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心后移,扣右脚,转身上左脚成左弓步,同时,左剑指经左膝 向左后方划弧举架于左额前,右手持剑以剑尖领先经右膝随转体, 向右后下方直刺,目注剑尖。(图10—32)
图 10 — 32
【要点】
点剑提腕,转身自然轻灵。左臂保持半圆形。
【意 气】意想左胯放松,尾闾下沉,转身点剑,劲达剑尖 转身吸气,点剑呼气。
【说明】点剑与劈剑要区别开
17. 沛公斩蛇(虚步平斩)
重心后移,上右脚成右虚步,同时,右手持剑由下向上提起,翻 腕云剑,手心向上向右腿前下方平斩,左剑指变掌合于右手,目注 剑刃;(图 1 —33、图 10一34)
【要点】
云剑时仍保持身体重心稳定,不可过分后仰失重。虚步时不 能弯腰搬臀。
【意 气】意想右腿气向脚底沉,松力身后移,胸中气下沉, 双手由两侧相合斩剑。上步云剑先吸气,斩剑呼气。
【说 明】云剑时一定不能做成类似刀术的缠头动作。
18. 翻身提斗(提膝撩剑)
重心移向右脚,左脚提起扣脚向前上步,身体右后转体,右手 手心外翻提剑,剑尖下垂,左剑指仍按于右腕上,重心再移向左脚, 收脚提膝,同时,右手持剑,由左上方向下反挂再上提,左剑指同时 下按分开,目视剑尖。(图10—35、图10—36、图10—37)
【要点】
扣脚尽力增大度数,重心移换清晰。提膝、提剑、下指协调一 致运动。
【意 气】基本同第12式“倒挂金铃”。上步提剑吸气,反挂 呼气,提膝吸气。
【说明】本动虽然名称与第12式“倒挂金铃”不同,但做法 基本一样。有人称此动为“魁星提斗”,传统杨式太极剑有一势与 此相类似,名叫“大魁星气
19. 猿猴舒臂(虚步立刺)
重心仍在左腿,重心下降,右脚落步成虚步,右手持剑手心向 外立刺,左剑指附于右腕上,目视剑尖。(图10-38)
要点、意气同第13式“指裆剑”,唯剑尖方位不同。
20. 子路问津(弓步拨剑)
重心前移,右脚上半步成右弓步,同时,右手持剑,立腕向上反 拨,左指按于右腕上,目视剑身方向。(图10-39)
? 414 -
【要点】
利用身体转动带动手腕的拨转,身体略前倾。
【意气】意想右腰松开,两肾抽提,带剑上拨。上步时吸 气,拨剑呼气。
【说明】这几动有几种称谓且动作之间划分有差别,但是 动作本身没有大的不同。
ffilO-38 图 10-39ffilO-38 图 10-39
ffilO-38 图 10-39
ffilO-38 图 10-39
21. 李广射石(弓步斜刺)
跟左脚,身体右转,收剑于右肩前,然后,左脚向前上步,重心 前移,成左弓步,同时,左剑指按于右腕合力向斜上方刺出,目注剑 尖方向。(图10—40、图10—41)
【要点】
斜剌时沉肩坠肘,肘关节不能上扬。
【意 气】意想右胯根气向下沉,定住右腿,上左脚,然后松 左胯重心前移,右脚蹬地,劲传于剑,上步吸气,前移重心斜刺时呼 气。
【说 明】杨式太极剑、陈式太极剑中也有几乎相同的此动 作,只是名称不同。
图 10-40图 10-40图 10 — 41图 10 — 41
图 10-40
图 10-40
图 10 — 41
图 10 — 41
浏览55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