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常识


第七节太极拳的呼吸方法有几种?





(―)自然呼吸法



呼吸的调节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除精神状态、情惑 剌激影响呼吸的深度和頻率外,其B如心血管系统的机能、 体液、激素和新陈代谢产物等都起一定的作用。二氧化碳的 堆积,氧含量的降低和肌肉工作中所产生的各种产物在血液 里的增加,不但会刺激呼吸,并且会影响到它的频率和深 度。这些都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特別是大脑皮层、呼吸中 枢的自动调节而不自觉完成的,无需我们有意识用加速呼吸 或勉强地加深呼吸的方法来改变这种巧妙的气体交换调节过 程 因此,有些人在太极拳运动中主张自然呼吸是颇有道理 的 这种自然呼吸法,要求练拳时精神贯注于动作中,呼吸. 顺其自然,不加任何勉强或千扰。但这种自然呼吸又与平常 不运动时自然呼吸不同,与一般剧烈运动时呼吸更不一样, 其妙处则在于全身运动极轻松和缓,协调自然,动作活泼而 产肃,在安祥中兼带全神贯注。这样动中有静,精神极其镇 定的状态下勾缓动作,呼吸就会自然地变得深长,与陲眠时 呼吸变得自然深长有些类似。熟睡时的呼吸自然深长一方面 是因新陈代谢减弱(这一点与练拳时不同),另一方面就是 大脑处于相对的安定状态所致。



这种呼吸方法适用范围很广,便于太极拳的普及推广, 是初学太极拳的人所必须采用的,也适于经常坚掎打太极拳 的老人、体弱者或其他以医病、健身为目的的人采用。



(二)调节自然深呼吸法



所谓调节自然深呼吸,是在不破坏呼吸自然的原则下有 意逐渐加深的自然顺式深呼吸法,这种呼吸法必须在拳势熟 练后才能采用,也可使动作与呼吸配合,但应恃别强调呼吸 的深长和与动作的配合不应勉强,间或又可用自然呼吸法进 行调节,以免因结合不当而引起胸闷不适。



这种呼吸法适用范围较广,便于太极拳的普及和提高。 中老年人采用这种呼吸法时,应强调吸短呼长,吸轻呼重。 延长呼气可使肺脏排出大量气体,从而也就能吸入较多的空 气,提高肺的换气效率,可以避免表浅的呼吸所引起的胸闷 恶心、呼吸急促等现象的出现 此外,延长呼气还可以帮助 改进肺组织的弹性,増强肺脏在减退期中的功能,对肺气肿 的防治可起一定作用。一般从35岁起肺活量就开始下降,预 防老年性肺气肿就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三)腹式逆呼吸法



有不少人主张练太极拳时采取腹式逆呼吸法。此法与平 常呼吸法相反,即绫缓深吸气时脐下小腹逐渐内收,级缓呼 气时则脐下小腹部外突。平常呼吸法亦称顺呼吸法,是吸气 时腹部自然外突,呼气时腹部自然收缩。有些人形容这种逆 呼吸是“吸气时小腹内收,膈肌上升,而在呼气时,膈肌下 降'这样的提法反而增加了胸式呼吸的成份。为了对腹式 逆呼吸法做进一步探讨,编者同陕西省人民医院放射科医师 在X光透视中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在呼吸时无论是顺式呼 吸或腹式逆呼吸,吸气时膈肌都是下降的,呼气时膈肌都是 上升的,除有臈疝或腹压过高或膈肌麻痹等病态患者有相反 的现象外,正常人是少有的。因此,对“吸气时小腹内收、膈 肌上升,而在呼气时,膈肌下降B的提法需要进一步探讨。 至于腹式逆呼吸法能“加大腹肌和膈肌的活动范围,使呼吸 更为深长"的提法也要进一步观察。我们在X光透视下观察 到,逆式深呼吸在极力深呼吸的情况下较顺式深呼吸的膈肌 运动反而约减少半厘米。为了进一步探讨,我们用肺活量测 量两种不同深呼吸,在20例的观察中,发现仅有一例逆式 深呼吸较烦式深呼吸稍大,其余多减小约—150毫升。 根据膈肌下降一厘米能使胸腔容积增加250_300毫升计算, X光透视下逆式深呼吸法膈肌活动度较顺式深呼吸法少半厘 米,肺活量相应减少100—150毫升是基本吻合的。既使X光 透视下和肺活量测量的深呼吸与练拳时的呼吸不完全一样, 但这种现象提示了我们,逆呼吸法到底有什么好的健身效果 值得进一步研究。初步推论,这种呼吸法如果运用得好,可 能使膈肌与腹肌的力量加强,加大腹压的变化,对改善腹腔 血液循环可起到一定作用,较易于做到“气沉小腹”。



这种逆呼吸法适用于有逆呼吸习惯的人,也较适用于胃 下垂患者。



综上所述,三种呼吸方法既有其共同点又各有其特点, 要根据个人的体质、病情和拳艺水平等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无论选用哪种方法,都必须从实际出发,呼吸要保持从容不 迫和舒适自然,都必须注意循序渐进。只有这样才有助于健 身疗病,才能逐步地掌握好太极拳的呼吸方法9





浏览1,016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