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是一项身体运动,属于人体文化,通过具体的太极拳动 作练习,是实现健身、防身、养身、修身、娱身功能的最直接、最 基本、最重要的基础,可以说这是太极拳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所 以,我们沿着技术线索,探究太极拳产生的理论基础:何为亲极 拳?怎样的动作才对?为什么这样做?理论根据是什么?文化内含 又是什么?显得非常重要,更具现实意义。
(-)太极拳产生的理论基础
1. 拳理基础
太极拳是一种拳术运动,符合拳理,具有技击性。这里的拳理 是指太极拳动作本身符合攻防规律,具有攻防含义,能够产生一定 的攻防实效,这既是太极拳动作与体操、舞蹈、导引等其它运动的 基本区别也是本质区别之一。因为,太极拳在创造过程中,广泛吸 收了其它武术拳种动作,组编而成,其中,有史料记载的,最为突 出的是明朝戚继光的拳法,戚继光的拳法也是在吸收了众多民间武 术基础上形成的,把戚继光的《拳经三十二势》和陈式太极拳的图 诀加以比较,可以发现不仅动作名称相似,而且架势十分相近,在 《陈氏拳械谱》上也有“红拳”的记载,即使从现在广泛流传的太 极拳中也不难看出与其它拳种相似的动作,如杨式太极拳的“搬拦 捶”与八极拳的“落砸捶”、“栽捶”与少林拳小红拳的“下栽捶” 外形动作几乎一致,近来有人研究认为太极拳发源于山西的洪洞通 臂拳,这些都说明太极拳动作主要取材于其它武术拳种,并保留了 武术动作固有的技击性。同样的弓步,作为太极拳由于技击性的要 求,上步时前脚要求微内扣,有套锁对方脚跟的含义,而作为体操 化的弓步显然并无此意;同样的冲拳,作为舞蹈化的表演则无须做 到“手背与小臂齐平”,而太极拳的冲拳就必须如此,否则违反了 攻防原理,不能产生攻防实效,也就不合拳理。太极拳拳谱拳论中 充满技击内容,也反映了太极拳具有技击性。在现存的140多篇文 献中,几乎都可以清楚的看到有关技击思想、战术、方法、训练的 论述,被尊称为太极拳经典的《太极拳论》中讲,“人刚我柔谓之 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通篇讲技 击思想,策略方法也唯武事论,其它如《打手歌》、《十三势歌》、 《四字密诀》等,也都讲的是技击内容,说明太极拳具有技击性。
不管太极拳的技击功能是否在衰退,有一点不能否认,从动作 属性上来看,太极拳是以练习技击动作为手段,来实现健身技击等 多重功能,即太极拳动作具有技击性,这种技击性必须保留在套路 里,体现在动作中,这将成为太极拳区别于其它运动的本质特点, 也是衡量太极拳动作对否必不可少的一条原则,换句话讲就是太极 拳动作必须符合拳理,这也正是太极拳之所以称为“拳”的备理所 在。
浏览446次