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式太极拳剑


二、孙禄堂三代家人简介|孙式太极拳剑





(一)孙禄堂






孙禄堂(1860—1933),讳福全,河北人。武功绝伦,品质高 尚。有“虎头少保”、“天下第一手"、“武圣”之誉称。



孙氏太极拳是先祖孙禄堂创建,即他的经典著作《太极拳学》 是也。



《太极拳学》是孙禄堂继承、发展、创建,它集武学文化之大 成,以“拳与道合”为理论基础,将太极拳的技理提升为以易理 指导高度,并逐步使其完善、变革为系统的技理体系。它融形意 拳、八卦拳、太极拳(以下简称三拳)三派拳术于一体。三拳形 虽不同,其理则一。它独具自己的特点与风格,其式简约、易练, 但可通道,是言粗浅,却能明深理的典范著作。



孙禄堂弟子满天下,多数是武功精绝,学养有素的卓越门生。



在全国赛事中突显其弟子的优势,获优等奖半数以上或前3名者都是其弟子;各省市武术馆主要 负责人中多一半是他的弟子,就连全国著名的文人、古乐家(如马一浮、蔡元培、汪孟舒等)都 拜在其门下,影响极大。



孙禄堂任职于江苏省国术馆,其间还多次担任全国武术大赛首席裁判长、监委等重要职务。 在馆内教学中,实施着他的教学宗旨与教学计划,培养出众多学员。名声远扬,正在招选弟子, 不期“九、一八事变”爆发,遂即北上。



孙禄堂从武的一生,即是他艰苦奋斗的一生。经半个多世纪的深修细研,终于谱写出中国武 学文化发展史上的新篇章。知情者无不欣喜。“学于后,空于前,后来者居上,独续先宗绝学。” (宋世荣语)。“以余一生所识,武功能称神明至圣登峰造极者,独孙禄堂一人耳。”(张兆东语)。 前辈名家给孙禄堂的评语,只是对他从武一生的肯定和鼓励,也是对后学者一个启示与激励。也 显证着孙禄堂从武人生历程上的自我价值。



总之,他为人正派、低调,淡泊名利、不近仕途,温而文雅、尊师重道,乐善好施、博大胸 怀,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武学文化史上作出了极大的贡献,是一位杰出的文人武术家。更是 当年武林界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技艺独步当时,被称为卓越的武术大宗师。



(二)孙存周



孙存周(1893—1963),讳焕文,号二可,河北人。武学大宗师孙禄堂先生之次子。技击武 功已臻化境。有“天下第一技击手”之称。



幼承庭训,文武兼修,聪颖睿智,思敏手巧,刻苦自励,过目不忘,善学习、善思考、善研 究。深得其父真传,精通所学技理。由于自身刻苦修习、实践、研究,得窥其奥义,技击造诣尤 深。年及弱冠,武功已臻精绝。父肯定,曰;汝可行矣。遂独仗云游各地、下江南,尽寻访、请 益武林高手、高僧隐道、著名学者,拓宽了学识范畴,技艺学修受益匪浅。与高手较技,未遇敌 手,名声鹊起,影响颇大。遂即被聘于沪、杭执教。伺机返京随父再深造,聆听教导,武艺、修 身育德等方面均得到再步提高。在沪杭时,恰有众多师兄弟与三弟务滋在沪,可定期交流,切磋




技艺,深研技理,受益良多,武技大进,技击造诣更深。与武 林高手较技,未遇其匹,声誉大震。独自授拳传艺于上海,直 到退休。在沪杭颇负盛名,从武人生享誉江南一带,影响极大。






当时先父孙存周在武林中的轶事、传奇很多,是一位学养 有素,武技高深不测,富有传奇色彩的武林奇人。他本性善良、 刚正不阿、无私无畏,有游侠风度,淡泊名利,不近仕途,不 喜经商,为人低调,胸怀博大,为人师表,令人敬仰。假期与 家人团聚,与我们同戏,谈笑风生。其乐融融,还带礼物分给 大家。但从不讲他的功绩,并经常告诫我们,这些不需要知道, 因为长辈的成就,不是你们的财产。要得到自己的,须要自己 刻苦努力奋斗争取,那才有价值。我们早已牢记此训,团聚同 戏,亲情萦绕,已成为温馨的回忆。先父学识渊博,品质高尚,精绝其技,能承传其父业,不辱 其父。



他全面继承其父“拳与道合”的武学思想,强调身体力行、修身养性作用,倡导文武合艺, 终身育德的理念。他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与发挥,形成了自己的极具实践性的武学体系。但因生 不逢时,遇日寇侵略中华,山河沦陷,国恨家仇,愤然离职北上,家园已惨遭蹂躅,流离失所, 生活极不安定,但对孙氏武学的抱负仍极高,自习武学一日不缀,然终无实现的时机,深感有志 难伸之痛。及至全国解放,带来了希望,想把自己尚存的手稿以及心得体会笔记等献给国家,孰 知传统武术又处于低谷之时,期望落实无垠。先父孙存周一生业绩几至湮没,不幸于1963年又 过早逝世,一代武术名家陨落,众多武林名家惊闻噩耗后,悲叹曰:此乃武林界又一大损失。俗 云:被淹没的黄金,也不会失其本性,无论身处何地,依然在闪闪发光。



先姐叔容曾携我等搜集先父的遗物,将其和盘托出,以彰先贤之技,嘉惠后人,若对弘扬中 国武学文化能起点滴作用,可舒对先辈之景仰与缅怀。



(三)孙剑云



孙剑云,女(1914—2003),出生于北京,原籍河北省。武 术大宗师孙禄堂之小女,幼承庭训I,文武兼修,书画文艺样样 精通,得其父真传。精其拳术技理,技艺神韵,酷似其父。






