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强调指出,对“气”的运行不可过于专注;同样, 意识引导动作也不能过于意识集中,否则,就会加速疲劳的 产生,也容易犯僵滞的毛病。正确的做法是:“气”和意识 也要和肌肉运动一样,有張有弛,时隐时现,轻轻引导。替 如,搂膝拗步的推掌,意识也应由微渐著,掌到达终点时意 识要贯注于指端,这时指端麻胀等“气”运行感觉显著;手 臂回收时,意识也应由显而微的进行,这时也可对“气”的 运行稍加注意或干脆将“气”忘却。这就是所谓的“意气合 “意气须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所谓变換虚实也'
意气与动作配合得好,不仅是内外得到全面锻炼,也是 提高此项运动兴趣的因素之一。太极拳练久了,往往产生 “欲罢不能”的兴趣,这也是练太极拳对一些慢性病疗效好 的因素之一。
但是,练拳无气感或气感不明显的人,世不必一定要做 到“意气合一"。因为 意气合一”或“以意领气’’仅仅是 练拳中的一种方法,不必过于追求“气”,以免犯儸滞。这 种人可以采用"以意导体”的办法练拳,这不仅有利于做到 动作轻灵和放松,而且可以同样收到良好效杲(关于气,可 参见本节第23题和第33题)
浏览1,04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