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使角抵者在比赛中不因头发而遮挡视线或因此遭抓扯、 攻击,古代角抵者的发式随世人的尚好而有所改变。角抵的发 式也反映出一定历史时段角抵技法的特征。
西周时期,将帅讲武及军士训练角力时,其发式应当以便 于行动和显现军威为目的,甲士角力时,应同平时一样,没有 专门的发式。从陕西出土的兵马俑看,发髻盘于脑后上方,这 也应该是战国时甲士习练角抵的发式。
陕西省长安县出土的战国角抵铜牌饰中,两角抵者披长发 角力。从铜牌场景看,两人骑马在树林中角抵,应该属娱乐嬉 戏,发式跟日常一样,没有特别梳理。 -
秦朝时期,角抵者发式没有变化。湖北省江陵县凤凰山秦 墓出土的木篦,其画面上的角抵者的发式是脑后作髻式,与战 国武士的发式相同。这说明从战国至秦朝,脑后作髻的发式传 袭不变。这种发式便于人们梳洗,易于戴帽。
汉代,角抵戏盛行,作为专门的表演,角抵者的发式上有 了形式的变化。山东临沂金雀山汉墓出土的西汉角抵图帛画 中,角抵者和裁判都戴通头冠,发式应为顶髻或顶辫。汉代灰 陶角抵图和汉代角抵纹肖形印中,角抵者的头式是顶髻式,这 就是汉至魏、晋、南北朝的流行角抵发式。河南省密县打虎亭 二号墓出土的东汉角抵图壁画上,角抵者是在头顶部梳起一根 发辫,这种发式应该是为角抵专用的。画面上角抵者留络腮 胡,从发式和角抵动作看,这幅画表现的应是来自西域的民族 的角抵。
敦煌莫高窟第209室的一幅北周相扑图,画面上两相扑者 各梳有两根小辫子,如兔耳朵一样竖立。画面左侧的裁判员和 旁边观望者都光着头,右侧有一着长裤者也梳着小辫,似未上 场的相扑手。梳小辫应当是南北朝时相扑手(角抵手)特有 的发式。
古代时,角抵者为方便起见,有的不着“首服”,也有出
东汉角抵图(河南省密县打虎亭东汉墓出土)
于装饰需要而着“首服”。在山东临沂金雀山汉墓出土的西汉 角抵图帛画中,角抵者的帽子式样独特。画面场景中有裁判, 其帽子与角抵者的帽子相同,从衣着判断,图中应是两位官员 或贵人角抵,顶通式帽子有系带,应不是角抵者的“首服”。
三隋、唐、五代时期的 角抵、相扑
两晋、南北朝时期,角抵较秦汉时稍衰。隋初,角抵之戏 受到非议。后来因隋炀帝杨广喜爱角抵表演,角抵因此重新兴 盛。角抵至唐代时,已从“百戏”中独立出来,成为角力的 相扑项目。壮士裸体相搏的角力被称为角抵或相扑。唐史有关 于“角抵”的记载,《资治通鉴》中“角抵”多改名为“手 搏”。在《唐书》中,“角抵”和蹴鞠、杂戏等被分类记述, 而不再将角抵戏作为总称,说明唐代的“角抵”不再具有 “百戏”的含义。从唐至五代,角抵、相扑因广受世人喜爱而 兴盛不衰。
1 帝王好角抵
隋文帝、隋炀帝喜观“角抵戏”
隋朝初年,角力还没有独立出来,混杂在“角抵戏”中。
“角抵戏”除包括角力表演外还有其他节目,以娱乐性为主, 泛指杂技百戏。据《隋书》记载,隋文帝时,因角抵“靡费 财力”受到非议。柳或时任尚书虞部侍郎,又任屯田侍部, 后来升迁为治书侍御史,朝廷官员多惧怕他。柳或官居高位, 但正直清廉,见百姓每到正月十五为做角抵之戏而互相攀比, 以致靡费了财力、人力,于是上奏皇帝,请求禁止这种做 法。《隋书?柳或传》记载:”或见近代以来,都邑百姓每至 正月十五日,作角抵之戏,递相夸竞,至于靡费财力,上奏 请禁绝之,曰:……'窃见京邑,爰及外州,每以正月望 夜,充街塞陌,聚戏朋游。鸣鼓聒天,燎炬照地,人戴兽 面,男为女服,倡优杂技,诡状异形。以秽娱为欢娱,用鄙 亵为笑乐,内外共观,曾不相避。高棚跨路,广幕陵云,袪 服靓妆,车马填噎。肴酷肆陈,丝竹繁会,竭赞破产,竞此 一时,尽室并孥,无问贵贱,男女混杂,缁素不分。柳成 上奏希望“禁绝”的角抵戏,参与的人数众多,男女混杂, 其中包括角力的表演。隋文帝赞成柳述的意见。据《隋书? 文帝纪》记载,隋文帝杨坚曾下令将宫廷乐工、伎人悉数遣 撤,“放为百姓”,并“禁杂伎百戏”。
浏览49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