员,两队队长猜拳决定偷袭顺序,如果甲队偷袭,则乙队队员背 对甲队方向站立,甲队队长派出3名队员准备偷袭。
游戏开始,甲队3名偷袭者走到乙队队员身后,乘其不备,轻轻用手拍 其中任意3名队员的背部,然后迅速跑回本队大本营。乙队被拍的队员,则 要立即转身去追甲队的偷袭者。如能在其到达大本营前将其追上,就将该名 “俘虏”带回乙队,令其站进圆圈。如果乙队队员追不上甲队的偷袭者,则 乙队队员自己站入甲队的圆圈,被当做“俘虏”收容。游戏照此进行,直至 甲队每人进行一次偷袭后,则两队交替。以俘获的“俘虏”数多的队为胜。
规则:对方来偷袭时,背向站立的一方队员不得左顾右盼,站立的位置 也不可远离线后;双方的被俘人员,在一攻一守中不得参加偷袭活动;在偷 袭中,如本方队长被俘时,则要及时另选一名队长代替指挥偷袭。
建议:此游戏每次偷袭的人数,可根据游戏人数的多少而适当增减;此 游戏可连续进行,但每一次攻守回合之后,要及时交换俘虏以保证每人有参 加游戏的机会。
④前后靠。
目的:发展反应、躲闪及奔跑能力。
准备:空地地块。
方法:学生站成双层圆圈,左右间隔两臂之长。前后学生身体靠近,安 排一个人为追者,另一个人站在圈外为被追者。被追者可以利用圆圈上的双 层人墙作障碍,与追者周旋,也可以沿圈外奔跑。当被追的人即将被摸到 时,可从外圈进入内圈,并以自己背部紧贴任何一对学生的身前,临时组成 3人重叠的一组。此时位于这3人重叠的外层的人应立即代替站在前面的人 成为被追者。
在被追者未被追上并已组成三层小组时,追者必须开始追最外层的另一 个(即第3人),使圆圈上的队伍始终保持双人。
规则:被追人必须从圈外奔跑,不得穿过圆圈;贴人时必须以背部贴靠 在别人身前。外层第3人逃开后,圆圈的2人共同后退半步保持圆形队伍。 凡以手摸到被追者即为追上,此时追者与被追者互换,游戏重新开始。被追 的人不得跑离圆圈队伍3 m以外。
◎第六章◎ 散打的身体训练◎第六章◎ 散打的身体训练建议:教师应提醒学生要尽快地替换,避免2个人追跑时间太长。
◎第六章◎ 散打的身体训练
◎第六章◎ 散打的身体训练
(2)躲闪练习。
①静物躲闪。
将木桩、沙袋等当成假想敌人,在其周围做各种躲闪练习。
②动物躲闪。
配对练习,甲徒手或持械做各种进攻动作,乙做闪躲练习。
(3)跳绳。
①单人跳。
②多人跳。
(4)徒手练习法。
①各种跳跃及旋转,如套路的大跃步前穿,仆步换腿跳。
②海绵垫上的各种滚翻练习。如前滚翻、后滚翻、侧手翻等。
(5)打梨形球练习。
连续快速的击打可以发展运动员出拳的协调感和速度。
2 训练要求
(1)变换练习。
训练中可以经常变换练习的方式、方向、节奏、速度及其他要求,如交 替变换左右侧的实战姿势,控制距离的2人对滑步练习等,可以有效地发展 运动员的灵敏性。
(2)渐进练习。
训练中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步增加练习的内容,逐步提 高练习的复杂程度,可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灵敏性,如打梨形球时,先做单 手的慢速击打,再做双手交替的左右手快速击打等。
(3)加难练习。
加大练习的难度,让练习者在更为复杂的环境、更为困难的条件下进行 练习。也是发展运动员灵敏性的有效方法。如甲方用拳法进攻,乙方靠近固 定位置做躲闪;在擂台的一角,甲方进攻,乙方闪躲防守等。
做灵敏性练习时,一般可安排在训练课的开始部分,可以将此项练习当 成运动员的准备活动来进行,而有些练习则放在基本部分中间,穿插在技术 训练中进行。
浏览83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