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柔道运动小知识


一、你知道柔道的诞生和发展情况吗?|摔跤、柔道运动小知识





早在公元1638年,明朝即将灭亡之际,作为官员的陈 元赞 < 注),为了复兴明朝的天下,随同朝廷大臣朱舜水东渡 日本,求援兵于德川幕府。由于当时德川幕府坚持闭关自守 的政策,求援未遂,后来便居住在日本江户城南西久保国正 寺内9由于陈元赞不仅会诗文,还能自制陶器,又善拳术。 因此,当时与陈元赞同居在国正寺内的日本人福野正胜、三 浦义辰和矶贝次郎对他非常崇敬。有一次陈元赞对他们三人 说:“大明有捕人之术,我虽不甚精通,但是大略知其法; 从此,他们三人便踉陈元赞学习中国拳术。经过陈元赞多年 的苦心传授和他们自己的刻苦学习,较系统地掌握了其拳术 的奥妙。以后这三位日本人便离开了陈元赞各奔前程,各 树一帜,专门在日本传授所学到的中国拳术,并曾名扬一时,



注:陈元贾,字义都,号即白山人,别号升崖、芝山、菊.隐轩。虎林'(昨 江杭州)人。明末进士。生于明神宗万历15年,卒于清康熙11学《公元1587 ' 一 1671年〉,终年八十五岁.



如赞为日本中古柔术之祖。后来,日本人民在辗转相传的过 *



程中,对中玉的拳术加以变通,创造了柔术。此后,柔术便 . 在13本广泛盛行起来/其流派也越来越多,以后在日本历史 上所流传的几十个柔术流派就是从那时开始兴起的o到了近 *



代,日本人民提起“柔术”这一名称,就自然地联想起中国明 .



朝陈元赞的功绩。对于这样一个早为中日文化交流而作出巨 大贡献的陈元赞,东京起倒流(H本柔术的流派)拳法碑上明 "



文刻着“拳法之有传也自投化明人陈元澄而始L 1955年日本 -



“古武道研究会”特为陈元赞建立了纪念碑,以志对他的永久 .



纪念。同时,日本也有不少友好人士、社会团体曾利用报纸、 "



广播、书籍等发表有关介绍陈元赞的讲话和文章。毛泽东同 "



志写的《体育之研究,〉中也记载着:“日本则有武士道,近且 ' 因吾国之绪余,造成柔术,觥觥乎可观已”。这些记载说明 .



了中日古代的体育交流曾在两国文化关系和友好交往史上留 ”



下了瑰丽的篇章。 七



到了 1877年(日本明治10年),日本有一个名叫嘉纳' 治五郎的人(I860—1938年),由于他长得比较瘦小,卷上学 ?



期间经常受到同学的欺侮。嘉纳是个很倔强的人,不甘心被 欺侮。为了自卫和防御,他便开始学习柔术。起初,他到夫神 *



真杨流派的福田八之助和矶正智那里学习柔术。这两位老师 e



相继去世以后,他于1881年又投奔到起倒流派的饭久保桓疽 一



年那里学习。经过刻苦学习和钻研,他不仅掌握了自卫和防 —



御的技能,而且也促进了身体的健康发展。从那以后,他使" 立志要在日本国内大力提倡和发展柔术运动。但是,由于当' *



射,统治日本长达二百五十年左右的德川幕府日趋崩溃;旧有 -



的传统习惯被抛弃,传统的武士佩刀被废止,颇有影响的柔术 也道禁锢,一个向欧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学习的风潮席卷日本; -



.A



另一方面,由于当时日本柔术流派很多,互相俺轧,有的则用 所学到的一点技术在社会上干违法的事情,致使练柔术的人 在当时的日本给人一种不好的印象。为此,嘉纳治五郎在继 承和发展柔术的过程中,为了区别在当时社会上被人歧视的 柔术,又要考虑适应当时日本国内的实际情况,就采用了当 肘国内直信流派(柔术流派)所使用的稀罕名词“柔道气在 技术方面主要是吸取了起倒流派的投技(即摔的技术);天神 真杨流派的固技(即垫上抱压、勒颈、反关节擒拿技术)和当 身技(即拳打、脚踢、扎戳等技术)。这些技术,就是近代柔道技 术中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从其实质来看,都是我国拳术中 的踢、打、摔、拿(我国武术简称为“四击”)在柔道技术中 的转化反映。



经过嘉纳治五郎先生一生的辛勤努力,积极提倡,终于 在1882年2月,在日本的东京下谷北稻荷街的永昌寺,建 立了日本最早的“讲道馆柔道”,当时只有12块练习柔道的 垫子(日本称之为塌塌米),参加人数权有九人,这就是当今 世界柔道的起源。





浏览427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