先姑母孙剑云出生在一个经济宽裕的武术世家,天生丽质, 聪颖过人。先祖孙禄堂年过半百方得小女,喜出望外,宠爱有加。



孙剑云自幼就受大家宠爱,无拘无束,喜而学之,我行我 素。她不善理财,喜观父习武,仿照自习,竟能学会一套拳,其 父发现后,正式教其习武。先姑幼年喜随父出行,开始习武后, 更随行不离。她聪明伶俐,超越常儿,善学善悟,见多识广,很 快拳术再进,同时还学到许多其他知识与技能。



她除修习孙氏武学外,孙禄堂又请举人吴心谷弟子,至家中授其诗经与工笔画。先祖对其宠 爱,但更重对其培养,她文武双馨,学识广博。为其日后修习传承孙式武学文化及其他工作,奠 定了坚实的基础。



1931年随父到镇江的江苏省国术馆任教女子武术班,每期40人有余,与其兄孙存周同时从 学李景林修习武当剑。



中国太极拳传世经典一孙式太极拳、剑



I第一章孙氏太极拳简述 一



1937年毕业于北京美术专科学校国画班,尤精山水、仕女画。解放后直到1959年任第一届 全运会武术裁判长,国家体委聘为名誉国家裁判,1963年北京市第二届武术表演赛被聘为副总 裁判长兼裁判长。



上世纪80年代后,任北京市武协副主席、北京武协孙式太极拳研究会会长,首届全国武协 百杰——当代武林十大名师之一,西城区政协委员,中国武术院特邀研究员,中国武术段位八段。



她还编著有《孙式太极拳》、《孙式太极拳简化套路》、《形意拳》、《形意八式》、《孙式太极拳 诠真》、《孙禄堂武学录》、《孙式太极拳、剑》等书。



经数十年的苦心修习,实践经验,精通拳术技理,认真施教。弟子众多,遍及海内外。拍摄 出版《孙式太极拳》、《孙式太极剑》、《孙式形意拳》、《孙式八卦拳》等多部音像光盘。



1988年在中国国际武术节上获武术贡献奖。曾赴日本、香港等国家与地区讲学,并与孙式 太极拳传人取得联系。多次到上海、广州、南京、浙江、山西、沈阳、河北等地传艺授徒。在她 的帮助下,国内外相继建立了孙式太极拳组织。美国加州中华武术学院院长赞其曰:“灿如繁星 集万人视线,明如皎月放一代光辉。”中国武协前主席徐才评价其一生致力于武术研究,普及与 推广,崇尚武德,淡泊名利,为人师表,为继承和弘扬武术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她的弟子学生众 多,遍及国内外,影响极大。是一位杰出的女武术大师,文武双馨的武术名家。



(四)孙叔容



孙叔容,女(1918—2005)。出生于北京,原籍河北省。先 祖孙禄堂精形意、八卦、太极拳械等,是孙氏太极拳的创始人, 父亲孙存周是孙禄堂之次子,先姑母孙剑云是孙禄堂之小女, 两代三人皆为杰出的武术大师。



孙叔容,幼承家学,得先祖父、先父教导,获益良多。1953 年随父在北海公园习武教徒。1963年先父逝世,便改在北京月 坛公园定点义务教学授徒。6年来从学者200多人。



1979年春,受聘开封市武术协会任顾问,置点在河南大学 内教授孙式太极拳,习拳者众,正式拜师学拳者达数十人。



约在上世纪80年代初至中期,曾与姑母孙剑云一起给来访 国际学者及爱好者教学授拳。



1984年,被聘为“北京市孙式太极拳研究会”顾问。



1988年,被河南大学聘为“特约拳师”,同时任教该校体育系武术专修班形意拳教练。同年 由河南省体委授予“河南省武术老拳师”称号并颁发证书。



1990年11月,创立“开封市孙氏拳研究会”,任首届会长。门生们曾多次参加省市级各类武 术比赛,均取得良好成绩。6年后的8月(1996年)弟子8人参加温县第四届国际太极拳年会, 取得两个第一,两个第二,还有两个并列第三的成绩。直到今天开封市研究会仍在传承着孙氏武 学,积极开展着工作,门生大都成为各地孙氏武学传承的骨干、教练,以及协会、研究会等组织 的担纲人。



孙叔容多年来搜集整理祖传武学资料,撰写了多篇有价值的拳学论文已发表在中州武术、武 魂等杂志上的有《形意拳浅说》、《八卦剑》、《八卦拳诠释》;《孙式雪片刀》、《孙氏太极剑》。编 著《孙氏太极剑对练》合订本、《孙禄堂武学著作大全》简注本、《孙禄堂武学著作大全》增订本 等。对武术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直到年已八十过半的高龄,仍在带领孙氏拳的爱好者们习武健 身、辅导门生。



除为央视体育台拍制孙氏太极拳传统套路录像带外,还陆续拍摄了形意拳、八卦拳、太极拳 剑等,多种形式的教学光盘。指导学生拍制了刀、剑等光盘。



2004年,孙叔容又牵头筹建北京孙禄堂武学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后任首届理事长。到2005 年初改组为孙禄堂武学文化发展中心,仍任首届理事长。稍后又派其小妹孙婉容与其弟子杨峥、 娄玉舟3人去定兴访问交流。从年初始,她已几度住院,调理身体并治疗。4月初又商定由孙婉 容与其弟孙宝亨前往南京访问交流,不停息的工作,致使她病卧在床,却仍然要听访问情况汇 报,嘱其妹等将研究中心工作接续下去。直至5月中,走完了她的从武人生路,安详逝去,此生 为弘扬传承孙氏武学,承上启下,竭尽全力做出了极大贡献。影响甚大。





浏览1,401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